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加熱,危害加倍!一個祛溼除熱茶方,讓你一身清爽

2020-12-22 養生雜誌

夏天是溼熱最橫行的季節。一些朋友關在空調房,除了取快遞拿外賣,絕不出房門。一些喜歡辛辣飲食,酷愛冰冷飲品,還不愛運動。體內溼熱加上外界的溼熱蘊蒸,溼熱體質的人,這個季節會格外難受。

瘙癢難受的溼疹、反反覆覆的口腔潰瘍、屢禁不止的臉上出油,總是在夏天悄無聲息影響你的情緒。

這些症狀儘管與夏季的高溫有著緊密關係,但更重要的還是體內溼熱過重

溼熱的表現有哪些?

拿出小鏡子,仔細比對比對,這幾點都是溼熱的表現

面部

臉上出油過於迅速,眼睛經常腫脹,面色發黃、暗淡無光。

口腔

舌苔厚而黃膩,口乾口苦口臭。

精神

四肢倦乏,昏昏欲睡,總是沒有食慾。

身體

汗多尿少,小便顏色深,大便黏膩不成形。往往伴有汗味大、體味重。

溼熱在體內堆積,無法排出,就會尋找各種釋放出口,然後表現出多種外部症狀。

但是體表釋放出來的只有少部分,絕大多數溼熱一直堆積在體內,長期以往可能引發脂肪肝、高血壓、哮喘、痛風等疾病。

祛溼除熱,如何調理?

溼熱體質的人,首先應該從飲食作息著手,多吃蔬菜、粥類,儘量清淡飲食;然後保護陽氣,調整呼吸,放鬆心情,多做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使心神安靜。

食療上祛溼,應同時兼顧這幾點:利水祛溼+健脾+開胃+補腎+理氣+溫性食材。

大家可能有疑問,都溼熱了怎麼還需要溫性食材呢?因為溫性食材可以加快溼氣的散發,而且很多利水祛溼食材屬於寒性,加溫性食材可以中和寒性,使性質更加溫和。溼氣好比一鍋水,不點火加熱,很難蒸發掉的。

利水滲溼是基礎。溼氣重的人,脾胃往往不太好。脾胃的功能為運化,祛溼健脾是相輔相成的。脾胃功能正常,才能發揮作用,將多餘的溼氣排出體外。

光健脾還不夠,脾胃與腎相互依存,腎好了,脾才會更好。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所以健脾還得兼顧補腎。

溼氣重的人,會造成痰溼阻滯,氣血常常容易受阻。想要化溼,必須理氣。理氣活血,才更利於祛溼。

如此搭配,食療總體性質更加平和,適合長期食用。

養生君分享一個非常有效的祛溼茶方—— 紅豆薏米茶

紅豆薏米茶八種材料科學搭配,除了紅豆、薏米,還添加有赤小豆、芡實、苦蕎、橘皮、梔子、大麥這些食材,性能考究,幫助了很多溼熱體質者。

養生君就來分析一下這些材料有什麼特別之處吧。

薏米:利水滲溼,健脾胃,清肺熱,止洩瀉

紅豆:行血補血,健脾祛溼,利水消腫

赤小豆:利水消腫,利溼退黃,清熱解毒

苦蕎:殺菌消炎,降低血糖,減肥瘦身

橘皮:健脾開胃,理氣消食,燥溼化痰

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

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

大麥:健脾寬腸、養胃補中、滋補虛勞

注意:脾虛肥胖者不適合加糖,甜度過高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

紅豆薏米茶八種材料,科學配比,既能調理脾、胃、肺、腎,還可消除溼熱產生的皮膚水腫、身體乏力等表症。

紅豆薏米茶,口感佳,效果好,健康安全,深受購買者喜愛。

覺得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卡片購買哦~

↓↓

相關焦點

  • 祛溼小竅門:忌3物、棄2習、喝2水,祛溼排毒,或能無溼一身輕
    俗話說,「一溼百病生」,溼氣也是百病之源,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做好祛溼的工作。特別是在日常飲食和作息方面,一定要注意適當的調節,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祛溼有技巧:忌3物、棄2習、喝2水,或能排出溼氣,瘦出小蠻腰祛溼小竅門:忌3物、棄2習、喝2水,祛溼排毒,或能無溼一身輕忌3物生冷的食物。寒涼傷脾,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一些生動寒涼性的食物,很容易對脾胃健康造成一定的損傷。
  • 此物辛香清爽,溫通三焦,服之可除一身之溼,使人三焦通暢
    而溼邪多有粘滯之性,蘊結於內常使人倍感疲乏,一身不暢。此時最適宜用一些辛散溫通之藥,方能使人一身溼邪消散,三焦通暢無阻。在諸多的中醫良藥,恰有一物正有此效,此物名為「白豆蔻」,乃是一味常用的化溼除滯、溫中行氣的良藥。對於體內溼邪阻滯、三焦不暢等情況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 牢記:少「3物」,喝「1水」,或能祛溼排毒,無溼一身輕
    可以觀察自己的舌頭,如果舌頭厚膩發白,舌頭周圍存在明顯的齒痕,一定要特別注意,這也是體內溼氣過重的一個表現,由於舌頭過重,導致舌頭浮腫,與牙齒相互擠壓產生的齒痕現象。肩部。如果女性肩膀特別寬,給人一種腫脹的感覺,其實這也是由於體內溼氣過重,無法及時排出,從而影響骨骼和肌肉,導致肩膀部位變胖,給人一種虎背熊腰的感覺,希望在平時能夠注重祛溼。
  • 它是天然「祛溼液」,隔三差五喝,堅持15天,排出體內溼氣一身輕
    俗話說,十溼九胖,可見溼氣對我們身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如果你們嘗試了各種減肥方法,還是瘦不下去的話,那可能就是溼氣搞得鬼。這時候小編這道「祛溼減肥液」,說不定就能幫到你了,隔三差五喝一點,堅持15天,排出體內溼氣一身輕。陳皮和茯苓一樣,都是一味中藥材,可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啊。
  • 祛溼界的「扛把子」,不是生薑,若愛吃,或可「無溼一身輕」
    祛溼界的「扛把子」,不是生薑,若愛吃,或可「無溼一身輕」。到了夏天,天氣燥熱,外面天氣酷暑炎熱,人體出汗多、水分蒸發快。5、頭重腳輕:溼氣入侵人體可能會在經常感到胸悶,頭暈,如果你經常感到頭暈目眩,疲勞,臉色晦暗,人們總是很疲憊,很可能是體內溼氣太重了。
  • 初春小心溼邪 春季祛溼喝什麼湯 推薦十款清熱祛溼湯
    特別是南方的朋友,此時最容易受到溼邪的危害,溼氣與寒氣一樣易使人體健康出現異常。體內溼氣過多人容易出現疲乏、四肢無力、排毒不暢等多種問題,甚至引發溼疹、風溼性關節炎等。溼氣太多不及時排出還會影響到你的皮膚。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
  • 女人溼氣重,全臉油脂瀰漫,太噁心,3招健脾祛溼,無溼一身輕
    女人溼氣重,全臉油脂瀰漫,太噁心,3招健脾祛溼,無溼一身輕中醫認為:「溼氣不除,後患無窮」。特別是女性朋友,本身屬於寒陰性體質,因此更容易受到「溼邪」的侵犯,損失無窮。胸悶腹脹,食欲不振經常出現胃脹,因脾虛化而發生「內溼」時,經常出現口輕、口粘、口渴、不想喝水、倦怠、疲憊、睏倦的症狀。5、婦科疾病容易反覆發生一般伴有白帶多、溼熱、陰部瘙癢、小腹下垂等不適,婦科炎症久未痊癒,容易反覆發作。如果你經常遭受上面的痛苦,請不要懷疑。你已經被「溼氣」束縛了。不注意的話,會引起更多的疾病。去除溼氣是刻不容緩的!
  • 祛溼名方「四神湯」,還你緊緻清爽的感覺!
    有時候甚至是一人一方,哪怕我們都是下焦炎症,哪怕我們都要祛溼,但適合我的方子,不一定適合你。溼,還分溼熱和寒溼呢,用於溼熱的方子,就算效果再好,寒溼體質就是乾瞪眼也不能用。比如前段時間跟大家講到的紅豆薏米:讓霍思燕產後美回來的「紅豆薏米」,為什麼不一定適合你?
  • 三伏天是「祛溼」的好時機,少做五事,堅持四勤,無溼一身輕
    體內的溼氣其實是源自於兩個層面,一個是外溼,一個是內溼。外溼:就是所謂的外環境產生的溼氣。內溼:就是指我們日常的不良習慣和體內系統功能性失調造成體內溼氣。三伏天是「祛溼」的好時機,少做五事,堅持四勤,無溼一身輕少做五事久坐生溼長期久坐不運動的人更容易加重體內的溼氣,所以能戰的時候不要坐著,我們每天持續站立超過30分鐘以上,也能夠提高身體中新沉代謝酶的出現,加速脂肪分解加快溼氣排出
  • 一溼不除,百病難去!「治溼大法」助你告別小肚腩、痘痘、咳痰……
    千寒易去,一溼難除有人說吃薏米可以祛溼,有人說運動可以去溼,有人說拔火罐可以祛溼,有人說艾灸可以祛溼,有人說汗蒸可以祛溼……各種方法都嘗試過了,為什麼溼邪還是那麼難去!溼邪究竟是如何侵襲、傷害我們的身體,要如何才能高效去溼呢?溼邪不除,百病生溼邪盤踞在體內久了,容易誘發肥胖、脂肪肝、哮喘、膽囊息肉、腸息肉、惡性腫瘤,還要提防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那麼,「溼」是如何侵襲人體、誘發疾病的?
  • 它是天然的「祛溼藥」,溼氣重的人喝了,排出溼氣身體清爽
    #春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溼氣是我國傳統醫學中的詞彙,是引起各種疾病和症狀的最基本原因,而且溼氣對人是經常會造成影響的,所謂「千寒易去,一溼難除」,說的就是溼氣非常的難纏。溼氣可通過拔罐,艾灸等方式來強行祛除,也可以通過食物調理來改善祛溼恢復健康。它是天然的「祛溼藥」,溼氣重的人喝了,排出老溼氣身體也清爽了。1.普洱茶常喝的茶裡面,祛溼作用最好的就是普洱茶。
  • 4種水果,堪稱「溼氣高手」,趁早拉黑,多喝2水,祛溼排毒一身輕
    中醫講:萬病根源皆為溼氣,對一些體內溼氣過重的人群來說,不僅會影響各項器官的修復與排毒,也會加重身體的負擔,從而導致患病機率增加,危害個人健康。所以在平時,要注重適當的祛溼,而對於一些體內溼氣過重的人群來說,身體也會發生一些異常的表現,以下幾點,希望你別不在意。
  • 舒潔溼廁紙,擦除細菌及隱藏汙垢感覺超舒爽!
    再有很多性情急躁的人簡單擦擦就算了,結果就會藏匿很多細菌危害健康。很多老年人喜歡購買質地比較粗糲的紙巾,覺得這樣才能擦乾淨。殊不知,粗糲的紙巾並非比柔軟的紙巾擦得乾淨,而且會加倍的傷害肌膚。現在很多追求品質生活,重視健康的人都已經開始採用溼廁紙了。溼廁紙也不算很標新立異,只是擦的更乾淨,還能擦掉細菌,讓肌膚更舒適更健康而已。
  • 祛溼「冠軍」被找到,並非紅豆薏米水,堅持喝,溼氣或一去不復返
    俗話說:「千寒易去,一溼難除」,對於人體而言,溼邪也是非常嚴重的,很容易就會加重身體各項器官的負擔,而且也會影響人體正常的功能運轉,危害身體健康。所以在平時,一定要注重做好祛溼的工作,而溼氣過重的話,身體也會發生一些異常的表現,請你能夠提前了解,有助保護身體。
  • 下眼瞼水腫、舌體胖大有齒痕,體內溼太重啦,這樣祛溼,事半功倍!
    ……看起來這麼多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一個問題——溼氣重!還有一點,可以看看自己早晨起來的大便是不是比較的黏,水衝不乾淨,如果是,那麼可能痰溼已經找上你了。再次重申,溼是一種亞健康狀態。雖然看不出來,但是影響著你的生活,與你息息相關,乃至會引發嚴重的疾病。蓮子——養心健脾,對胃腸有保護作用,可增強人體免疫機能,有抗老防衰的功效。茯苓——健脾化溼,能促進、強化人體的免疫機能,常食用可加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 肚臍有個「祛溼」開關!睡前一個動作,輕鬆祛溼邪,大肚腩小了~
    體內溼氣自測1、起床後頭昏,沒精神,像穿了一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2、如廁時大便粘馬桶,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3、舌苔白厚,舌邊有4、刷牙時噁心、乾嘔,感覺喉嚨有痰5、四肢浮腫、易胖6、女性月經不調,有帶下病如果你有以上症狀,說明你體內已經有溼邪入侵了!
  • 薏仁泡茶祛溼效果更佳 教你自製芡實薏仁茶
    原標題:薏仁泡茶祛溼效果更佳 教你自製芡實薏仁茶   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有利水消腫、健脾 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究竟薏仁怎麼吃祛溼效果更好?吃薏仁又有什麼注意事項?下面一起來來了解下。
  • 「千寒易去一溼難除」學會這些方法,幫你快速祛溼
    遠離甜膩食物,因為「甜膩化溼」,拒絕生冷食物,比如冰淇淋、冷飲、涼拌菜等,中醫上認為生冷食物影響消化吸收,加重溼寒。預防體溼,可以多吃些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莧菜、扁豆、薏米、綠豆等。03「去除方法」 體內溼氣重,容易引發多種疾病,中醫說:「千寒易去,一溼難除」由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