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拉開孩子成績差距的,多半是思維能力。」
1
未來的孩子
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網上流傳甚廣的68位狀元採訪讓家長們讚嘆不已,「別人家的孩子」又成了話題熱議。但是,仔細閱讀後我們發現,這68位狀元的成長經歷並沒有那麼刻板:
2012年江西高考文科狀元陳瑒,琴棋書畫都很熟練,尤其喜歡下棋,對西洋棋有獨到的理解;
2014年安徽高考理科狀元董吉洋,獲得過小提琴專業八級,還有著西洋棋國家二級運動員、運動健將的稱號;
2014年廣東中山高考理科狀元王珺珊,4歲開始接觸西洋棋,從此與西洋棋結緣,幼兒園到小學,多次獲得全國大獎,一直到初中,仍參加比賽。通過西洋棋對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的鍛鍊,她逐漸喜歡上數學,曾獲得全國數學聯賽省賽區二等獎等諸多獎項;
2016年蚌埠理科高考狀元陳妍汀,拿到北大的錄取通知書,隨後任北京大學團委創新創業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學生西洋棋協會會長、北京大學西洋棋隊隊長。具有棋協大師、國家二級運動員、教練員稱號;
2016年遼寧文科狀元劉雨桐,「幼兒園的時候就可以學西洋棋了,當時覺得棋子很好玩。」起步早的劉雨桐小小年紀就曾拿過三次西洋棋錦標賽的冠軍。劉雨桐認為,下棋對鍛鍊思維有很大的幫助,「下西洋棋需要舉一反三的思考和準確的推理判斷。還得學習很多棋路、要記要背很多東西,我覺得首先就很鍛鍊記憶力。」
2017年三明高考理科狀元石葉炅,曾多次獲得各種競賽獎項,化學競賽省一等獎、物理競賽省一等獎、數學競賽省二等獎……他的興趣愛好也是西洋棋;
2019年黃石高考學霸餘永欽在接受採訪時說,「西洋棋鍛鍊了我的專注和定力,讓我學習能坐得住冷板凳。「 餘永欽說,他學習之外的放鬆,就是自己下幾盤西洋棋調整繃緊的神經。
不難發現,大多的狀元都有共同的愛好。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項研究實驗給予了我們最科學的答案:非智力因素能促進大腦發育,增加腦樹突出(即提高智商IQ),能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專注力、分析力、計算力;增強全局觀和抗挫折力。
單單從一個興趣就看出了孩子未來的軌跡,可以說是父母的遠見。學歷固然重要,但決定孩子生命精彩程度、未來職場深度、廣度的一定是孩子的意志品質、人格魅力、社交智商以及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等非智力因素。
2
育才小學聯合紅貝軍
一日軍訓活動
12月12日,來自育才小學的34位學生來到紅貝軍總部進行一日軍訓體驗活動。本次活動由育才小學聯合紅貝軍舉辦,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第一小學九十年代就已成為特區名校,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手拉手聯誼學校」「全國標兵紅旗大隊」,並是中國教育協會授予的「全國小學特色教育研究中心」。
清晨八點,學生們在學校集合,並坐車前往今天的活動地點。
本次課程以軍事訓練、團結協作為主題,軍事訓練裡包含了獨立自主堅毅的優秀品質。有點壓力孩子才能成長,行動和思維上出現明顯變化,經歷了同齡人接受不了的訓練課程將會受益匪淺。
紅貝軍致力於青少年兒童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引入以「堅毅」為主的七大品質課程,獨家研發四大板塊的21節心理+團輔課程,從根本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本次活動的每個環節,我們融入了非智力因素的七大品質培養,希望非智力因素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並在平時的學校生活中不斷加深。
3
訓練過程
收穫遠比紙上談兵重要
訓練進行中,每個學生都認真聽從教官老師的指令,哪怕天氣略微轉暖,哪怕汗水直掛額角,每個命令都必須堅守。
堅毅品質的核心就是不懼困苦,而紅貝軍則更好地將這個品質傳承給所有的紅貝軍學員們。
最後,我們真誠地感謝育才小學的老師們對紅貝軍的認可!很榮幸與老師們在教育理念上一致的認同,相信我們的學員們都會傳承堅毅品質,成為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