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文具轉型遇阻:新業態6年累虧9708萬 獲補貼金額逾3300萬公司涉...

2020-12-14 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記者  張璐

    在過去30年間,晨光文具(603099.SH)在陪伴80後、90後慢慢長大的同時,也創造了文具界的業績「神話」。

    3月26日,晨光文具發布2018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5.3億元,同比增長34.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8.1億元,同比增長27.3%。扣非後歸母淨利為7.49億元,同比增長37.63%。

    不過,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25.8%,較上年降低0.8個百分點,淨利率為9.5%,基本維持上年水平。從業務結構來看,「辦公文具」「書寫工具」「學生文具」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伴隨制筆行業利潤大幅下降以及同行競爭激烈的大背景,晨光文具開始入局網際網路創意產品,尋求新的銷售渠道。但是,目前來看,晨光文具新開兩種新業態的零售大店——晨光生活館、九木雜物社仍面臨盈利困境。到目前已經六個多年頭,仍在虧損,累計虧損高達9707.64萬元。

    此外,長江商報記者還發現,報告期內顯示,2018年全年,晨光文具接受到相關的政府補貼金額逾3300萬元。在天眼查軟體中,記者看到,晨光文具還涉及百餘條開庭公告與法律訴訟,在天眼風險一欄,周邊風險提示高達6000條。

    針對上訴存在問題,長江商報記者發送採訪函致晨光文具董秘辦,但是截至發稿前並未得到回覆。

    營收淨利增速雙雙放緩

    據公開數據,公司扣非淨利潤7.49億元,已連續九年上漲,且有加快增長的態勢。基於晨光文具多年來強勁的業績表現,可以看到的是,公司自2015年1月上市以來,四年時間股價從8.47元漲到如今的37元,漲幅超過4倍。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85.35億元,同比增長34.26%,歸母淨利潤8.06億元,同比增長27.25%。而在2017年,該公司實現營收46.42億元,同比增長36.36%,歸母淨利潤6.34億元,同比增長28.6%。

    可以看出,去年晨光文具雖然取得了驕傲的成績,但是也出現了營業收入增速放緩、淨利潤增速收縮的現象。

    此外,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一個現象,雖然晨光文具的書寫工具市場份額固然遙遙領先,但在增速上已表現出放緩趨勢。數據顯示,其書寫工具2018年實現收入19.46億元,同比只增長了8.8%(2016年和2017年同期增速分別為10%、9%);而辦公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62.8%,達到46.13億元。

    對於傳統業務增長有所放緩,公司未來在品類和渠道上會有什麼措施?在2019年3月的投資者調研報告中,晨光文具表示,「未來會在原有分銷渠道,加深城市優勢,扶持有能力、發展理念與晨光高度契合的經銷商,做大做強;此外,還會開闢新興的渠道,綜合類、書店類、雜貨類,加快線上的分銷。」

    同日,晨光文具還發布公告稱,擬以現金1.932億元收購安碩文教用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安碩」)56%股權,按標的公司淨資產帳面價值/評估價值計算,收購PB對應為2.2/1.0x。

    據悉,上海安碩在鉛筆行業競爭優勢強,自有品牌MARCO在木桿鉛筆行業品牌知名度高,業務覆蓋全球80餘個國家和地區。業績方面,2017年公司實現收入7.36億元、淨利潤881.46萬元;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收入3.9億元,但受產能利用率不足、毛利率下降影響淨利潤虧損0.6億元。

    若此次收購順利完成,上海安碩將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收購後也可能存在經營管理整合風險和盈利能力波動風險。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晨光文具還是個家族企業,2015年晨光文具在A股上市。晨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其控股股東,持股58.26%,由陳湖文、陳湖雄、陳雪玲三姐弟100%持股。三人還分別直接持有公司3.30%、3.30%、2.09%的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銷售費用同比增38.47%

    據2018年財報數據來看,晨光文具的銷售費與研發費用都處於增加狀態,但是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去年公司研發投入總額佔營業收入比例僅為1.34%。

    具體來看,晨光文具2018年期間費用率為14.9%,較去年下降0.9個百分點。期間費用合計達12.8億,同比上升26.3%。其中銷售費用為7.9億,同比上升38.5%;管理費用為3.8億,同比上升13%;財務費用為-795.9萬,同比下降182.8%。

    目前,晨光文具公司的研發人員的數量為418,研發人員數量佔公司總數的比例為11.38%,研發投入總額佔營業收入比例僅為1.34%,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為1.1億,同比上升7.3%。與其快速上升的銷售費用形成鮮明對比。

    對於銷售費用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晨光文具在公告中表示,一方面是子公司晨光科力普業務擴張和宣傳,引進人員較多,且薪資總體水平有所提升,還有九木雜物社新增店面租金以及全國物流網絡搭建租金的增加導致。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晨光文具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數著實不小。具體來看,2016年-2018年,晨光文具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27528200元、34254229.31元和33406000元,經長江商報記者統計,三年期間,晨光文具接受政府的的補助金額累計高達近9519萬元。

    另外,從2011年至今,晨光文具的存貨餘額逐年攀升。這也加大了其存貨計提減值的風險。以2018年上半年為例,晨光文具的存貨餘額為8.9億元,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存貨為庫存商品,跌價準備近千萬。

    目前,晨光文具的總資產為56.78億元,41億元為流動資產,其中貨幣資金、存貨、其他流動資產(主要是銀行理財)、應收帳款分別為10.47億元、10.43億元、10.47億元和8.09億元。

    從整個行業來看,文化辦公類用品的市場增速放緩,從2014年開始幾乎已經停滯不前,可以確定的是,行業發展已經步入成熟階段,制筆這一細分行業規模縮小已經開始顯現。

    根據制筆協會統計顯示,2017年制筆行業249家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87.13億元,同比下降3.84%;實現利潤16.94億元,同比下降11.15%。

    2018年全國制筆行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10.21億元,增速-5.39%,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2.29億元,增速-19.66%。

    晨光生活館業務累虧9708萬

    事實上,晨光文具也看到了時代的變化,提前做了布局,尋找新的盈利點。於是嘗試新開兩種新業態的零售大店——晨光生活館、九木雜物社。晨光生活館的定位是全品類一站式文化時尚購物場所,而九木雜物社的定位則是精品小百貨,引進許多中高端文具品牌,瞄準的是消費升級。

    據悉,這兩大零售大店本應通過場景化營銷為產品增加附加值,進而拉高整體的毛利率。晨光生活館的業務開始於2013年,最初其主要的參控股的公司分別為晨光生活館、上海晨光生活館和江西晨光生活館。成立當年,該業務累計虧損198.85萬元。

    2018年年報顯示,晨光生活館(含九木雜物社)實現總營業收入30,592萬元,同比增長49.15%,淨利潤為-3,030.04萬元。截至報告期內,255家零售大店中,九木雜物社和晨光生活館的數量分別為115家和140家。

    事實上,迄今為止,生活館業務探索近6年來,基本年年在賠錢,記者粗略統計得這些年累計虧損高達9707.64萬元。

    不過晨光文具仍表示,2019年計劃繼續擴大九木雜物社數量,目標是新開100家左右。「未來3年會快速拓展,業務模式不斷迭代,形成規模效應。目前在市場上和九木雜物社類似的競爭對手並不多。」

    不過,長江商報記者在4月3日街頭探店中發現,雖然是下班時間,人流量也比較多,即使門口的招牌上面寫著大大的「新品上市」四個字,位於武昌區的一家九木雜物社店中,消費者卻寥寥無幾。店員介紹道,店中新上了一些與櫻花有關的文創產品,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是與若來合作推出的3D立體拼圖,售價139元一盒。

    在採訪中,有部分消費者表示,「晨光文具的文創產品做的還可以,種類多,但是價格偏貴。」還有顧客坦言,上新的拼圖在電商平臺一般就30元到60元就可以買到,「價格接受不了。」探店中,記者也發現了店中的手機殼的單價是在80元左右,普通充電寶價位在百元上,很多文創產品價格偏高。

    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說道,「目前,晨光文具發展勢頭較快,但也面臨著市場激烈的競爭。近年來,文具行業作為輕工業發展迅速,市場發展速度非常快,競爭卻十分激烈。晨光文具雖然有一定的先發優勢,但也面臨著競爭對手對其生存空間的蠶食。」

    在他看來,「隨著制筆這一細分行業規模縮小的顯現,晨光定位的全品類一站式文化時尚購物場所,未來很難突圍出去。」


責編:ZB

相關焦點

  • 線下業態持續虧損 晨光文具轉型遇阻
    線下業態持續虧損 晨光文具轉型遇阻   為了對抗文具行業紅利的不斷下滑,晨光文具正在探索賣化妝品的可能性。   6月20日,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 「晨光文具」)發布公告稱,股東大會通過了關於修訂《公司章程》並辦理工商登記的議案。
  • 晨光文具轉型新業態三年半累虧1.08億 一站式「生活館」加速擴張被...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張璐 廣州報導核心業務遭遇行業天花板,發力新業態又接連虧損,老牌文具製造商晨光文具(603899,SH)的轉型之路道阻且長。事實上,在尋求新業績增長點上,晨光文具可謂不遺餘力,今年6月份,晨光文具就表示要在現有經營範圍的基礎上新增化妝品批發等業務。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晨光入局化妝品背後是看到了文具業務增長見頂的事實,畢竟文具類產品不僅單價低,隨著成本的提高,毛利也逐年下降,隨著電子化辦公的普及,倒逼著晨光文具不得不進行轉型。
  • 傳統文具的未來在哪?晨光文具轉型壓力重重
    因為中國很大,要深入三四級市場投入會非常之大,公司管理也非常麻煩,採用這種「層層投入,層層分享」金字塔式的經銷模式,投入產出比較高。據2018年財報數據顯示,目前晨光在全國擁有35家一級夥伴、將近1200個城市的二、三級合作夥伴,超過7.6萬家零售終端。這下知道為何晨光文具賣這麼好了吧!晨光覆蓋了線下80%的學校,還有很多的社區,晨光的文具店是隨處可見的。
  • 晨光文具文創產品一年半淨虧4900萬 產品因質量涉訴175起
    依靠國內龐大的學生消費群體,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603899.SH)(簡稱「晨光文具」)上市以來業績一路高歌,同時也沒有放棄拓展新業務。  近日,晨光文具發布公告,為促進辦公直銷業務的發展,公司擬與上海科力普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現金向公司控股子公司晨光科力普按原有出資比例增資,其中公司增資3.22億元。
  • 晨光文具股東擬減持1840萬股約8.68億 主營辦公用品增長受阻「晨光...
    公告同時顯示,自公告披露之日起的3個交易日後6個月內,科迎投資、傑葵投資將分別減持不超過455萬股公司股份;陳湖雄將減持不超過570萬股公司股份;陳雪玲將減持不超過360萬股公司股份。合計減持股份不超過1840萬股,所減持的股份均為無限售條件流通股,減持方式均為大宗交易,減持原因均為自身資金需求。
  • 晨光文具半年報:營收淨利增速放緩 晨光生活館三年累計虧損過億元
    而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晨光生活館分別虧損2663.71萬元、4114.99萬元和3030.04萬元,三年累計虧損金額高達1.09億元。  對於業績放緩及晨光生活館的持續虧損等問題,中國網財經記者向晨光文具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據悉,晨光生活館業務分為晨光生活館和九木雜物社兩種店鋪類型。
  • 晨光文具多家子公司仍處虧損狀態 產品質量屢上黑榜
    對於此次增資的巨大金額,11月28日,長江商報記者聯繫到晨光文具董秘辦,對方表示,「此次增資是落實公司發展戰略,滿足晨光科力普的發展需求以及實現長遠的銷售目標,促進公司辦公直銷業務的發展。」對於此次增資的巨大金額,11月28日,長江商報記者聯繫到晨光文具董秘辦,對方表示,「此次增資是落實公司發展戰略,滿足晨光科力普的發展需求以及實現長遠的銷售目標,促進公司辦公直銷業務的發展。」事實上,依靠國內龐大的學生消費群體,晨光文具上市以來業績一路高歌。
  • 晨光文具轉型仍在路上
    該事件透露出的是消費者對其產品品控的擔憂,而晨光文具也正在不斷進行轉型探索。除傳統零售外,晨光文具先後布局了辦公室直銷、生活館業務。雖然目前以上業務發展同比向好,但是辦公室直銷業務毛利潤不高、生活館業務虧損等問題依然存在。對於近期登上社交平臺熱榜以及公司目前經營、轉型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晨光文具並發送了採訪函,截至發稿對方未作出回復。
  • 6年虧損了近億元,晨光文具轉型遇阻礙!中國的制筆業前途堪憂!
    根據晨光文具2018年的業績報表可以看出,晨光文具2018年營收為85.3億元,同比增長了34.3%,歸屬母公司淨利潤8.1億元,同比增長了27.3%,雖然從表面的數據上來看,營收和利潤都有增長,但是漲幅和之前相比卻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 晨光文具是怎麼套路學生的
    真彩文具,也是文具行業的老江湖了,幾乎與晨光差不多同時誕生。但在接下來的發展中,由於不同的經營戰略,讓兩家公司後來的走向大相逕庭。2014年,兩家公司幾乎同時遞交的上市申請,通過對比他們的招股書,你會發現,晨光已經把昔日的對手,甩得越來越遠。
  • [年報]晨光文具:2014年年度報告摘要
    書寫工具本期產銷量為170,127萬支和163,578萬支,較上年同期增長26.54%和 27.16%,學生文具本期產銷量為249,027萬支和240,012萬支,較上年同期增長22.10%和21.65%。
  • 晨光文具到底是一家怎麼樣的公司?
    與我國的農藥、家具、家紡、生活用紙等行業一樣,都呈現大行業、小公司的特徵。這表明了行業處於成長期,還未走向成熟期。2018年文具企業有 8000多家,90%的企業年銷售額低於 1000 萬元。競爭格局年銷售額10 億元以上規模的只有晨光文具、廣博股份·、齊心集團、真彩文具 、得力集團這四家。
  • 外賣賣文具 晨光文具「餓了麼」
    3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文具巨頭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光文具」)已入駐了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平臺,並在餓了麼平臺上線了直播。線上業務已經成為晨光文具探索新零售模式、向文創生活轉型的一部分。
  • 身邊的好公司晨光文具,成長邏輯分析
    晨光文具我們應該都見過,每個學校旁邊都有那麼一兩家晨光文具店,甚至買過它家的產品。其實這只是我們看到的晨光文具的傳統業務,它還有辦公直銷平臺科力普,新零售業務(晨光生活館和九木雜物社、晨光科技)。這3塊業務在最近幾年都在高速成長,接下來我們一項一項來看。一、傳統業務從市場規模看,傳統文具行業最近幾年穩步增長,2013—2018年複合增速為6.34%。
  • 晨光文具利潤增速創上市以來新高 新業務商業模式仍待驗證
    晨光文具13日晚間披露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11.41億元、歸母淨利潤10.60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0.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53%、31.39%以及34.13%。受益於毛利率提升等因素,晨光文具2019年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創下上市以來新高。需要注意的是,其新業務增收難增利,商業模式仍待驗證。
  • 零售店虧損,晨光文具拓展化妝品業務謀轉型
    零售店虧損,晨光文具拓展化妝品業務謀轉型來源:聯商網2019-07-01 18:00本土文具巨頭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光文具」)開始謀求轉型。近日,晨光文具發布公告稱,在其經營範圍中增加了化妝品銷售等業務。近年來,晨光文具的文具品類線下零售業務的發展並不理想,零售店持續虧損。此外,晨光文具還面臨著消費需求變化、國外產品搶佔市場等問題,這次加碼化妝品不知能否成為拉動業績的新良方。
  • 老品牌的創新之路,曾經街邊的晨光文具店變身商場的頭牌網紅店
    在注重產品打造,保證產品質量的根本前提下,晨光以此為目標,2013年公司開創晨光生活館直營大店模式,2016年設立九木雜物社來攻佔中高端人群。但出於現實考慮這個目標的完成並不是那麼容易,租金很貴、實體業不景氣、產品同質化嚴重、電商的衝擊,這都是晨光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因素。兩種業態的現實考量晨光文具新開的這兩種新業態零售店,目前還處於虧損狀態。
  • 晨光文具:五位股東減持股份約1840萬股,減持計劃完成
    每經AI快訊,晨光文具(SH 603899,收盤價:95.72元)1月1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21年1月15日,公司收到公司股東科迎投資、傑葵投資、陳湖文、陳湖雄和陳雪玲的《股票減持情況告知函》,在減持計劃實施期間內,科迎投資實際減持約439萬股,傑葵投資實際減持約433萬股,陳湖文實際減持約
  • 晨光文具的新零售變革之路
    晨光文具總裁陳湖雄  在過去近30年中,晨光文具秉承「國人良品」的初心,以高性價比的產品,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其產品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推出新品2000餘款,每天超過100萬人在購買晨光產品;擁有近500個產品專利;工廠佔地25萬平方米,有著行業最大的現代化、立體式、全自動物流中心,囤貨量高達60萬箱。
  • 「特寫」你讀書時離不開的晨光文具,現在怎麼樣了?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制筆行業2017年出口金額為27.45億美元,同比下降1.86%;而同一時期,進口金額達7.50億美元,同比增長13.48%,國內市場對中高端筆類產品的進口需求旺盛,且繼續保持積極向上趨勢。進口品類中,除鉛筆以外,其它筆類產品進口同比增速都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