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有主見的孩子未來不會差!|親子教育

2020-09-04 博學少年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寂靜的校園又要開始熱鬧了起來。

很多學校也都開始著手準備迎新,因為今年考高出圈的人確實有點多,受到質疑的人也有很多,堅持自己的人也有很多。

還記得前段時間刷屏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嗎?

這位女生以文科676分,湖南省文科第4名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接二連三的被推上熱搜。

正是因為她這個決定,被網友質疑,沒「錢途」。

面對質疑,鍾芳蓉特意開通了微博,回應自己考取北大的理由。

她表示: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更是受到「敦煌女兒」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

而且鍾芳蓉對自己的未來也有明確的規劃——以後會繼續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她並沒有因為網友的質疑而放棄自己的決定,也沒有退縮,而是堅定地向所有人說出了她的理想。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女士,都給鍾芳蓉送來《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一書,並寫信勉勵她「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靜下心來好好念書。」

挪威小說家西格麗德·溫塞特說,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他就能創造奇蹟。

有主見的孩子,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有足夠的堅持,並且不達目的輕易不會放棄,父母能夠養出有主見的孩子,一定是非常幸福的。

1 有主見的孩子

掌控人生

跟鍾芳蓉一樣也因特殊的經歷被推上熱搜的還有一位是黑龍江的趙桂寧。

今年高考中他取得691分的好成績,順利被清華大學錄取,這原本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卻因為他的一個舉動被質疑。

出生農村的趙桂寧,為了不給年歲已大的父母,增添過多的負擔,暑期裡就去一家工地搬磚,希望通過勤工儉學攢點學費。

因此,工地負責人專門每天多給他50元錢作為獎勵,多麼有孝心,又懂事的孩子,卻又被網友質疑。

誰都知道做家教肯定比搬磚輕鬆,但是趙桂寧流著汗掙到的每一分錢,又有什麼錯呢?這都是他的選擇,都是對他的一種磨練。

雖然被質疑,但是趙桂寧依然堅定地繼續在工地搬磚,這樣有主見並且懂得付諸行動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差。

正如挪威戲劇家易卜生所說,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

寧波的王女士發現上六年級的兒子有點兒異樣,中午吃飯匆匆忙忙,吃幾口就急著要回學校,晚上放回學家就喊餓。

有一天中午,爸爸正好跟著兒子一起出門,才發現兒子拐進小區小賣部,買了一些礦泉水帶進校門,原來兒子不好好吃飯,是為了做「代購」礦泉水的生意。

兒子說一瓶水收1毛錢代購費,還要發愁沒有生意做,面對財商如此感人的兒子,王女士發朋友圈吐槽說:「我也是醉了……」

王女士勸兒子不要代購了,兒子卻說:「我不賺的話,別人也會賺的呀!」兒子為了節約成本,還會去更遠的超市買水囤在家裡儲藏室。

兒子在班裡的成績是數一數二的,王女士無奈地建議兒子幫同學帶水可以,但是不要收同學錢,可是兒子卻根本不打算採納王女士的建議。

王女士說兒子從小就節約,鉛筆短到不能用也捨不得扔,原子筆壞了要自己修,當然也不是那麼摳門,母親節送給王女士的花,就花了他兩個星期的代購費。

這個男孩不僅是有做生意的潛質,而且還懂得孝順媽媽,並且不因為媽媽的建議而改變主意,這樣有主見的孩子未來一定不可限量。

2 沒有主見的孩子

逐步喪失自己的想法

梁漱溟在《朝話》中說,自己有了主見,才得有自己;有自己,才得有旁人。

在綜藝節目《朋友請聽好》中,有一位25的研究生來信說道:

「我已經25歲了,可是感覺自己還沒成年。在國外生活期間,生活費每周給一次,(媽媽)怕我亂花錢、怕我衝動消費。現在我讀研了,還被要求每天11點前回家。

我長這麼大從來沒有自己買過衣服,都是媽媽給我買的。因為我媽管我太嚴了,我已經沒有獨立的感覺了。」‍

讀完這份信,何老師不禁感慨道:「父母越晚放手,孩子就會越晚學會飛翔。孩子被壓得太久,很可能就被廢了。」

電視劇《二十不惑》裡同樣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孩子都二十多歲了,卻還是逃不過被母親左右的命運。

劇中羅豔是個離異家庭的孩子,有個強勢的母親。羅豔的母親是一名律師,離婚後就獨自一人帶孩子,著實辛苦。

她認為自己僅需要給孩子足夠的吃穿,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羅豔媽媽在劇中經常把這樣一句話掛在嘴邊:「我辛辛苦苦養你長大,你就要聽我的!」

即使羅豔說過自己不想考研,但她依舊不得不向母親的強勢低頭,走上了考研這條路。

教育家陳鶴琴曾經說過,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想得,應該讓他自己去想;而不是一味的包辦孩子的飲食、衣食、學習、專業、工作、愛情、婚姻等等。

當孩子聽了太久別人的話,慢慢地,就會逐步喪失自己的想法,成為一個沒有主見的人。

3 培養有主見的孩子

父母需要放手

沒有主見的孩子,大都會具有從眾心理,表現為人云亦云和隨大流,缺乏個性和自信。

那麼,爸爸媽媽們如何才能培養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呢?

1 不要頻繁的否定孩子

如果你有一個女兒,成績永遠在前三,溫婉和善,笑容靦腆,聽話乖巧,你會怎麼對待她?

《以家人之名》的齊明月就是這樣一個姑娘。

可是,齊明月的媽媽始終覺得,女兒不夠好,初中時,一直考第二名,便說女兒是「萬年老二」。

給女兒報各種培訓班,沒完沒了的增加作業,但凡成績有一點波動,齊明月便要挨罵。

除此之外,她還控制著女兒的所思所想。諸如,女兒交什麼樣的朋友、穿什麼樣的衣服、什麼顏色、點什麼菜,都在她的限制範圍內。

帶女兒去買衣服,她嘴上問女兒想要什麼顏色,當女兒拿起黑色和白色時,都被她否定了。當女兒落寞時,她拿起一件粉色,在女兒身上比劃,並問是否喜歡。

女兒說「還行」時,她又表示不滿,數落女兒和爸爸一樣,只會說「還行」。

一起吃飯時,她讓女兒點菜招呼客人。當女兒小心翼翼的點了菜,她又把菜單奪過去,否定了女兒的安排,又數落她:每次只會點那幾樣菜。

就是這樣不斷的否定,齊明月一直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孫瑞雪老師說:「如果你沒有去否定孩子,她會有極好的感受能力,她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要尋求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最終,她將成為一個極具獨立判斷能力和豐富創造力的人。」

所以爸爸媽媽們不要頻繁的否定孩子,經常被否定的孩子,是不敢自己做決定的。長此以往,也就沒有做決定的能力了。

2 尊重孩子的選擇

電視劇《小歡喜》中宋倩和英子,想必很多人還記憶猶新。

劇中的英子也十分熱愛航天,在高考誓師大會上,她滿懷希冀的在許願氣球上寫下了CNSA。(中國國家航天局)

那是她到達理想的地方,也是支持她不斷努力下去的動力。

然而站在一旁的母親看到她寫的這個,很不理解的嘲笑她:「這是什麼東西啊?」然後強行讓她改成了北大清華。

「為你好」的家長千篇一律,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萬裡挑一。

尊重孩子的選擇,不止是口頭上說說那麼簡單,要從心底給出孩子信任。

爸爸媽媽們可以思考一下以下三個問題:

「你真的尊重孩子嗎?」

「你跟孩子的對話模式是怎樣的?」

「父母對孩子的信任讓孩子接受自己,而接受自己意味著與這個世界更好的聯結。」‍

尊重孩子的選擇,從小到吃飯穿衣,大到興趣班選擇等,都可以給孩子一定的選擇範圍,讓孩子慢慢學著做到最優選擇。

即使孩子的選擇偶有失誤,父母也不要指責批評。人生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能夠有堅強的信念的孩子,才會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選擇自己想走的路,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成就更出色的人生。

願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見,願每個家庭都有一個讓孩子自我選擇的空間。

END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熱門閱讀

麻辣小龍蝦原來這麼簡單!在家也能做,3種做法,一本滿足

自從用了這個方法,家裡的蟑螂都消失了

為什麼吃完中飯,就特別想睡覺?

相關焦點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獨立有主見的孩子,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近日,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的高分獲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轟動了全村,卻又因為選擇了北大考古系再次引發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對此表現出了不理解與嘲諷。「家庭條件不好,為什麼不考熱門專業?」,培養孩子有主見、自己去規劃自己的人生,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網友不好找工作,考古圈不樂意了!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榮今年高考考了676分,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最終鍾芳榮選擇報考了北京大學考古系,對於這個報考結果,很多網友表示不理解,直言考古是一個冷門專業,畢業不好找工作,而且將來沒有「錢途」,確實大家也是處於對鍾芳榮關心的角度,作為留守女孩,本身家庭條件並不好,鍾芳榮應該報考一個將來好就業
  •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專業遭網友質疑,考古=沒「錢」途?
    前兩天有個很暖心的新聞傳出湖南耒陽有位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以676的好成績獲湖南省第四名校長攜50多位老師連夜趕了30多裡山路,就是為將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告訴她,村民們也紛紛放鞭炮為其慶祝。沒多久就有消息爆出鍾芳蓉同學選擇了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留守女孩鍾芳蓉不負父母期待,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本該是個完美的故事,但是就這樣居然有很多網友開始說閒話,說鍾芳蓉不該選考古專業,這個沒「錢」途,要選就選金融和計算機這種賺錢的專業。
  • 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惹爭議,考古界為其撐腰成團寵
    中考結束,學校有5個排名前列的孩子都上了重點線,他們都來自開跑車、住別墅的家庭。教育的差別越來越大,窮人的孩子要想成績好,光能吃苦是遠遠不夠的,寒門學子輸在了教育起跑線上。,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層家庭的,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所以在教育資源上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這種東西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是能比他們多很多捷徑。
  • 留守女孩報考考古專業為何被質疑?選「錢途」還是選「遠方」?
    留守女孩報考考古專業為何被質疑? 選「錢途」還是選「遠方」?從高分報考古被質疑沒「錢途」,到喜提全國考古圈的「團寵」、北京大學點讚、樊錦詩先生回信等等,這一次留守女孩報考考古系激起了社會對底層青年的密切關注,話題閱讀過億。高考究竟為何而考?站在「錢途」和「遠方」的十字路口,我們該如何抉擇?高考在當今社會還是改變命運的砝碼嗎?
  • 考古圈晚來得女!留守女孩高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網友質疑沒錢途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高分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的事引發網友熱議。鍾芳蓉的爸爸曾透露,當他得知女兒想報考考古專業時,他去問了村裡的大學生,都說這個專業很冷門,就業狹窄還賺錢少。「農村人最主要是擔心錢的問題,但是她金錢看得比較淡,我也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她一直都很有主見。」
  • 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留守女孩本人回應:從小喜歡歷史和文物,感謝考古界老師的鼓勵
    【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留守女孩本人回應:從小喜歡歷史和文物,感謝考古界老師的鼓勵】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網友擔憂專業冷門難就業。對此,考古界大V紛紛對鍾芳蓉表示支持。8月2日,鍾芳蓉本人@契珩 回應說:「沒想到這麼多人對我報考的考古專業感興趣,我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
  • 「北大考古女孩」爭議背後: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學霸究竟有多難?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的選擇,引起網友對於未來選擇「理想」還是「現實」的熱議。文丨張楠 編丨Travis7月23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績,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成績一出,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村民們也放起鞭炮慶祝。然而,隨著女孩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的選擇被報導,沒想到引發了一場全民大討論。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被質疑,沒「錢途」就是不成功?不要小瞧一...
    其中,最受關注應該就是報考了北大考古系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了,接二連三地被推上熱搜。 廣大網友也紛紛送上祝福,但是,就鍾芳蓉報考了北大考古系之後,卻引來了眾多爭議。 考古=沒「錢途」+讓老師失望?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的啟示
    來源:廊坊雲報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優異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和熱議。不少網友從就業和「錢途」的角度,為鍾芳蓉報考考古專業感到惋惜和憂慮;也有不少人因其執著於夢想為其點讚。說起高考志願填報,不少考生和家長都難免頭疼。
  • 追蹤丨北大回應留守女生選考古專業:願你找到畢生所愛
    【早前報導】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沒「錢」途 考古圈卻集體寵她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2 父親回應女兒選北大考古專業:她一直都很有主見針對網友的上述「擔憂」,鍾芳蓉的爸爸說,自己也曾擔心過。當時得知女兒想報考考古專業時,他還去問了村裡的大學生,別人說這個專業很冷門,就業狹窄還賺錢少。「但是她金錢看得比較淡,我也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引熱議「冷門專業」不是真的「冷」
    來源:湖南民生網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高考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話題。一方面,有人憂心「頗為冷門的考古專業沒『錢』景,還可能不好就業」;另一方面,則是眾多文博界的專家學者力挺,並紛紛贈送禮物和鼓勵,使這位留守女孩儼然成為「團寵」。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引熱議 「冷門專業」不是真的「冷」
    一方面,有人憂心「頗為冷門的考古專業沒『錢』景,還可能不好就業」;另一方面,則是眾多文博界的專家學者力挺,並紛紛贈送禮物和鼓勵,使這位留守女孩儼然成為「團寵」。事件回顧湖南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惹爭議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 考上清華的男生工地搬磚被質疑:有主見的孩子未來不會差
    幸好趙桂寧沒有被網友的三言兩語左右,而是堅定地繼續在工地搬磚,這樣有主見並且懂得付諸行動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差。 正如挪威戲劇家易卜生所說,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 這幾天還有另一位考上北大的女生鍾芳蓉,因為選擇考古系被網友力勸說:「這專業不是天坑專業之一嗎?」「我有一點點希望她報個別的專業。」
  • 那個報考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孩 整個考古界為她送祝福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對網友們的質疑,鍾芳蓉說:因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來就業的話基本生活應該能保障。她說:「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
  •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結局引起舒適…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
  • 留守女孩考上北大考古專業,女孩爸爸:孩子有主見,抗挫力才強
    676分、選擇北大考古專業的新聞一直備受關注。,網友們操碎了心,說考古專業太冷門,將來沒有好工作,掙不到什麼錢,浪費了這麼好的分數,這麼好的大學。她一直都很有主見。這次高考填志願,家人也都尊重她。鍾芳蓉自己也表示將來還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 農村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遭質疑,千萬別小瞧一個滿懷夢想的人
    其中,最受關注應該就是報考了北大考古系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了,接二連三地被推上熱搜。考古=沒「錢途」+讓老師失望?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系的消息被推上熱搜,引來了一眾吃瓜群眾鹹吃蘿蔔淡操心。面對質疑,鍾芳蓉特意開通了微博,回應自己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理由。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勸放棄:人生不只是為了賺錢
    繼江蘇「最慘狀元」白湘菱之後,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也成為了熱點。最終,鍾芳蓉選擇了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決定就讀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再次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一眾網友為這個女孩子操碎了心,大部分人認為考古專業過於冷門,也有人認為鍾芳蓉可能是不了解選錯了專業,甚至有網友勸鍾芳蓉放棄考古專業,重新填報志願。而鍾芳蓉同村人的看法,也一致認為考古專業偏冷門,不僅不好就業,而且賺錢少。
  • 湖北留守女生高分報考北大「冷門」專業考古系 網友質疑「沒錢途」兵馬俑等考古圈團寵 紛紛送上圖書禮包
    很多網友噴該專業沒「錢」途,表示農村女孩應選高薪專業。此事在網絡傳開後,很多考古圈大佬也紛紛出手「罩」她,目前已有十餘省份考古圈聯動,為其送去祝福和禮物。今年高考,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績,獲得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鍾芳蓉成了「全村的驕傲」。她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希望未來做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