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水技術 | 馬軍院士:永遠充滿熱情地去奮鬥

2020-09-04 淨水技術

他是哈工大給排水專業的第一位博士生,是追求卓越、桃李芬芳的優秀教師,也是深稽博考的知名學者。在哈工大學習、工作的42年間,他繼承發揚了老一代哈工大「八百壯士」的精神力量,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秉承著「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傳統,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學子。本期《哈工大·師者》欄目,讓我們一同走進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學院馬軍教授。


學而不厭

1978年,16歲的馬軍由於成績優異,在高二時提前參加高考,進入我校給排水專業,從此與「水」結緣。實際上,馬軍當時對這個專業並不了解,只是聽高中班主任告訴他,「城市發展越快、城市化程度越高,給排水用處越大,以後肯定前途無量」。


通知書下來後,馬軍開始認真琢磨「給排水」究竟是什麼。他多方打聽,然而一般人對此專業也是毫無概念,甚至有人說,該不會是掏下水道的吧?「既然問不明白,索性就等入學了看看吧。倘若不好,我再回去讀高三,也沒啥損失。」懷著這樣的念頭,馬軍等到了開學的專業介紹會。

馬軍的大學時代(第二排右一)


「專業介紹會上的場景,我至今記憶猶新。當時是在302大教室,我們專業的元老都來了,他們講得鼓舞人心,我感覺到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投入到專業學習中去。」馬軍由此得知,哈工大該專業是我國最早創辦的給水排水專業之一。自20世紀50年代起,以李圭白院士、周定教授、張自傑教授、王寶貞教授等為代表的專家、學者,結合國家發展重大需求開展了廢水處理、飲用水處理等研究。

馬軍在中國青年科學家獎頒獎儀式上


本科期間,馬軍在老一代哈工大「八百壯士」的言傳身教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潛移默化之下見賢思齊,他自覺地像老師們那樣認真踏實地去努力,去奮鬥。4年一晃而過,馬軍覺得沒學夠,於是堅定不移地報考了研究生。


馬軍做客碧水講壇

薪火相傳

1982年,馬軍師從李圭白攻讀碩士學位。李圭白是我國給水排水專業教育的先驅者之一,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教導學生要始終瞄準實踐應用,主張從工程當中提煉科學問題,再把科研成果反饋到實踐應用之中。碩士畢業留校之後,馬軍又繼續跟隨導師深造,成為給排水專業第一位博士生。馬軍說:「李老師思維很活躍,極富創新精神,經常到實驗室和我們探討課題,從來不會否定我們,而是在交流的過程中加以鼓勵引導,從李老師身上,我學會了如何帶學生。」


馬軍剛工作時,導師李圭白就告訴他說,你科研做得很好,但作為老師,教學非常重要,你一定要過教學關。這句話給馬軍的影響很大,他挨個去聽了幾位名師的「主打課」:講「流體力學」的劉鶴年老師,講課非常投入,仿佛整個人都沉浸到課程裡去了;講「理論力學」的莊重老師,思路很清晰,板書非常好;講「實驗的理論基礎」的何鍾怡老師,基礎非常紮實,信手拈來,大氣磅礴……馬軍見賢思齊、取長補短,吸收這些老師的精華之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不僅如此,他在備課講課時,還專門用錄音機錄下自己講課的內容,反覆從中挑毛病,優化內容和方式方法,不斷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馬軍和導師李圭白院士在一起


在馬軍看來,大學是擁抱夢想、鍛鍊能力、形成知識體系、不斷創新的地方,自己在哈工大學習、工作42年,受益於「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傳統,繼承了老一代哈工大「八百壯士」的科學態度和團隊精神,能夠理論聯繫實際,始終站在國際前沿和工程一線。他帶學生,貴在傳承,非常看重人品,講究實事求是、獨立思考。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一有時間就到實驗室和學生一起討論、一起做實驗。剛做完闌尾炎手術,他就打電話給學生要論文並堅持進行批改,第三天就跑到了實驗室和學生討論論文。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學術和學生身上,出差前幾分鐘還在實驗室,出差回來一下飛機就跑去和學生商量課題、開例會……


馬軍在實驗室


春暉遍四方

「科研成果的產生就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結果。搞科研就像是在畫圓,要想把這個圓畫圓滿了,必須要一點一點、穩穩噹噹把它畫閉合。等到閉合了,自然也就圓滿了。」馬軍常常鼓勵學生,科學的發展就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失敗是常有的,也是必然的,但從總體趨勢上卻永遠都像螺旋一樣向上延伸。當枯燥的數據和反覆的實驗把學生壓得喘不過氣時,他說,實驗數據的積累就像「飛機起飛」那一瞬間的加速過程,要「飛起來」就必須不急不躁、持續加速,直至升力大於重力才能「一覽眾山小」。當學生通過查閱大量文獻發現了新的課題方向而沾沾自喜時,他會說,一個優秀的科研工作者既要當好短跑運動員,又要當好長跑運動員,不僅要有爆發力、善於捕捉到靈感,更要持之以恆、堅持到底……正因為如此,他帶出來的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無論順境逆境,都能迅速成長發展。他指導研究生和博士後百餘人,其中2人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2人獲提名獎,畢業生中有5人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1人獲《環境科學與技術》摩根早期職業獎(ES&T Morgan Early Career Award),1人獲美國環境保護局早期職業獎(EPA EarlyCareer Award),2人獲國際期刊或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


馬軍和學生在一起


日就月將

馬軍始終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紮根教學和科研一線,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中言傳身教。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他迅速反應,積極為抗疫獻計獻策,為國家提出源頭控制病毒的系統性防疫建議,帶領團隊應用綠色消毒技術助力戰「疫」,獲評黑龍江省教育系統戰「疫」有我人物。他還以身示範、與時俱進,重新進行教學設計,第一時間在線開展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逐漸摸索出更適合學生教育的教學新模式,利用新時代的信息手段加速了「教」與「學」的社會互動,理論與生產緊密結合促進了線上線下的交融,被學校授予「在線育人特別貢獻獎」。


馬軍在線教學


馬軍講述雲端授課之旅


「真的是教學相長,作為老師,另一個角色永遠是學生。從教幾十年,我感覺自己的身份既是老師,又是學生,永遠是學生,也永遠是老師。」馬軍說,哈工大是一個能夠讓人實現夢想、走向成功的地方,「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哈工大新百年,自己將繼續充滿熱情地努力奮鬥,不負師者教書育人的赤誠之心。




來源:本文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僅供分享交流不做商業用途,不代表淨水技術觀點,版權歸原作者與原作者出處

排版:西貝

校對:王佳

本報導由淨水技術整理報導,轉載請聯繫lx@jsjs.net.cn。未經允許的侵權行為我社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哈工大師者之馬軍院士 | 永遠充滿熱情地去奮鬥
    潛移默化之下見賢思齊,他自覺地像老師們那樣認真踏實地去努力,去奮鬥。4年一晃而過,馬軍覺得沒學夠,於是堅定不移地報考了研究生。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他迅速反應,積極為抗疫獻計獻策,為國家提出源頭控制病毒的系統性防疫建議,帶領團隊應用綠色消毒技術助力戰「疫」,獲評黑龍江省教育系統戰「疫」有我人物。
  • 哈工大師者之馬軍院士 | 永遠充滿熱情地去奮鬥
    當時是在302大教室,我們專業的元老都來了,他們講得鼓舞人心,我感覺到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投入到專業學習中去。」馬軍由此得知,哈工大該專業是我國最早創辦的給水排水專業之一。自20世紀50年代起,以李圭白院士、周定教授、張自傑教授、王寶貞教授等為代表的專家、學者,結合國家發展重大需求開展了廢水處理、飲用水處理等研究。
  • 突破傳統淨水技術,方太「NSP選擇性過濾膜」帶來第四代淨水技術
    選擇性過濾後的水,才是好水說到這裡,相信不少人對淨水都存在一定的誤區。比如飲用水的淨化越極致越好,這樣的水才更健康。其實,我們可以從世界衛生組織(WHO)編撰的《飲用水水質準則》中就能找到正確的答案。潛心研發,帶來第四代淨水技術為改變市場現狀,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飲水體驗。方太從2012年開始,構建超50人的研發團隊,歷時8年,潛心研發出一種高端膜材料——NSP選擇性過濾膜。該技術和反滲透膜技術和超濾技術的區別就是,NSP選擇性過濾膜淨水技術可以有效去除重金屬,同時保留有益礦物質。
  • 追記陳定昌院士:畢生奮鬥踐行航天報國諾言
    一生踐行航天報國作為國家重大專項總師,國家86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我國武器系統總體、防空反導及制導雷達技術專家,我國戰略防禦技術體系的倡導者、精確制導領域的主要奠基人、防空體系研究和三代防空裝備的拓新者,陳定昌院士為祖國航天事業奮鬥58年,帶領團隊取得多項舉世矚目的重大科技成果,為國防武器裝備建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 將中國淨水技術推向新的高度為何業界權威一致看好方太膜色譜技術?
    董瑞波||撰文5月26日,在北京舉辦的「2020健康中國淨水科技峰會」上,在淨水核心技術領域默默研究了8年的方太,向業界展示了最新的方太NSP膜色譜技術。有國內涉及淨水飲水領域的9位院士、專家、學者、專業機構、行業組織和行業協會的領導參加。
  • 對生活總是充滿熱情,不會得過且過,有上進心的生肖
    對於生活總是充滿熱情,不會過頭,有上進心的生肖雞、生肖雞的朋友們,他們對生活總是充滿熱情,平時總是按照自己的目標努力前進,即使前面有太多的挫折和困難,他們也不會害怕,同時他們也永遠不會過頭,很有上進心,在工作中,只要是領導交代的任務,就又能順利完成
  • 方太「死磕」8年突破淨水技術
    歷經8年的科技攻關,方太研發出的「NSP選擇性過濾膜」,在基礎材料層面實現了顛覆性創新,開創出繼超濾、反滲透、納濾之後的第四代淨水技術,將國外淨水技術企業眼中的不可能變為了現實。比如,2017年11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從堦、天津水質安全保障與評價技術工程中心主任張宏偉、中國膜工業協會首席顧問尤金德、中國陸軍軍醫大學環境衛生學教研主任舒為群等國內頂級膜技術、水營養專家組成的項目聯合驗收組就評定認為:方太NSP選擇性過濾膜技術成果意義重大,一是體現了中國家電企業自己擁有了研發尖端淨水技術的能力,淨化效果不低於國際領先水平且更加有益人體健康
  • 淨水行業風向有變,方太為何潛心研究選擇性過濾技術?
    要麼上馬主流的反滲透淨水機,邊掙錢邊做技術探索;要麼走自主研發的路子,攻克「選擇性過濾」這一世界性技術難題。顯然,作為一家商業公司,走第一條路看起來是更加「理性」的選擇,畢竟自主研發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資金人員投入大不說,方太很可能因此失去搶佔淨水市場的先機。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主研發。
  • 馬哥,永遠的馬哥
    每次去教育局,我都要首先去你辦公室,不論任何時候,不論你如何繁忙,你都熱情相待。那時,我也沒有一個家,居無定所,食無定餐,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吃了上頓不知下頓,每次到教育局,你都要留我吃飯,我跟著你蹭了多少飯啊。你知道我是北方人,愛吃麵條,每次吃飯,你都專門囑託服務員,給我上碗麵條(雖然是掛麵)。你知道我愛看書,每次去,你都要找一些雜誌給我,總要四處搜尋,給我拿點紙、筆之類的東西。
  • 碧水源淨水技術獲突破 公司未來業績成長性明確
    【中國環保在線 明星企業】日前,國內淨水技術上市公司碧水源推出「超低壓納濾膜」技術,可以說是我國淨水技術的一大突破。與此同時,碧水源也成為PPP領軍者。公司資金、技術優勢明顯,業績成長性明確,未來看點多,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 軍馬頂級護理套餐!
    軍馬衛生員給軍馬烤背為緩解軍馬肌肉疲勞、減少肌酸生成,預防小傷變大傷,官兵人人化身「按摩師」,採取揉、滾、推、壓、捏、叩,抓「七字要訣」為軍馬通筋疏絡、放鬆肌腱,在此基礎上跟進一個「熱燈照射」項目,讓戰馬得到全身的放鬆,很多軍馬都舒服地咧開嘴樂。04 護理套餐項目四:刷牙灌藥
  • 「隨筆」棗紅馬——抹不去的記憶,當年的軍馬場,當年的草原
    我心裡想,我著急上馬,我去拍誰的後背呀?說話間,老班長崔殿富已來到跟前,只見他用右手輕輕拍了幾下棗紅馬鞍韂後面的馬背,棗紅馬順從地趴在了冰冷的雪地上。我這才恍然大悟,趕緊邁出右腿騎在馬鞍上,棗紅馬馱著我平穩地站了起來。在放馬的路上,我輕輕地拍著棗紅馬的腦門兒,誇獎說:「棗紅馬,你真了不起,太聰明了!能與你相伴,是我的福分啊!」六月的草原,綠草如茵,鳥鳴蝶舞,百花燦爛。
  • 艾米·尼爾:對新興技術充滿熱情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Mastercard Labs(萬事達卡實驗室)是一家國際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公司總部設在愛爾蘭,致力於區塊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研究深度技術創新,以提高效率並創造新的服務。在加入萬事達卡之前,她曾是愛爾蘭國家數字研究中心的創始團隊成員,還與英國的大學合作展開商業合作和技術轉讓工作。艾米2015年加入萬事達卡,在公司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商業化經驗。 艾米一直對新興技術充滿熱情,「基於技術的創新解決方案,還有將創意、智慧財產權和機遇轉化為有形產品以及改變世界的過程,都讓我無比興奮。」她說。
  • 200年的淨水技術革新,才成就了今天的淨水技術
    活性炭第三代的淨水器,人類發明了膜分離技術,可以對水中的雜質進行分離,並成功運用於淨水處理領域。RO反滲透過濾技術核心技術是採用孔大小只有0.00001微米RO膜,幾乎可以過濾一切物質,如細菌、重金屬等物質,過濾的水是純淨水,非常乾淨,不含任何物質。RO純水也隨之誕生,最初的設計是針對工業上應用,而沒有考慮到家庭上的應用,因為在20年前,有幾個人會想到用淨水器呢?
  • 自來水過濾即變生飲「活淨水」?
    」的「活淨水」,今日,海口一家公司,在白坡裡317號門前,大肆向市民宣傳並低價售水時,被海口工商和技術監督部門緊急叫停,執法人員責令其停止一切宣傳銷售活動,接受進一步調查。該點一名女推銷員見記者圍過來,就熱情宣傳這種過濾器的好處,並送了一張水票,稱現在公司開業搞活動,憑此水票能免費獲贈一桶水。  記者注意到,水票的落款為「海南昶泓活淨水有限公司」。
  • 如何充滿工作熱情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始終充滿工作熱情,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去努力工作,力求體現人生價值。如果我們以麻木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我們就是褻瀆了自己和自已的工作。       德國人對著師傅無奈地聳聳肩,搖著頭走出店門。師傅這才惋惜地告訴徒弟,那位德國人來自歐洲一個很著名的服裝企業,他到中國要招聘一批縫紉技術工。這位師傅為了讓徒弟有更好的發展,費了好大的勁才把人家請進來的。但是讓他失望的是,這位技術過硬、心靈手巧的徒弟卻做出如此粗糙的褲子來。
  • 「院士專家行」走進永州經開區,與遠軍熱能動力及世界500強延長...
    永州經開區與遠軍熱能動力科技籤約  6月21日-22日,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永州特種材料與結構技術研發和應用院士工作站首席科學家、湘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歐陽曉平等多名院士、專家,來到永州經開區恆遠發電設備有限公司參觀考察並開展科技項目交流研討,見證永州經開區與遠軍熱能動力科技籤約、遠軍熱能動力科技與世界500強延長石油籤約。
  • 傳奇牛人,1978年帶人工智慧方向研究生,5名弟子成兩院院士
    何志鈞教授一生活了93歲,他最得意的弟子是5位兩院院士,他們分別是潘雲鶴院士、吳朝輝院士、陳純院士等人。差不多一個甲子前,擔任浙江大學無線電系主任一職的何志鈞真可謂英氣風發、熱情澎湃,一心希望在國內還比較落後的計算機領域開闢一方天地。當時,他和團隊接到了一項任務,研究浙江省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
  • 淨水技術|水生態保護與飲用水安全保障高端論壇邀請函
    2019-12-05 17:45:22 來源: 淨水技術 舉報
  • 碧水源推出納濾淨水技術
    碧水源推出納濾淨水技術北極星環保網訊:國內淨水技術上市公司碧水源日前推出具有微廢水特點的國內第四代淨水技術——納濾技術,解決了目前多數淨水產品每出1杯好水會產生3杯廢水的浪費現象。這種納濾技術基於其研製的超低壓納濾膜,即以1納米的孔徑實現過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