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姓市民一個姓氏倆讀音 這個"相公"很隨意

2020-12-16 湖南在線

  本報訊(記者 胡媛媛)「我可是『千奇百姓』欄目的忠實讀者,每回看到因奇特姓氏被誤讀鬧出的笑話,總是感同身受!」本報發出的奇特姓氏徵集令,吸引了「熊貓姓氏」一族紛紛來電講述自己的生活趣事,不過59歲長沙市民相錫邕的來電,卻給記者又上了一課:「我的姓氏有兩個讀音,而且都是正確的,要想知道怎麼念,得先看起源再決定!」

  一個姓氏兩個讀音

  「我這個人愛開玩笑,有時別人叫我xiāng先生,我會糾正他『我姓xiàng』,而若他改口稱xiàng哥,我又會來上一句「其實稱xiāng也沒錯哦』,一來二去把對方都給弄暈了。」相錫邕笑著說,自己並不是調口味,相比起很多奇特姓氏因是多音字而被錯讀,自己的姓卻「包容性」特別強,「相的兩個讀音都是姓氏的正確讀音。」

  相錫邕的老家在河南洛陽新安縣,年輕的時候他還因此請教過村裡的老人,「讀哪個音,其實還是由姓的起源決定。」相錫邕說,讀xiāng的相氏,根據《姓譜》的記載,河南商丘相氏是商帝相土的後裔。相土是商湯的十世族,傳說他還是馬車的發明者。而讀xiàng的相氏,則是出自子姓,相傳商王河亶甲居住在相地,後來又遷都他處,而仍然留居在相地的人,便以相作為姓氏。「只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很多家門的姓氏起源難以溯根,究竟是稱第一聲還是第四聲,大夥也就隨意了一些。」

  喊聲「相公」笑聲多

  如今,相錫邕在湖南農大附近的小區開了一家水果店,雖然門面不大,但生意還不錯,「我有一句別人怎麼都用不了的『廣告語』——我姓相,相信我!」相錫邕說,就衝著這個姓,短斤少兩、以次充好的事他絕對不幹,久而久之居民們都很信任他了。

  「現在年歲大了,我還因此多了一個暱稱『相公』。」 相錫邕說,剛開始自己還有點不好意思,特別是女同志如此調侃時,也會臉紅一會。不過時間長了,自己也會爽朗地應上一句,「姓名不過是一個符號,如果能因此給周邊人帶來快樂,才是最有緣分的事!」

  本報的奇特姓氏徵集活動還在進行中,如果你是特殊姓氏的「主人」,如果你因此遭遇過奇事、新鮮事,都可撥打本報熱線96333或@長沙晚報官方微博。

相關焦點

  • 「戢」作為姓,讀音到底怎麼念?
    近日,在銀行工作的小劉在錄入客戶信息時遇見了一件難事,一名叫戢曉琴的市民說自己姓「zhe」,可是電腦上竟然查不到這個讀音。這是怎麼回事呢?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原來「戢」是罕見姓氏,在十堰房縣城關鎮戢家塝子一帶,居住著大量戢姓人家。
  • 姓氏讀音瑣談
    姓氏異讀有五種類型,一個字在一般用法時和作為姓時用法的讀音相近,聲調不同;例如「那」字,讀音是nà,在作為姓時讀音為nā。字在用作單姓和複姓時,讀音不同,例如「尉」字在作單姓時是讀wèi,在用作複姓「尉遲」時,讀音是yù。兩個字用作姓時,寫法不同,讀音相同,但不能互用;例如邵和召用作姓時都是讀shào,區和歐用作姓時都是讀ōu。一個字在作姓時和用法時有不同的讀音,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的,例如仇,有兩個讀音chou和qiu,在用作姓時不能讀chou,要讀qiu;樸,讀音Pu和piao,在用作姓時讀作piao。
  • 【四庫•百科】中國少見姓氏讀音及來源
    來源,宓姓出自上古的伏(宓)羲氏,與伏姓的源流是一樣的,是伏(宓)羲氏的後裔。是一個很古老的姓,歷史上有著名的宓子賤,孔子的學生。當今沒有特別有名的人,在山西、浙江此姓較多。 羋姓讀音 mǐ該姓是春秋楚國王族姓氏,是荊楚十八姓氏的始祖。和子姓一樣衍生出了幾百個姓氏不過如今這個姓並沒有和子姓一樣消失,該姓目前還存在。媒體中見過。
  • 姓氏讀音趣談
    有些特別的姓氏用字,有兩種讀音,表示兩支不同的姓氏。遇到這樣的情況,只有詢問本人:「您的姓該怎麼念?」
  • 資料 | 「時」姓的讀音初探
    ——「時」姓的讀音初探即墨  時進    閱讀提示:        2、xx切,是古代注音方法。即用前面字的聲母與後面字的韻母和聲調相拼。一、 緣起        相信很多的時姓人都會有一個疑問:我們到底姓啥?
  • 爸爸姓「母」,給龍鳳胎取名很霸氣,孩子卻表示:還是改跟媽姓吧
    另外,兩個孩子媽媽姓氏的讀音與爸爸姓氏讀音相近,這樣一來,孩子既隨爸爸姓,又可以隨媽媽的音姓。龍鳳胎的名字本來含義還不錯,親戚朋友們叫著也覺得順口,可是直到兩個孩子上小學了,才發現名字帶來的不好影響。後來,很多同學就拿這個梗嘲笑兄妹倆,龍鳳胎兄妹倆聽多了以後就有情緒了,哭著回家向爸爸說:「我們不想跟爸爸姓了,想跟媽媽姓。」
  • 中國最古老的8大姓氏,也是上古八姓,可能有4個姓你不知道讀音
    中國最古老的8大姓氏,也是上古八姓,可能有4個姓你不知道讀音說起姓氏,許多人都會提及到《百家姓》,《百家姓》卻是上古八姓衍生出來的,而上古八姓是我國最古代的8大姓氏,也是有將近5000年歷史。上古八姓分別是:姜、姬、媯、姒、贏、姞、姚、妘,其中媯、姒、姞、妘,我相信許多人都不知道讀音。其實這上古八姓可以說是皇帝的嫡系後裔,故而才會有後來的「黃帝子孫」的說法。因為都是黃帝的子孫,而在漫長的歲月裡面,經歷了幾個時代,分封在了各地,所以後代多數是以地名作為姓氏,所以才會有這八姓的出現。
  • 揭秘姓氏來源:「東郭」確有其姓?「嬴」姓很古老
    與其他同類型展覽不太一樣的是,本次展覽與文字、圖片相配合展出的還有精選的百餘種兩百餘件珍貴文物,一起印證中華姓氏的緣起和演變。比如,有包括侯氏孟姬銅簋、衛伯須銅鼎、曾大工尹季怠戈、盅鼎等54件青銅器,刻有姓氏文字的甲骨45件,以及珍貴族徽拓片32件等。
  • 中國筆畫最多的一個姓氏,沒幾人能讀對寫對,印名片需給姓氏注音
    中國的姓氏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我們每個人都各自擁有自己的姓氏,有的人為自己的姓氏驕傲自豪,也有的人為自己的姓氏尷尬無比,還有的人因為自己的姓氏而生出了許多的麻煩……今天想和大家聊一個非常罕見的奇葩姓氏,這個姓氏堪稱是中國筆畫最多的一個姓氏,且筆畫極為複雜,很多人都不會讀也不會寫。這個姓氏就是爨。
  • ...這是個多音字,用作姓時讀「Guō」說起來,這個姓氏還是蠻有來頭的
    我都姓了一輩子「Guō」了!我老伴看到了,還開我玩笑,叫我老咼(Wāi)。  見習記者邵巧宏核實報導:83歲的咼適之姓咼,所以對「咼」字特別敏感。  為了這個字,他還特意跑了趟報社。他說,這個姓是從繁體字「咼」(Guō)簡化而來的。以前,他的名字一直是用繁體字,後來因為做證件,電腦上老打不出這個字,就只好用「咼」字。
  • 姓氏 鐔姓起源及其文化故事
    鐔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臺灣省也名列在第九百八十八位,以文州、穎川為郡望
  • 中國姓氏的讀音你都知道嗎?
    現在我們已經習慣於說「按姓氏筆畫為準」之類的話了,在大多數人心目裡,姓氏是一回事。其實,在古代,姓和氏之間有著較大的差異。
  • 姓氏讀音被標錯,值得打場官司嗎
    前兩天,成都商報在頭版重點報導了一起因「姓氏」讀音引發的官司。年輕律師單瑞峰因為接受不了登機牌上自己的「單」姓被錯誤標註為「Dan」,以個人身份對川航提起訴訟,索賠1元,現在當地法院已經成功立案。(《成都商報》10月26日)    對我來說,這當然是一件值得激賞的事。
  • 孔子就是這個姓氏的後代,實際上歷史這個姓還統一過中國
    今天要聊的這個姓氏,可謂與眾不同。要知道。殷姓可是孔子的先祖的姓氏。傳承姓氏文化,弘揚中華精神姓氏釋義1.富裕,富足。2.深厚,懇切。3.眾,多。據《風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記載,商朝君主盤庚將國都從奄遷於殷,故稱「殷」或「殷商」。殷商滅亡後,殷商遺民以國名為姓,稱殷(依)氏。該支殷氏已有三千多年時間,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該支殷氏早期讀音作yī,春秋末期亦改作yan,唐朝後亦皆混淆改姓氏讀音作yin。
  • 一個稀有的姓氏配一個好聽的名字,讓人羨慕!
    近日有一個話題「有一個稀有的姓」引起小編的注意,在生活中常見的姓氏就那麼一些,你以為中國的《百家姓》只有100個姓氏嗎?其中在宋編中的《百家姓》共收單姓408個,複姓32個,共計440個姓氏,而現代通行本《百家姓》在宋編基礎上,又增收了單姓36個,複姓28個,總計504個姓氏,那麼在這其中有很多好聽稀有的姓氏,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好聽稀有的姓氏名字。
  • 最容易讀錯的5個姓氏,有些姓氏有3個讀音,能全部讀對的不簡單!
    中華姓氏文化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每一個姓氏的都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歷史,每一個姓氏的來源都是那樣獨特,不僅僅如此,有些姓氏在讀音和讀法上都有別於漢字發音,這些姓氏在上千年的演變中,有著特別的讀音,比如下面要講的這幾個姓氏,都是讀音容易讀錯的姓氏,而且這些姓氏並不是很常見,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
  • 這個古姓有兩種讀音,霸王項羽也提到過,也是華夏遠古姓氏之一!
    其中有一個翟王,這邊是今天要講的故事。「翟姓」有三種起源,其中兩種為黃帝後裔,一種為炎帝後裔。在西周初期,翟國其實就已經存在,不過是以隗(Wěi)姓赤狄人所建的部落國家,而隗姓則是炎帝的後裔,是一個特別古老的姓氏。不過這個翟國在史書裡資料特別少,之後被晉國所滅,翟國成為了晉國的一部分,翟民也就成了晉民。
  • 歷史最尷尬的姓氏,和一個國姓同音,女孩子難以啟齒,偷著去改姓
    文/酒釀櫻桃歷史最尷尬的姓氏,和一個國姓同音,女孩子難以啟齒,偷著去改姓在我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無論是在面試工作、在班級內自我介紹,或是交朋友的時候,首先第一句,就是我姓什麼,名字叫什麼。今天我們要提到的一個姓氏,其實沒什麼,但是對於年輕愛漂亮的女孩子來說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小編相信大家可能都已經猜到了吧,這個姓氏就是豬。
  • 你姓什麼?一讀就錯的68個姓氏,第一個就讀錯了!
    來說吧,用在姓氏上,它就不是仇恨的「仇」字讀音了,應該讀「求」。68、丨,作姓氏時讀yī。河南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河南大學教授魏清源解釋,這種「姓氏異讀」產生的原因,一是漢字古音、今音本來不同,姓氏可能保留了這個字的古音;二是各地方言、聲調不同;三是民族習俗的遺存。  魏清源說,異讀姓氏大致有5種類型。
  • 這些姓氏的讀音,十個人九個錯!
    特別是在社交場合,讀錯了姓,會讓對方產生尷尬,也會給自己帶來難堪,於人於己都沒有好處。而且有些姓氏還具有迷惑性,例如「員」這個字,初一看,連小學生都知道,成員、員工的員啊,誰不認識。可是這個「員」字也可用作姓氏,我有個朋友就叫員好,怎麼念?員(yuan第二聲)好?錯啦,人家叫員(yun第四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