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一則噩耗震驚全球,一場大火在巴黎聖母院熊熊燃起,幸而大部分文物都被保存下來,可是塔尖和玫瑰花窗永遠地消失了。很多網友開始惋惜起這個世界級瑰寶殿堂,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愛的姑娘,終究也失去了他心愛的鐘樓。悲傷惋惜之餘,讓法國美食來安慰一下我們吧,希望煩惱煙消雲散!
巴黎聖母院
1、 鵝肝。作為世界三大美味之首,同時也是法國著名料理,鵝肝高昂地成為必嘗法國美食,而且價格不菲。通常作為前菜出現在人們眼帘,可蘸果醬配麵包吃。還可煎食搭配松露、蘋果、梨等配菜。鵝肝無論是在聖誕節、萬聖節等重大節日,還是在平常日子都司空見慣,因為幾乎法國每家每戶都會醃製鵝肝。鵝肝香滑軟嫩,富含高膽固醇和維生素,補血益腦,增強免疫力。
鵝肝
2、蝸牛。料理蝸牛是法國人拿手技藝,很多人不能理解吃蝸牛,可吃過的人絕對入坑,有一種吃了還想吃的魔力。其實蝸牛就是高配版田螺,它肉質緊實,肥嫩多汁。烹飪需要大量時間,加黃油、大蒜等調味品烤制,噴香出爐。還可用來熬湯,鮮味撲鼻。
香草焗蝸牛
3、鴨胸肉。在法國要成為每個人心中所屬的那塊鴨胸肉是挑剔的,只選取少部分品種鴨子的胸脯來製作。經典法式吃法就是風乾和熱吃。風乾後肉脂飽滿,肥而不膩,切為薄片用作前菜;後者和牛排烹飪方式相同,可選三分熟或五分熟食用,搭配義大利香脂醋,作為主菜。
鴨脯肉
4、奶酪。誰動了我的奶酪,在法國動了也沒關係,因為有將近一千種任人挑選。奶酪味道獨特,氣味也有點難聞,所以初嘗者需謹慎。原料有牛奶、山羊奶、綿羊奶,烹飪技巧有沒煮熟的和經過巴斯德滅菌的。奶酪配紅酒成為當下減肥佳品。
奶酪
5、法棍:如果說在法國沒吃法棍就等於沒去法國,作為一款平民美食,它見證了法國悠久的歷史過程。大街小巷就能看到路人抱著一大袋法棍來來往往,剛出爐的法棍香氣四溢,外皮有嚼勁,有點硬,可是裡面軟嫩易化,有蒜香和橄欖碎口味。
法棍
6、馬卡龍:大家不要誤解,這不是法國總統特屬食物,它是一種精美的藝術品,更是一道美味的甜品。可愛軟萌的外表深得女孩子芳心,而且還會被誤以為是漢堡。表皮酥脆,內心夾雜多種口味的奶油,不喜歡太甜的可選取水果味或搭配茶、咖啡。
馬卡龍
7、 洋蔥湯。古羅馬時代就開始廣泛傳播,外表是一層奶酪做成的殼,裡面裹著切碎後煨香的洋蔥和軟嫩的麵包,代表著濃鬱的法式風情,常作為前菜出現。
洋蔥湯
珍惜當下吧,與其祈禱「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吧?」不要發生,還不如趁現在風光無限好來到浪漫的法國,坐著小船遊蕩在塞納河畔,品著法式料理,搖著葡萄酒杯,給身心放一次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