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四百多年前的如皋地圖(二)

2020-12-16 南通網

記憶:四百多年前的如皋地圖(二)

2018-09-26 10:42:38 來源:

□周思璋

(二)如皋四鄉

1.東鄉

運鹽河與串場河 《讀史方輿紀要》:「運河,在縣城北,自泰州海安鎮東南,流經縣北三十裡之立發口南至城北,又東四十裡經丁堰鎮,又東南三十裡至白蒲鎮而接通州運河。」乾隆《如皋縣誌·河渠志》:「串場河水從運鹽河立發橋進口,貫通豐利、掘港、馬塘三場,出丁堰閘,仍會於運鹽河。」運河,即漢初吳王劉濞所開邗溝,原來僅抵蟠溪(一說蟠溪在今城東湯家灣附近,另一說在立發橋附近)。後人陸續向東南拓展,成為現通揚運河和如泰運河的一部分。圖中由內城河東南角(現錢家橋南、育賢橋北)向東流之河即運鹽河。丁堰閘在今丁堰鎮。再東為串場河。汊河是串場河之一段,北起豐利場,南至汊河鎮。汊河鎮即今如東縣岔河鎮。

豐利場 原為海濱鹽場,現為如東縣豐利鎮。

仁和橋 在馬塘場串場河上,石拱橋。1950年後鎮串場河另開新河,仁和橋拆除。馬塘場現為如東縣馬塘鎮。

掘港場 原為海濱鹽場,明代為海防要地,在此駐軍,設巡檢司負責陸海治安。現為如東縣掘港鎮。如東縣政府設於此。

白蒲橋 在白蒲鎮中,橋南舊屬通州。民國初年將白蒲全鎮皆劃屬如皋縣。

2.南鄉

龍遊河 《讀史方輿紀要》:「龍遊河,在縣東南,長六十裡。相傳龍過成河。有九十九灣。北接運河,南通揚子江。」北端在築城時被截斷。城內的一段名馬塘河。1958年馬塘河被填平建屋。近年來靠濠河的一段也被填平,再南的一段已拓成龍遊湖。

石莊鎮 龍遊河通江處。明清時設巡檢司駐軍負責江面和陸上治安。現仍名石莊鎮,屬如皋市。

摩訶山 宋代半在江水中。《讀史方輿紀要》:「摩訶山在縣南一百二十裡,水勢湍激,亦曰「蝦蟆山」。今江岸崩圯,山去岸五十餘裡。」民國《如皋縣誌》:「摩訶山已連蘇州府之常熟,反與如皋隔絕。」其址在今張家港市境內。

楊花橋 在龍遊河東,距城十三裡。現已改建成水泥橋。

王公基 即北宋龍圖閣學士王覿墓。原在集賢橋東南,定惠寺西。「文化大革命」時墓被平。其址初砌建如皋高等師範大會堂,現又改成定慧寺羅漢堂。

安定墓 即安定先生胡瑗衣冠冢。在城南八裡王家巷。「文化大革命」時被毀,現已改建於原址稍東。

丁孝子墓 清嘉慶《如皋縣誌·古蹟》:「孝子丁天錫墓在縣西北五裡窯子河。」此圖繪在城南,不知孰是孰非?

菖蒲庵 清《如皋縣誌》記載:「菖蒲庵在縣西二十裡。宋紹興間建。」民國初年在縣城西南十二華裡。「文化大革命」時被毀,現已籌備重建。筆者懷疑「菖蒲庵」之名好像是民間俗稱,可能原名已佚於記載。又圖中所繪菖蒲庵方位與縣誌不合,不知曾否遷址?

天生港 現南通市西南江邊有天生港,在白蒲鎮之南。此圖繪在白蒲鎮之西,不知何故。

3.西鄉

教場 是練兵之處。因南門內泮池南之射民間稱為「小教場」,故此處稱為「大教場」。清代死刑犯人執行和命案驗屍皆在這裡。民國初年在城內建公共體育場,大教場遂成為農田和義冢。其址在現長途汽車站附近。

馬廠 亦稱「馬場」,在西門外大聖廟西。南馬場在街南,北馬場在街北。民國初年政府不再養馬,場地被居民建屋,僅存其名。

馬神廟 明代在西門外馬廠附近。清代移至縣衙西申明亭舊址。民間有歇後語:「馬神廟向東——縣前(諧音:現錢)。」民國初年改為店房,曾開豆腐店。其址在今新華書店。

社稷壇 「社」為土地神;「稷」為穀神。社稷壇是祭土地神和穀神之處。從圖中看來似乎在鳳凰池左右。久廢無考。

黃蒲溪 在城西北。清代已淤積成為小溪。其地現屬袁橋鎮。

芹湖 在城西三十多裡。清代已逐漸淤積成為田。其址現屬搬經鎮。

4.北鄉

力乏閘 在縣城北三十裡。清代在閘旁建立發橋。此處是運鹽河與串場河匯合處,為交通要道,已成集鎮。民國初年屬如皋縣立發區,現屬海安縣。

西場 原為海邊鹽場,後來海岸東伸,成為內陸。海邊另闢鹽場稱「新場」,此處稱舊場。在城東北三十裡。明清時駐有巡檢司。現名西場鎮,屬海安縣。

李家堡 古代曾駐兵防海寇,築碉堡,故稱李家堡。在縣城東北四十五裡。現名李堡鎮,屬海安縣。

一鍵分享至

相關焦點

  • 江蘇如皋香腸,是如皋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在江蘇南通,如皋人曬臘肉香腸可是個很壯觀的事,每年冬至過後,幾乎各家各戶的窗戶上,曬衣架上都是掛的各種醃製年貨。如皋人過年的準備大都是從灌香腸開始的。冬至一過就有人家陸陸續續灌起了香腸,而進入臘月,家家戶戶便掀起了灌香腸的熱潮。屋簷下、天井裡、陽臺上掛著一排排的香腸成了城鄉一道靚麗的風景,預示過年的日子快要到來了。
  • 江蘇如皋:人大監督與檢察監督雙向發力守護古城文物
    江蘇如皋古邑,內外有城,曲水環繞,外圓內方,如一枚不規則的銅錢,為中國古代城池中較為珍罕之遺存。  然而古城保護總是與時代的發展存在著衝突和矛盾。1951年7月,當時的如皋縣政府因城牆多處傾塌、破敗不堪,且城門隘窄、阻礙交通,報經蘇北行政公署批准,拆除城垣,僅保留東水關。
  • 江蘇「美食地圖」出爐!這道菜果然上榜!所有如皋人都吃過~
    如皋清炒黑塌菜如皋黑塌菜還有哪些吃法?如皋黑塌菜種植歷史悠久,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編修的《如皋縣誌》記載:「九月下種,十月分畦,冬後經霜更酥軟,邑人呼為塌棵菜。初春嫩薹蔬茹皆勝,四月收子榨油,香美不亞麻油。」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歷時3年研究發現,如皋之所以壽星眾多,與當地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息息相關,富含硒、鋅、硼等微量元素。
  • 如皋老南門大橋被拆除!再見了,老南門大橋!一代人的記憶!
    最近,細心的如皋市民已經發現,如皋老南門大橋正在被拆除,隨著這一處1996年舊城改造。最後「遺蹟」的拆除,這座伴隨著如皋人幾十年的大橋,將和我們說再見了!南門大橋拆除會不會影響海陽路通行並不會哦~ 拆除的是原範公苑景區內的老南門大橋隨著這一處1996年舊城改造,最後「遺蹟」的拆除,這座陪伴了如皋人幾十年的大橋
  • 生態如皋|「綠色+」託起如皋生態經濟!
    多年前,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由於歷史原因和生產需要,長青沙北側的這條道路上,陸續布滿了大小碼頭。高聳的吊機、各種堆場和亂搭亂建的廠棚隨處可見;長期的砂石轉運、拋灑,讓長青沙的天空經常灰濛濛的,運送砂石的大型貨車,早已將江堤路碾壓得凸凹不平、破損嚴重。「以前家門口就有個砂石場,每天大貨車來來回回,晚上都睡不著,灰塵也大,早起的時候院子裡都能掃出一簸箕灰塵。」
  • 如皋人為何愛吃玉米粥
    玉米粥是如皋城鄉居民喜愛的食物,尤其如皋百歲老人愛得更濃,喝玉米粥的好處多多。一說喝粥。如皋市長壽研究所調查發現,如皋百歲老人有74%的每天吃一頓千飯、兩頓稀粥,即早飯喝粥,中午吃飯。
  • 今天這群如皋人直播撒狗糧,幾萬人都在看……
    2019年5月20日一個說「I do」的日子誰都知道天荒地老,其實只是形容所謂告白言語太輕,心意太重此時此刻,他們在如皋#520·為愛而來#▽▽▽這樣的日子>這群如皋年輕人就剛了竟然直播撒狗糧2.5萬人在線觀看(就想問,今天吃飽了沒?)
  • 【我們的70年】「在如皋,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這是經濟...
    外婆家住在長三角北岸的江邊二案,那天正下著雨,二舅推著借來的獨輪車來車站接我們,上面一邊放著行李、一邊只容得下我坐在上面。吱嘎吱嘎的木輪一會兒就陷入江邊特有的粘土漿裡,爸媽和二舅哎呦哎呦地費了好大的功夫才能把輪子拽出來,本來一個小時不到的步行路程要走上兩個多小時才到。
  • 北京男孩和西北女孩的夢想差距四百年
    前面說到的北京男孩和西北女孩,這兩個生活在同樣時代裡的孩子,他們夢想之間的差距,讓人恍惚覺得一個生活在今天的歐洲,另一個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歐洲。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文:餘華北京男孩和西北女孩,這兩個生活在同樣時代裡的孩子,他們夢想之間的差距,讓人恍惚覺得一個生活在今天的歐洲,另一個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歐洲。
  • 肺燥陰虛:咳嗽、痰少,藥用「四百二冬膏」補肺養陰
    除用抗癆藥物外,乃予以四百二冬膏囑其堅持服用,連用3個月後,無咳嗽,自覺體內熱感消失,咽部不乾燥,大便正常。 方藥:四百二冬膏 方解: 此方以養陰潤肺為主
  • 錢穆「點讚」如皋胡瑗_文化視線_新聞頻道_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
    他一生雖未涉足江北如皋,卻與如皋教育名人惺惺相惜,除去與近代教育家吳俊升(如皋人)共辦新亞書院之外,還屢屢在著述中盛讚北宋教育家胡瑗(如皋人,即安定先生)。縱觀錢穆的贊文,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沒有長篇大論,如徐風拂面,點到為止,用當下流行的話說就是「點讚」;二是採用比較法,在論述其他大家的同時,引出胡安定的教育貢獻,突出胡安定先生在中國國學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 他們是如皋,他們的母親珍寶在父母的手中
    在武漢中有漢江,如皋野雞水。這兩個地方的人幾千年來一直在一起喝酒江水,情濃於水。遇到困難,高人來幫忙。去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支持武漢從皋的兩名女護士洪美琳,花蕊已經在我心中最可愛的人。中午12點,火車到達漢口。離開車站,天空是晴朗,春風吹來,人們無法注意到疫區的不同。我聽說洪美琳我聽說武漢好幾天多雨終於放晴了。
  • 百度地圖上線「記憶門診地圖」 重陽節愛送天下老人
    記憶這項人類的自然本能一旦減退,帶給旁人的是尷尬和擔心,帶給自己的則是滿滿的沮喪感,甚至是人身危險。重陽節之際,百度地圖愛心上線「記憶門診地圖」,呼籲關注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並給予積極治療和陪伴。  為了幫助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及家屬,幫助更多人敬老愛好、享受幸福晚年,百度地圖 「記憶門診地圖」,展示了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專業、專科診療機構。
  • 《向陽花的守望》——如皋腦癱女作家劉逸新書籤售愛心行動,在如皋...
    3月18日,陽光明媚的午後,如皋文峰迎來了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姑娘,她用文字撫平磨難,將挫折化作陽光雨露,感染了無數讀者。《向陽花的守望》——如皋腦癱女作家劉逸新書籤售愛心行動,正在如皋文峰暖心開啟!如皋市文聯主席張小風,如皋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張小波,如皋市朗誦學會會長徐芹霞,如皋市作家協會主席季健,民進江蘇省委企業家理事會理事、南通雙環經貿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裘志勇,如皋文峰大世界「天使之翼」隊長、男裝部經理趙紅芳,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動。活動現場人潮湧動,愛心洋溢。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如皋市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聾啞畫家冒朝霖先生特意趕來,贈送給劉逸他創作的木刻藏書票。
  • 武漢依然行|記憶行走地圖徵集
    武漢依然行|記憶行走地圖徵集 CECP中國瀕危文化保護者 2020-03-19 14:54 來源:澎湃新聞
  • 如皋銀行:第四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決議
    如皋銀行:第四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決議 時間:2020年12月22日 22:35:25&nbsp中財網 原標題:如皋銀行:第四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決議公告(二)會議出席情況會議應出席監事9人,出席和授權出席監事9人。
  • 新中國成立後如皋全縣人口數據統計
    【點擊上方藍字 如皋事 關注,收看更多內容】
  • 拯救「老廣」記憶 廣州免費發萬份手繪城市記憶地圖
    廣州騎樓模型吸引市民  廣州免費發萬份手繪城市記憶地圖 拯救「老廣」記憶  中新社廣州10月18日電 (廖麗麗 朱海靖)廣州的古城到底有多大?那些已經消失的建築曾經蘊含著怎樣的歷史?又有哪些歷史建築仍然佇立?
  • 泰州市行政區劃史,靖江由常州而來,如皋離泰州而去
    全文約1600字,配地圖10張,閱讀時間據個人喜好而定,請妥善安排時間。說明一點,圖中底圖為現代地圖,用作古今對照。凡是沒有覆蓋色彩的地方,在當時都是水域。下列圖中黑色虛線內為當代泰州市行政區劃範圍。至於下屬的海陵、泰興、如皋等縣,則是第四級行政區劃。而興化縣在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便改屬高郵軍,高郵軍後又改為高郵府。便是上圖的行政區劃。
  • 80多年前漢版地圖冊規劃超前 以隧道或鐵橋聯三鎮(圖)
    這一大膽設想,是80多年前武漢的建設計劃,記錄在1931年3月版《新中華民國分省圖》湖北章節中。  昨日上午,辛亥後裔、武漢大學教授向虎雛將祖傳家藏的3本地圖冊,捐贈給辛亥革命博物館。除這冊《新中華民國分省圖》外,還有1927年2月版《湖北分縣詳圖》和1932年10月版《新世界列國地圖》,均為線裝硬殼,豎排小楷,封面上註明「武昌亞新地學社制」(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