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藻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那它是什麼?
圖片:《自然界的藝術形態》 (1904),Ernst Haeckel圖片:《自然界的藝術形態》 (1904),Ernst Haeckel是動物還是植物?一經發現,人們就在為硅藻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而爭論不休。
-
飛升100公裡高空,是什麼奇觀?
2020年10月註定是個不平凡月份,地球世界真的很不太平,地球上空世界也跟著「不太平」起來,多天文奇觀確定會出現,比如,10月3日金星與軒轅十四星在夜空穹頂之上「相遇」,不過這並不是真的相遇,而是視覺上的相遇,10月14日,地球將穿越火星與太陽中間,屆時,火星,地球,太陽系將在一條直線上,出現火星衝日奇觀,10月21日,夜空將會閃爍獵戶座流星雨
-
海洋裡的花花世界——硅藻丨花花萬物
曾幾何時,人們還在為硅藻是動物還是植物而爭論不休,它曾被認為是種像草履蟲那樣的單細胞動物,然後又因為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同時還有細胞壁而被分到了植物一邊。目前,學界較為統一的認識是硅藻既不屬於動物、也不屬於植物,而是不等鞭毛生物的一支,因為植物的細胞壁是由果膠組成,而硅藻的細胞壁由矽質組成,這與植物有著本質的區別。
-
我科學家首次解析硅藻的光合膜蛋白結構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大慶)2月8日,《科學》雜誌發表了中科院植物所沈建仁和匡廷雲團隊的一篇論文,介紹了他們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硅藻的光合膜蛋白結構。這為研究硅藻的光能捕獲、利用和光保護機制提供了重要的結構基礎。 世界上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
植物所等解析硅藻PSI-FCPI超級複合物2.38埃解析度的三維結構
硅藻是海洋中的主要浮遊藻類之一,在地球碳氧等元素循環中起重要作用。硅藻含有巖藻黃素、葉綠素c、矽甲藻黃素等與綠色光合生物不同的光合色素,具有特殊的光能捕獲、能量傳遞和光保護機制。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光合膜蛋白結構生物學團隊致力於光合膜蛋白三維結構和功能的研究,2019年,破解羽紋綱硅藻-三角褐指藻的FCP(Fucoxanthin Chlorophyll a/c protein)捕光天線二聚體的1.8埃解析度晶體結構(Science,2019),描述FCP中葉綠素a,葉綠素c和巖藻黃素的精確結構信息。
-
流星雨,因短暫而永恆
幾乎同時,義大利天文學家斯基亞帕雷利通過計算,提出英仙座流星雨應該和1862年發現的斯威夫特·塔特爾大彗星有關。流星雨和彗星之間的小秘密,被聰明的人類發現了,人們開始將獅子座流星雨的產生與坦普爾-塔特爾彗星聯繫起來。
-
「紅色」硅藻的超級捕光天線與「光系統」
硅藻一般呈紅褐色,與綠藻和綠色植物等光合生物相比,其FCP捕光天線具有大量特殊的類胡蘿蔔素,如巖藻黃素,矽甲藻黃素和硅藻黃素等(圖2)。而在葉綠素的組成上,硅藻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c,而不是綠色植物中常見的葉綠素a和葉綠素b。
-
「紅色」硅藻的超級捕光天線與「光系統I」
硅藻一般呈紅褐色,與綠藻和綠色植物等光合生物相比,其FCP捕光天線具有大量特殊的類胡蘿蔔素,如巖藻黃素,矽甲藻黃素和硅藻黃素等(圖2)。而在葉綠素的組成上,硅藻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c,而不是綠色植物中常見的葉綠素a和葉綠素b。
-
益陽:七彩暑假天文科普觀天鵝座流星雨
流星雨輻射點整夜都處於益陽的地平線以上,這意味著流星雨將一直在益陽的黑暗中保持活躍。8月16日22時30分左右,流星雨的輻射點呈現最佳狀態,出現了第一顆天鵝座流星雨。此時由於地球自轉,正面流星雨方向最大限度地增加豎直向下的流星數量,從而在輻射點附近留下餘跡。
-
藍天豚硅藻泥|時間出品 硅藻墊 硅藻腳墊
時間出品-硅藻墊 硅藻腳墊四、使用注意事項1.開箱時產品表面可能會有微量粉末,請用乾淨的溼毛巾擦拭或清水衝洗後使用;2.勿使用肥皂或洗滌劑清洗,否則會造成印漬殘留、吸水力下降、空隙堵塞而發黴;3.高空墜樓或強烈衝擊會造成表面破裂;4.勿將產品置於地面不平處,易造成斷裂;5.勿必將圖案面或倒角面向上放置平整使用。
-
PNAS:硅藻也可用於製造計算機晶片
生物谷報導:無論是海洋,湖泊,還是沼澤地,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硅藻。硅藻是一種單細胞的藻類,由幾個或很多個細胞可以聯結形成複雜有序的、草樣的外殼。令人奇怪的是,這些極其微小的浮遊植物,卻可能是下一代計算機晶片重大突破的關鍵。 硅藻堅硬的細胞壁由排成線狀的矽質組成,矽質與半導體工業最關鍵的材料矽有關。
-
小硅藻,大產業 , 關於硅藻不得不說的「秘密」
硅藻,是地球上種類最豐富的藻類之一,有十幾萬種,常見種類大約16000種。它是一類單細胞植物,大小在 0.6微米~10微米之間,形態多種多樣。硅藻也是一類最重要的浮植物,分布極其廣泛,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它的蹤跡,因其種類多、數量大,因而被稱為海洋中的「草原」。地球上有70%的氧氣由浮遊植物釋放,浮遊生物每年製造的氧氣達360億噸,佔地球大氣氧含量的70%以上。硅藻數量又佔浮遊生物數量的60%以上,假設現在地球上沒有硅藻了,不出三年,地球上的氧氣將耗幹。
-
年度最給力的雙子座流星雨來了!最強觀賞攻略在此
著名的雙子座流星雨會在這個冬天划過天穹,儘管剛過去的滿月會讓除了最明亮的個體之外的星體變得難以觀看。NASA的流星研究專家Bill Cooke表明,這場盛會在12月13至14日達到高峰。即使在高峰期過後,在之後的幾天明亮的流星雨也可能依然可見。這次流星雨被認為是每年最棒的流星雨景觀之一,因為有的流星非常明亮,它們快速而激烈地掠過天空。
-
單細胞硅藻也能有性生殖嗎?
據外媒「生活科學」網站報導,一篇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雜誌上的論文表明,單細胞藻類硅藻長期被認為是無性生殖,但研究者發現,當大多數動物產生的廢棄物,複合銨存在時,硅藻就會進行有性繁殖。以前,科學家們很少會觀察硅藻物種完整的生命周期,因此從未發現它們存在有性生殖。
-
你不知道的流星雨「冷知識」:它真的跟星座有關嗎?
幾乎同時,義大利天文學家斯基亞帕雷利通過計算,提出英仙座流星雨應該和1862年發現的斯威夫特·塔特爾大彗星有關。流星雨和彗星之間的小秘密,被聰明的人類發現了,人們開始將獅子座流星雨的產生與坦普爾-塔特爾彗星聯繫起來。
-
流星雨最早記載來自中國,古人認為其關乎國運更迭民生禍福
幾乎同時,義大利天文學家斯基亞帕雷利通過計算,提出英仙座流星雨應該和1862年發現的斯威夫特·塔特爾大彗星有關。流星雨和彗星之間的小秘密,被聰明的人類發現了,人們開始將獅子座流星雨的產生與坦普爾-塔特爾彗星聯繫起來。
-
德國人發現硅藻美麗堅硬的外殼是進化的需要
纖巧精細的絲網狀外殼,能使微小的單細胞藻類——硅藻承受相當於一頭成年大象站在桌子上產生的壓強。德國科學家的這項新研究成果,為硅藻異乎尋常的美麗找到了進化上的理由。 硅藻是一類「歷史悠久」的單細胞生物,大量存在於海洋、淡水和土壤中。
-
快來看流星雨:今晚3點和明晚4月22日,天琴座流星雨達到高峰期!
一起來看流星雨,今天4月21日和明天22日是天琴座流星雨的高峰期!一直以來,星際碎片(流星體)都會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殆盡。它們大多非常小,大約一粒沙子大小,但它們進入大氣層的速度從每秒10到70公裡,或高達每小時25萬公裡不等。在這樣的速度下,即使是如此微小的顆粒也會迅速升溫,並在它們進入我們星球周圍的空氣時被燒毀。
-
硅藻光合作用特有的光能高效捕獲和光保護機制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硅藻是海洋中最「成功」的浮遊光合生物之一,它們通過光合作用貢獻了地球上每年約20%的有機物生產力,相當於固定了近五分之一的二氧化碳,高於全球所有熱帶雨林的貢獻,這與硅藻特有的捕光天線蛋白「巖藻黃素-葉綠素a/c蛋白複合體」(Fucoxanthin chlorophyll a/c protein
-
2018流星雨日曆表 2018年有4場流星雨值得期待
所謂「超級月亮」是月亮距離地球最近又恰逢滿月的狀況,月亮一年內要繞地球轉12圈多,每個月都會經過近地點,最近的時候可能達到35萬公裡,一般情況下在36萬至37萬公裡之間,所以這一現象比較常見。而當滿月與經過近地點的時間相隔較近時,「超級滿月」會顯得格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