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裝甲兵部隊衝擊越軍防線,激戰靠松山歷經艱苦磨難

2020-12-20 沈聽雪的歷史文集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解放軍廣州軍區第42軍126師、124師奉命配屬裝甲兵部隊200餘輛坦克、裝甲車,在3個炮兵團火力支援下,從布局關邊境向重鎮高平發起穿插突擊。這一仗,成為高平戰役能否取勝的關鍵。

從邊境至4號公路樞紐東溪,直線距離約14公裡,實地距離約32公裡。這一段沒有公路可通,只有一條牛車走的狹窄土路穿行於崎嶇山地中,沿途地形非常複雜。特別是在東溪外圍聳立著一座高山,海拔700多米,名為靠松山,土路沿山而行,左右是險峰深谷,稍有不慎就會跌入深淵,但舍此無途。

越軍將靠松山作為重要的防禦據點,部署地方部隊2個連兵力守在山上,在重要的隘口和拐彎處構築了明暗火力點,配備較多的輕重機槍、高射機槍、40火箭筒、82無坐力炮等火器,組織了較強的火力配系,嚴密封鎖穿山道路。

2月17日上午,第42軍一梯隊126師與裝甲兵部隊協同,開路穿插,首先通過靠松山。越軍憑險阻擊,戰鬥異常激烈。126師先頭步兵搭乘在坦克上行軍,因缺乏經驗,有些人和武器用繩子拴在戰車上,發生戰鬥時下車比較慢,因而遭到較大傷亡。先頭坦克毫不畏懼,猛打猛衝,強行殺出了靠松山。後邊的126師和坦克團聯合指揮所通過靠松山時,也被越軍火力攔截,一名師副政委犧牲,坦克團政委、副團長均負傷。全師勇猛衝擊,有效壓制了山上的守敵,成功通過了靠松山。

當日下午,軍二梯隊124師在坦克一部支援下也進至靠松山。因一梯隊為搶時間強行通過靠松山,沒來得及仔細進行清剿,山上還有不少殘餘越軍。等一梯隊過去後,這些殘敵重新糾集,又佔領陣地以火力阻攔我軍後續部隊。

124師部隊和坦克同樣強行沿山路上山,邊打邊衝,前僕後繼,殲敵一部,頑強衝過了靠松山。戰鬥中部隊亦發生不少傷亡,一名步兵副團長犧牲,幾名團營幹部負傷。激戰之後的靠松山,到處是煙火彈痕,血跡斑斑,路兩邊散布著被打壞、翻倒的坦克和未來及收斂的陣亡者,情景非常慘烈。

一名124師老兵在30多年後仍對這次戰鬥有難忘的印象,他回憶說:過靠松山那一仗打得很慘,我們團傷亡不小。我們連是團後衛,17號晚上才乘坦克上山。那彎道可真多,往往後邊看不到前邊的車尾,轉彎時一定要小心,要不就轉不過去,如果駕駛員回打慢了還可能翻到下邊的山澗裡。我就看到有2輛坦克翻下去,傷亡了20多個兵。

當時我們是新兵,沒有經驗,根據戰前訓練的要求每個人都帶上有鉤的繩子,把自己掛在坦克上,這樣能跟上車輛,跑起來也不至於掉下去。可要是突然遇到敵人的襲擊,及時解鉤子下來不容易,只能挨打。我坐的坦克就遭到了冷槍射擊,旁邊的一個戰友大腿中彈,包都包不上,流了很多血,後來就犧牲了。現在還忘不了當時那種感覺,大家都沉默著,靜的可怕,心想這就是戰爭嗎……我還是幸運的,沒受傷就過了靠松山。我們連在山上傷亡了10多個,我現在還很想念那些犧牲了的戰友……

相關焦點

  • 高平戰役突擊一座大山,英雄戰士負傷被越軍按住,毅然拉響手榴彈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後,解放軍廣州軍區部隊發動高平戰役,集中10萬大軍準備全殲防守高平地區的越軍。其中在南路攻擊方向,解放軍步兵126師376團作為突擊團,在坦克部隊和炮兵、工兵配合下,首先向4號公路突擊,撕開突破口。
  • 解放軍唯一一次,一天之內戰鬥傷亡6名師團級幹部
    2月18日凌晨3點多鐘的時候,我的部隊一路急行軍來到了靠松山,看起來這海拔700多米的靠松山並不覺得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等我翻越此山後才感受到其真正的險惡以及給我軍所造成的巨大損失。首先,該山非常險峻,陡峭的山峰之間,溪谷連綿,朔風陣陣。峭壁上的巖洞重重疊疊,洞洞相連,尤如一隻只張著血盆大口的老虎,陰森可怖,並隨時把你吞噬。因此,它是打伏擊的理想之地。
  • 解放軍老兵回憶:我翻越靠松山時,山上到處都是我軍戰士遺體
    當地有一首順口溜是這樣說的:靠松山,靠松山,一條蛇道往上盤,崎嶇道路彎連彎,懸崖峭壁兩邊懸。靠松山曲徑通幽,本來是一處風景勝地。 然而,此時的靠松山路上,到處都是丟棄的物品,因為部隊急行軍有很多東西變成了累贅,所以有些戰士為了減輕負荷,保持體力就把它扔掉了。 沿著山路往下走,天已經亮了。
  • 解放軍繳獲越軍一把武器,馬上意識到,遇上越軍主力部隊了!
    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中,雲南方向陸軍第149師於2月24日奉13軍之命,執行殲滅位於沙巴地區的越軍316A師主力的作戰任務。師長康虎振決心派447團穿插沙巴側後,直取新寨和黃連山埡口,切斷越軍退路,配合從正面進攻的師主力,以前後夾擊的戰術手段,將該敵消滅於新寨以東地區。
  • 越軍怎麼也沒想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進攻|越軍|越南_軍事|...
    1979年2月17日,新華社奉我國政府之命發布聲明稱:「越南當局無視中國方面的一再警告,最近連續出動武裝部隊,侵犯中國領土,襲擊中國邊防人員和邊境居民,局勢急劇惡化,嚴重威脅我國邊疆的和平和安全。中國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奮起還擊。」越軍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進攻「中國邊防部隊忍無可忍奮起還擊,完全是正義的行動。
  • 解放軍裝甲兵學院35名團職軍官參觀蚌埠液力
    解放軍裝甲兵學院35名團職軍官參觀蚌埠液力   為高質有效地開展「軍民共建」活動,3月21日上午,在蚌埠市經信委副書記仇耀林、老幹部局局長曹廣臣的帶領下,解放軍裝甲兵學院進修的35名團職軍官蒞臨蚌埠液力機械有限公司參觀、交流。蚌埠液力總經理孫鴻鈞攜相關負責人給予熱情接待。
  • 中越戰爭:乘坦克向敵陣衝擊的兩名步兵副團長,一傷一亡
    1979年2月17日凌晨,對越自衛反擊戰發起後,在東線解放軍廣州軍區集中了41、42軍兩個軍共7個步兵師的兵力,配屬大量炮兵、坦克,對越南北部重鎮高平,發起了進攻。其中有一路奇兵,利用坦克走羊腸小道,從敵人料想不到的靠松山地區發起突然襲擊。
  • 「英雄坦克營」不是吹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最漂亮的一次坦克戰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高平戰役中,我軍坦克裝甲部隊首當其衝,被投入了最為重要的東溪穿插奪點戰鬥中。1979年2月17日晨6時55分,第43軍坦克團配屬給陸軍第126師,組成一支坦克、步兵、工兵等多兵種合成的特遣隊,執行向東溪穿插的任務。
  • 解放軍首次坦克大賽為啥選擇裝甲兵學院承辦?
    中部戰區五個集團軍的「坦克王牌」齊聚於此,展開「中部鐵拳—坦克·鐵騎」競賽,解放軍首次坦克大賽引起廣泛關注。競賽從項目設置、競賽規則,到場地設置、評判裁決等全部由裝甲兵學院領銜策劃完成。全軍裝甲兵教學、訓練機構那麼多,為何裝甲兵學院獨受青睞?
  • 光亭:血戰碾莊——國民黨二流部隊是如何頂住了解放軍十二晝夜的...
    ,整25師很可能突破防線救出整74師。這也反映出解放軍低估了黃百韜兵團的戰鬥力,加上在追擊過程中很輕鬆就解決了黃百韜兵團的1個軍又1個師,很有幾分輕敵了。 相反,黃百韜雖然被圍,但他認為蔣介石、顧祝同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決心死守到底。這樣,從地形、工事、兵力以及雙方鬥志等各方面情況來看,已經決定了碾莊之戰必然是一場艱苦的鏖戰。
  • 解放軍發動諒山戰役殲敵10509人,看看幾支越軍的表現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很多人都知道,打得最精彩激烈的要數諒山戰役。解放軍廣州軍區第55軍揮兵南指,在炮兵、裝甲兵支援下,先打同登,後擊諒山,連續作戰16天,突入敵國縱深20餘公裡,攻佔全部預定目標,取得了東西全線最大最輝煌的一場勝利。
  • 解放軍十大鐵血阻擊戰之三:塔山阻擊戰
    從錦西到錦州走塔山要比走高家屯、虹螺山近約20公裡,是要道捷徑,而且越向北地形越平坦,因此可以說塔山是連接錦州錦西的咽喉要衝。從作戰角度來看,塔山北距錦州外圍國民黨軍陣地不到20公裡,南距錦西國民黨軍前沿陣地只有2000米,而且完全處於對手部署在大東山、小東山、影碑山等高地的炮火射程內,既無縱深又無制高,毫無地利可言。
  • 對越反擊戰,越軍第一號女特工,是怎麼死的?
    如越軍特工部隊,在全世界範圍內就是名列前茅的存在,越軍特工部隊成立最早可追溯到越南抗法戰爭時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已經無力維持海外殖民地。與其他國家特工部隊不同的是,越軍特工部隊分水下、空降、陸地特工部隊,並直接接受越南人民軍總參謀部管轄,此後一直是越南武裝力量中最精銳的力量,武元甲曾稱:「這是一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
  • 老山戰場對越反擊戰,越軍內部教材評價解放軍,打仗有四個特點
    通過輪流作戰磨練部隊,而針對這些部隊的作戰特點,越南方面總結出了解放軍4種規律性的戰法,同時他們也吃了不少的苦頭,這些特點也被寫入了越軍校的教材,綜合下來有4點。 第一,重視多波次進攻 兩國間有大量的山區和亞熱帶植被,所以大兵團作戰部隊無法鋪開,解放軍會將部隊化整為零,組織以連排為基本單位的多波次持續性進攻,以60分鐘或120分鐘為間隔。 這種戰法主要是通過持續施壓讓越軍精疲力盡,從而導致前線不堪壓力而崩潰。
  • 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這一幕似曾相識…
    ▲印軍士兵搭乘C17運輸機增援一線。印度為了在邊境對峙當中彌補印軍在質量上的劣勢,而採取了增派大批部隊「堆數量」的辦法。讓成建制的野戰部隊能長期舒適的在邊境駐紮,比短時期內把新銳裝備送上高原輪戰的實際意義,從長遠來看更為重大。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軍武次位面」(ID:junwu233),原文首發於2020年11月17日,原標題為《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中印邊境這一幕怎麼似曾相識?》,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世界軍事》雜誌走進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側記
    來源:新華社解放軍分社活動現場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題:一本雜誌,不盡的書緣——《世界軍事》雜誌走進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側記李秉宣2018年12月14日早上8點,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的校園清冷而肅靜。
  • 解放軍這支部隊的穿插分割戰術太厲害,越軍根本無法抵擋
    解放軍武漢軍區第43軍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除以129師配屬給第42軍攻打高平外,軍主力向諒山省祿平方向進攻。其中第一階段作戰主要是牽制祿平、諒山地區之敵,使其無暇北援高平;第二階段作戰主要為配合第55軍圍殲諒山守敵。在諒山戰區內,第43軍主力主要起了一個助攻部隊的作用,並沒有唱主角。
  • 解放軍的傳奇部隊,殲滅馬家軍,大戰土耳其旅,在鐵原與美軍死磕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在抗戰時,我國湧現出大批的抗日軍隊,其中解放軍第63軍絕對是我國解放軍中的箇中翹楚,在這支軍隊成長的道路上經歷了大大小小多場戰役,
  • 裝甲兵學院由原總參謀部軍訓和兵種部轉隸陸軍
    官方消息證實,解放軍裝甲兵學院已經由原總參謀部軍訓和兵種部轉隸陸軍。
  • 中國遠徵軍憶松山戰役後:除了屍體還是屍體
    到藍姆迦後,楊毓驤沒有被編入一線作戰部隊, 他被編入駐印軍總部暫汽一團,學習汽車駕駛技術和進行輜重兵規程訓練。楊毓驤所在的暫汽一團1000多名士兵中有600多名大學生,其他400多人均為高中生。當時10萬中國駐印軍由中緬印戰區參謀長史迪威親自訓練,部隊的武器裝備和經費開支全部由美國政府提供,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