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日軍翔鶴、瑞鶴號航母艦隊按計劃參加中途島海戰,勝負就難定了

2020-12-23 騰訊網

如果日本翔鶴號和瑞鶴號航空母艦也加入到南雲忠一的機動部隊中,那麼將極大的提升機動部隊的作戰能力,當時南雲忠一的4艘航空母艦總計搭載了248架艦載機(算入備用機的話則是284架),而翔鶴號和瑞鶴號航空母艦可以搭載架艦載機126架(算入備用機則是168架),這意味著可以使南雲忠一的機動部隊艦載機戰鬥力提升50%以上,極大增加了機動部隊的應變能力,完全可以做到對美國中途島軍事基地和航母艦隊實施同時的打擊,而無需左右猶豫。

當時南雲忠一的機動部隊可以同時派出兩波攻擊機群,理論上具備了對美軍航母艦隊和中途島機場的雙重打擊能力,當時南雲忠一出動了第一波攻擊群打擊中途島上的機場,第二波攻擊群則隨時待命,等待派出的偵察機發現美軍航母艦隊的方位,然後迅速出擊。基於作戰任務的不同,第一波攻擊群掛載的是重型的航空炸彈,而第二波攻擊群掛載的則是魚雷。理論上這是萬無一失的部署,但是仍舊還是出現了致命的問題,首先第一波攻擊群未能完成對中途島機場的徹底破壞,需要對機場實施二次打擊;另外由於偵察機數量的不足,南雲忠一隻實施了一層偵查,結果未能及時的發現美軍航空母艦。

這表明機動部隊的艦載機數量上還是不足的,難以同時勝任上述兩個作戰任務,如果增加了翔鶴、瑞鶴號航母可以使機動部隊的出擊波次達到3次,這樣就可以同時出動兩個波次的攻擊群襲擊中途島機場,從而達成徹底摧毀機場的作戰任務,在此期間日本機動部隊仍舊能保證第三波攻擊群始終處於待命狀態,對美航母艦隊實施打擊。南雲忠一在擁有充足的艦載機情況下,也無需在掛載航空炸彈還是魚雷上來回切換以至貽誤戰機,在收到偵察機的報告後可以立刻出動第三波攻擊群打擊美軍航母。另外多了這兩艘航母也可以增加機動部隊的偵察和防衛能力,可以實施兩層甚至三層偵查,而不是薄弱的一層偵查。美軍轟炸機群之所以能達成突破主要就是因為南雲忠一的對空警戒戰鬥機數量太少,被美軍從中途島機場起飛的轟炸機群所牽制,從而沒能及時發現從高空襲來的美艦載機攻擊群,翔鶴號和瑞鶴號的加入會大大加強日軍艦隊的防空掩護能力。

實際情況是,翔鶴號和瑞鶴號航空母艦並不能在全戰備狀態下投入中途島作戰,此前的珊瑚海大戰中,翔鶴號遭到重創,無法在短期內投入作戰。另外這兩艘航空母艦的艦載機都遭受了較大的損失,珊瑚海一戰後兩艦合計只剩下49架艦載機,實際能作戰的只有39架。即便將所有艦載機都轉給瑞鶴號也僅能使其達到作戰編制的一半。無論如何來看,日本發起中途島戰役都顯得太過倉促了,沒能等待翔鶴號和瑞鶴號這兩艘主力航空母艦恢復戰力就發起進攻,極大的削弱了日本機動部隊的航空戰能力,更為嚴重的是日本並沒有真正意識到航空母艦的巨大作用,將航空母艦作為前衛部隊實在太過冒險。

相關焦點

  • 中途島海戰:日本人真的只是運氣不好?
    5月1日,在聯合艦隊組織中途島作戰圖上推演中,就遇到當第1航空艦隊攻擊中途島時,美軍的2艘航母突然出現,對日軍艦隊發動了反擊的情況,擔任推演裁判的第4航空戰隊參謀奧宮正武少佐判定日軍航母中彈9枚,「赤城」號和「加賀」號沉沒。
  • 幸運之鶴 淺談:「瑞鶴」號航空母艦
    計劃中包括了建造2艘大型艦隊級航空母艦,即「翔鶴」級航母「翔鶴」號與「瑞鶴」號。他們體現了日式航母的重要特徵,是日本航母中的佼佼者,並成為後來航母設計的基礎,故被稱為「標準航母」
  • 沒有自知之明的得寸進尺:看二戰日本對美國發起的中途島海戰
    於是在戰略上,日本海軍就面臨對澳洲和中途島的兩線作戰。四、珊瑚海海戰,為中途島海戰奠定基礎的前哨戰1942年5月3日,日軍按計劃佔領了澳洲東北索羅門群島的圖拉吉島。掩護日軍登陸的是「翔鶴」和「瑞鶴」2艘航空母艦以及護航的4艘重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共125架飛機。接到情報,美軍「約克敦」和「列剋星敦」2艘航母及護航5艘重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共141架飛機從珍珠港出發。
  • 如果中途島海戰美軍戰敗,日本人能最終佔領美國嗎?
    山本五十六匆匆忙忙制定了奪取中途島的計劃,但是作戰的目標依舊被限定為"進一步摧毀美軍艦隊以便日本海軍可以在太平洋島鏈上專心鞏固防禦。"至此中途島才終於出現在了日軍的戰略規劃中。中途島戰役中"赤城"、"加賀"、"蒼龍"、"飛龍"帶著他們的艦載機一同沉入了大洋深處,"翔鶴"、"瑞鶴"又在之前的珊瑚海戰役中損失了大量的艦載機部隊,戰力大減,這等於日軍進攻的矛頭被折斷了。我們說中途島戰役後日軍失去了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原因正在於此。■1944年3月服役的"大鳳"號航空母艦是中途島戰役後日軍服役的第一艘主力航母。
  • 中途島之戰確定航母主宰海戰地位?其實未必如此,數據不會說謊
    那場大戰共有21艘航母參加,將近2000架艦載機互毆。這個場面根本不是中途島海戰能夠與之相比的。那麼後一種看法有沒有依據呢?我們暫且先用數據說話。「黃蜂」號和「大黃蜂」號分別於1942年的9月和10月被日軍潛艇送入海底。「遊騎兵」號屬於艦隊航母,不要被表格上艦載機的數量騙到。結合其排水量,還要搭載如此多的飛機,說白了就是運飛機的「另類運輸艦」。她的速度遠達不到作戰要求,而且防護能力很弱,根本不適合在太平洋地區作戰。
  • 二戰海戰史第一次雙方互不見面的戰爭,美日傷亡慘重
    珊瑚海海戰雙方的艦隊規模都不大,之所以能載入人類世界戰爭史冊,是因為這是世界海戰史上第一次雙方艦隊互不見面的戰爭。人類的科技發展到了航母時代,珊瑚海海戰預示著航空母艦將成為海上霸王。  在這次海戰之前,航空母艦在世界海戰史上也曾大顯神威。
  • 確認,日本二戰航母「加賀」號殘骸|航母|日本_軍事|中途島戰役|...
    由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領導的一個沉船搜索團隊「Nauticos」宣布,其科考船「海燕」號(Petrel)發現了日本二戰中途島戰役期間被擊沉的日本航母「加賀」號(Kaga)。該團隊此前已發現過日本「比睿」號戰列艦及美國「大黃蜂」號航母殘骸。
  • 抗日戰爭之中途島之戰
    由於日軍不注重戰前偵查和無線電技術的落後,以及日本海軍高層錯誤的指揮,導致了日本海軍差點全軍覆沒。6月5日日軍的進攻艦隊到達中途島海域。日軍進攻艦隊分為主力部隊、機動部隊、攻佔部隊,基地航空部隊以及先遣部隊。其中第一機動部隊將會擔負中途島作戰的主要作戰任務,第一機動部隊下轄4艘航空母艦,共搭載飛機261架。
  • 二戰日本有多達25艘航母,其中十艘專業航母是怎麼被逐一消滅的?
    30年代,鳳翔號參與了入侵我國的戰鬥,曾出動了艦載機轟炸我國杭州空軍基地。二戰爆發後,1942年參與了中途島海戰,之後一直碌碌無為,1945年在吳縣軍港受到重創,因為日本已經無力進行修復,就這樣任其呆到戰後。戰後該艦被修復,用於運輸戰俘和僑民等。
  • 美二戰被擊沉航母「大黃蜂」號殘骸被找到 曾發動杜立特空襲
    作為當時最新服役的航空母艦,大黃蜂號被選中參加空襲東京的任務,隨後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和瓜達卡納爾島的爭奪戰。 ),即由「吉米」杜立特中校率領的B-25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母起飛,並成功空襲了東京和附近的城市。
  • 決戰中途島24小時:黎明殺機
    不過軍令部也開出了自己的條件,山本必須同意在進攻中途島的同時,派艦隊向更北面的阿留申群島展開攻勢,以及派軍艦支援南太平洋的軍事行動。山本答應了。曾經一同參加空襲珍珠港的6艘日本主力重型航母中,瑞鶴號和翔鶴號隨即南下,去協助攻打索羅門群島等地。
  • 75年前的今天, 美日一場海上對決, 曾經的海戰霸王從此沒落
    日軍的總指揮官是井上成美海軍中將,美軍是法蘭克·傑克·弗萊徹海軍少將。  參戰的日軍艦船,包括有"祥鳳"號輕型航母、"瑞鶴號」和「翔鶴號」兩艘大型航母,6艘重型巡洋艦、7艘驅逐艦。  參戰的美軍艦艇,包含「列剋星頓號」航母和「約克城號」航母,8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
  • 中途島海戰因為「命運五分鐘」失敗?其實是日本人自己太蠢
    如果說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在哪,相信熟悉歷史的軍迷們一定會說是中途島海戰。日本將他們的失敗歸結為「命運的五分鐘」,按照日本方面的說法,因為當時距離日本艦載機起飛就只差五分鐘而已,恰好是在這期間,美國海軍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殺到,將日本航母炸至起火,從而決定了中途島海戰的勝敗。
  • 二戰前期日本中途島海戰大敗的象徵,「赤城號」殘骸找到了
    美國深海探測船「海燕號」20日尋獲中途島海戰日軍第2艘沉落航母。 在發現日軍航空母艦「加賀號」殘骸後,美國深海探測船「海燕號」20日又宣告尋獲另一艘在「中途島海戰」沉沒的日軍航母:大日本帝國海軍第1航空艦隊旗艦「赤城號」。
  • 日本海軍最初的現代化航母 在中途島海戰中覆滅
    蒼龍與飛龍編隊在日本海軍1934年的造艦計劃中,2艘中型航母赫然在列,這就是蒼龍號和飛龍號航空母艦。由於海軍條約的噸位限制蒼龍級航母只有15000噸的排水量(由於建造過程中海軍假日結束,飛龍號排水量上升了2500多噸)。飛龍號航母雖然排水量只有赤城級的一半左右,但作為一開始就以正規航母設計標準設計的蒼龍級,其性能基本與前者接近。3部升降機、57架艦載機,蒼龍級的海航屬性十分優異。
  • 中途島海戰破譯日軍密碼的美軍功臣授勳內幕
    雙方的實力對比如下:尼米茲只有3艘航母來對抗山本五十六的8艘航母,巡洋艦的對比是8:20,驅逐艦的比例是14:60。潛水艇是19:15。但是與山本的11艘戰列艦相比,美軍在這方面是零。如果物力是作戰計劃中唯一的因素,那麼日本人就該在中途島取得迅速的、壓倒一切的勝利。
  • 中途島決死出擊的菜鳥飛行員表示不服
    但珊瑚海海戰帶來了一個意外的結果,使日軍意識到如果不通過艦隊決戰的方式殲滅、重創美軍在太平洋戰區的航母力量,或者奪取夏威夷群島將美國本土與澳大利亞割斷開來,則日軍對澳大利亞的攻略將始終受到美軍本土艦隊的威脅;珊瑚海海戰局勢圖基於這種戰略考量,才會有日軍的「第二階段行動」,即中途島海戰與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前者試圖全殲美軍在太平洋上的機動艦隊
  • 加賀號航母:改造自戰列艦,參與過多起侵略行動,黑歷史嚴重
    在1937年爆發的中國抗日戰爭時「加賀」號再度到上海外海支援日軍作戰,更加瘋狂地襲擊中國大陸。上海、南京、南昌、成都等地均有「加賀」號的艦載機出沒。1937年8月15日,「加賀」號約30架艦載機企圖空襲中國空軍學校——筧橋機場。
  • 在二戰期間,如果日本能從中途島戰役中恢復過來,能否贏得戰爭!
    只派出兩艘航母執行雜耍任務,意味著規模較小的美國海軍可以在珊瑚海與它們平起平坐,並有效地在中途島幹掉兩艘日本航母。雖然美國失去了萊剋星頓號,但是日本的翔鶴號號損壞嚴重,超出了中途島號的修復能力,而日本的瑞鶴號損失了足夠多的空中編隊,因此中途島號被日本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