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對別人嘲笑,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協調孩子內心世界?

2020-08-27 Sunny陽光天使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視頻:


小女生在班上被排擠了,雖然她很努力的在自我反省,為什麼大家不喜歡自己,要嘲笑自己。


但是,跟父母講起這件事時,還是留下委屈眼淚。


其實,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因為某些原因,受到外界的嘲笑與排擠!


有些孩子可以堅強挺過來了,而有些孩子或許就因此徹底「黑化」了。


其實此時家長的態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這樣事情,幫助孩子成長呢?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看到這一點,很多家長會很好奇:孩子明明受委屈了,為什麼還要我們不要過度保護他們呢?


其實,這個世界沒有誰可以做到誰都喜歡的,我們每個人都會被別人議論、嘲笑的......


所以,與其說,我們父母將孩子很好的保護其他,讓他不接受外面一切嘈雜的聲音,倒不如讓孩子練就一副強大的內心去面對一切。


因為,我們能給他們的保護是一時的,而不是一世的。


要注重孩子心理成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接觸形形色色各類人,身處於不同的環境,肯定也會聽到各式各樣的聲音。


所以,家長一定要多跟孩子溝通,了解到孩子遇到了事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就能知道孩子內心世界的一些變化。


這樣才能好的跟孩子做心靈式疏導,才不會導致事情一直「惡化」下去。


引用別人的故事去啟發孩子


可以舉一起名人或者英雄的例子給孩子 看一看那些英雄人物,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遭受很多的挫折和考驗。


同時,我們也可以給孩子看幾本心理學方面的書,可以讓孩子學習到解決的方法,在面對別人的評價時,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在遇到逆境之時,孩子還能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能夠勇敢面對所有批評,能聽得了好話,也能接受別人提出來的意見,才能真正經歷磨練,才能得到快速地成長!


現在教育中,很多家長都陷入一個誤區,他們會喜歡用「誇獎式」話語來教育孩子,這樣讓孩子沉浸在其實我還不錯的這樣一個錯覺裡,他們會不能接受外界一切不好的聲音。


其實,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過度誇獎孩子,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情之後,可能會有人說難聽的話,甚至會聽到別人特別難以接受的話,這個時候,把心態調整好,積極改正錯誤就好。


其實,在孩子被嘲笑、被孤立、被排擠時,作為家長,我們要積極引導孩子找到更多的解決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不會因為幾句話被打倒,才能保持更好的心態!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面對別人的嘲笑,孩子不會面對怎麼辦?專家:用愛引導孩子成長
    不會處理的孩子,可以就會非常怨恨別人,或者想出來報復別人,不能正確處理這件事,是很多孩子的通病。教育專家指出來,在這樣的時候,家長的態度很重要。家長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這樣事情,幫助孩子成長呢?01 家長不要過度保護經常在父母的保護之下,孩子從來沒有面對過別人的批評,才會出現,一聽到別人的指責,就會受不了,內心太脆弱。
  • ​面對他人的嘲笑,如何引導孩子勇敢地做自己?
    「你長得真難看」,有沒有想過當別的小朋友對自己的孩子說出這句話時,作為家長的你會是什麼感受,又會做出什麼反應?你是不是氣不打一處來,雙拳緊握,面部發紅,隨時準備大戰一場又或者告訴孩子找個更難聽的嘲笑過去。我想這肯定是親爸媽,這樣做我們的確是會舒服些但是會更受傷,那麼面對嘲笑,我們該如何更好地引導孩子呢?
  • 家庭條件不好,孩子被親戚嘲笑,家長該如何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但是出生在哪個家庭沒人能改變,給孩子怎樣的生活卻是家長可以選擇的,而保護孩子擁有一顆精神豐富健康的心也是父母應該盡力要做到的。 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可以讓孩子懂得如何去維護個人的人格尊嚴,不會隨便任人歧視和侮辱,傷害了自尊心就是傷害了他人感情和尊嚴。
  • 孩子的內心太脆弱?家長如何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強大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還沒說兩句就哭,別人可能給開個玩笑孩子就要發脾氣。有時候我們作為家長確實應該顧及孩子的情緒,但是如果事事都要小心處理,也不利於孩子成長。畢竟在家裡父母可以對孩子好言好語,可出了社會就沒有這樣的人繼續遷就了。
  • 在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父母要教會孩子合理地去面對別人的嘲笑
    在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父母要教會孩子合理地去面對別人的嘲笑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教會孩子合理去面對別人的嘲笑在一個電視劇中,有一個女孩子說,在學校會經常遭到別人對自的嘲笑,有很多的同學都在笑話自己
  • 孩子被人嘲笑欺負了,家長怎麼反應才是真正保護孩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受到別人的嘲笑,不管是偶爾被人取笑,還是長時間、經常性地受到周圍人的嘲弄,雖然這些嘲笑大多無惡意,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是一件非常苦惱的事。如何教孩子應對嘲笑的技巧,家長又能幫上什麼忙呢?
  • 如何讓孩子坦然面對失敗呢?
    孩子喜歡與別人比賽,在幼兒園裡老師舉行吃飯比賽、穿衣比賽,父母也會藉助這些激勵孩子,使其做事快一點,更好一點。在我們眼裡這些只是簡簡單單的比賽,但對於教育孩子卻有大大的學問。有些孩子,只喜歡贏,但卻輸不起,一旦比不過別人,會很不開心,甚至大哭大鬧,「我不幹,我不幹」,有些心軟的父母就會繳械投降說:「好好好,算你贏」。或者重新玩,故意輸給孩子而息事寧人。
  • 孩子復學後成績下滑,家長該如何面對?
    上火的是,馬上要到來的小升初分班考試、中考、高考等,當下孩子的成績該如何面對呢? 一位馬上要參加高考的學生,摸底考成績比預期低了近一百分,面對這個成績,孩子非常淡定的說,沒事,還可以復讀。家長卻坐不住了,說,那你想都別想。
  • 作為一名家長,我寧願自己的孩子是「醜娃娃」
    文/呂林浩做家長的,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漂亮、聰明、健康、勇敢、自信,無限趨近於完美!王力宏攜手碧碧·雷克薩獻聲醜娃娃但現實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甚至有很多缺點,包括我們的孩子!但在看過一部電影後,我寧願自己的孩子是「醜娃娃」,而不是那個完美世界裡的「陸少」!
  • 家長們是否想過,孩子可能會很平庸,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源自網絡,侵權必刪然而,如果有一天我們發現孩子其實很平庸時,除了非常失望之外,又該如何調整積極面對呢?這可能會是很多父母的困惑。我們以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為指導進行梳理,就可以從四個方面調整和面對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
  • 生活已經那麼艱難,如何讓孩子樂觀面對?唯有帶領孩子探索內心
    我們大人教育孩子時,總會從自己的角度切入。不管是好的、壞的,都會先在自身找原因。所以市面上你會看到很多教家長如何進行情緒管理,如何探索內心獨白、如何和孩子溝通的書籍。但其實教育是一個給予和反饋的過程。如果每次出現問題,都只從父母方去反思,不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緒,很難會有一個讓雙方都滿意的結局方案。
  • 面對孩子性格膽小、孤僻,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
    每位家長都希望可以培養的出積極樂觀的孩子,可往往一些孩子總會出現內向、膽小的情況。看見陌生人下意識的後退,不敢與別人溝通交流,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出現這個性格時, 往往都會感到特別焦慮,但自己卻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才能讓孩子做出改變。
  • 孩子剛上小學,就特別喜歡嘲笑別人的缺點,該如何糾正?
    如果孩子嘲笑一個體型看起來比自己強壯的人當然,受到打壓的根源可能是孩子自己。在新環境初期,即使這根源沒有消失,但也沒有暴露,也不至於會導致其他人的反感和壓制。所以先發制人,挑釁別人(嘲笑是其中一種方式),使得他人怕自己,以便日後不敢「欺負」自己。
  • 面對抑鬱症的孩子,自殘行為,家長該如何掌握順勢而為的三不原則
    面對抑鬱症的孩子,自殘行為,家長該如何掌握順勢而為的三不原則每天看到各大平臺的私信留言:云爾老師,請你幫助我們家庭吧!令我感受到非常大的壓力。這麼多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我感受到要讓人人都要懂點心理學任重而道遠啊!家裡有一個抑鬱的孩子,家長都抑鬱了。我講過很多次,需要家長學會順勢而為引導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 孩子膽子很小,內心總會產生恐懼,家長該怎麼辦?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這樣一個人,但往往這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孩子的性格養成與很多因素有關。現在的一些孩子性格總是比較內向,不善於與別人交流,多數家長看到這種情況後,總是想一些辦法讓孩子試著去改變這種膽小內向的性格,可卻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法讓其改變。
  • 面對孩子內心「隱秘的角落」,家長究竟應該怎麼做?
    不少網友以《隱秘的角落》為例,去揣測那位身穿藍衣搶手機的女孩內心的惡意,認為她「自己緊緊拽著天台欄杆卻教唆另外兩個女孩跳下去試試」實乃居心叵測,評價她「搶手機的時候表情兇狠冷漠讓人看了害怕」。更有甚者,罵出了許多不堪入目的髒話。面對這一情況,視頻的拍攝者在接受採訪時解釋道:「孩子家長說去天台玩耍並不是藍色衣服孩子的主意。」「搶奪手機是出於對本身的自我保護意識,我不怪她。」
  • 作為父母,我們如何跟孩子交流
    二、我們表達的東西是內心想要表達的嗎孩子的思維表達往往簡單,並不會太多的含蓄婉轉。最常見的是,父母痛心疾首的表達競爭的殘酷和時間的緊迫,想著,「我都這樣急火攻心了,你該下定決心好好學習了吧」。但實際的情況是,孩子只會感到壓力和殘酷,但並不會激發起那種鬥志。我們想當然的那種「知恥而後勇」,並不經常發生,反而經常發生的是「知恥而後挫」。
  • 中元節,如何與孩子談論祖先?我們又該如何面對血脈流傳的關係?
    我們和祖先的關係,是傳承,又是支持,是引導我們勇敢面對人生之路的信心。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資格感、活得像個人樣兒!正是因為我們有那麼多的祖先,殷殷期盼著我們的人生更加幸福美好,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信心面對自己的生活。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境,都要挺直了腰板去積極的面對!
  • 我為什麼會被嘲笑——媽媽與自閉兒子共同面對被嘲笑課題!
    目前擔任雅恩家長學習督導石子媽媽七年的幹預之路,經歷的疼痛與美好,讓她變得特別能夠理解和願意幫助更多家長們的心靈成長。一起來了解石子媽媽的幹預經歷,希望帶給大家更多力量!後來我們去找了老師,老師說我也沒念名字,沒說是誰寫的,孩子一哭反而暴露了……而後又有了再一次被念作文,第三次被念作文……兒子回來堅強地和我說:媽媽我忍住了。但是我知道,孩子內心是掙扎的,他有著巨大的憤怒,可是面對那些嘲笑他的同學,他不知道該怎麼辦。通過這件事,我不由回憶起我以前念書時被嘲笑的經歷。
  •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了解嗎?
    一些致力於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父母,陪伴孩子走過成長敏感期、度過分離焦慮、圓滿地完成幼小銜接,平穩地走過三年級……人人豔羨的「別人家的孩子」,一定能有個安然平穩的青春期嗎?不! 大家上在網上「尋醫問藥」——「如何平穩度過青春期」、「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可是,青春期的孩子究竟最討厭什麼?內心有著怎樣的焦灼與恐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