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根據「墨菲定律」,這三種女人是「鳳凰男」的剋星

2020-12-25 社會解讀

嫁給「鳳凰男」的女性大多不幸福,因為「鳳凰男」非常愚忠於自己的家庭,不把妻子當做是至親,甚至限制妻子的經濟權利。儘管如此,我們也看到,有3種女性嫁給「鳳凰男」後,並沒有被冷漠,反而會得到應有的尊重,或許「墨菲定律」可以解釋這一切。

婚姻

(1)有自己職業的女性

「鳳凰男」認為,女人應該相夫教子,服務他的家庭,而不應該擁有自己的事業。一旦妻子失去了自己的收入來源,那麼就有可能成為「鳳凰男」家庭的勞務工具。

「墨菲定律」成立的兩點分別是可能性大於零以及基數足夠大,在以後漫長的婚姻生活裡,「鳳凰男」的愚忠思想,大男子主義思想等就會一一爆發,而妻子將無力還手。

如果妻子有自己的經濟能力,其一,可以改變「鳳凰男」對自己的束縛,某種意義看,也是改變了「墨菲定律」的前提條件「有可能發生」的發生機率。其二,有獨立經濟能力的妻子,哪怕被「欺負」了,也可以果斷離婚,明哲保身。

經濟能力

(2)有點「心機」的女性

心機常被用作貶義詞,是說一個人為了得到不屬於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東西而耍手段,可是,面對「鳳凰男」,沒點心機真的會很慘。有點心機是為了保護自己,而不是為了害人。

然後,大多數情況下,「鳳凰男」會找城市裡的「孔雀女」結婚,因為她們有一定的財力,更因為這樣的女生天生單純,沒有半點心機。

「墨菲定律」認為,「鳳凰男」一生的理想就是回報自己的宗親,哪怕要剝削妻子的娘家,這樣的思想總有一天會發生。而有點心機的女性,不但不會讓自己的娘家給「鳳凰男」錢財,甚至想辦法掌握家裡的財政大權。試問,如果你掌握了「財政大權」,還有「鳳凰男」什麼事?

財政大權

(3)敢於離婚的女性

很多女性嫁給「鳳凰男」後,苦不堪言,離不開一個原因:不敢離婚。其實,「鳳凰男」正是看破了女性的心理弱點,所以才會欺軟怕硬。

根據「墨菲定律」,「鳳凰男」的家族思想,愚忠思想是不會改變的,哪怕他有一天磕頭認錯,以後也還是會「復發」。很多女性就是抱著僥倖心理,以為自己的愛可以感化他。

其實,女性不敢離婚,「鳳凰男」又何嘗不是。敢於離婚的女性,就是告訴「鳳凰男」,老娘不怕你,你別得寸進尺。然而,事實上,很多女性在有能力離開的時候,瞻前顧後,等到老了,有孩子了,卻更加不敢了。

敢於離開

「墨菲定律」其實很清楚地解釋了一種概率事件,它的成立條件有兩個:可能性大於零,基數足夠大。這個基數,我們可以理解為婚姻生活裡的時間,在漫長的婚姻生活裡,「鳳凰男」所有的缺點,你都逃不掉。有一句話說得好——結婚要趁晚,離婚要趁早。越早離開「鳳凰男」,就越早脫離苦海。

相關焦點

  • 墨菲定律
    什麼是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亦稱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墨菲發現,測量儀表被一個技術人員裝反了。
  • 什麼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並不深奧,其實很簡單!
    說到「墨菲定律」,很多人都認為那是一種深奧的,難懂的理論,很高大上!其實「墨菲定律」非常的簡單,在生活中處處出現!什麼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其實就是一種高級的心理學效應問題!是由美國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愛德華·墨菲提出來的!因此叫做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什麼?「墨菲定律」核心就是每一件事都會出現兩個結果,好與壞!
  • 「墨菲定律」裡的墨菲到底是誰?-墨菲,定律,科普 ——快科技(驅動...
    大家都知道墨菲定律(Murphy's Law),你甚至可能已經經歷過: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 「墨菲定律」裡的墨菲到底是誰?
    大家都知道墨菲定律(Murphy's Law),你甚至可能已經經歷過: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註:去年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Interstellar)男主角Cooper的女兒Murphy就是因此得名的,影片中也講到了墨菲定律)但是提出這樣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蹩腳定律」是誰呢?他就是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好消息是,墨菲本人不會老出錯的。壞消息是,墨菲會對犯錯誤的人發火。
  • 墨菲定律背後的墨菲到底是誰?
    大家都知道墨菲定律(Murphy’s Law),你甚至可能已經經歷過: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但是提出這樣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蹩腳定律」是誰呢?
  • 看完《墨菲定律》,你會發現十有八九都親身經歷過
    最近看完了一本書《墨菲定律》,驚訝地發現,裡面描述的定律十有八九我都親身經歷過。在這裡也跟大家分享一下,看看你們的經歷是不是也與這些定律相契合?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就一定會出錯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正是西方世界科技爆炸的時代。西方世界認為,人類可以克服一切困難,改造一切,沒有什麼是戰勝不了的。但「墨菲定律」給當時的人們敲響了警鐘:技術會日臻完美,而人卻始終會出錯。
  • 墨菲定律——世界上最受爭議也最有趣的定律
    答案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個什麼玩意呢?聽著好像挺耳熟啊。有人說它是無稽之談,也有人認為它是世界上最有趣最有用的定律。墨菲,是一個人的名字叫 愛德華.墨菲(Edward A.墨菲定律的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如果把這個定律展開說的話,它其實只包括4句話: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這句話告訴我們任何事需要自己分析和研究,考慮周全,未雨綢繆。案例1中,修好電腦鍵盤那個哥們兒要孤獨終老了。
  • 墨菲定律註解
    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就一定會出錯墨菲定律:唯有計劃周全,方能避免失誤醞釀效應:「不思考」也是一種思考方式控制錯覺定律:相信直覺,但別迷信直覺羊群效應:「從眾」和「盲從」的臨界點在哪裡巴納姆效應:似是而非的「真理」一無是處
  • 墨菲定律是什麼意思,四條理論有什麼用?
    我們講過各種科學知識,墨菲定律是什麼意思?這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最早是由於愛德華墨菲提出來的。墨菲定律有什麼科學知識能夠證明嗎?
  • 《墨菲定律》|告訴你為何越擔心什麼,就越可能發生什麼
    墨菲定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它應用於受到概論影響的所有事件,它告訴我們,在存在可能性存在的情況下,事情往往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這也是為什麼"禍不單行"、「喊狼來了的次數多了,終究會遇到狼」。那到底什麼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指:凡是可能出錯的事情,會有很大概率真的發生錯誤。
  • 好書推薦 | 《墨菲定律》
    其實就是墨菲定律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本書分十個部分,從不同的方面,介紹定律、效應、法則、理論的神奇之處。在簡單地介紹了每個定律或法則的來源和基本理論後,就如何運用其解釋人生中的現象並指導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等進行了重點闡述,是一部可以啟迪智慧、改變命運的人生枕邊書。墨菲定律還可以引申為,任何你覺得有可能失敗的事,它就會失敗。
  • 西方文化三大定律之一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由愛德華·墨菲在 1949 年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定律內容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這個定律指出,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墨菲定律的由來愛德華·墨菲是美國某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 年與其上司參加美國空軍進行的 MX981 火箭減速超重實驗時,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
  • 神奇的定律:關於墨菲定律,你想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這個項目的項目經理聽到了他們的對話,悄悄把這句話記了下來,寫在了一本他專門用來記錄項目問題的書,並且把這句話命名為「墨菲定律」。項目成功後,約翰·保羅·斯塔普博士(空軍醫生)對媒體說,他們之所以在這個項目中取得了良好的安全記錄,是因為他們堅信「墨菲定律」,儘可能地避免它的發生。
  • 為什麼墨菲定律這麼準?
    什麼是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 「墨菲定律」的根本內容是「凡是可能出錯的事有很大機率會出錯」,指的是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不能夠假設它不會發生。 為什麼會覺得墨菲定律準?
  • 《與愛同居》又名《真愛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到底是什麼?
    泰國BL劇《與愛同居》(《真愛墨菲定律》)從播出後就引起一陣熱潮,粉絲紛紛感嘆太上頭。繆糕CP更是讓劇粉們磕得停不下來。這部劇能大爆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劇情精彩,人物性格鮮明,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情節環環相扣,節奏緊湊;另一方面是劇中主角顏值創新高,演員本身的魅力加分;同時,該劇以一段愛情中的人物之間的糾葛,闡釋了一個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的定律,就是「墨菲定律」,使得全劇能引人思考,有了深層次的哲學探討,不至於淪為口水劇。
  • 墨菲定律選擇
    墨菲定律不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是一種數學推理,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或許是這世界不走運的人太多,或許是人們總會犯這樣那樣錯誤的緣故,這句話被迅速擴散,最後竟然演繹成: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
  • 聊聊墨菲定律
    1949年,愛德華·墨菲,一位美國空軍上尉工程師,對他某位總犯錯誤的同事,也是如此評價。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壞,讓他去做就一定更壞。本是一句玩笑話,沒想到,好多人都覺得說進了心坎裡,於是迅速傳播開來,被稱作墨菲定律。
  • 戀愛中的墨菲定律,準的可怕!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稱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 「墨菲定律」:事情往往會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有這個可能性。比如你身邊有兩個女生,一個是你喜歡的,一個是喜歡你的;如果你現在想談戀愛,會發生什麼?是的,你喜歡的人已經有了喜歡的人。
  • 生活中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指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 其實,關於墨菲定律,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故事。 1949年,有一位名叫做愛德華·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有一天,閒著沒事,和他的一位同事小A聊天。
  • 被歪曲的「墨菲定律」的真正意思
    墨菲定律,是這幾年小說、電視劇、甚至抖音經常出現的一條名言,一般都是這樣子來描述它。這是各種文章、報告、抖音號描述的墨菲定律,不過實際情況是,這群人都是在斷章取義,甚至可以說,他們只是一群利用別人好奇心的「標題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