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天氣越來越冷了,孩子們的「厭學情緒」暴漲,不願起床、不願去學校,請假也越來越多。有些家長心疼孩子,便同意請假;也有的家長比較狠心,不想上學,那就帶你去「打工」!
最近「打工人」這個梗很火,然而只有工作了的人才知其中的辛苦和心酸,也是工作了之後才明白讀書有多幸福。於是,父母總是苦口婆心地勸孩子好好學習,否則將來會吃苦。
然而,在學生時代的孩子很難明白這個道理,無論父母費再多口舌勸學,孩子也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當一回事兒。
前些天,在網上看到有一位媽媽對自己不想上學的兒子略施小計,其做法很值得家長們借鑑。
早上起來,孩子鬧著不想去幼兒園。媽媽靈機一動,給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出門撿垃圾!是的,你沒聽錯,這位媽媽跟老師請假了之後,就帶孩子去撿垃圾了!
剛開始孩子還覺得很好玩,沒過一會兒,就覺得又冷又累,哭喪著臉對媽媽說:「我想回去上學了!」不用多費口舌,媽媽的計策就成功了。
01當孩子不想上學,父母不妨帶他去這4個地方轉一轉,體驗生活的艱辛
第一個:火車站很快就要到年末了,每到這時候火車站的乘客就會變得非常多。尤其是趕上春運的時候,那場面可謂是「人山人海」。
來火車站的乘客,大多數背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手裡拉著好幾個行李,背上背著娃娃是常見的;還有買不到車票失聲痛哭的;也有要站十幾個小時回家的。列車上的環境十分吵雜。
帶孩子去火車站,看到這個場面,孩子就會明白生活有時候就是迫不得已。這時候父母就可以教育孩子:如果自己不優秀,就只能屈就不太好的生活條件,而且沒得選擇。
第二個:高鐵站高鐵的票價比火車貴一倍到兩倍,人數比火車站要少得多。高鐵上的環境和服務更好,旅程相對來說會更舒適和愉悅。
坐高鐵的乘客,步履比較輕快,沒有那麼擁擠。能看見一些穿西裝的人,拿著手提電腦,行色匆匆,趕著去各地開會、籤合同。在他們臉上看到的不是疲憊和辛苦,而是淡定和從容。
與火車站對比,差距一目了然,父母可以問一問他: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種交通方式?孩子的答案很明顯。然後教育他:只有現在努力學習,將來才能擁有選擇的機會。
第三個:飛機場飛機場比較偏離市區,一般人不會輕易來這裡,只有遠距離出差、旅遊等的人才會來飛機場。相比前兩個地方,飛機場略顯空曠。
搭飛機的乘客,有的在辦理登機牌;也有的在辦理行李託運;還有的悠閒地逛著免稅店,在咖啡廳等待登機等;或許還能遇上明星,旁邊跟著好幾個保鏢,穿過簇擁的粉絲群。
從這些選擇不同交通工具的人群中,明顯能看出他們之間的差距。不只是財力,還有氣質、眼界等,這些都是學習與能力賦予的。父母趁此教育孩子:學習是改變人生的最好辦法。
第四個:大學校園上面3個地方,已經能夠讓孩子體驗生活的艱辛了,接下來父母帶孩子去一個學習氛圍濃厚的地方,那就是大學校園。
在大學階段,不像中學時期的孩子被家長和老師逼著學習,大學生的學習全靠自覺。父母可以帶孩子去圖書館、自習室等地方,看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是如何看書、學習的。
相信孩子看了之後會有很深的感觸,父母不用多費口舌勸學。當身處一個濃厚的學習環境,比你優秀的人都在勤奮用功,孩子也會被感染,進而反省自己,努力追上他們的步伐。
02在家中培養讀書氛圍很重要
說到底,孩子不愛讀書,還是因為認識不到讀書的好處,以及身邊缺乏學習的氛圍。
父母每天一回到家,有多少會捨得放下手機、球賽、電視劇等,拿起書本和孩子一起閱讀呢?如果父母自己偷懶又不上進,又憑什麼要求孩子努力?孩子只會覺得父母「雙重標準」。
只有父母做出良好的示範,孩子才會自然而然地效仿。
比如俞敏洪曾說過,有一次他和妻子關掉電視,打開書本看書的時候,女兒也學著他們拿起書看,但兒子還在玩玩具。過了一會兒,兒子自己一個人感到沒趣,也拿起書本加入其中。
因此,父母也要從自身做起,在家中培養讀書的氛圍。
設置一個安靜的閱讀區域家裡有書房最好,或者選擇家中一個安靜的角落,設置閱讀區域。最好遠離孩子的玩具和電子產品,讓孩子能夠專心下來看書。
設定一個親子共讀的時間無論父母工作多忙,每周都需要抽出時間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學習。設定一個親子共讀的時間,比如周六晚上。同時,父母也不要三番四次以工作忙的原因爽約、推遲。
經常和孩子交流讀書感悟父母要多和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在每次親子共讀之後,父母還要和孩子交流讀書感悟,進行思想的碰撞,也能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更近一步。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