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商城英文站
新浪科技訊 10月23日下午消息,意在擴展海外市場的京東商城英文網站可能在近期調整經營策略,將目標人群由海外非華人用戶拓展至華人用戶。而該網站從曝光到至今上線,還不足一周。
本月18日,京東商城英文站en.360buy.com上線。這一舉措被認為是京東擴展市場提升營收的重要動作。不過,商城上線後的反響並不理想,有用戶發帖質疑京東商城的用戶群定位、界面設計和商品展示信息。這一帖子隨後被博客及媒體轉載,引起京東商城方面注意。
京東商城副總裁石濤今日長微博方式回應了上述網友的質疑。石濤稱,京東商城海外站原本的用戶定位是海外非華人群體,不過從用戶反饋和行業調查來看,海外華人群體確實也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因此,京東商城會考慮調整選品策略,以滿足這部分用戶的需求。
從石濤的回覆看,京東商城對於英文站的經營思路還未完全清晰和堅定。例如,上述網友質疑京東商城英文站的商品品牌知名度低。石濤對此解釋稱,品牌商品都有銷售地域控制,根據供貨合同,部分品牌商品不可以向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銷售。因此,儘管京東商城希望在英文站銷售中文站已有的品牌,但受制於這樣的法律限制。
目前,京東商城英文站的首頁格局與中文站大致相同。根據京東商城方面提供的數據,英文網站將開放約40萬種新產品的交易,包括家電和嬰兒奶粉等。上線公測初期,服務區域包括北美、英國、法國、德國、東歐、澳洲、東南亞、南美等近40個國家和地區。(李雲)
以下為網友質疑貼及石濤公開回復原文:
Dear網友,您好!
我是石濤,負責京東商城的海外出口業務。首先非常感謝您給劉總的來信。對您在信中提出的問題,
我的答覆如下(加粗字體)。如果您還有進一步的問題,請不吝發郵件給我。
十分感謝對京東海外業務的支持和幫助!希望有一天您會願意在我們英文網站下單。
祝一切順利!
石濤
To 劉強東,
京東開英文站的消息已經在瞬間傳到西半球。早晨起來我看到這個消息時很高興,就去en.360buy.com看了看,粗略吐槽幾條:
1. 目標顧客群
既然開了英文站,目標顧客群必然是外國人(廢話),看英文站選貨的方式,也確實是如此,讓海外華人一點想逛的意願都沒有。似乎京東站要從零開始,死磕amazon這類海外電商巨頭搶白人黑人人市場。不過京東忘了,海外英語區至少有幾十萬華人在國內時是京東的老客戶。假如京東今天推出一款羊肉串爐子,明天消息就會傳遍北美華人圈。不要說這些人不是你的目標客戶群,我也知道京東開英文站不是為了賣羊肉串爐子和十八子菜刀的。不過這些華人中有多少在Amazon和Ebay上做倒爺,有多少在老外BBS上寫商品評論你知道麼?京東和真正海外主流市場交集太少,華人正是很好的連接紐帶。先讓他們能用國內京東帳戶能登陸英文站吧。
石濤:我們最初設定的目標客戶群的確是非華人消費者。我們在上線之前借鑑的主要是幾家國內出口網站,發現他們總體上是針對非華人客戶群的。您的意見和這幾天海外華人的熱烈反響,讓我們感到華人客戶群也是一個潛在的龐大消費群體,因此我們會迅速調整目前的選品策略,以便適應大家的購物需要。
2. 貨品檔次
假設京東一心迎合洋大人是對的。但即使對洋大人們而言,京東英文站的貨品也有問題。放眼看去,儼然是小商品批發市場,沒有幾個知名品牌。誠然京東在海外和Amazon之類的大電商拼主流貨源拼不過,不過可鑽的空子還是很多的。外國人聽過的中國名牌就是很好的起步。
石濤: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也很糾結。我們何嘗不想賣京東商城已有的品牌商品?但是品牌商品都有銷售地域控制,根據供貨合同很多品牌商品不可以向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銷售,如果廠家發現京東有違規行為,會對我們實施懲罰。不過您的建議是對的,我們會儘可能與中國品牌商品廠商磋商,爭取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同意我們向海外銷售他們的商品。至於那些國際品牌商品,我們突破銷售區域限制的可能性很小。
3. 網站風格問題
京東英文站現在的圖片和網頁明顯想要迎合歐美主流風格(見Amazon和Ebay),可惜連皮毛都沒學會,落得個不倫不類。本想拍出小清新,結果像在賣山寨塑料製品(也確實是)。看看Amazon是怎樣的,學不會Amazon就照搬國內京東的不就挺好麼
石濤:網站風格我們會不斷改善,以便適應海外消費者的要求。
4. 其他問題
網站上沒有被評分的貨品都默認是五星級。Cheating到國外去了?顧客看了會怎麼想?
石濤:我們會儘快根據消費者的反饋修改評分。
先是在網站風格上」去中國化「,又用下圖這類圖片。京東想幹嘛?推廣漢字嗎?
帶有漢字的圖片
石濤:我們的產品來源分兩類,一類是京東目前沒有、但符合海外用戶需求的產品,一類是京東目前已經在國內銷售的產品。對於前者我們會製作新的產品信息,因此不會出現您提出的包含中文字的問題。對於後者,由於原圖片中包含中文字樣,很難用技術手段批量去除圖片裡的中文字,如果一個一個人工去除會耗費巨大的工作量,所以直接使用了原圖。但如果原圖中的文字有意義,我們會用英文撰寫在產品信息介紹裡。毫無疑問,這樣的圖片對用戶體驗有影響,所以今後我們會儘量避免出現這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