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發動諒山戰役殲敵10509人,看看幾支越軍的表現

2020-12-19 沈聽雪的歷史文集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很多人都知道,打得最精彩激烈的要數諒山戰役。解放軍廣州軍區第55軍揮兵南指,在炮兵、裝甲兵支援下,先打同登,後擊諒山,連續作戰16天,突入敵國縱深20餘公裡,攻佔全部預定目標,取得了東西全線最大最輝煌的一場勝利。

在這次作戰中,勝利奪取重鎮諒山,共計殲滅越軍主力部隊和地方部隊1個師另3個營,部分殲滅7個團,以及各種民軍一部,斃俘敵10509人,傷敵未計,擊毀和繳獲各種武器2300餘件、各種彈藥上百萬發,摧毀軍事設施近3000個。

越軍在諒山戰役中敗得這麼慘,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有三條。一是整體實力越方不行,這決定了在局部戰爭中的雙方持續投入能力,越方的這種能力較弱。二是戰略戰術失誤,誤判了我方的決心,戰略上消極造成戰術上保守,分散防禦和遊擊打法難以對抗我軍的大兵團突擊。三是指揮失調,前期放任不管,後期胡亂調動,各部隊間缺乏有效協調作戰,導致匯集諒山的越軍雖多但基本是各打各的,未能發揮整體戰鬥力。

參加諒山戰役的越軍主要有步兵第3師(轄步兵2團、12團、141團和炮兵團)、327師(轄步兵42團、540團、155團、炮兵團)、337師52團、炮兵166團、坦克407團幾支主力部隊,以及獨立197團、邊防12團、獨立205營、46旅獨立營、獨立8營和4個邊防屯,總兵力約22000餘人,有大小火炮300餘門。越軍的兵力看著不少,但卻是陸續到達戰場,添油加入,且無統一指揮,打起來未免顧此失彼。

其中步兵第3師是越戰期間在南方組建的主力師,受過嚴酷戰爭鍛鍊,戰鬥力強,戰功多。該師兵驕將傲,氣焰囂張,成為我軍重點打擊目標。在諒山戰役中,第3師表現還是相當頑強的,特別是在同登進行了堅決抵抗,大大延長了解決戰鬥的時間。整個戰役中,第3師所屬步兵12團基本被殲滅,步兵141團和炮兵團大部被殲,步兵2團損失過半。越軍戰史稱第3師損失「數千人」,實在也是太過謙虛了。

步兵327師是一軍區部隊,從駐廣寧東潮緊急北援諒山。該師戰鬥力次於第3師,但也算是能打,第二階段作戰負責防守奇窮河北岸正面,在扣馬山一線拼命防禦,被我軍擊潰,受到較大損失。其殘部撤到諒山南市區,又受我軍渡河攻擊而望風南逃,已形不成有效戰鬥力。

步兵337師是駐防南方的部隊,緊急向北增援,其步兵52團在諒山西側投入戰鬥。該師戰鬥力較頑強,投入作戰兵力不多,主要採取了遊擊襲擾的戰法,同第55軍165師部隊周旋了較長時間。越軍戰史稱,步兵337師在諒山戰鬥中傷亡千餘人,其中陣亡650人。

除了主述幾支主力部隊外,邊防12團和坦克407團表現也比較頑強。在同登戰鬥和奇窮河兩岸戰鬥中,這兩支部隊於一線拼死防禦,在我軍強大炮火打擊下損失慘重。其中邊防12團損失千餘人,坦克407團損失戰車30餘輛。

總的來說,越軍在諒山戰役中表現出了上小下大的特點。即指揮層難堪大任,錯亂失調,棄城失地,造成部隊較大損失。而下級官兵則驍勇頑強,發揮了豐富的軍事經驗和遊擊戰術,也給我軍製造了不少困難,使戰鬥一度激烈膠著,這才創造了這場戰爭中最激烈最精彩的戰役。

相關焦點

  • 解放軍這支部隊的穿插分割戰術太厲害,越軍根本無法抵擋
    解放軍武漢軍區第43軍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除以129師配屬給第42軍攻打高平外,軍主力向諒山省祿平方向進攻。其中第一階段作戰主要是牽制祿平、諒山地區之敵,使其無暇北援高平;第二階段作戰主要為配合第55軍圍殲諒山守敵。在諒山戰區內,第43軍主力主要起了一個助攻部隊的作用,並沒有唱主角。
  • 中越戰爭,我軍打贏諒山戰役後,為什麼會突然撤軍?
    今天我們接著講中越戰爭的諒山戰役,這次戰役解放軍大獲全勝,本可以繼續擴大戰果,但是指揮部突然收到國內的命令:迅速撤軍,撤回中越邊境線上。那為什麼解放軍要撤軍呢?
  • 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攻克諒山時,西方媒體是如何評價的?
    我們幾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入境作戰,在短短二十多天的時間裡,就打了許多漂亮戰,後來解放軍順利攻克了諒山地區,取得了反擊戰最大的勝利。 當時,諒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說是越南首都的重要門戶,一旦被攻佔,那麼接下來一路破竹就不成問題。解放軍戰士們經過幾天的奮戰,最後打開了這一門戶。而這也是我們自衛反擊的目的,於是解放軍戰士撤兵回國。
  • 越軍怎麼也沒想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進攻|越軍|越南_軍事|...
    越軍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進攻僅從1978年下半年到1979年初,越南的武裝挑釁就高達700餘次,打死打傷中國邊防人員和邊境居民300餘人。越南長期以來的侵略行徑,已經嚴重威脅了中國邊疆的和平與安全,如果不予以制止,還將危及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 人民解放軍四十一軍的光榮戰史
    原標題:人民解放軍四十一軍的光榮戰史   人民解放軍四十一軍是一支英雄的部隊,其前身可追溯到我黨領導的天福山起義組成的部隊。1937年12月24日,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共膠東特委書記理琪領導膠東人民,在山東文登天福山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從此,膠東人民有了自己的抗日武裝。
  • 老子犒軍
    一九七九年,河南省鹿邑縣王皮溜鄉潘莊大隊(即今王皮溜鎮潘莊行政村)的鄭思傑,隨他所在的部隊——四十一軍五三0一一團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諒山戰役」。  越南諒山,位於直面中國廣西的越南北部,北距中越邊境十八公裡,南距越南首都河內一百三十公裡。北是層巒起伏、叢林密布的山地,南是稻田縱橫、水網密布的平原。這裡有公路、鐵路縱貫,向北可達中越邊境,向南則可直通河內。
  •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攻克諒山,沒繼續進攻河內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解放軍被迫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20萬大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攻克越南軍事重地(諒山),打的越軍節節敗退,可謂是讓越南傷亡慘重,諸多王牌師一一被解放軍打敗。 諒山被攻克後,在往前走全是平原,越南首都河內無可守之地,當時嚇得河內政府準備遷移。眼看河內唾手可得,解放軍卻被下令撤回,這讓許多人表示不解,當時為何沒有繼續進攻呢?
  • 對越反擊戰中,中央為何派遣74歲的許世友出徵,而不是粟裕?
    在對越反擊戰中領導了由解放軍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0軍、第54軍和第59軍組成的東線兵團前往越南邊境作戰。自此解放軍分為東、中、西三路向越南發起進攻,開始了捍衛我國領土主權的戰鬥。
  • 兩山輪戰,解放軍擊落越軍偵察機,被活捉的飛行員不服說了三個字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1979年中國發動對越反擊戰,攻克諒山後隨即宣布戰爭勝利班師回國,越南反擊戰原本在當年就結束了。但是,越南並沒有吸取教訓,頻頻在邊境製造事端挑釁,還趁著解放軍撤軍侵佔了部分中國領土,很明顯是不服反擊戰的結果,1984年,解放軍在老山、者陰山等地向越軍進行大規模拔點作戰,收復了失地,後來兩國在這裡進行了數年的邊境戰爭,史稱「兩山輪戰」。也正是在「輪戰」期間,在廣西,我們的空軍地空飛彈部隊擊落了一架入侵的越南偵察機,並活捉了駕駛這家偵察機的飛行員。
  • 萊蕪戰役後,王耀武大罵:就是放五萬頭豬讓共軍抓,三天也抓不完
    蔣介石認為如果國民黨軍趁這個時候發動進攻,那麼華野只能夠固守臨沂,而且蔣介石和國民黨軍將領認為華野一定會死守臨沂,因為臨沂是山東解放軍的中心機關,也是當時中共在山東掌握的唯一一座大城市,這座城市連接著膠東解放區,魯中解放軍,魯南解放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 1948年,淮海戰役國民黨軍隊比解放軍多出20萬人,結果呢?
    1948年,規模最大的淮海戰役爆發了。當時中國解放軍參戰部隊由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軍區和中原軍區為主要的部隊聯合作戰。兵力總計有60萬人,其中華東野戰軍的實力最為雄厚,而華東野戰軍中,粟裕領導的第一縱隊戰鬥力最強!據戰後統計,華野殲敵44萬餘人,佔全部戰績的79%。
  • 戰旗方隊番號探尋,一面旗幟背後,是對越反擊戰的9個英雄連
    42軍125師375團2連,該連在復和地區作戰中先後參加6次戰鬥,特別是在班佔西側長形高地進攻戰鬥中,利用夜暗奔襲一個多小時,一舉搗毀越軍連部,殲敵一個連的大部;爾後又積極配合兄弟連隊作戰。全連共斃敵153人,繳獲60迫擊炮2門、高射機槍2挺、火箭筒3具、輕機槍1挺、衝鋒鎗和步槍15支、各種子彈20箱。
  • 人稱絞肉機的「上甘嶺戰役」他殲敵1500卻毫髮無損,勝利後被封將軍
    就是那個在"上甘嶺戰役"中退敵64次,殲敵1500餘人的戰鬥英雄"甄申將軍",5月14日下午的這一天,他因病救治無效在解放軍南京總醫院與世長辭,享年90歲,相信甄老走的一定很安詳。"上甘嶺戰役"是一場極其殘酷的戰役,此戰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最著名的一場戰役,足以載入史冊,更是寫進世界上所有威望極高的軍事院校的教材上,是作為一個經典案例寫進去的。如果不去深究這段歷史,沒人知道這場歷經43天,造成雙方四萬以上傷亡的戰役竟然是如此的慘烈。
  • 對越反擊戰中我軍炮火有多強?打服越軍,給他們的陰影比美國還重
    可惜的是在胡志明去世後,越南的領導人變成了黎筍,而且他們沒過多久就開始四處發動侵略戰爭,還不斷騷擾中國。我國也是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於是選擇了武力還擊,你知道在對越反擊戰裡解放軍的炮火有多猛嗎?打服越軍,給他們的陰影比美國給的還重。
  • 1953年東山島戰役,胡璉率上萬人大舉反攻,被葉飛擊敗
    解放軍雖然陸軍很強大,但當時海空軍力量有限。1949年的金門戰役中,葉飛第十兵團就曾敗於胡璉所部,十兵團28軍三個團9000多名官兵幾乎全軍覆沒。1952年的南日島戰役中,胡璉率9000多人攻打南日島,一度佔領全島,俘虜了800多人後才離開,這是繼金門戰役後,葉飛的又一次敗北。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給越南最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然而,老師畢竟是老師,面對學生的狡猾,解放軍拿出了更多的看家本領讓越軍吃了癟,相比於美軍毫無目的的狂轟濫炸,解放軍定點、有目的性的火力覆蓋使得越軍在多次戰役中都無法獲得有效推進
  • 志願軍50軍,第一支整軍起義的國軍部隊,抗美援朝率先打進漢城
    之後60軍迅速搶佔禹王山附近地區,阻止日軍的進攻,在27天的禹王山阻擊戰中,60軍擋住日軍板垣師團,磯谷師團,以及偽軍部隊共五萬多人的進攻,殲敵1.4萬人,但是60軍也付出了巨大傷亡,兩萬多雲南子弟戰死沙場,戰役最緊張的時候,60軍平均每天陣亡上千人。緊接著,60軍又參加了武漢會戰,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第二次長沙會戰。
  • 解放軍大同、集寧戰役遇到挫折
    此時,決定戰場勝負的意外情況在戰場之外發生了:就在解放軍發起大同戰役的四天前,蔣介石已經將屬於閻錫山的地盤劃撥給了傅作義——大同被從閻錫山的第二戰區裡劃歸給傅作義的第十二戰區,蔣介石想以此為誘促使傅作義出兵大同。許以地盤城池,蔣介石這個小小的手腕,導致了晉察冀和晉綏部隊的重大損失。9月3日,傅作義出兵了。
  • 解放軍裝甲兵部隊衝擊越軍防線,激戰靠松山歷經艱苦磨難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解放軍廣州軍區第42軍126師、124師奉命配屬裝甲兵部隊200餘輛坦克、裝甲車,在3個炮兵團火力支援下,從布局關邊境向重鎮高平發起穿插突擊。這一仗,成為高平戰役能否取勝的關鍵。
  • 解放軍106輛坦克向高平穿插,衝殺70公裡殲敵135人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時,廣州軍區制定了以步兵、裝甲兵、炮兵組成快速梯隊,突破邊境後向敵縱深實施大穿插、大包圍的作戰方案,意圖一舉全殲高平守敵越軍步兵346師,速戰速決,速殲速回。根據軍區制定的作戰方案,第42軍坦克團在戰役第二梯隊序列中打前鋒,突破布局關後隨第一梯隊跟進,從嫩金山方向加入戰鬥,沿4號公路向高平奮勇突擊,引導並支援步兵、炮兵殲滅守敵,穿插路線全程約70公裡。第42軍坦克團前身為1952年10月組建的步兵第124師戰車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