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那它是什麼?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植夢書的魚老闆 物種日曆

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不好意思,拿錯劇本了)

在遙遠的侏羅紀,一億五千萬年前,硅藻與恐龍共同生存在地球上。它們把周圍的矽酸佔為己有,構建它們堅硬多孔的矽質保護殼。死去之後,那些難朽的軀殼大片大片沉入大海,經億萬年的時光堆積成土,竟也能為人類所用。

雖然用途廣泛,硅藻土看上去也不過就是白色土塊,平平無奇,但如果你把硅藻放在顯微鏡下的話,新世界的大門就此打開:

顯微鏡下的硅藻標本。圖片:Klaus Kemp

顯微鏡下的異世界

硅藻個體非常小,一般只有2微米到200微米,最大的圓篩盤藻屬(Coscinodiscus)種類直徑也不過半毫米,肉眼顯然沒法看真切,因此在18世紀之前,人類從來沒有注意過它們的存在。

第一個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硅藻的人很有可能是荷蘭人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他自製的光學顯微鏡具有觀察硅藻的能力,他觀察過的樣本中也肯定有硅藻存在。然而可惜的是,他發表過的所有插畫中沒有任何一幅可以肯定是來自硅藻。

列文虎克簡易顯微鏡的複製品。圖片:Wellcome Images / wiki commons

真正可以確定的最早的硅藻觀察記錄,出自倫敦皇家學會在1703年收到的一篇稿件。作者姓名已不可考,但在文章插畫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種淡水硅藻:平板藻(Tabellaria sp.)的身影。

最早的硅藻插畫(左)和現實中的平板藻(右)。左圖:Anonymous (1703). Philos. Trans. R. Soc. London. 23(288): 1494;右圖:EQAT Phytoplankton

硅藻最早的科學記錄是100多年之後。1846年,荷蘭植物學家範登博世(R. B. van den Bosch)在他出版的澤蘭省藻類名錄中收錄了硅藻。而真正讓大家見識到硅藻之美的,還是恩斯特·海克爾(Ernst Haeckel)在1904年出版的《自然界的藝術形態》——當然,與此同時,讓大家見識到的也有很多其他奇奇怪怪物種的美麗。

圖片:《自然界的藝術形態》 (1904),Ernst Haeckel

圖片:《自然界的藝術形態》 (1904),Ernst Haeckel

是動物還是植物?

一經發現,人們就在為硅藻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而爭論不休。

它曾被認為是種像草履蟲那樣的單細胞動物,然後又因為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被分到了植物一邊——它們甚至還有細胞壁!

顯微鏡下的海生硅藻。圖片:NOAA / wiki commons

然而,真核生物遠非動植物兩分就可以簡單解決的,尤其是顯微鏡發明之後,那些微小的單細胞生物如何分類難壞了生物學家。研究得越多,就越會發現這些小東西的多樣性、複雜程度都遠超之前的想像。

圓篩盤藻和甲藻——顯微鏡下的都是些什麼魔鬼。圖片:Picturepest

現在,科學界的共識是:硅藻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而是不等鞭毛生物中的一支。不等鞭毛生物和囊泡蟲、有孔蟲組成一個叫做「SAR超類群」的類群。這個類群和包括綠色植物在內的原始色素體細胞生物不在一條分支上,和動物、真菌所在的後鞭毛類生物的關係就更遠了。

精美的「玻璃」外殼

硅藻的細胞壁和植物的有著本質的區別,雖然都用果膠作為黏結部分,但是硅藻的細胞壁裡沒有纖維素, 取而代之的是二氧化矽。這層保護殼質地堅硬,表面多孔卻依然「刀槍不入」。有研究者曾嘗試用堅硬的針頭碾壓硅藻,試圖將其外殼壓碎,但以失敗告終。

掃描電鏡下的硅藻外殼。圖片:Mogana Das Murtey and Patchamuthu Ramasamy / wiki commons

如此堅硬的外殼,可以讓它們免受傷害,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矽質外殼不能像植物的纖維素質細胞壁那樣變形、長大,這也就意味著一出生,硅藻的大小形狀就已經基本上決定了。

你可能已經開始擔心長這樣的硅藻怎樣分裂增殖了,其實它們自有良計。硅藻在英文中被稱為diatom,源自希臘語,直譯過來是「分成兩半」的意思。硅藻外殼都是分成兩片的,一片大一些一片小一些,二者恰好可以扣起來,就像微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培養皿一樣。

還原度相當之高。左圖:Sunlin Hu and Chao Liu / diatoms.org;右圖:CSIRO / wiki commons

硅藻分裂增殖的時候,分生的兩個新細胞一人頂著一片舊有的細胞壁,然後它們在對面內側再分泌產生一塊新的,將自己保護起來,物盡所用,非常經濟。

然而,這樣的策略帶來的問題是,每次分裂,就會有一半的後代不可逆地變小一號,幾代過後,一些運氣差的硅藻,屋子可就小到沒法兒住了。這時候,它們就會不再繼續分裂,而是突然轉為有性繁殖,雌雄配子合體成為復大孢子,重新鑄造一個標準尺寸的外殼,繼而又重新開始進入下一輪慢慢變小的歷程。

硅藻的繁殖。圖片:Matt / wiki commons

雖說硅藻是單細胞生物,不過也並不都是獨來獨往的。它們聚在一起時更像是一個個嚴守紀律、戰術縝密的作戰部隊,不同的種類有它們自有的陣型:

帶狀分布的脆杆藻屬(Fragilaria)群體。圖片:Proyecto Agua

扇狀的扇形藻屬(Meridion)群體。圖片:Detlef Kramer / wiki commons

星形排列的聯星硅藻屬(Asterionella)群體。圖片:nps.gov

維多利亞時代的硅藻藝術

如果說硅藻特殊的結構和排列方式是大自然在微觀世界中的精妙傑作,那麼維多利亞時代的顯微鏡工藝師更可以說是巧奪天工。

在維多利亞時代,隨著一系列工業技術的蓬勃發展,人們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心越來越狂熱,開始運用技術展開大膽的奇思妙想。在那個時候,普通中產階級家庭擁有一臺顯微鏡已經並不稀奇了,人們熱衷於收集玻片標本,在這裡,硅藻憑實力趕上了第一批顯微鏡工藝片的熱潮。

那個年代的顯微鏡們。圖片:Wellcome Images / wiki commons

大部分的顯微鏡工藝載玻片在大約1830年到1900年間被製作出來,工藝師用頭髮把擁有精美又穩定矽質外殼的硅藻挑起,將它們按照想好的圖案擺放並調整而成。

如果只看硅藻的載玻片你會發現「什麼也沒有」,而其實比針尖還小的硅藻正在裡面排布了魔法陣,正等著對剛打開顯微鏡的收藏愛好者施「快帶我走」咒(大誤)。

各種漂亮的玻片。圖片:victorianmicroscopeslides.com

雖然顯微鏡加玻片標本看上去相當實驗室,但這些玻片不論是製作還是觀賞過程,顯然已經和科學本身沒有任何關係了,只是一些愛好者利用硅藻作為原料進行的藝術創作。然而不得不說,這樣的創作,對於大眾對自然科學的了解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不信?左右滑動看看下面這組照片吧:

強迫症滿足終極vip套餐!圖片: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geology

原標題:《硅藻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那它是什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海洋裡的花花世界——硅藻丨花花萬物
    有靈巧的纖毛蟲,不斷變換著軀體形狀遊走採食;有彈簧一樣的藍藻,它是地球上最原始的一種生命形式;有長著大觸角的橈足動物,矯健好動;還有一類生物,體型微小卻結構精妙,常令觀者驚嘆不已,它就是硅藻。
  • 其實,人是植物,而不是動物
    所有的植物都崇拜太陽,所有的動物都追隨月亮。人也是動物,身上唯一太陽的痕跡,就是眼睛。人從陽光中得到智慧和力量。所以,我得到啟發,人是植物,不是動物。我們把人視為植物,有些問題就簡單多了。育人與養花。教師也被稱為園丁。我想,老師應該是會養花的。不過家長們會養花的可就不多。問題是,有些家長連花草都養不活,怎麼教育人?
  • 素食護生:植物也是生命 吃植物就不是殺生嗎?
    有時候面對提出那個問題的人,我會直接問他:你真的關心植物嗎?假如對方比較誠實,他就不會說:是。如果一個人連動物那麼顯而易見的痛苦都毫不關心,很難讓我相信你是一個對植物具有愛心的人。還有的人會說:我是在吃三淨肉。可是他卻很難證明這一點。他所說的三淨肉指的是那些不是他親手殺的眾生的肉。但是佛教關於三淨肉的定義是死因完全與你無關的肉。你不能說你吃的那條魚的死亡原因和你無關。
  • 《山海經》中記載的飛鼠既不是蝙蝠,也不是兔子,而是它
    《山海經》中記載的飛鼠既不是蝙蝠,也不是兔子,而是它相信大家對《山海經》這本書應該非常的熟悉,有不少人將這本書稱為曠世奇書,這本書中記載了非常多的上古神話,奇珍異獸,古代巫術,以及山川河流等等,能夠從上古時期一直流傳至今實屬不易,不少人覺得《
  • 小硅藻,大產業 , 關於硅藻不得不說的「秘密」
    「硅藻」一詞對於很多人來說比較陌生,實際上,硅藻以不同的形態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只是肉眼很難察覺。而當談到它時,引發最多聯想的就是硅藻泥,但其實它的應用非常廣,千萬別看它小,卻渾身是寶。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說說硅藻的「秘密」。
  • 豪豬不是豬,那它什麼?
    如果我告訴你豪豬是鼠類,而不是豬,你能想起它與老鼠們有什麼共同點嗎?是的!豪豬是鼠類,在生物學中,鼠類其實是嚙齒類的泛稱。
  • 老鷹和雕是同一種動物嗎?如果不是那它倆有什麼不同呢?
    導語:老鷹和雕是同一種動物嗎?如果不是那它倆有什麼不同呢?世界上的物種很多,有很多都是我們不認識的。也有一些是我們傻傻分不清楚的。就像鷹和雕,大家知道兩者有什麼不同嗎?第一:兩者的體型不同。鷹是在白晝活動的隼形類鳥,體型不是很大,一般只能稱得上小型,最多也就算是中型鳥類。站立時,身高一般是在0,6米上下。而雕是屬於大型的鳥類,站立的時候就能很明顯的感受到了。一般來說站立的雕的身高能夠大於1米。第二:兩者的食物不同。
  • 植物所等解析硅藻PSI-FCPI超級複合物2.38埃解析度的三維結構
    硅藻是海洋中的主要浮遊藻類之一,在地球碳氧等元素循環中起重要作用。硅藻含有巖藻黃素、葉綠素c、矽甲藻黃素等與綠色光合生物不同的光合色素,具有特殊的光能捕獲、能量傳遞和光保護機制。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光合膜蛋白結構生物學團隊致力於光合膜蛋白三維結構和功能的研究,2019年,破解羽紋綱硅藻-三角褐指藻的FCP(Fucoxanthin Chlorophyll a/c protein)捕光天線二聚體的1.8埃解析度晶體結構(Science,2019),描述FCP中葉綠素a,葉綠素c和巖藻黃素的精確結構信息。
  • 「紅色」硅藻的超級捕光天線與「光系統」
    硅藻是一種真核單細胞藻類,它的細胞最外層是矽質(主要是二氧化矽)細胞壁,因此硅藻細胞常常形成美麗、規則的幾何形狀。根據硅藻殼的結構和形狀,可分為輻射對稱的中心綱和兩側對稱的羽紋綱。硅藻一般呈紅褐色,與綠藻和綠色植物等光合生物相比,其FCP捕光天線具有大量特殊的類胡蘿蔔素,如巖藻黃素,矽甲藻黃素和硅藻黃素等(圖2)。而在葉綠素的組成上,硅藻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c,而不是綠色植物中常見的葉綠素a和葉綠素b。
  • 什麼動物的後代既不是雄性,也不是雌性,而是擁有七種性別?
    如果你對生物圈少有涉獵,那麼,它其實就涵蓋了巖石圈表面、大氣圈的底部,以及水圈的大部分空間。從生態系統的角度來說,生物圈無疑就是其最大的構成部分。就目前的生態學和生物學研究來看,大自然中現存物種在870萬(±130萬)左右,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大約有220萬種,而生活在陸地上的生物數量在650萬左右。
  • 1944年,墜落松花江的巨大動物真不是龍嗎?若不是,那是什麼動物
    而人都有好奇心,任殿元一行人問了一下圍觀群眾他們在看什麼,誰知道竟然得到一個令他們所有人都吃驚的消息:黑龍江的一隻黑龍落在沙灘上了。一聽還有這種奇事,他們一行人非常迅速地丟下了漁網,趕緊跑到岸上去看黑龍。
  • 「紅色」硅藻的超級捕光天線與「光系統I」
    硅藻是一種真核單細胞藻類,它的細胞最外層是矽質(主要是二氧化矽)細胞壁,因此硅藻細胞常常形成美麗、規則的幾何形狀。根據硅藻殼的結構和形狀,可分為輻射對稱的中心綱和兩側對稱的羽紋綱。硅藻一般呈紅褐色,與綠藻和綠色植物等光合生物相比,其FCP捕光天線具有大量特殊的類胡蘿蔔素,如巖藻黃素,矽甲藻黃素和硅藻黃素等(圖2)。而在葉綠素的組成上,硅藻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c,而不是綠色植物中常見的葉綠素a和葉綠素b。
  • 自然界中有沒有介於植物和動物之間的生物?
    首先,眼蟲主要生活在藻類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上,但是它的食物卻不是從這些植物上獲取的,因為眼蟲體內與藻類海蛞蝓一樣都有葉綠體(自身就有,不是從藻類中提取的),也就是說它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獲得自身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 硅藻泥地墊很硬怎麼用 硅藻泥有什麼優勢
    這時可以重點關心硅藻泥地墊很硬怎麼用,了解一下硅藻泥有什麼優勢,然後再根據家庭使用的需要來進行對比,相信以後使用的質量將會有非常大的改善,也能夠提升整體的家庭環境。硅藻泥地墊很硬怎麼用地墊清洗好,不要拿到太陽底下暴曬,一般灰塵用水衝洗即可。
  • 27公裡高空發現硅藻植物!它們源於流星雨?
    英謝菲爾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探空氣球中採集樣本中發現了硅藻屬植物,本來他們將對流星雨與大氣氣溶膠情況進行調查,意外發現了這些不速之客,由此引發了對「隕石生命起源說」的討論(騰訊科學配圖)據國外媒體報導,對此,有評論認為唯一可能的來源為猛烈的火山噴發,但是三年之內沒有如此強的噴發事件發生,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些硅藻可能源於太空。這樣的邏輯推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通過奧卡姆剃刀將一個個因素排除後,只能剩下太空起源說,但科學家認為其中可能存在我們所不知道的大氣傳輸機制,可以將海洋浮遊植物「揚起」進入平流層,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發現並證明這樣一個未知的機制。
  • 世界上最辣的植物是什麼?不是魔鬼辣椒,而是一種「仙人掌」!
    世界上最辣的植物是什麼?不是魔鬼辣椒,而是一種「仙人掌」!在自然界當中,生物種類數不勝數,它們的習性和特點都是各不相同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辣椒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食物,在吃飯的時候也是無辣不歡,如果要說自然界當中最大的植物是什麼,很多人都會高呼朝天椒,龍息辣椒等等,很多人認為最辣的東西就是辣椒了。
  • 動物和植物都是細胞構成,生命神態卻截然不同,細胞有什麼區別?
    動物和植物都是細胞構成的,但兩種生物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生命形態。那麼,這兩個物種間的細胞會存在相似性嗎?這兩個物種間的細胞區別又是什麼?就大小而言,植物細胞的體積範圍為10-100微米,而大多數動物細胞的長度不會超過30-35微米。這是因為植物細胞通常通過增加其個體大小來生長,通常是通過將額外的液體帶到其中央真空中。另一方面,動物細胞會通過複製和增加它們的數量來"生長",而不是它們各自的物理大小。雖然動物細胞確實包含許多較小的液泡,但植物細胞通常以中央液泡(佔細胞體積的90%)為主。
  • 這塊硅藻土地墊,防滑巨吸水,一直踩一直爽
    每天忙完回到家,最舒服的狀態除了「葛優躺」在沙發上,就是在浴室裡洗洗刷刷了,但洗完澡之後,身體是擦得乾乾爽爽,腳底卻總是溼漉漉,既不舒服
  • 德國人發現硅藻美麗堅硬的外殼是進化的需要
    纖巧精細的絲網狀外殼,能使微小的單細胞藻類——硅藻承受相當於一頭成年大象站在桌子上產生的壓強。德國科學家的這項新研究成果,為硅藻異乎尋常的美麗找到了進化上的理由。    硅藻是一類「歷史悠久」的單細胞生物,大量存在於海洋、淡水和土壤中。
  • 鬣狗不是「狗」動物學分類上它到底屬於什麼?
    這是鬣狗的捕獵方式,鬣狗也是唯一的一種在獵物尚未死亡就活吃的捕食者,那是相當殘忍的。鬣狗科有四屬四種,分別為斑鬣狗、條紋鬣狗、棕鬣狗、土狼。前邊的順序是按照體型大小排列的,其中最著名的就屬於斑鬣狗了,動物世界中最長出現的就是它們。當然還有那類似於笑聲的嚎叫,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