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又叫青小豆,古名菉豆、植豆,因其顏色青綠而得名。為豆科草本植物綠豆的成熟種子,在我國已有兩千餘年的栽培史。綠豆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硫胺素、維生素A、B、核黃素、尼克酸。由於它營養豐富,用途較多,被稱為「菜中佳品,濟世之良谷」。
綠豆味甘,性寒。歸心、胃經。《開寶本草》曰:「主丹毒煩熱,風疹,熱氣奔豚,生研絞汁服。亦煮食,消腫下氣,壓熱解毒。」《本草綱目》載:「綠豆可補益元氣,調和五臟,安精神,行十二經脈,去浮風,潤皮膚,止消渴,利腫脹,解一切草藥、牛馬、金石諸毒。」可見,綠豆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退腫之功效。常用於暑熱煩渴、熱毒癰瘡、津傷口渴、口舌生瘡、頭痛目赤、水腫尿少、風疹丹毒、藥物及食物中毒、小便赤澀等。
綠豆的食用方法。
一、綠豆豬肝粥
原料:新鮮豬肝100克,綠豆60克,大米100克,鹽適量。
製法:將綠豆、大米洗淨,同放鍋中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六成熟時,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後再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此粥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可使人容光煥發,特別適合那些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
二、南瓜綠豆湯
原料:綠豆80克,南瓜100克,鹽適量。
製法:將綠豆洗淨,用鹽醃3分鐘後,洗淨;南瓜去皮去瓤,洗淨,切塊。鍋內放入水燒開,先下綠豆煮沸10分鐘;將南瓜塊下鍋,再次開大火煮沸,改用文火煮至綠豆開花,加鹽等調味即可。
功效:解毒清心、消暑止渴。用於暑熱煩渴、汗多尿少者,還能延緩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上升。
三、綠豆花湯
原料:綠豆60克,金銀花15克。
製法:將綠豆加水煮至豆熟,把金銀花用紗布包好後放入一起煮沸,以湯色碧綠而不渾濁為佳。除去金銀花,連豆飲服。
功效:用於暑熱煩渴、小便短赤,或熱病發熱心煩等。亦可用於熱痱、瘡疹等。
四、綠豆蘆根粥
原料:綠豆、蘆根各100克,生薑10克,紫蘇葉15克,大米200克,鹽適量。
製法:將蘆根、生薑、紫蘇葉水煎煮後,去渣取汁,和淘洗乾淨的綠豆一同入鍋,先用旺火煮沸5分鐘後,下入洗乾淨的大米,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至綠豆爛粥稠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用於熱病煩悶、津傷口渴等。
此外,綠豆可與陳皮、火麻仁一起熬水服,對小便赤澀淋漓不利有效;綠豆也可與海帶、紅糖一起燉湯,既清熱解毒、療瘡祛痘,又對高血脂有一定降脂作用;綠豆還可與川姜、赤小豆、黑豆等研末後煮汁服和外用,可用於熱毒癰腫瘡癤;還有大家常單用綠豆來熬粥,以解夏天之暑熱煩渴。
注意:綠豆性寒,脾胃虛寒、腸胃洩瀉者忌食之。綠豆不宜與鯉魚、狗肉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