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日,家樂福斜土路店將原先每天7:30-22:00的營業時間調整為全天24小時,成為滬上首家提供24小時服務的大型超市,而在調整最初,家樂福斜土路店面臨的問題也不少,多方聲音質疑,其或許會像早前的卜蜂蓮花一般,在24小時經營上遺憾收場。
記者前日再度走訪家樂福斜土路店,22點準時開始深夜模式,客流一度迎來一波小高峰,而24點之後,顧客人數驟減,收銀機也僅開放2臺。
據家樂福徐匯店店長周艦透露,每天的客流高峰出現在22點之後,到了24點,前來採購的顧客的確不多,但是截止到今年6月,家樂福斜土路店夜間的營業額已經佔全店營業額的5%,並慢慢開始盈利。越來越多的市民也在關注,未來其他大賣場是否也會開啟24小時的經營模式?或者將賣場的營業時間延長,從而提供更多的方便?
[深夜回訪]
夏季一到,深夜出動人數增多
前日22點整,家樂福斜土路店開啟深夜模式,這個時候是夜場的小高峰,站在電子秤前的老伯忙前忙後,不停地為顧客稱重;前臺的收銀員接過顧客手中的商品,嫻熟地收銀結算。家電、手機銷售櫃檯早早熄燈關閉,部分生鮮熟食區域不再繼續銷售,像麵包這類的短期保鮮類商品也都被收拾得乾乾淨淨。「盛夏到來,考慮到這些食物的保質期,所以按照規定都不過夜銷售。」周艦解釋道,待到第二天上午場再次開啟之前,工作人員會將貨架上的商品補足。
據周艦透露,到了夏天,速凍食品、包裝類的蔬菜水果都是夜間賣得比白天好。家樂福斜土路店6月份的夜間平均營業額在2.5萬元左右,「隨著夏天已經來臨,夜間營業的收益呈現增長趨勢。白天天氣熱,很多顧客都不願意出門,到了晚上就開始『傾巢』 出動了。」
記者還發現,家樂福斜土路店附近有多家經營到凌晨的餐館,這在無形之中為家樂福奠定了一定的顧客基礎,正在挑選啤酒的王先生表示,下了班想要放鬆放鬆,「買幾罐啤酒,等會兒去餐館和同事一起喝。」
過了24點,就開始陷入寂靜
過了24點,家樂福斜土路店開始陷入寂靜,考慮到深夜的客流量不比白天,超市只開放了2臺收銀機。
記者在現場看到,2名收銀員加一名收銀助理在入口處待命,2名保安站在一旁,不時交談兩句,即便刻意壓低了聲音,也依然在深夜顯得突兀。走進賣場中心,沒了環繞整個超市的背景音樂,沒了鮮肉販賣場擴音器傳出的吆喝聲,也沒有推銷員邀請顧客免費品嘗,食物散裝稱重處的大叔倚靠在稱重桌上,百無聊賴地等待著顧客。
此時,在超市購物的顧客寥寥數人,市民趙小姐一邊咬著麵包一邊推著手推車向零食區走去,「下班太晚,晚飯都沒吃,餓得不行。」趙小姐告訴記者,一旦遇到加班就只能在深夜出來活動,「工作太忙,下班的時候超市都關門了,這裡24小時營業,就會方便很多。」趙小姐表示,因為住在附近,之前都會選擇去家對面的便利店採購第二天的用品,「但是便利店價格比超市貴,而且東西也不是很多」。
實際上,在深夜採購人數較少的情況下,很多顧客也都成了「熟面孔」。這一點,負責飲料酒水區域的工作人員小王頗有心得。他告訴記者,經常在夜間前來採購的顧客中,就有不少他的「熟面孔」,「有些顧客會打聽商品的具體位置,我指給他們,一來二去大家就熟悉了。」
最令小王記憶深刻的還是在今年5月底的時候,對小王而言,遇到生面孔客人在賣場晃悠不過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是半夜人本來就不多,而且很久之後她還在賣場裡,我就注意起了她。」小王告訴記者,那是一個20歲出頭的女生,雙腳紅腫,「腫到她的那雙帆布鞋都穿不進去。我就主動上前問了一句需不需要幫忙。」小王在詢問下得知,女生在20多天前與自己的父母吵架,離家出走,「她說她錢也沒了,身份證也丟了,手機又沒有電。看到家樂福是通宵營業的,就想在這裡呆一會兒。」
小王稱,女生無處可去,又害怕隨處亂跑有危險,所以把24小時營業的家樂福當成了暫時的避風港。
在此之前,因為24小時營業,有顧客在深夜前來退貨,「但是我們深夜沒有辦法退貨,那位顧客身上也沒有帶錢,我就先把錢給他了。」小王說道,「他就住在賣場後面,大家認識的。」
[有利因素]
商品多價格低吸引市民
在此之前,不少市民並不看好家樂福斜土路店實行24小時的經營模式,首當其衝的原因便是其對面就是一家24小時便利店。
對此,周艦表示,「與便利店沒什麼可比性,因為不管是商品種類還是價格,大賣場都是有優勢的。」因為除了因為白領加班、白天太熱等因素導致家樂福夜間生意趨好之外,對於更多市民而言,大賣場內部的商品種類多,可供選擇範圍大且價格較低等因素都足以吸引他們前來。
對此,正在選購毛巾的馬先生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自己的親人近期住院,「有一次很晚了,需要購買成人尿布,藥店關門了,周圍的便利店都沒有我要的成人尿布,我跑了很久才在這裡買到。」
周艦表示:「對於白天上班的白領來說,加班後很多超市都關門了,家樂福斜土路店給了他們一個購物的地方;對家庭購物成員來說,白天要上班沒時間購物,而白天天氣熱,老人小孩也喜歡晚上出來購物;還有一部分特殊群體,比如家樂福周圍有幾家醫院,很多家屬需要購買保鮮盒、臉盆、成人尿布等生活用品,有時只有大賣場能提供。」
得益於有利的地理位置
在調整營業時間以來,不少附近居民表示,24小時家樂福在一定程度上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每次加班回家,再也不用擔心明天早餐沒地方買了。」市民吳先生說道。且在這段時間的經營下,不少剛開始認為工作強度太大的工作人員也逐漸適應了這樣的排班模式。
記者在家樂福斜土路店遇到一位正在挑選包裝蔬菜的阿姨,阿姨告訴記者:「每次為了去大賣場搶便宜又新鮮的蔬菜,都會起個大早,還人擠人的,現在晚一點來這裡買東西,價格也不貴,如能有更多24小時超市,對我們來說也是很好的。」
實際上,最新數據統計,雖然家樂福實行24小時營業,且從22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這段時間內前來家樂福採購的顧客達到300多人,但是更多的還是集中在前半夜,24點之後並沒有太多的顧客。此前,有專家分析表示,像家樂福這樣嘗試24小時經營是不是適合所有門店,還得視具體分析而定。
記者還發現,家樂福斜土路店得益於有利的地理位置,附近有居民區、酒店、網吧、經營到凌晨的餐館,甚至有不少在附近夜跑的市民會在運動結束後選擇來此購物,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客流量,但是家樂福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24小時家樂福尚在試水階段,再過半年後才能決定是否繼續24小時的經營模式,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目前滬上其他家樂福尚無推廣24小時模式的打算。
(來源:新聞晨報 殷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