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偉 | 閱讀經典,探尋歷史的眼光

2020-12-13 澎湃新聞

讀經典!讀已經被學界認可的經典!當然,不一定經典什麼都好,但基本上還是要符合歷史學應該有的眼光和見識。我們這次讀的書很多都是已經不在世的學者的著作,雖然是很久以前的,像我們讀谷川道雄的、田餘慶先生的。人文學科就是這樣,經典就是經典,逾越不過。你可以說你往前走了,但你還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往前走。千萬不要盲目相信時下很多令你耳目一新的書,要小心。

——劉志偉

劉志偉,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等職。研究領域為明清社會經濟史和傳統中國鄉村社會研究。主要著作有《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地區裡甲賦役制度與鄉村社會》《貢賦體制與市場:明清社會經濟史論稿》等。

閱讀經典,探尋歷史的眼光

*本文轉載自清華大學新雅書院公眾號

採訪者:王靜姝,採訪時間:2018年6月28日

Q

劉老師您好,這學期的「閱讀中國文明」研討課剛剛結束,說實話這八周的課,同學們還感覺挺辛苦的;從任課教師的角度,您是什麼樣一種感受?

劉志偉:最簡單說,第一點是有點意外。我以前也上過通識課,和非歷史專業的同學也有些接觸,也會談論一些歷史,對於非歷史專業的同學,我最擔心的就是很受中學或平時讀的、大家想像的歷史影響。不管看什麼書,都放回到既有的對歷史理解的知識體系中,放不進去就覺得看不懂,因此抗拒。這是我們常見的狀態。但是這個班的同學,第一個星期我就有點驚訝,以為大家之前接觸考古學比較少,也許會有難度,但大家都做得很好。之後每一個單元都和我預計的不一樣,你們很努力地從你們讀到的東西裡面去建立起自己的理解和重新再述說,我非常意外。此後每個星期一收到作業的下午和晚上,看了之後都會有點興奮,覺得「怎麼可能」,基本上不需要我再說什麼了。

2018年6月19日,新雅書院PPE6「閱讀中國文明」研討課結課留影

(前排中間:甘陽、劉志偉、趙曉力)

當然,我這樣說,第一是因為我覺得你們大多非歷史專業學生,第二你們是在很短的時間裡讀很多書,接收到可以說不符合這個時間應該吸收的信息量,還要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讀書的收穫、體會和疑問提出來。在這樣的前提下,看到大家作業做到這麼好,非常意外。

還有,在你們課堂報告的時候,令我很滿意的是你們寫的東西和報告的東西既是一樣的,又不是照著稿子來念,尤其是有一次,我記得孔祥瑞說壓縮到三分鐘,就三分鐘講得清清楚楚。這種能力一般來說,都是比較老練的人才能做得到。

當然也有一些問題,我還是覺得甘老師讓你們閱讀的量太大,讀得多,好處是思考可以更加多樣和豐滿,但不好的是深思熟慮不夠。當然,上課有時也不需要深思熟慮,基本是讀到什麼,腦中想的是什麼和有什麼問題,這就夠了。從這一點來說,這門課收到了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效果。令我覺得,以後歷史學的教育面對非歷史專業的學生的時候,應該有什麼期待和目標,這些需要重新思考。

還有一點是,你們之前也上過其他課程,也同時在上別的課。你們很自覺沒有動不動就把不同課拉在一起,但可以看到,你們讀歷史的時候頭腦裡面也有別的課的內容,偶爾也會提到一下,但都恰到好處,沒有生硬地把別的課拉來。這一點也令我非常滿意。同時讀不同的書,修不同的課,是要把這些知識當成一個有整體性的東西來處理,而不是靠借別的課應付。

新雅學生在課堂上

Q

除了課程方面,您覺得新雅PPE的同學有什麼特點?

劉志偉:比較像讀書人。因為今天很多人都不太讀書了。你們是在認真讀書的。

Q

您說的讀書指的是?

劉志偉:就是說拿起一本書來讀。我們接觸很多學生,讀書已經很少拿著一本書來認真讀了,好的學生上課認真聽、做筆記,不好的學生不知道在想什麼,布置的閱讀書其實並不讀。你們讀的深入程度、讀的量不一定很整齊,但基本都是拿著一本書在讀。這個聽起來好像是很低的要求,但在今天已經是高要求了。別看現在出版的書鋪天蓋地,真正讀的人其實很少。

還有,你們的思維還是很清楚的,這一點不僅是跟學生比,很坦白說,是跟大部分大學教授比,大部分大學教授思維都糊裡糊塗的。我基本上沒有發現你們有邏輯上的混亂或者太明顯的錯誤。你們寫的東西和報告的東西都有很清晰的邏輯。我看到這樣的作業心裏面是很暢快的,我最怕遇到邏輯混亂的文字,怎麼講都不通。你們的文字、語文能力都很好。

劉志偉老師在「閱讀中國文明」課程的配套講座上

新雅學生在講座後提問

Q

您再多講講我們的缺點(笑)。我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劉志偉:缺點談不上,因為我一直強調你們是非歷史專業的。非歷史專業的學生讀這些專業的歷史書,讀到這樣程度,我覺得非常滿意了。當然,如果真的要理解你們接觸的這些時代的歷史和相關的問題,還是在一個比較淺、比較初步的層次。這不叫缺點,如果不是做專業的歷史學研究,不一定要做什麼改進。但因為我自己專業教歷史的,如果歷史專業的學生交這樣的作業,一方面我也會很讚揚,你們都很有想法、思路也很清楚;但另一方面,我也會提醒學生每一個具體問題都有需要更深入去探討的空間,需要在理解上更有深度,要更明白這樣表述和這樣提法背後的歷史的層次感。你們才大學本科,又是非歷史專業的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過高了。不能把這個說成是缺點,因為你們都是談讀書體會,並不是做這個題目的研究。要提醒一下的只是,以後你們做別的研究時,回來想到這些歷史問題的時候,要清楚可能比表面所看到的要更為複雜,要更多面去看。

Q

我們現在讀歷史的這種狀態和做歷史研究是什麼樣的區別?

劉志偉:區別不是很大。並且這個區別有時可能是你們的優勢。現在中國的歷史學,從中學歷史到大學歷史教材,背後的那套歷史觀和方法,還有整套話語,其實是很有問題的,你們比較少受這些汙染,反而是好的。所以不能一般地說和歷史學研究怎麼比較,因為現在的歷史學研究是比較不是那麼令人滿意的,就學術觀念、價值和思維方式來說,很多歷史學專業論著甚至還不如你們寫的讀書報告。

但是我們不能拿這些來比,不能拿比較膚淺、泛泛而論或已經成為陳詞濫調的來比較。還是要看歷史學研究比較前沿的研究,有時候不是新的才是前沿,你們這次讀很多是很多年前出版的書,其實還是比我們現在很多新的著作要前沿、深刻得多。經典性和前沿性不是以出版的先後來判斷的,只要沒有被新的研究超越,哪怕是100年之前的論述,也是處在前沿。甘老師這次指定的書都是經典,屬於我說的那種前沿,哪怕是100年前的,都超越了現在一般人的歷史理解。還有,關於「講談社」這一套書,不能說寫得好,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和我們熟悉的中國通史體系有明顯的不同,這種明顯的不同一下子能把你們帶到不同的視野,每一本都不太一樣,所以你們在這些書中就可以發現歷史是可以有不一樣的眼光。同時配合讀一些經典性的研究,就比較容易把握,對歷史的理解就會比較到位。

Q

那我們怎麼樣避免盲目讀書?

劉志偉:讀經典!讀已經被學界認可的經典!當然,不一定經典什麼都好,但基本上還是要符合歷史學應該有的眼光和見識。我們這次讀的書很多都是已經不在世的學者的著作,雖然是很久以前的,像我們讀谷川道雄的、田餘慶先生的。人文學科就是這樣,經典就是經典,逾越不過。你可以說你往前走了,但你還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往前走。千萬不要盲目相信時下很多令你耳目一新的書,要小心。要相信人類的智力也好,對自身、對世界的理解也好,都是一步一步過來的。突然之間冒出來的什麼新創見,如果無根無本,只是新潮或者新鮮,這不見得需要被真的當成好東西。這個讀書時要小心。

新雅讀書會

Q

像新清史的潮流是哪種新呢?

劉志偉:對於所謂新清史,我覺得大家有誤解。我們很多人是通過爭論的文章了解新清史。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爭論是有爭論的特定背景。批評新清史的學者,有某種知識分子的憂慮,我們可以理解他們的危機感。但是,我們只能理解他們批評的語境,不能只是通過他們的批評去理解新清史的作者的意圖和見解。他們對新清史的誤讀,背後是他們的憂患意識,擔心會引導到某種方向。但我以為新清史研究重點不在於強調滿人主導因素,其實,我們中國的清史學者從來都沒有忽視滿洲、蒙古、中亞、內陸的因素。強調內亞因素,不等於就是要否認漢化。我們要把論戰的東西放回論戰的語境中,不能用論戰的語境取代學術研究的話語。

Q

所以大家可能過於敏感了?

劉志偉:這是因為大家對歷史有某一種理解,這種理解可能是一種狹隘的偏見。其實,學界從來都是把滿洲內亞的因素和漢化共同拉進來理解清史。讚揚新清史的人以為過去中國學者以前不知道,靠外國學者告訴我們;反對新清史的人則認為他們想用這個來取代我們的歷史。當然,就個人的研究而言,不同的學者研究的側重點不同,能力更是有差異,比如說,我不懂滿文,也不做國家層次的研究,我就比較少強調滿蒙和內亞因素,但不等於我會認為做清史可以不強調。我從學生時代讀的清史開始,都能清楚地看到這些因素。清史界也有很多做滿文,用滿洲檔案的,從來都有學者做這樣的研究,不用外國人來教我們。所以這幾個外國人沒有提出一個完全和我們認識不一樣的東西。所以我們也不一味強調他們別有用心。

Q

明年您還會來新雅開經濟史方面的課,關於那門課,您對我們有什麼具體的期待嗎?

劉志偉:那個我現在其實還在思考,因為我上的經濟史歷來是另一個套路,和大家熟悉的套路不太一樣。我有點懷疑是不是應該把這種課開在非歷史專業的班。但是我又有點想上這樣的課。因為我覺得也許你們以後不讀歷史,可能我講的東西更需要。尤其是你們以後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怎麼認識中國經濟很重要。因為經濟史研究現在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傾向,就是簡單套用經濟理論和概念,經濟史研究從來都不可能拋棄這些理論和概念,經濟史不能離開經濟學,因為它是經濟學的一部分,必須用現代學術的概念來思考,但我們同時也要明白不應該直接套用。比如,現在研究古代經濟也關心GDP。但計算GDP的前提,要有一個統一市場,計算GDP所需要的前提都不存在,GDP怎麼算?中國農村的大部分產品根本不進入市場,有數億甚至10億的人維持生命的資源都不在GDP計算範圍,所以我認為研究古代經濟計算GDP的方法是不合適的。當然可以做一些估算,但是那些估算其實意義不大。常常有人說以前做經濟史研究都是描述性的,現在要科學化和精確性。問題是這樣估算出的數字和描述性其實是一回事。這樣得出的信息和描述性沒什麼差別。所以我想在經濟史課中,我們嘗試不讀研究著作,而是讀歷史文獻,不用讀太多,努力讀懂一些當時人講當時的經濟問題的文獻。

2019年6月19日,新雅PPE「經濟史」課程結課,劉志偉老師請同學們吃披薩,一起聊天

Q

您這次在清華生活了幾個月,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劉志偉:在北京和我在廣東最大的不同,是這裡大學很多,學生很多,學者很多,特別熱鬧。感觸最深的是,歷史學的講座竟然也可以來幾百人,把講堂擠得滿滿的,在我們那裡,絕對不可能發生。

這學期配合我們這個課,開了八次公開的講座,每次講座的那個擁擠場面,我看得目瞪口呆,在我們那裡,如果來個30、50人我們已經覺得很好了。但是回頭想想,北京大學多,學生多,每個學科哪怕來千分之一,也不得了。甘陽老師選的這幾位主講人是歷史學界最有學術造詣的人,前面幾位專題的研究和歷史通史的眼光都是很好的,有機會聽到他們的講座,我自己也覺得學到很多。

推薦閱讀

新雅中國史八講

甘陽 侯旭東 主編

定價:69元

ISBN:978-7-108-06811-8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11月

* * *

孫慶偉、侯旭東、閻步克、張國剛

鄧小南、姚大力、劉志偉、楊念群

八位一線中國史學者,在多年堅實研究的基礎上,用大歷史的脈絡和核心問題群,聯袂為普通讀者勾連起一部視角多元、觀點新穎、清通可讀的簡明中國通史。

歡迎關注三聯學術通訊

sdx_bulletin

學術出版 | 評論閒聊 | 讀書內外

生活 · 讀書 · 新知三聯書店

===竭誠為讀者服務===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劉志偉 | 閱讀經典,探尋歷史的眼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書推介 | 劉志偉《借題發揮》
    本期推介,我們將介紹文研院第六期邀訪學者、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志偉教授2019年的新著《借題發揮》。尋找鄉土的精神家園夢裡依稀滿地青翠收拾地方歷史記憶經營文化與文化經營讀書不肯為人忙守護大學精神區域史研究的旨趣與路徑題外話劉志偉,1955年生。
  • 劉志偉等27人,被公開宣判
    10月29日,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對劉志偉、陳維良等27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該案系由省掃黑辦掛牌督辦,全案27名被告人共涉及8個罪名、67起犯罪事實,具有較大社會影響。法院經審理查明,2012年以來,被告人劉志偉籠絡社會閒散人員在日照市嵐山區、東港區、莒縣高利放貸,暴力或「軟暴力」催收,逐步形成了以被告人劉志偉為首要分子,以被告人張明暉、崔曉、陳維良、
  • 書訊 | 劉志偉《借題發揮》
    作者劉志偉,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出版時間 2019年6月    購書請點擊 閱讀原文古典何以述今事傾聽文字之外的聲音在歷史中尋找中國區域史研究的人文主義取向在聖賢文化之外解放出民眾文化疍歌移情與史學研究之境界
  • 日照劉志偉等27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
    10月29日,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分別對劉志偉10月29日,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對劉志偉劉志偉等人犯罪事實如下、東港區、莒縣高利放貸,暴力或「軟暴力」催收,逐步形成了以被告人劉志偉為首要分子,以被告人張明暉、崔曉、陳維良、劉鯤鵬等人為成員的惡勢力犯罪集團。
  • 劉志偉等27人,被公開審理
    9月22日至24日,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劉志偉、陳維良等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該案系省掃黑辦掛牌督辦案件,全案27名被告人共涉嫌8個罪名、69起違法犯罪事實,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公訴機關指控,2012年以來,被告人劉志偉籠絡社會閒散人員,
  • 清華大學陳昌鳳教授:在歷史中去探尋人類文明興衰|度書三問
    清華大學陳昌鳳教授:在歷史中去探尋人類文明興衰|度書三問 2020-05-11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郴州廳官劉志偉落馬細節:曾為律師擔任「法律顧問」並收財物
    12309中國檢察網近日發布的相關起訴書披露了郴州落馬廳官劉志偉的受賄細節。記者注意到,根據檢方指控,劉志偉單獨或夥同親屬收受他人財物折合人民幣約887萬元,其中就包括為湖南某律師謀利所得的115萬元財物賄賂。2020年5月,劉志偉因犯受賄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半。
  • 湖南郴州原政法委書記劉志偉等2名廳官被決定逮捕
    新京報快訊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消息,檢察機關依法分別對包爛漫、劉志偉決定逮捕。內蒙古檢察機關依法對包爛漫決定逮捕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原副巡視員包爛漫(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內蒙古自治區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 北大經院科研 | 探尋歷史與現實經濟的結合——北京大學量化歷史...
    北大經院科研 | 探尋歷史與現實經濟的結合——北京大學量化歷史研究所 2020-07-01 0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志偉等27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開庭審理
    9月22日至24日,由嵐山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劉志偉、陳維良等人惡勢力犯罪集團一案,在嵐山區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該案系省掃黑辦掛牌督辦案件,全案27名被告人共涉及8個罪名、69起違法犯罪事實,被害人上百人,具有較大社會影響。
  • 王汎森:為什麼要閱讀經典?
    這些經典深入他的精神層次,除了源源不斷地提供許多精彩的養分之外,也形成了一個規模、一個框架、一種內在的雄渾的氣氛與節奏,再加上林肯在適當的時候套引經典,使得他的演講及文字非常動人。上個世紀芝加哥大學阿德勒教授提倡閱讀偉大作品,這件事今天看來已經相當老舊,但是它的意義卻從未褪色。我個人深知討論經典閱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什麼可以成為經典以及如何閱讀經典,便可以從無數方面去談。
  • 易·閱讀 | 經典歷史小說推薦
    歷史小說是小說的一種形式,它以歷史人物和事件為題材,反映一定歷史時期的生活面貌。而長篇歷史小說則可以展示某一時期的生活面貌和歷史發展的趨勢。這類作品所描寫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歷史根據,但允許適當的虛構。因此,它雖然可以給讀者提供一些歷史知識,但它的主要目的在於給讀者以啟示和教育。本期推送的書單精選了5本內容豐富、史料詳實的當代歷史小說,都是暢銷之作,堪稱經典。
  • 「書香雲集·文化衡南」全民閱讀活動啟動
    ▲縣領導黃科衛、劉志偉、蔡志剛等參加活動。明德小學一年級的萌娃們為大家帶來開場舞《詩禮童年》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黃科衛宣布「書香雲集.文化衡南」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啟動《故園夢,家國情》在歷史的峰巒中與詩詞相會在悠悠的歲月中他們譜寫了一首首愛國詩篇
  • 沙威筆記|從歷史到未來:馬克思的眼光
    將開頭與結尾聯繫起來可以引出三個值得思考的遞進問題:第一,為什麼馬克思會認為社會的歷史是階級鬥爭的歷史;第二,為什麼馬克思能從對於歷史的事實判斷中推導出對於未來的事實判斷;第三,革命可以帶來一個不同的社會,但為什麼馬克思會認為這個社會更好,即馬克思是如何從事實判斷中推導出價值判斷的。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和馬克思看待歷史和社會的眼光有關。
  • 探尋斯佩塞威士忌之奧秘 保樂力加呈現經典蘇格蘭威士忌
    為了給廣大威士忌愛好者帶來更深入多元的品鑑體驗,本次展會保樂力加特別設置了一系列兼具專業性與趣味性的活動,通過 AR 技術生動再現了斯佩塞的風格地貌,帶領威士忌愛好者們一同踏上探尋斯佩塞的傳奇魅力之旅。
  • 探尋詩文裡的貴州 問道向黔解鎖陽明文化新IP
    「陽明·問道十二境」文化符號及經典遊學線路在京發布的第五天,「問道向黔——探尋陽明悟道之路」閱讀推廣暨文化傳播活動在貴州貴陽舉行,陽明文化新IP已然以閱讀為載體在「知行合一」中悄然開啟。
  • 怎麼樣閱讀經典
    所謂經典,則是被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也是最能代表這一個時代的作品。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說,「經典是一個民族或幾個民族長期以來決定閱讀的書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於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閱讀的書。」經典承載著跨越時空的天才創造,其博大精深對讀者來說恰如一場挑戰,能夠幫助我們的心性心智達到更高級的程度。
  • 無障礙閱讀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數量浩瀚,因缺乏系統的閱讀指南,人們不知道看什麼,也不知道從哪看起;即使閱讀了,也如盲人摸象。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學者馮國超註譯的「國學經典規範讀本」叢書(6種),可以讓讀者無障礙閱讀經典。與其他蒙學經典叢書相比,這套叢書的價值體現在嚴謹、細緻、完美、規範、權威、美觀、大方,其中,「規範」做得最好。
  • 中國青年網:周有光——世界公民的大歷史眼光
    文者,「上境界」還得「接地氣」  新中國最初的歷史教科書原稱「太平天國革命」,認為其是共產黨革命的榜樣。後來《辭海》把「太平天國革命」糾正為「太平天國運動」。法學博士、獨立學者劉鋒在研究中提到,周有光對這一行為進行了肯定,將「革命」改成「運動」,「雖然只是一個詞語的改動,但也說明了現在的歷史記載開始逐漸回歸它應有的真實。」
  • 探尋英語閱讀的寬度與深度——我校英語組開展分層閱讀與深度閱讀課例研究
    11月25日下午,我校英語組開展了英語閱讀專題教學展示與研究。我校青年教師王妍展示了以分層閱讀為主題的研究課,桑亞雄老師展示了深度閱讀研究課。研討會由我校英語教研組長劉亞華主持,孫繼剛校長、教學副主任朱信華參加了此次研究課及研討。此次研究課在海延工作坊同步直播,延慶劉斌堡中學和八達嶺中學的老師們也參與了聽課和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