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又叫鯉拐子、金鯉、鯉子、黃鯉、赤鯉、大鯉魚、鯉等。為鯉科動物鯉魚的肉或全體。是淡水魚類中品種最多、分布最廣、養殖歷史最久、產量最高者。
鯉魚味甘、性平。歸脾、胃、腎經。《本草綱目》云:「鯉魚乃陰中之陽物,其功長於利小便,故有消腫脹,黃疸,腳氣,喘嗽,溼熱之疾,能發其風寒,平肺通乳,解胃腸及腫毒之邪。」《隨息居飲食譜》則稱鯉魚「下氣,功專行水,通乳,利小便,滌飲,止咳嗽。」可見,鯉魚有補益脾胃、利水消腫、下氣通乳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脾虛水腫、小便不利、腳氣、黃疸、咳嗽氣促、妊娠水腫、胎動不安、產後氣血虧虛、乳汁不通等。
鯉魚的食用方法。
一、鯉魚大米粥
原料:鯉魚1尾,大米100克,薑片、蔥段、料酒、鹽、雞精各適量。
製法:將魚去鱗、鰓、內臟,洗淨,切塊,用料酒、薑片、鹽醃漬20分鐘後,加水煎煮,取汁待用;將大米洗淨,加水適量煮粥,待煮至粥熟時,調入鯉魚汁、雞精、鹽、蔥段等,再煮沸2分鐘後即可。
功效:益氣養血、安胎通乳。適用於孕婦腰膝酸軟、胎動不安、胎漏下血、產後缺乳、乳汁分泌不足等。
二、紅燒鯉魚
原料:鯉魚2條(2斤左右),蒜片、薑片、蔥段、鹽、料酒、味精、胡椒粉、白糖、醬油、醋、植物油、香油各適量。
製法:將鯉魚如上法洗淨後,在魚身兩面打一字花刀,用鹽、料酒、胡椒粉打底;在碗內加入味精、鹽、胡椒粉、白糖、醬油、醋、薑片、蒜片、蔥段兌成碗汁待用;將植物油入炒鍋內,大火燒至八成熱時,放入鯉魚,炸至金黃色定型後取出;原鍋留少許油,將炸好的魚放入鍋內,烹入碗汁,加適量水,燒開後轉中火燒至魚入味,裝入盤中,原湯燒開至湯汁濃稠後噴少許醋,倒點香油澆在魚身上即可。
功效:補益脾胃。對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有效。
三、鯉魚豆腐
原料:鯉魚1條,豆腐1塊,各約500克,油、蔥、姜、蒜、幹辣椒、小米椒、鹽、白酒、生抽、白糖各適量。
製法:將魚如上法,去腥線,魚背上劃數刀,煎炸至兩面焦黃色,盛出;豆腐切小塊,放入油鍋炸至兩面焦黃色,撈出備用;鍋中放入油,下入蔥、蒜、姜、幹辣椒爆香;加入鹽、生抽、糖、小米椒、白酒、適量水燒開;放入魚、豆腐塊,中火燜煮至汁收幹後即可。
功效:健脾養血、利溼消腫。
四、糖醋鯉魚
原料:鯉魚1條,胡椒粉、油、薑末、蒜泥、生抽、白糖、醋、料酒、西紅柿醬、鹽、澱粉、麵粉各適量。
製法:將魚如上法收拾乾淨,用胡椒粉、生抽和少許鹽略醃;將生抽、白糖、醋、料酒、清水加一勺西紅柿醬調成糖醋汁待用;澱粉、麵粉調成糊,均勻抹在醃漬好的魚上;油燒至八成熱時,提起魚尾,先將魚頭入油稍炸,再舀油淋在魚身上,等麵糊凝固時再將魚慢慢放入油鍋;待魚炸至金黃色,撈出放入盤中待用;炒鍋內留少許油,放入蔥、姜、蒜煸香;再倒入糖醋汁,加少許溼澱粉收濃汁起鍋,澆在魚身上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利水消腫。
此外,鯉魚木瓜湯,用於產後乳汁不足;黃芪鯉魚湯,益氣、利尿消腫,對前列腺肥大有一定作用。
注意:鯉魚不宜與綠豆、芋頭、豬肝同時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