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圓,又叫龍眼、益智、荔枝奴、圓眼、比目、龍眼乾、元眼肉、亞荔枝等。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假種皮,因其果肉甜而不膩,是很多人愛吃的水果。主要產於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在我國南方地區,尤其是兩廣,喜歡稱桂圓為龍眼,被民間俗稱「南國人參」。
桂圓肉性溫,味甘。歸心、脾經。《本草經》載:「主五臟邪氣,安志、厭食,久服強魂魄,聰明。」《滇南本草》曰:「養血安神,長智斂汗,開胃益脾。」《本草綱目》稱桂圓肉,具有壯陽益氣、養血安神、健胃益腎、補心養脾、潤膚美容等功效。用於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肌膚萎黃等。
桂圓肉含有豐富的鐵質、蛋白質、維生素A、B、蔗糖等,龍其是糖分的含量很高,並有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對年老體衰、體弱貧血、久病體虛者頗有補益。下面為大家介紹幾款桂圓肉的食用方法。
一、桂圓肉糯米蒸飯
原料:桂圓肉、核桃仁、蓮子、白扁豆、薏苡仁各50克,大棗20枚,糯米500克。
製法:將白扁豆、薏苡仁、大棗、蓮子用溫水泡4小時,核桃仁炒熟;糯米洗淨後加水,大火蒸熟備用;在大碗壁上塗豬油後,將上述備料均勻排放在碗底,再放糯米飯在備料上面,蒸25分鐘,取出扣入大盤即可享用。
功效:滋腎安神、健脾養胃。
二、桂圓紅棗鵪鶉蛋
原料:桂圓肉、鵪鶉蛋各50克,紅棗6枚。
製法:鵪鶉蛋煮熟剝皮備用,紅棗、桂圓肉洗淨備用。將三者放入燉盅內,加適量溫水,蒙上保鮮膜,放在鍋中隔水蒸熟即可。
功效:安神、補血、益氣。
三、桂圓沙參蜂蜜膏
原料:桂圓肉、沙參各200克,黨參250克,蜂蜜30克。
製法:將黨參、沙參切片,與桂圓肉同入1300毫升水中,煎煮1個小時,過濾藥液;加水2升,再煮沸30分鐘,取藥液;合併2次藥液,慢火濃縮至稀流膏狀;另取蜂蜜加熱後過濾,並繼續加熱至沸,向稀流膏中邊攪邊加蜂蜜煮沸,涼後食用。每天2次,每次15毫升用溫開水衝服。
功效:補元氣、清肺熱。適用於消瘦煩渴、體質虛弱、聲音嘶啞、乾咳少痰等。
四、酸棗仁桂圓粥
原料:酸棗仁30克,桂圓肉15克,粳米100克,紅糖10克。
製法:將棗仁搗爛,用雙層紗布包好,與桂圓肉、米一起倒進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熬煮成粥,再用紅糖調味即可。
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悅色潤膚。
此外,桂圓肉200克用600毫升白酒浸泡15天後,常飲可益氣血、安神倍智;桂圓肉也可與枸杞子、紅棗一起煮粥食用,有健脾補血、養心安神的作用;桂圓肉還可與遠志、丹參一起製成紅糖水,對心脾兩虛、氣滯血瘀、食少便溏、頭暈胸悶、面唇青紫效佳;桂圓肉製成白糖飲,對心脾兩虛、神經衰弱效佳;將新鮮的桂圓肉製成桂圓乾、桂圓膏、桂圓果脯等,都是很好的補血佳品。
注意:桂圓肉性溫,內有痰火及溼滯停飲者忌食。健康者一次吃太多易上火,也應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