4月20日,網傳華夏保險內部下發《關於鼓勵管理幹部停薪留職自行創業的通知》,之所以下發該文件,稱「受疫情影響,今年公司經營利潤壓力增加,成本管控難度加大」。
該《通知》具體內容為:
1、公司鼓勵B類及以上幹部(尤其是年滿45周歲以上的),經批准可選擇停薪留職自行創業,期限不超過三年。
2、停薪留職後,根據職務年限,公司支持三到六個月標準工資,作為自行創業基金和期間生活保障。停薪留職期間,社保由公司代繳,不再享受公司其他福利項目。
基礎標準為三個月標準工資,任B類及以上職務每滿兩年增加一個月工資,最多不超過六個月,原則上逐月發放,特殊情況經特批可一次性發放。
不久,坊間被瘋傳的該文件被證實確有其事。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輿論評價說「這是變相裁員」,再次將話題引向頗為敏感的「中年危機」上
華夏保險,即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也有人說成是「華夏人壽」。不過,該公司官網及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均用的是「華夏保險」。
華夏保險官網介紹說,2019年成功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位列第442位,總資產5445億元,晉級特大型險企。
按理說,如此頗具實力的險企,在金融業中利潤應是非常豐厚的,怎麼連一場疫情都扛不住?
藍騰財經查閱華夏保險2019年償付能力報告獲得,截至2019年末,華夏保險淨資產225.38億元,相較2018年末淨資產176.89億元則增加48.49億元。
來源:華夏保險2019年第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來源:華夏保險2019年第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從各季度收入、利潤看,華夏保險去年1季度保險收入約842.44億元,淨利虧損-4.037億元,2季度保險收入393.66億元,淨利約9.254億元,3季度保險收入325.06億元,淨利7993.59萬元,4季度保險收入約266.8億元,淨利1.147億元。
總體來看,2019年,華夏人壽實現保險收入1827.95億元,同比增長15.49%,實現淨利潤7.16億元,同比下降77.16%。
從流動性看,華夏保險去年1季度淨現金流約-50.2億元,2季度淨現金流-50.96億元,3季度淨現金流28.15億元,4季度淨現金流-26.84億元。依此來看,華夏人壽去年現金流為淨流出-99.85億元。
截圖來源:華夏保險2019年第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截圖來源:華夏保險去年第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保險染指中天金融,主要是後者試圖開啟一場史無前例的「蛇吞象」的資本大戲,為此向賣方追加定金至70億元,看架勢勢在必得。
2017年12月,「貴州首富」羅玉平旗下的中天金融擬以現金310億元從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勝世紀手上合計收購華夏保險21%—25%的股權,意在控股華夏人壽。
4月10日,中天金融披露上述重大收購最新情況,但一直處於進一步協商和論證,雖已達成初步交易方案,仍處於與相關行業監管部門就方案所涉及重大事項進行匯報、溝通、諮詢和細化的階段。
中天金融此舉,被網友戲稱為公告「複製貼」,意思就是公告沒有新意,「蛇吞象」收購沒有任何進展。
有興趣的讀者,更多詳情可參考悅讀地產密探日前刊發的《「貴州首富」喜與憂:中融人壽淨賺1億,豪購華夏人壽要黃》一文。至今,中天金融也暫未對外披露2019年年報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