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職工一半工資「刺激消費」,違法行為後藏著什麼貓膩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刺激消費有什麼方法?

就在不少地區為群眾發放各種消費券的時候,湖南懷化「發消費券」的方式顯得非常「與眾不同」。

他們的絕招是:直接「錢轉券」,從教師工資中直接扣取「促進消費款」,並規定在5月5日前消費完畢。

懷化市財政局證實此事,稱,「不光教師要扣,我們也要扣。」

而「扣工資促消費」必須要從中國移動旗下支付業務「和包支付」完成。時代周報新媒體記者發現,中國移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總部位於湖南長沙,和包支付的推廣在當地已經成為了強制任務。

時代周報新媒體記者於4月10日上午致電懷化市財政局,一位值班的工作人員表示,「關於這件事統一由市委宣傳部來回復。」

扣教師工資作促進消費款

4月8日,一張「懷化市要求從教師工資中扣取促進消費款「的截圖在網上流傳。

該微信截圖內容顯示:剛接到財政局工發中心及局領導的緊急通知,根據懷財辦【2020】37號文件要求,從工資中扣取促進消費款。幹部職工應在5月5日前在懷化消費完畢,單位必須在明天上午十點前將工資信息修改並送審。

網傳照片顯示,懷化規定從教師工資中扣取促進消費款,指定用於各類消費。

按照懷化市出臺文件的要求,教師績效工資是2600元的扣2000元,2350元的扣1500元,2140元扣1000元,其他扣500元。

時代周報新媒體記者查詢發現,2020懷化平均工資在5000元左右。而在知乎等社交平臺,有懷化教師稱,到手工資就2000-3000。

如果按照這種扣法,教師恐怕連養家餬口都要成問題了。

而且,所謂扣工資」促銷費「,還設定了種種限制——可以商超、吃飯、加油、充話費……但充不了水電燃氣物業費。還有,被扣工資,「5月5日前消費完畢,過期後果未知。」

換言之,不僅要強迫你消費,而且要按規定消費,否則工資直接沒收。

懷化市財政局對媒體證實此事,稱懷化市財政局確於日前下發懷財辦【2020】37號文件,是懷化市財政局和總工會聯合發文。至於要求「從工資中扣取促進消費款」,財政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不光教師要扣,我們也要扣。」

但因37號文件下發後引發爭議,所以「昨天又發了一個文件,說是廳級幹部直接扣,處級和科級幹部自願扣,不做強制要求了」。

4月9日上午,記者從懷化市下屬兩個縣的部分教師處了解到確有此事。芷江縣某公立學校一名教師表示,「我覺得這樣做,侵犯了教師的權益。」

其實,這不僅侵犯了教師的權益,已經是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時代周報新媒體記者採訪專業律師,問其「懷化教師工資以消費券的形式發放,還規定了消費項目,這種行為是否違法」,其稱,「一定是違法的,貨幣僅僅指的是主權貨幣,不可以用任何有價證券或者什麼購物卡代替。」

個人工資是私人財產,只要收入來源正當,就受法律保障。其用途只能個人自己決定,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其他行政部門,都不可以自行剋扣。而勞動合同更是法律意義上的契約,契約精神是行政部門最基本的素養之一。

在引發爭議後,懷化先改口變「自願」,又回復稱要「及時糾正處理」。

4月9日,懷化市財政局和市總工會回應道:

近日,網傳懷化市從教師本月工資中扣除一定金額用於消費券,引起大家關注。實際情況是,為了應對疫情影響、有效拉動消費,我市倡導領導幹部帶頭消費,倡導廳級幹部以2000元為限、處級幹部以1500元為限帶頭認購消費券,所認購的消費券均用於本人購物等消費。科級及以下幹部、事業單位幹部職工、教師不作倡導。如發現有擅自設定標準、擴大範圍、擅扣工資等情況,我市將嚴肅責成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糾正並依紀依規處理。

懷化市領導真的是為了「有效拉動消費」才這麼做的嗎?

促進消費還是行政攤派?

在被曝光的微信截圖中,懷化財政局要求「在編在職教師務必在明天10點前下載「和包支付App」並完成註冊。」

和包支付是什麼?時代周報新媒體記者查詢發現,和包支付是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APP,用戶開通和包支付服務,就可以使用線上支付功能。

2006年,中國移動便成立電子商務產品創新基地承載和包支付業務,並落戶湖南長沙。

經過幾年快速發展,和包支付在多個方面對湖南省產生了經濟效益。

這就導致,和包支付的推廣在湖南已經成為成強制任務,鄉鎮級別的機關和各單位在崗人員被要求下載使用,甚至學校都被強制要求下載。

這樣也引起了大家的不滿。有基層工作人員在「問政湖南」提出質疑,其稱:「為什麼要把和包支付這個商業app的推廣作為任務壓給基層,而不是讓其進入市場進行正當競爭?百姓不理解,我們基層工作者也不理解,非常難以做工作,並且還背上了「肯定收了錢」的罵名。同時,這是個額外的推廣任務,沒有任何績效獎勵,卻要納入考核範圍,是否合理?」

在知乎上,有個問題是,湖南為什麼好多單位現在都要強制使用和包支付?有網友的回答一語中的:靠官商身份搶市場,支付服務跟不上,吃相難看。

扣掉的不只是錢

吃相確實太難看。

疫情尚未結束,在刺激消費這個節骨眼上,打著為疫後經濟復甦「做貢獻」的旗號,不僅在為別的企業變相「搶市場」,還用強制性「剋扣工資」這樣的方式來作推廣,這扣除的不僅是卡上的錢,還有政府的公信力。

雖然在引發爭議後,懷化市把「強制扣款」變成「廳局級強制,其他人員自願扣款」,但懷化市能有幾個廳局級幹部?他們本身的消費的額度屈指可數,但在他們領導下的其他人員有沒有不好意思不附和這種」強制消費「?廳局級都扣了,處級科級你好意思不扣嗎?

如果懷化真要誠心解決問題,為什麼不直接宣布懷財辦【2020】37號文件作廢?不然懷化拿著財政工資的職工們,明明不自願,但也得繼工資被扣除後,又一次被自願了。

這讓人想起前段時間,各地發放抗疫補助時某些「插曲」。有將補助全「捐出」的「被自願」;有發放後又收回的奇葩;有非按勞分配,而是按資排輩,領導多拿,權勢通吃的;更有很多直接不發的。

現實中各種表面上看似自願的行為,到頭來,往往還是「被自願」。

這裡剋扣公職人員工資式「強制消費」,和上述花式消解抗疫補貼,邏輯內核是一樣的。都是完全罔顧個體權利,粗暴一刀切的權力任性。如不是被曝光上網,引極大爭議,估計沒這麼快改口「自願」。

「強制」是帶不來真正的消費力增長的。

陳佳慧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企業8種常見違法扣工資行為,遲到、曠工罰款屬剋扣工資
    「扣工資」絕對是大多數勞動者最反感的行為之一,工資是勞動者付出勞動的對價,用人單位隨意扣罰是違法行為。勞動法明確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在實際的工作中,大多企業在勞動合同或規章制度中都存在不少扣罰工資的條款,通常情形下,有明文規定的扣罰條款,員工被扣罰後能起到警示的作用。然而,不管什麼情形下被扣工資,都會引起員工心中的不滿。一旦員工以此狀告企業剋扣工資,企業即使是有制度規定,也很難勝訴。
  • 請假扣3倍工資?辭職拿不到全薪?5大違法扣工資行為,你被坑了嗎
    請假扣3倍工資「節假日加班企業應付給員工3倍工資」是勞動法第44條法例的內容,而在此基礎上,某些企業竟然「突發奇想」,設立了一條對應的「工作日請假企業應扣員工3倍工資」的公司條例。這一條扣工資的制度是非常荒謬且不受到法律保護的。
  • 2019年最新勞動法:公司要有這5種扣員工工資行為,是違法性質的
    2019年最新勞動法:公司要有這5種扣員工工資行為,是違法性質的相信現在的很多人已經非常熟悉了,那就是在畢業後將要面臨的第1件事情就是找工作。就是因為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創業能夠掙下更多的錢,但是因為創業充滿了風險性,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現在的創業失敗率高達99%,在這樣對比的情況下面,很多年輕人更願意選擇做一名打工族,但是在大家打工的過程中和公司方面籤訂合同,很多東西還是需要大家注意的,那麼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2019年最新勞動法:公司要有這5種扣員工工資行為,是違法性質的,大家一起隨著小編來看看。
  • 這幾種情形下扣工資,屬於違法!
    哪些情形下扣工資違法? 趕緊看下去 護住自己的小錢包!,規定請假期間扣除員工正常工資以上甚至3倍的工資,這樣的規定顯然違法。 如果用人單位因女職工請假去做產前檢查而罰款,屬於違法行為。
  • 最新規定:這幾種情形扣工資的屬於違法
    一、上班遲到扣工資經常看到朋友圈吐槽就差幾分鐘被扣錢,上班遲到是很多人都會經歷過的事,在許多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中都有對員工遲到罰款的一條。勞動者如存在肆意遲到等行為屬於違反勞動紀律,企業和僱主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合乎情理的考勤扣款是被允許的。
  • 扣工資,到底有哪些是違法的
    一般而言,遲到早退幾分鐘,並不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且企業應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設置應急預案加以解決,曠工半天罰一天的工資也違法,工作半天也應有半天的工資。 「嚴格來說,一般的用人單位是不具有罰款權的,罰款是《行政處罰法》賦予國家執法機關的權力,比如,公安局罰款等。」
  • 工資裡的這些錢,單位是不可以扣!擴散!
    實際上大多數單位規定的扣工資、罰款等制度都是違法的這些錢不列入工資總額扣工資的時候請繞道以上這些收入不屬於工資!單位沒有權利以任何形式予以剋扣!實際上不少公司規定的扣工資、罰款等制度都是違法的現在小北就為你介紹幾種扣工資的違法行為看看你自己的權益是否已被侵害還全然不知!
  • 【必看】這樣扣工資,我要報警了!
    有發工資,就會有扣工資的情況,例如上班遲到、沒完成業績、績效考核未達標都會被扣工資,合理範圍內的獎勤罰懶是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種必要手段。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常見的情況哪些屬於合理範圍,哪些屬於違法。
  • 某公司扣減女職工生育津貼,違法嗎?法官這樣說
    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低於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照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計算;高於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按照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計算;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無法確定的,按照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具體到本案,劉某系正常生產且符合晚育政策,其應享受的產假時間合計應為128日。
  • 女職工休產假被扣工資怎麼辦?
    上班後,我發現廠裡扣了我700元工資,廠裡解釋說是因為我請產假超期(廠裡規定產假只有45天)扣的錢。請問,廠裡的做法是否違法?我有權要回被廠裡扣發的工資嗎?  答: 您好。我國《勞動法》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90天的產假,生育多胞胎的增加15天產假。因此,你總共可享受不少於105天的假期,廠裡扣發你工資的行為是違法的。你可以據此和廠方說理,或者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
  • 【以案釋法】某公司扣減女職工生育津貼,違法嗎?法官這樣說
    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低於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照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計算;高於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按照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計算;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無法確定的,按照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 具體到本案,劉某系正常生產且符合晚育政策,其應享受的產假時間合計應為128日。
  • 扣你的工資促進消費:懷化如此吃霸王餐還要臉嗎?
    4月8日,一張「懷化市要求從教師工資中扣取促進消費款」的微信截圖在網上瘋傳。 至於要求「從工資中扣取消費款」,該工作人員稱「不光教師要扣,我們也要扣。」(4月8日紅星新聞) 美國人怎麼促進消費的? 美眾議院投票通過了美國政府2萬億救助法案。
  • 奇葩,某市從教師工資中扣取促進消費款?官方回應!
    點擊播放 GIF 0.1M4月8日,一張「懷化市要求從教師工資中扣取促進消費款」的微信截圖在網上流傳。網傳「懷化市下發通知要求從工資中扣取消費款」截圖。圖據網絡據人民日報報導,截至4月6日,全國至少有40多個地區推出了數百萬元到上億元不等的消費券政策,以激發居民消費熱情,助力相關行業加速恢復經營。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網友反映稱,湖南懷化要求從工資中扣取這部分消費券額,並規定在5月5日前消費完畢。
  • 「以案釋法」某公司扣減女職工生育津貼,違法嗎?法官這樣說
    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低於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照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計算;高於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按照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計算;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無法確定的,按照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具體到本案,劉某系正常生產且符合晚育政策,其應享受的產假時間合計應為128日。
  • 發票換工資背後藏風險 業內稱侵害職工長遠利益
    眼下,「發票換工資」在某些單位成為一種現象。單位將員工的工資分成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兩部分。基本工資直接打到銀行卡,而績效工資是「大頭」,則要員工用發票來領,這樣不僅個人不用繳個稅,單位也能避稅,這種行為被不少企業美其名曰為職工「合理避稅」。
  • 幼兒教師:你的工資被扣了嗎?(別讓違法侵了你的權)
    幼兒教師往往會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被扣工資,遲到、請假、曠工、業績未達標……合理範圍內的扣工資是幼兒園管理教師的一種手段,但幼兒園扣工資不能太「任性」,否則就侵犯了幼兒教師的合法權益。        漢中一幼兒園教師稱:「從1月份到5月都沒有發工資,6月份的工資7月15號剛發了,但是被扣掉了30%。」
  • 公司讓員工一人多崗 還亂扣工資怎麼辦?律師解疑
    但如果司法機關經過調查認定,你主觀上對於你同學的違法或犯罪行為知情,或對其提供幫助,則你會被追究相應的違法或刑事責任。盧良友執業律師最近剛做了一個電信網絡詐騙的案子,情形和你比較相似。建議主動自首,退錢取得受害者諒解...3000以上,三年以下,3萬以上三到十年,50萬以上十年以上...
  • 湖南一市從教師工資中扣取促進消費款? 官方回應: 已出臺新文件, 處級以下自願
    4月8日,一張「懷化市要求從教師工資中扣取促進消費款」的微信截圖在網上流傳。
  • 蕭仲文:扣取「促進消費款」絕非良政善治
    作者:蕭仲文  近日,湖南懷化市要求從幹部隊伍、教師工資中扣取促進消費款,並規定在5月5日前消費完,用以促進復工復產復甦的做法引發爭議。竊以為,這樣歪打公職人員生存性工資的做法,絕非良政善治。  殊不知,這種做法凸顯主政領導幹部的傲慢,其本質上是拿權力「欺負」可以拿捏的下屬公職人員,甚至帶著撈取短視政績的嫌疑。動輒拿捏公職人員的核心利益,甚至變著把戲支配應得工資,這既是不體恤幹部職工的問題,更是找不準民生復甦根源所在「亂投醫」的表現。如此折騰,只能換來工作不實、人心背離。
  • 單位不按照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繳納違法嗎?反映給哪個部門?
    很多網友反映,企業沒有按照國家規定基數給職工繳納社保。但是,究竟應當以什麼為基數給職工繳納社保呢?很多人莫衷一是。實際上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職工上年度的工資水平給職工繳納社保。工資總額應該怎麼算?是應發工資、實發工資還是平均工資?亦或者其他什麼名目。實際上我們的工資內容,在1999年國家統計局的規定中就有明確。工資總額一般包含6大部分:分別是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