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自從懷孕後就陷入了苦惱,當然,並非是老公不懂事,家人不關心,而是開始了失眠,無盡的失眠!莉莉自己也想不明白,明明尿液不多,卻總想起夜上廁所,之前自己從來都是沾枕頭就睡著,怎麼突然加入了失眠大軍?
其實懷孕後,很多平時能一覺睡到大天亮的人,都開始輾轉反側、翻來覆去地睡不著。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個現象呢?有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呢?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為你帶來困意,今晚能睡個好覺。
01先來看看為什麼懷孕後會睡不著吧!
1、體重增加
其實大部分孕婦失眠都是因為這個原因,懷孕後體重增加,腹部變形,讓人腰酸背痛,呼吸困難,翻個身可能都會從夢中醒來。
2、腸胃不適
有的孕媽睡不著是因為躺下來的時候,姿勢改變,增大的子宮壓迫到了腸胃,特別是胃部,賁門受到壓迫變得鬆弛,胃酸從「門縫」流了出來,腸胃會感到灼熱難受,影響睡意。
3、荷爾蒙改變
這也是導致很多孕婦失眠的原因,懷孕後荷爾蒙分泌會發生變化,心裡格外敏感,抗壓能力減弱,心情憂鬱更是加劇了失眠的發生。
4、飲食變化
懷孕後很多人的口味也會發生變化,平時擼串、吃炸雞不在話下,但是懷孕後可能會覺得難以下咽。以前下午來杯咖啡提神,但是孕媽很可能因為這杯咖啡而夜裡輾轉反側。
早期的失眠可別掉以輕心,因為隨著胎兒的增長,越來越沉重的身體會讓孕婦越來越難以入睡,這份痛苦每個經歷過的人都會懂得。況且寶貝出生後,寶媽想睡個整宿覺更是個奢侈的冥想,所以孕期要抓緊最後的機會睡個好覺。想睡個好覺,首先要找對睡姿。
大部分人習慣仰睡,但是懷孕後,仰睡會壓迫腹部主動脈,造成呼吸急促,體位性低血壓。而且仰睡不僅是不舒服、難以入睡的問題,嚴重的還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流產。
02根據懷孕的時期不同,要採取不同的睡姿。
1、3個月以內
這個時期自身壓迫不是很嚴重,睡姿也沒有嚴格要求,只要是能讓自己感到舒適的睡姿,如側臥、仰臥都可以。要提醒的是,趴著睡的習慣要改正。
2、4—7個月
這個時期仰臥睡覺會逐漸感覺到不舒服,建議採用左側臥睡。當然有的孕婦下肢比較沉重,那麼建議保留仰臥睡,睡前把枕頭墊在腳下,稍稍抬高下肢。羊水過多或者懷的是雙胞胎,也要採取側臥睡姿。
3、8個月——臨產前
這個時期的睡覺姿勢尤為重要,甚至關係到胎兒和產婦的安危。孕婦務必採用左側圍,糾正逐漸增大子宮的右旋,減輕腹部主動脈和髂動脈的壓迫,調節血液循環,維持子宮動脈的供血量,保證胎兒正常的生長發育。
另外,現在妊娠高血壓的發病越來越多,這是懷孕5個月左右高發的病症,會出現浮腫、蛋白尿等一系列症狀,嚴重了還會抽搐、昏迷,關係著產婦的生命安危。而左側臥睡可以有效降低妊娠高血壓的發病率。
03有一些小竅門也可以起到一臂之力。
1、準備孕婦專用枕
側臥並非是90度側臥,而是30—45度側臥,可以選購一個舒適的孕婦專用U型枕頭,支撐腰部和腹部,舒適的進入夢鄉。有人擔心,孕期過後,孕婦專用枕是不是要被「束之高閣」了,不用擔心,它還可以成為剛剛會坐寶貝們的玩物哦。
2、補鈣
到了孕晚期,孕婦的鈣流失比較快,夜裡可能因為抽筋疼痛驚醒,此時需要及時補充鈣質,防止因為缺鈣影響睡眠質量。有的孕婦服用鈣製劑會便秘,可以替換為液體鈣。
3、睡前減少飲水
孕婦的膀胱受到擠壓,本身的排尿次數就會增加,很多人睡不好與頻繁起夜離不開關係。孕婦最好白天多喝水,睡前3個小時控制飲水量,睡前再小便一次,以便減少夜裡起夜次數。
4、看書聽音樂減壓
懷孕後因為激素變化,孕婦容易患得患失,對未來育兒的顧慮也會徒增心理壓力,引發失眠。可以多參加一些交流沙龍,參加朋友聚會,看書、聽音樂的方法,放鬆心情,消除失眠。
04最後要說的是,這些食物也可以幫孕婦睡個好覺
1、牛奶
牛奶是孕婦必不可少的補鈣食品,其實除了幫助補充鈣質,牛奶也是為孕婦助眠的好物,睡前一杯溫熱的牛奶,可以讓孕婦快速進入夢鄉。牛奶中的色氨酸還能抑制大腦的興奮,讓人產生疲憊,快速進入夢鄉。
2、蜂蜜
蜂蜜也是營養豐富的食物,而且還含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有安神健腦的作用。「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孕婦睡前一杯蜂蜜水,不僅安神助眠,對寶貝的智力也很有好處。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孕期血糖高的孕婦,不太適合這個方法。
3、核桃
核桃同樣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能緩解孕婦失眠多夢,精神衰弱,還能營養大腦,促進寶貝智力發育,但是很多人並不喜歡吃核桃,可以買核桃粉,或者把核桃與其他水果一起打成汁代替,一次只要兩個核桃就可以了。
4、小米
小米的色氨酸是穀類的「狀元」,有和胃安眠的作用,晚餐喝一碗小米粥,也有助眠功效。
5、燕窩
如果你經濟條件比較好,那麼可以用燕窩來改善睡眠。孕婦食用燕窩,既能改善體質,提高免疫力,還能預防孕期貧血,養顏美容。它雖然價格不菲,但對於保守催眠折磨的孕婦,卻是個不可多得的好物。與其花大價錢買各種補品,不如用燕窩來提升睡眠質量。
希望看了以上內容,如果你是或者你家裡有孕婦,能夠幫助她們睡個好覺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