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孕期水腫10大妙招

2020-12-23 寶寶知道

水腫是懷孕期間幾乎無法避免的症狀,尤其是孕媽咪在中後期時,水腫情況會日益嚴重,因此,醫師將與大家分享,孕期水腫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孕期水腫原因

醫師指出,水腫屬於孕媽咪的正常生理反應,因為懷孕後體內荷爾蒙的改變及身體為了待產做準備,導致體內組織的水分增加,加上懷孕後,胎兒將子宮撐大,進而壓迫到孕媽咪下肢及骨盆腔靜脈,讓血液循環與回流能力變差,造成靜脈回流,尤其是在懷孕中後期,生理性水腫的情形會日趨嚴重,而最常出現部位是在小腿、腳踝及腳背,只要更改姿勢、多休息、改掉重鹹飲食習慣,水腫情形就會慢慢改善。

另外,有時候除了腳會水腫,嚴重起來甚至在剛睡醒時,手也會有水腫現象,感覺麻麻的及末端神經感覺遲鈍,類似於腕隧道症候群,但通常手動一動就會減緩症狀,等到晚上時才會變成腳水腫,因為地球有地心引力,水就會在孕媽咪起床後,開始堆積到下半身,但是若懷孕初期就開始嚴重水腫,要慎防是否為病理性水腫。

病理性水腫請注意!

病理性水腫的好發部位不局限於下肢,如果發覺臉部、手部、會陰部、下肢或全身各部位都開始有水腫情況,且合併有血壓過高、蛋白尿、頭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就必須要就醫確診,這也是產檢每次都必須要量血壓及驗尿的原因所在,以避免產生嚴重疾病,如高血壓、妊娠毒血症〈子癇前症〉等,可能會危及到胎兒和孕媽咪的健康。

若孕媽咪有先天性功能不全、內分泌失調,抑或是心臟、腎臟、肝臟等方面的疾病,懷孕時也可能會有水腫症狀,甚至出現其他併發症,患者必須經醫師判斷,評估適合懷孕後,再施行懷孕計畫。

醫師指出,孕媽咪若出現下肢靜脈栓塞,也會合併水腫和下肢疼痛,但平時水腫可能僅會導致四肢麻痺,如果出現手舉不起來或舉不高,就不是水腫造成的疾病,可能是中風、神經病變、脊椎壓迫或神經壓迫,這與一般水腫是不同情況,建議儘速至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並了解是否有水腫的其他潛在原因。

檢測水腫方法

許多孕媽咪都會誤以為只要少喝水就可以避免水腫的情況發生,但其實水腫主因在於腹部逐漸隆起,子宮壓迫骨盆造成下肢的血液循環變差,並不是喝太多水的關係,所以不需要限制飲水量。一般來說,懷孕產生水腫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如果有水腫現象合併尿蛋白,就要小心是否為妊娠毒血症,所以產檢時要多加注意數值變化,並自行檢測是否水腫。

懷孕中後期,由於子宮變大,壓迫靜脈回流,因此容易造成水腫,要檢測是否有水腫,可以按壓水腫的部位,若是壓下去仿佛壓麵團一樣陷下去,水腫部分的皮膚會變得很光亮,看起來白白的。

改善水腫10妙招

第1招腳部墊高&抬腿

如果輕微的下肢水腫,建議晚上睡覺時,將腳部墊高,水腫自然就會消退一些,平時坐著的時候,不要翹二郎腿,以免阻礙靜脈的回流,可將雙腳放於小板凳上,躺臥時,則用枕頭墊高雙腳,而每天睡前可做抬腿動作,以利靜脈回流。

第2招左側臥躺睡眠

懷孕中後期,肚子將隨之變大,右側臥躺容易壓迫到下腔靜脈,朝向左側臥躺的姿勢睡眠,有助於下腔靜脈血液回流順暢,比較不會造成下肢水腫,也可減輕靜脈曲張的症狀,提升睡眠品質,但睡眠時仍然可以自由變換睡姿。

第3招按摩腿部

按摩小腿及腳背,可以舒緩水腫,若肚子太大而無法按壓,可以請老公協助按摩,或是找專門孕婦按摩的店家,而按摩時可由下往上按,從末端往心臟的部分按摩,讓淤積的血液回流至心臟,增進血液循環,若是按摩方向錯誤,可能會使水腫更嚴重,務必多加注意。按摩力道只要孕媽咪覺得舒服即可,睡前按摩還可以同步改善孕媽咪失眠的症狀。

第4招泡腳

泡腳可以使末梢血管擴張,增強擠壓血管力道,讓靜脈能夠回送血液,使得多餘水分不易堆積四肢末端,以攝氏40至42度的熱水泡20分鐘,泡腳是利用滲透壓原理,刺激末梢神經,改善下半身循環不良的問題,泡腳時,水深起碼要高過腳踝,最好到達小腿肚,因為腳踝是人體經脈運行到腳掌的樞紐。

第5招避免維持同姿勢

孕媽咪水腫的原因大多是血液循環不佳,所以不要久坐或久站,以免影響靜脈回流,平時要多站起來走動,稍微活動一下筋骨,如散步、伸懶腰或手腳甩動,可舒緩血流不順的狀況。即使只是在住家附近公園散步,也都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

第6招控制孕期體重

如果體重超重,會增加孕媽咪的身體負擔,更不利於靜脈回流,因此建議整個孕期的體重增加,應控制在12至15公斤以內。

第7招穿彈性襪預防

如果因為平常工作必須久坐或久站,擔心自己腿部伸展不足,可以從懷孕中期就開始穿孕婦專用的彈性襪,藉此來減輕腿部受到的壓力,改善下肢靜脈循環。

第8招充分放鬆休息

對於孕媽咪來說,充分休息是必須的,只有在全身放鬆的時候,體內器官才能好好休息。如果身心過於勞累,會增加肝臟、心臟、腎臟的負擔,甚至造成內分泌失調。所以,孕媽咪必須衡量自己的身體耐受度,保有適當的工作量及充分休息,才能幫助孕期更順利。

隨著懷孕周數增加,大約36周時胎位會漸漸下降,到38周左右,寶寶的頭部會進入骨盆腔,但隨著胎頭下降,對孕媽咪本身的壓迫也會增加,使血液回流變差。建議準媽媽要調整一下生活習慣,才能應付懷孕後期帶來的諸多不適,等孩子出生後,餵奶、抱寶寶等照料工作,會頻繁使用腰腹部肌肉,所以孕媽咪千萬別虧待自己身體,最好孕前就開始保養。

第9招不扛或搬重物

醫師提醒,儘量不要提重物,以免增加對下肢的壓力。另外,懷孕後子宮會壓迫骨盆腔,本來壓力已經增加,若孕媽咪再去提或搬重物時,可能使得腹壓升高,生產後容易有子宮脫垂、漏尿情形,加上提重物會影響身體平衡,容易跌倒發生意外。

第10招適當簡單運動

若孕媽咪時間或身體狀況允許,醫師建議可以做簡單的運動,舉例來說,孕婦瑜伽能讓孕媽咪透過呼吸的調息、四肢伸展、活動肩頸等動作,來增加肌肉靈活度、減輕關節負擔,放鬆僵硬身體,有助於舒緩水腫、增強體力及改善睡眠等,保持運動的習慣,還能促進體內血流循環,達到消水腫的目的。

圖文來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快樂孕媽幫)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孕期水腫說拜拜,靠6大妙招!
    職業孕媽對於上班需要久坐、久站、蹲下,較少能活動身體的職業孕媽來說,孕期水腫是很常見的症狀,下肢的血流不順,造成血液受阻、淤積,進而出現水腫。改善水腫6妙招妙招1:按摩按摩的方式為由下往上按,能幫助血液循環,讓淤積的血液回流至心臟。按摩的力道要以孕媽舒服為主,也儘量不要按摩腳底,因為腳底有許多穴道,會刺激子宮或其他可能導致產兆的發生。
  • 孕期水腫別慌,這些小妙招趕緊pick起來!
    孕期水腫別慌,這些小妙招趕緊pick起來! 很多女性在懷孕的時候,腳踝會出現水腫,特別是在孕晚期。這是因為胎寶寶壓迫腹股溝大動脈,腿部血壓變大所致。如果準媽媽有很嚴重的水腫,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措施加以改善。
  • 孕期水腫怎麼辦 學學這些小妙招
    很多孕媽媽在懷孕期間都遇到了水腫這個問題,一旦身體發生水腫,可能就會出現戒指取不下、鞋子穿不上等問題。那孕期水腫該怎麼辦呢?隨小編來看看緩解小妙招吧。  孕期水腫怎麼辦?  1、按摩小腿  腿部水腫的時候我們通過按摩能緩解腿部的水腫。
  • 女人水腫的原因有哪些 兩大妙招改善水腫
    原標題:水腫是女性美麗的天敵 兩大妙招改善水腫   水腫真的是女性美麗的敵人,影響女性魅力。水腫分為內在和外在水腫,改善水腫問題需要通過改變我們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來解決哦。
  • 孕期水腫不僅醜還很惱人?快試試這幾個妙招,可輕鬆緩解
    懷胎十月的過程中,由於體內激素大環境的改變,準媽媽們總是要忍受著各種各樣由體態變化帶來的糟心經歷,其中最令人難以忍受的,還要數孕期水腫帶來的種種感受。孕期水腫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有的時候準媽媽們一覺醒來,就發現剛買的衣服和鞋子擠不進去了,十分影響準媽媽的心情。
  • 孕期水腫怎麼辦?N多妙招幫你輕鬆消腫
    水腫幾乎是每個孕媽避免不了的。隨著腹中胎寶寶的成長,某天凌晨,你起床後發現自己整個人大了一號,莫慌張。對於絕大多數孕媽來說,正常妊娠時,都會發生輕度水腫。那麼,如何緩解孕期水腫呢?看幫媽怎麼說。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孕期水腫?由於孕媽血管內的液體成分滲出血管,積聚在人體組織間。
  • 懷孕期間易下肢水腫?小心靜脈曲張!四個妙招幫你緩解水腫酸脹
    很多懷孕媽媽到了孕中期甚至後期,都會面臨一個問題——下肢水腫,突然增大的子宮,突然增加的體重都成為了「甜蜜的負擔」。根據研究統計,約有1/3的孕婦會產生嚴重程度不等的下肢靜脈曲張或微血管擴張。孕期為什麼會下肢水腫呢?
  • 孕期水腫不可怕,只要學會緩解腫脹妙招,輕鬆度過尷尬期
    孕婦浮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一般孕婦都會出現孕期腫脹的情況,其中孕期浮腫高發期在孕期28周左右。通常情況下會多發於腿部和腳的腫脹,也有一些人會出現全身水腫。孕期水腫產生的原因◆ 子宮增大孕期由於月份增加,孕媽從外在觀察會發現肚子越來越大,其實是寶寶成長後子宮增大,然而子宮增大的同時骨盆壓力會增加。
  • 孕期水腫讓你覺得很難看?4種方法堅持下去,就能得到改善
    不少女性在懷孕期間都會出現各種孕期反應,比如嘔吐、易疲乏、水腫等症狀。有的孕媽出現的水腫很是誇張,不僅大腿會水腫,胳膊及下肢都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毫無身材可言。水腫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但不管是哪種原因引起的水腫,生活中都應學會緩解水腫的方法,如此才能使孕期稍微輕鬆些。
  • 孕期水腫原因及解決辦法!
    孕期水腫是很多懷孕女性都曾面臨的情況,它是懷孕後很難避免的症狀,特別是在懷孕中後期時,水腫情況更易發生。那麼孕期水腫是怎麼回事,如何辨別是水腫還是肥胖呢?[彩虹] 孕期水腫≠孕期肥胖隨著孕周的增加,又由於運動缺乏以及大量營養元素的補充,不少孕媽脂肪堆積,體重出現大幅度增長,四肢都圓潤了不少,看起來跟腫了沒啥兩樣。對於毫無經驗的孕媽,水腫、肥胖可傻傻分不清了!下面小愛就教你一招輕鬆辨別是腫了還是胖了?
  • 孕期發胖正常,但是水腫胖就不正常了
    但是孕期有一種胖是完全不正常的,就是水腫發胖,所以對於有水腫的媽媽而言消退孕期水腫是每個孕晚期有所困擾的媽媽比較迫切的事情。那麼對於本來就有點胖,身上的肉就多,那要怎麼區分是正常還是水腫呢?其實孕婦水腫的辨別方法非常簡單:只要你輕輕用手指按壓你的手背或者小腿,如果皮膚能立刻復原就是正常,反之就是水腫了。
  • 為什麼孕期會出現水腫呢?孕期水腫正常嗎?
    孕期水腫所引起的,常見於妊娠後期,多發生於腳掌、腳踝、小腿等人體較低處部位,有時臉部也可以見到輕微水腫。為什麼孕期會出現這種變化呢?孕期水腫正常嗎? 孕期水腫的發生,是由於孕期血管內的液體成分滲出血管,積聚到組織間隙而致。多數的孕期水腫都屬於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也不排除一些是病理原因所致的水腫,如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合併腎臟疾病等,也可導致孕媽在孕期出現水腫。
  • 孕期水腫的最厲害的,就屬這位孕媽了,什麼都變大了
    這不就有一個孕媽在後臺留言說自己現在水腫的厲害,自己的衣服已經穿不下了,現在能穿的就是老公的衣服了,什麼老公的短褲,牛仔褲,大背心,大拖鞋,只要能穿上的,孕媽們都會毫不客氣的穿上,因為自己的衣服真的是穿不下了。
  • 懷孕真辛苦,孕婦水腫成「象腿」!5個小妙招輕鬆緩解
    孕期水腫主要是因為血管內的液體成分滲出血管,然後積聚在組織間隙中造成的。一般來說,孕期水腫多發生在孕28周以後。由於胎兒發育加快,子宮越來越大,對身體的壓迫增加,很可能會壓迫到靜脈回流。靜脈回流不好,就容易出現下肢水腫的現象。
  • 孕期水腫的最厲害的, 就屬這位孕媽了, 什麼都變大了
    現在能穿的就是老公的衣服了,什麼老公的短褲,牛仔褲,大背心,大拖鞋,只要能穿上的,孕媽們都會毫不客氣的穿上,因為自己的衣服真的是穿不下了。這還只是表面的情況,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但是還有一些大家不能看到的情況,那就是孕期水腫帶來的疼痛,有些孕媽們膝蓋疼的受不了。這個時候都是需要老公和家人們好好的照顧孕媽。
  • 孕期哪個階段容易水腫?試試這些辦法「消」掉它!
    Q1 何為孕期水腫? 孕期水腫的確很常見 10個中有6~7個是水腫許多孕媽在孕晚期體重會大幅度增加究竟如何區分到底是水腫還是胖了呢?
  • 孕期哪個階段容易水腫?試試這些辦法「消」掉它
    很多準媽媽到了孕後期都會發現自己下肢「胖」了不少就連腳丫子似乎也胖了一圈以前的鞋都穿不進去其實這未必是胖而更可能是孕期水腫Q1何為孕期水腫?孕期水腫的確很常見10個中有6~7個是水腫許多孕媽在孕晚期體重會大幅度增加究竟如何區分到底是水腫還是胖了呢?
  • 孕期出現水腫,準媽媽該怎麼辦?來試試這幾個小妙招…
    @90後寶媽:哎呀,肚子越來越大,腿也越來越粗,是不是我每天喝水太多了? @二胎寶媽:別提了!我懷第一個寶寶的時候還好,這次懷二寶腳腫得要穿比平時大兩號的鞋,可能是喝水沒控制好。
  • 孕期水腫怎麼辦?奉上六大妙招輕鬆搞定
    但是孕期有一種胖是完全不正常的,就是水腫發胖。水腫幾乎是每個孕媽避免不了的,如果某天你發現你的腳踝、小腿、胳膊或者是臉越來越腫了,而且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皮膚會明顯地凹下去,且不會很快地恢復,這表示你遭遇了孕期水腫。準媽媽為何會水腫?孕期水腫該怎麼辦?怎樣預防孕期水腫呢?針對這些問題,今天小脈孕寶就來為各位孕媽答疑解惑。
  • 教你應付水腫妙招!孕媽:咋不早說
    但其實除了這些症狀以外,孕期的水腫,以及下肢疼痛的問題也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在準媽媽到了孕後期(孕28周後) 很容易發生水腫現象。但準媽媽們無需過分擔心,大部分的水腫隨著孕期的結束都會自然消失。★如果準媽媽在孕期出現嚴重的水腫現象,或者是出現面部腫脹、視力模糊、嚴重或持續性的頭痛等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以免出現更嚴重的妊娠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