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搜索「 豆腐 」
性味:味甘、鹹、性寒、無毒。
功效主治:主治寬中益氣,調和脾胃,消除脹滿,通大腸濁氣,清熱散血。
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又稱水豆腐。相傳為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主要的生產過程一是製漿,即將大豆製成豆漿;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漿在熱與凝固劑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膠體,即豆腐 。
豆腐是我國素食菜餚的主要原料,在先民記憶中剛開始很難吃,經過不斷的改造,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被人們譽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產,不受季節限制,因此在蔬菜生產淡季,可以調劑菜餚品種。
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主要區別在於點豆腐的材料不同。南豆腐用石膏點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高而質地細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滷水或酸漿點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少,質地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於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濃,質地更韌,也較容易烹飪。豆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味美而養生。
一般意義上的豆腐多用黃豆、黑豆和花生豆等含蛋白質較高的的豆類製作。也有綠豆豆腐,橡豆腐等等比較另類的豆腐製品。
豆腐的歷史也是十分悠久,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豆腐存在的歷史悠久,相傳是在前164年,由中國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所發明。劉安在安徽省壽縣與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燒藥煉丹的時候,偶然以石膏點豆汁,從而豆腐發明豆腐。袁翰青以為五代才有豆腐。日本學者筱田統根據五代陶谷所著《清異錄》"為青陽丞,潔己勤民,肉味不給,日市豆腐數個",認為豆腐起源於唐朝末期。
1960年在河南密縣打虎亭東漢墓發現的石刻壁畫,再度掀起豆腐是 否起源漢代的爭論。《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六卷第五分冊《發酵與食品科學》一書的作者黃興宗,綜合各方的見解,偏向與認為打虎亭東漢壁畫描寫的不是釀酒,而是描寫製造豆腐的過程。但他認為,漢代發明的豆腐未曾將豆漿加熱,乃是原始豆腐,其凝固性和口感都不如當前的豆腐,因此未能進入烹調主流。
到宋代豆腐方才成為重要的食品。南宋詩人陸遊記載蘇東坡喜歡吃蜜餞豆腐麵筋;吳自牧《夢粱錄》記載,京城臨安的酒鋪賣豆腐和煎豆腐。
日本傳統的觀點,認為唐代鑑真和尚在公元757年東渡日本時把製作豆腐的技術傳入日本,日本人視鑑真為祖麻辣豆腐 師,不過,學者們還沒有找到日本在唐代有豆腐的證據。1183年日本朝廷管員神主中臣佑重的日記中記載有"唐腐",約半世紀後,有一封日本僧人日連上人的書信中出現suridofu,可能是一種豆腐。到十四世紀,日本文獻中多次出現"唐腐"、"唐布"等詞,而"豆腐"一詞,遲至1489年才出現於日本。天明二年(1782年),大阪曾谷川本出版了一部名為《豆腐百珍》的食譜,書中介紹了100多種豆腐的烹飪方法。
豆腐在宋朝時傳入朝鮮,19世紀初才傳入歐洲、非洲和北美。如今豆腐在越南、泰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已成為主要食物之一。
1665年多明我會士閔明我(Domingo Fernández de Navarrete)在《旅行記》中最早向歐洲人介紹一種在中國上自帝王下至平民多食用的食物,豆腐,介紹豆腐製法。
在20世紀中期,西方國家不太熟悉豆腐,隨著中西文化交流,以及素食主義和健康食物日趨重要,在20世紀末期廣為西方食用。現今,在西方的亞洲產品市場,農產品市場、健康食品店和大型超級市場都能買到豆腐。在中國的超級市場,可以找到4至5種不同軟硬度的豆腐。
豆腐製作發展到現代已經不是單純的靠人力去完成了,經過現代科技加工出來的豆腐擁有美觀、營養價值高、產品種類豐富等特點。
很早以前製作豆腐的方法全部是由人力來完成的,磨豆漿、過濾豆腐渣、壓水分等等,很費勁。現代科技已經使豆腐實現了流水線生產,各種電氣化的磨漿機、甩漿機、壓幹機將豆腐製作從泡黃豆到出成品一條龍生產,日產量比過去提高了4倍以上。2012年底,新型的家用豆腐機也被研發出來,可以在家裡輕鬆製作豆腐。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豆腐 」的營養功效吧!
豆腐是我國煉丹家——淮南王劉安發明的綠色健康食品。時至今日,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深受我國人民、周邊各國、及世界人民的喜愛。發展到現在,已經品種眾全,花樣很多,有著各種風味獨特,製作工藝簡單食用方便的特點。有高蛋白,低脂肪,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養生攝生、益壽延年的美食。
營養價值:
1、大豆裡的蛋白質價值可以和魚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老大。大豆蛋白屬於完全蛋白質,其胺基酸組成比較好,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它幾乎都有。
2、製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18%左右的油脂,大部分都能夠轉移到豆腐中去。大豆油中的亞油酸比例較大,而且還不含膽固醇,有益於人體神經、血管、大腦的生長發育。
3、大豆可以直接烹調食用,人體對其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製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食用功效:
1、豆腐可以抗血栓
製作大豆中含有的皂苷,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功效。
2、豆腐是牛奶的替代品
豆腐的營養價值與牛奶相近,對因乳糖不耐症而不能喝牛乳,或為了控制慢性病不吃肉禽類的人而言,豆腐是最好的代替品。
3、豆腐是更年期的「 保護神 」
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乳腺癌和前列腺的發生。
4、豆腐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
豆腐健腦的同時,還能抑制膽固醇的攝入。大豆蛋白顯著降低血漿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不僅可以預防結腸癌,還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5、豆腐能降低乳腺癌的機率
製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可調整乳腺對雌激素的反應,日本婦女尿中的異黃酮濃度為美國、荷蘭婦女的100~1000倍,這與日本人常食大豆有關,也是日本相與歐美國家相比乳腺癌發生率較低的一個原因。此外,還可以有效的預防白血病,結腸癌,肺癌,胃癌等的發生。
6、豆腐有益於大腦發展
今日推薦菜品:「紅燒家常豆腐 」
用料:
豆腐 4塊 姜 2片
蒜 3瓣 生抽 3勺
蠔油 1勺 醋 1勺
白糖 1小勺 小蔥 1根
小米辣 3隻 澱粉 1勺
做法:
1、豆腐切塊,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盛出
2、姜、蒜、小米辣切末,蔥白與綠蔥切末分開放
3、調味汁:三勺生抽,一勺蠔油,一勺醋,一小勺白糖
4、用底油將蔥白、蒜末、小米辣爆香
5、倒入煎好的豆腐拌勻,倒入調味汁拌勻
6、準備好一小碗水,倒入一勺澱粉,拌勻,之後倒入鍋中,小火燜煮1分鐘
7、收汁至湯汁濃稠,撒上蔥花,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