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據悉,沒有主見的孩子未來難成大器,孩子沒有主見怎麼辦?

2020-08-12 濟南金象山

姐姐和妹妹在挑選開學用的筆記本,12歲的姐姐拿著兩個圖案的筆記本猶豫不決,不知道選哪個好,13歲的妹妹選定了一個就抱在手裡,靜靜地看著姐姐挑選,姐姐問「你覺得那個好?」妹妹指了指藍色的,可姐姐又開始猶豫了...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例子,相信你的身邊或多或少也有這樣的情況,這個時候,會有很多家長說「小朋友,做不出決定也很正常」,但其實遇事猶豫不決,做選擇的時候搖擺不定,總是依靠他人為自己下決定...這都是沒有主見的表現。

孩子沒有主見,就總是追著別人的腳步走,這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是不好的,從小的層面來說,當孩子有主見、有觀點、有想法,在成長過程中就不會被一些不良青年所帶偏,也不會染上一些不良習慣,至少能保證孩子健康茁壯成長,從大的層面來講,只有遇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觀點才會在社會上站得住腳,才能在社會上打下一片天。


那麼,面對那些沒有主見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關注孩子的朋友群體

很多小朋友會喜歡跟比自己大的孩子玩,因為大孩子能玩、會玩的的東西更多,主意更多,小孩子就會玩的更開心,覺得更新奇。這種追隨比自己大的孩子玩的方式會有一定的問題。因為大孩子懂得多,所以大孩子往往是善於做決定的一方,小孩子往往是跟隨的那一方,久而久之,小孩子就沒有了自己的主意,也懶得去想主意了。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可以採取降維的方法。孩子在比自己大的孩子面前容易失去主見,那麼,我們偶爾也可以找比自家孩子小的孩子玩,這樣,他就可以充當哥哥姐姐了,在遊戲的過程中,他就會有充分的主動性,同時也會體會到當領隊的感覺,也就鍛鍊孩子拿主意的能力,提高主見了。

讓孩子學會思考、學會拒絕

當孩子遇事的時候,家長要引導孩子去思考,問問孩子為什麼想這麼多,或者是為什麼要在眾多選項中選擇這一個,遇見問題的時候,問問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以及問問孩子想怎麼解決。無論孩子是否有答案,家長只管著引導孩子就對了。長此以往,孩子遇見選擇或其他事情的時候,第一反應是自己想一下,而不是盲從別人,或者直接去尋求家長的幫助。畢竟,過分的依賴與盲從,只會讓孩子更加沒有主見,甚至更加的懶惰,變得不愛思考。


當孩子遇見與自己觀點相悖的意見的時候,應該鼓勵孩子說出來,比如說,孩子想穿裙子出門,但是媽媽想要給孩子穿褲子,當發現孩子一臉不情願的穿褲子的時候,媽媽應該問一下孩子自己想穿什麼,讓孩子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因為害怕犯錯或者避免爭執而放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當孩子長大後,即便是遇見不公平待遇也可以敢於發聲。

聽話但不能缺乏主見,有主見不等於一意孤行。家長在引導與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留心觀察和孩子,一旦發現出現偏差,要及時糾正,防止孩子過於走極端。在引導孩子有主見的這條路上是需要家長慢慢培養的。

對了,小編最後說一句增強孩子的主見、讓孩子遇事有自己的想法可不是傳統的學校教育能夠交給孩子的,就需要營地教育了!

想關注更多帶娃小妙招,可以給小編點個關注呀~

相關焦點

  • 乖乖女沒有主見怎麼辦?(全文)
    ——乖乖女沒有主見怎麼辦?過年了,媽媽打算給樂樂買件新衣裳,便和嬋嬋的媽媽一起來到了新開張的百貨公司。百貨公司人頭攢動,樂樂的媽媽和嬋嬋的媽媽都忙著為自己的孩子挑衣服。嬋嬋的媽媽手裡捧著三件比較不錯的衣服,問嬋嬋喜歡哪個,嬋嬋一下就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 孩子沒有主見怎麼辦?如何培養孩子的主見,勇敢做決定
    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主見,不知道怎樣給自己下決定。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孩子,他們做事情毫無主張,遇到問題就向家長尋求幫助,他們不僅害怕自己下決定,而且不能自己下決定,結果導致了拖延,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其實這與父母的錯誤教育是分不開的,很多父母從來不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認為孩子還小,沒有足夠的判斷力,萬一做錯了決定就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 孩子沒有主見?優秀的家長都是這樣做
    看完別人家的孩子媽媽優秀,那麼有主見,再回頭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一種很無腦的心情啊!朋友家孩子就特別沒有主見,很多時候自己的事情自己都拿不定主意,媽媽不告訴他,他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不知道自己該怎樣做。
  • 孩子愛跟風怎麼辦?可能是沒有主見,有效引導可以培養孩子主見
    如果孩子沒有擁有這一切的話,那麼他們就會覺得與其他的小朋友相比自己會低人一等。所以這類孩子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那就是他們會為了想要一切而不擇目的。2.沒有主見還有一種可能性也可以使得孩子變得愛跟風,那就是他們本身就是沒有主見的。看到別人有什麼,他們就想要什麼,這類孩子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盲目追求,而是基本喪失掉了理智性。
  • 當自己的孩子沒有主見時,家長怎麼辦?
    父母不妨採取以下幾點對策,讓孩子逐漸擺脫自身的「沒主見」習慣。1、支持孩子自己做主當孩子逐漸長大時,父母可以給孩子適當的決策權,逐步讓他自己拿主意。當然,由於孩子對許多事情的認識並不全面,所以,父母在支持孩子自己做主的同時,也要給予適度的限制與提醒。
  • 孩子沒有主見怎麼辦?白白浪費掉大量時間,如何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在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做事情總是拿不定主意,如果你問他是去公園玩還是去看電影,他會在那裡想半天,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去哪裡。結果,孩子在糾結中浪費了大量時間。還有部分孩子習慣被別人的意見左右,別的同學說這個解題方法好,他就按照這個方法做,另外一個同學說那個解題方法方便,他又開始嘗試這個方法,結果哪一個方法都沒有做到底,花費了大量時間也沒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題方式。
  • 孩子做事沒有主見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這四個教育方法—睿智燈塔
    生活當中,常常有這樣一類孩子,做事特別沒有主見,遇到事情從來不去自己想辦法,總是等著家裡人或者是其他小朋友拿定主意後才去做,很多家長因此頭疼。那麼,孩子做事沒有主見怎麼辦?親戚家的兒子小明,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孩子,學習也好,很多人都拿他當榜樣,但有一件事讓小明媽媽很鬧心,那就是小明太沒有主見了,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自己的一點想法。
  • 孩子太聽話缺乏主見該怎麼辦?
    孩子太聽話缺乏主見該怎麼辦?孩子聽話或許在許多父母看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有的時候孩子們過於聽從父母的話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因為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十分的缺乏主見,他們對於任何事物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只知道去聽從別人的意見,雖然在小時候這樣的孩子我們看不出來有什麼問題,但是當孩子長大之後這種沒有主見的性格就會導致很多問題的發生。
  • 若媽媽在家中是這個地位,孩子將來難成大器,過來人的說法很靠譜
    文|好孕姐一般來說,媽媽在家中地位最高,孩子其次,爸爸最低這種家庭組合最幸福。畢竟,媽媽包攬家中事務最多,對孩子付出也最多,能有較高的地位,對一家人都好。但是,若媽媽在家中是這個地位——最低地位,那麼孩子將來難成大器。
  • 「霸道」的家長,很難養出有主見的孩子,如何培養孩子自主能力?
    大多數的家長在抱怨孩子的時候,沒有主見和想法,但是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強勢霸道,非得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實行,沒有給孩子足夠的自由,所以在孩子自主能力方面也會被就家長影響,因為他們沒辦法自己決定,也不允許他們自己做決定,慢慢的孩子也就失去了自己做主的權利,所以很多家長在指責孩子沒有主見的時候,大多數是因為他們從小的教育方式導致的。
  • 主見對一個人有很大的影響,沒有主見的人生,可能會迷失自己
    孩子在小的時候,對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充滿了好奇,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因此,父母要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要的時候,讓孩子慢慢養成有主見的性格。要培養孩子的主見,首先要先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沒有主見,原因在哪?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父母,父母會給孩子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從而限制孩子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也限制了孩子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 孩子沒主見?背後原因跟父母3個行為有關,培養孩子有主見這樣做
    似乎聽話成為衡量孩子好壞的一個重要的標準。父母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情,如果孩子事事都順從家長,沒有自己的主見那麼未來會難成大事。導致孩子沒有主見的原因有哪些?即使有的時候,他們的想法不夠全面,父母應該多聽取孩子的意見是對孩子自主意識的尊重,這樣會有利於孩子重視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導致孩子沒有主見的原因有哪些呢?
  • 孩子老實聽話,父母別高興得太早,聰明父母用3招讓孩子更有主見
    父母喜歡太老實聽話的孩子嗎?老實聽話的孩子看起來很省心,但是父母別高興得太早,長大後容易缺乏獨立思考和反抗精神,遇事沒有主見。德國心理學家海茨進行過一次調查,以2至5歲的兒童為對象,分成具有反抗精神和沒有反抗精神的兩個測試組各100名進行調查,一直到孩子青年期進行追蹤調查。
  • 有主見的孩子未來不會差!|親子教育
    雖然被質疑,但是趙桂寧依然堅定地繼續在工地搬磚,這樣有主見並且懂得付諸行動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差。正如挪威戲劇家易卜生所說,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寧波的王女士發現上六年級的兒子有點兒異樣,中午吃飯匆匆忙忙,吃幾口就急著要回學校,晚上放回學家就喊餓。
  • 孩子太有主見是好事嗎?父母應該怎麼辦?
    因為我碰到的父母中,很少有擔心自己的孩子太過於有主見,更多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缺乏主見。很多沒主見的孩子是源於父母過於強勢過於有主見,或是過於心疼和寵愛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不肯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替孩子包辦一切,有時還喜歡強勢的代替孩子做決定。
  • 考上清華的男生工地搬磚被質疑:有主見的孩子未來不會差
    幸好趙桂寧沒有被網友的三言兩語左右,而是堅定地繼續在工地搬磚,這樣有主見並且懂得付諸行動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差。 正如挪威戲劇家易卜生所說,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通過高考如願以償選擇了喜歡的專業,這樣有主見的孩子,何愁將來沒有更好的人生選擇呢? 相反有些孩子看似學習認真努力,但是卻搞不懂為何而學,四川廣安的張非,就是這樣一個參加四次高考都考上名校卻平凡無奇的人。
  • 那個有主見的孩子,到底多有出息
    當父母發現孩子總是和自己對著幹時,父母應該高興。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主見,這不是壞事,恰恰是一件好事。沒有主見的孩子多無趣?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這次旅行該不該去,不知道該選文科還是理科,不知道今晚該怎麼安排。
  • 培養孩子有「主見」或許影響她的一生
    一、從孩子懂事的時候做起孩子懂事以後,就會不斷的探索生活未知,對周邊的一切都會產生好奇,這就是學習的開始。1、上學之前就要培養孩子「有主見」這個階段很重要,老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意思是說這個年齡段孩子形成了一定思維能力,對事物能夠做出一些準確判斷。如果及時給予引導就會形成「具有主見」的雛形。
  • 孩子怕事沒主見,往往與父母行為有關,試著將「主動權」交給娃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很多的孩子在平時都會有遇到一些困難,而大部分的小孩都會特別沒有主見,習慣性找父母來幫忙。小樂回到家以後悶悶不樂,父母就問她遇到什麼事情了,小樂就說同學找她幫忙,讓她寫作業,小樂說不想幫同學,可是又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孩子膽小沒主見,多半是父母的鍋,得從根源找原因
    閨蜜問嚴嚴為什麼要把太陽畫成藍色的,嚴嚴說他不知道該畫什麼顏色,看同學畫了藍色所以自己也用藍色畫。閨蜜很苦惱,孩子沒主見在小的時候雖然看不出什麼,但長大後可是要吃大虧的,這該怎麼辦呀?但在種種原因作用之下,很多孩子長大之後反而更加沒有主見。其實,孩子沒主見,多半是父母的原因,找到根源才能夠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