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技術的生物學應用

2020-12-15 生物谷

 

微流控技術為在推動生物學眾多領域的強大工具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用於微通道中流體的注射、混合、泵送和存儲的新器件和工藝的發展,近年來微流控系統在化學和生物化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儘管微流控技術近年來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在樣品引入和處理一定體積範圍的流體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戰。納米技術的最新發展則有助於提升微流控技術。微系統已經徹底改變了可用於分析複雜樣品的高靈敏度生物分析系統的發展。這些器件可用於多種領域,包括臨床診斷、汙染監測、藥物發現和生物危害檢測等。

生物學研究

微流控系統具有樣品要求低、測試表面積大、系統佔用空間小等優點,是生物學研究的理想平臺。如今這些技術已被用於研究細胞和整個生物體。該技術簡化了其它繁瑣的操作,如流量控制、刺激傳遞和動物處理等。

目前,一些微型裝置已經成功地用於研究響應空間或時間刺激下的神經元活動的變化參數。微流控技術在「迷宮實驗」中對動物的感覺功能和運動行為研究非常有幫助。該技術還可以進行成像、表型篩選以及神經再生研究。

微流控系統的關鍵用途之一是單細胞的分離和生化研究。事實上,據已報導的研究表示,現已通過微流控系統成功測量了單個大腸桿菌細胞中β-半乳糖苷酶的表達。

幹細胞研究

幹細胞研究極大地受益於微流控技術的進步。與傳統方法相比,微型化有助於幹細胞分析更加深入。將微流控技術與螢光顯微鏡等設備相結合,可以提供一種更加系統化的幹細胞研究方法,同時也展現出了良好的醫學應用前景。

然而,為了更廣泛地應用於複雜的幹細胞研究問題,微流控的某些方面,如易用性、用於生產微流控器件的材料以及與其它系統集成等方面的問題還有待解決。

化學生物學研究

梯度

微流控技術可以控制通道中的流體層流流動,從而產生多個數量級的濃度梯度。目前已經有一些研究使用這些梯度來分析蛋白梯度中的中性粒細胞的遷移和白細胞介素-8(IL-8)梯度中的人中性粒細胞趨化性。

凝膠結構

當在瓊脂凝膠或瓊脂糖凝膠中使用軟光刻工藝來構建微流控系統時,它們可形成生物相容的微結構,而該微結構可以充當容器,並且可用在有表型改變分子的情況下培養微生物細胞。

陣列

包含交叉微通道陣列的微流控系統還可用於與細胞或蛋白質的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此類系統已用於多種類型的檢測,包括病原微生物的檢測和血清樣品中蛋白質的檢測。

液滴

微流控技術現已被用來設計能夠在微通道中產生微小液滴的系統。這些液滴體積非常小(通常以皮升為計量單位),可用於液體生物反應器等一些大家比較關注的應用中。

微流控稀釋器

微流控稀釋器可對溶液或試劑進行一系列稀釋。當用於實驗時,它們就類似於96孔板(96-well plate),但是試劑使用量較少,並且相對容易操作。

微生物研究

如今微流控技術已經使秀麗隱杆線蟲的研究成為可能。用於秀麗隱杆線蟲研究的晶片大致分為行為分析晶片、高解析度成像晶片和片上培養的晶片,儘管沒有任一器件屬於單一類別。大多數器件是帶有通道、微腔或微柱的PDMS晶片。如圖1a所示,大多數器件都與載玻片粘合,因此與環境隔絕。這些器件還包含用於蠕蟲進出的訪問埠。通道和微腔由液體介質填充,通常是M9緩衝液,並且進入埠允許介質交換,從而能夠輸送可溶性化學刺激物。PDMS晶片也可以用於瓊脂表面,如圖1b所示。在這種情況下,蠕蟲在受控氣體環境下的同時還能夠在瓊脂表面爬行。通常,當蠕蟲在瓊脂表面爬行或必須從菌苔進食時,這些裝置更適合用於觀察。

新的緊湊型系統能夠在晶片上進行行為分析、運動研究或長期微生物培養。這項新技術有助於將蠕蟲處理和成像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光遺傳學研究和基因篩選。

軟光刻技術製作用於秀麗隱杆線蟲研究的微流控器件

通過軟光刻快速成型技術製作PDMS微流控器件簡單、便宜且高效。整個過程可以在一天內完成,而PDMS器件的成型只需要幾個小時。軟光刻技術是基於鑄造成型的概念。

微流控具有體積小、成本低、廢物產生少等諸多優點,有利於生物學家和生物化學家展開進一步的研究。展望未來,微流控技術將有望在單細胞分析、基於細胞的分析、基因表達分析和表型篩選等領域中創造更經濟適用的方法,同時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這些方法也將改變全球醫療保健研究。(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特邀您參與調研,調研用戶中抽取19位,可受邀免費參與10月25-27日蘇州2019(第三屆)微流控晶片前沿研討會!活動請點擊http://h5ip.cn/eh31

相關焦點

  • 淺談微流控技術發展及應用
    微流控技術(Microfluidics)是一種用來操縱極微量液體(10-9~10-18L)的新型技術平臺。微流控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生物學問題研究,其主要特點和優勢是將細胞培養、實驗處理及成像、檢測等步驟高度集成於一張晶片上。
  • 微流控技術為在推動生物學眾多領域的強大工具做出了巨大貢獻
    據麥姆斯諮詢介紹,微流控技術為在推動生物學眾多領域的強大工具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用於微通道中流體的注射、混合、泵送和存儲的新器件和工藝的發展,近年來微流控系統在化學和生物化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儘管微流控技術近年來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在樣品引入和處理一定體積範圍的流體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戰。納米技術的最新發展則有助於提升微流控技術。
  • 淺析微流控技術在生物傳感檢測領域的應用
    打開APP 淺析微流控技術在生物傳感檢測領域的應用 胡薇 發表於 2018-10-04 08:35:00 作為一種精確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體的技術,微流控(microfluidics)以在微納米尺度空間中對流體進行操控為主要特徵,具有將生物、化學等實驗室的基本功能諸如樣品製備、反應、分離和檢測等縮微到一個幾平方釐米晶片上的能力,其基本特徵和最大優勢在於多種單元技術在整體可控的微小平臺上靈活組合、規模集成,涉及工程學、物理學、化學、微加工和生物工程等多個領域的學科交叉。
  • 2018第二屆微流控技術前沿研討會圓滿召開
    本次會議集中展示了近年來我國微流控晶片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結合了醫療、醫藥領域的實際需求, 體現了微流控最新最前沿的技術應用(單細胞分析、單分子檢測、體外診斷、器官仿生和藥物活性、毒性研究),力求推動國內微流控技術在醫學、生命科學等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此次會議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頂級微流控技術專業會議。
  • 體外診斷浪潮熱,新興技術微流控緣何成為香餑餑
    微流控晶片(Microfluidics Chip)則是通過 MEMS 技術將一個大型實驗系統縮小細微至一個玻璃或者塑料基板上,經過複雜的生物學和化學反應過程的複製,快速自動完成實驗。微流控技術的發展歷史雖然並不長,卻是一個涉及了工程學、 物理學、 化學、 微加工和生物工程等領域的交叉學科。微流控晶片是微流控技術的下遊應用單元,是當前微全分析系統領域發展的重點。圖 | 微流控技術發展史為什麼說微流控晶片是體外檢測的香餑餑?
  • 微流控技術在心肌標誌物檢測中的應用
    小編推薦會議:2018(第二屆)微流控技術前沿研討會 正確應用這些新的心肌標誌物,為臨床準確診斷、鑑別診斷和判斷治療效果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微流控晶片技術作為近年來發展迅速,集生物、化學、醫學、流體、電子、材料和機械等於一體的嶄新研究領域,具有液體流動可控、消耗試樣和試劑極少、分析速度快和高通量測試等特點,可以在幾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內進行上百個樣品的同時分析,並且可以在線實現樣品的預處理及分析全過程,是進行心肌標誌物檢測的理想平臺。
  • 國內微流控技術應用最新進展:IVD產業最早迎來收穫期,融資億元
    在這眾多的應用場景中,微流控與體外診斷有著更深的關聯。早在2002年,從首屆微流控學術會議開始,我國就為研究微流控技術的相關公司每年提供數千萬人民幣的資金支持,促進國內微流控技術的發展。不過隨著國內生物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微流控的應用場景也會不斷擴展,未來微流控晶片批量生產的需求提高後,先佔據上遊的微流控晶片研發企業就佔據了先發優勢。除了聚焦的體外診斷領域,還有數家公司應用微流控技術進行單細胞水平的操作,例如匯先醫藥、美晶醫療和睿思生命都有應用微流控技術對外周循環腫瘤細胞(CTC)進行操作(捕獲)。
  • 微流控設計攻略!
    隨著體外診斷設備逐漸向小型化便捷化的趨勢發展,微流控技術由於其可在微小空間內精確控制流體運動,成為了現在眾多體外診斷企業爭相嘗試的一項創新技術,其在醫學診斷,藥物篩查,單分子研究中的應用為科學家解決了很多難題。
  • MIT創建微流控領域開源網站
    近日,一個由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者創建的開源網站Metafluidics迅速躥紅,成為「微流控技術領域的Pinterest」 (註:Pinterest是著名圖片分享類社交網站)。Kong意識到,「在合成生物學領域,有相當多不同類型信息的共享平臺。生物科技領域的這種大型開源平臺十分重要,而我們希望在這個開源生態系統中填補有關開源硬體設計的這個關鍵部分。」籌展微流控領域「大數據」MIT團隊很快與開源軟體諮詢公司Bocoup合作,構建了一個共享微流控設計的開源平臺。
  • 周景文教授綜述:高通量篩選技術在工業生物技術的應用
    另外,一些新的誘變方法,如室溫常壓等離子體(ARTP)和重離子等技術也得到廣泛應用,與傳統方法相比,這兩種方法具有突變率高、隨機突變位點多和不需要有毒有害化學品等優勢。2.適應性實驗室進化(ALE)ALE是基於微生物通過有益突變適應環境條件的能力,常與代謝工程和合成生物學策略相結合,以構建更高效的微生物細胞工廠。
  • 液滴微流控技術為植物細胞生物力學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設計用於封裝單個細胞的微流控裝置市場已經被證實在動物研究中擁有巨大的優勢,現在也在植物生物學領域顯現出巨大的潛力。來自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植物生物學系的研究人員正在利用這項技術加強對生物力學的研究,將原生質體封裝到瓊脂糖凝膠中去,以精確控制單個植物細胞的物理微環境。
  • 【盤點】微流控晶片技術應用,助力精準醫療發展
    隨著精準醫療的不斷發展,分子診斷技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精準醫療包括兩個方面,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其中,精準診斷是精準醫療的基礎,而分子診斷又是精準診斷的核心。因此,分子診斷是精準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精準醫療提供保障,而微流控晶片是其常用技術之一,近年來發展迅速,應用廣泛。
  • 微流控技術在POCT儀器開發中的作用
    自1990年代開發出第一批商用POCT儀器以來,微流體技術帶來的卓越優勢,受到越來越多的廠商的青睞。微流控技術在即時診斷中的應用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微流控扮演什麼角色? Hassan博士認為,微流體技術所帶來的優勢正好與POCT儀器研發的理念完美契合;較小的樣品量,較低的測試成本和更快的周轉時間。微流控的這些優勢使得POCT儀器在從傳染病到癌症等多種疾病的診斷中如虎添翼。
  • 藥學院屠鵬飛、姜勇團隊創建精準單細胞微流控技術用於TRP通道調節...
    為了有效解決中藥藥效成分的高效發現及其分子機制研究問題,近日,北京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屠鵬飛、姜勇教授團隊與青島大學藥學院王克威教授團隊合作開發了一項精準單細胞微流控技術屠鵬飛、姜勇團隊創建精準單細胞微流控技術用於TRP通道調節劑的高效發現TRP通道是細胞膜上重要的陽離子通道蛋白超家族,是治療疼痛的新型藥物靶點之一。
  • 微流控晶片開發:用於環境分析的微流控技術
    隨後,出現了各種檢測,監視和清除技術,從簡單的分離技術到高級修復技術。在宏觀或工業規模上開展既定工作後,雖然可以輕鬆捕獲和保留某些汙染物,但檢測極限和當前可用技術的成本仍然是主要障礙,而關於使用微流控技術收集和檢測汙染物例如重金屬離子,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有機和無機離子,細顆粒物,甚至微生物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多了。因此導致微流控技術在環境分析的應用得到了快速發展。
  • 國內首套PET分子影像探針微流控模塊化集成合成系統在浙大誕生
    PET探針,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簡稱PET)是國際上最先進的分子影像學檢查技術,能夠反映活體狀態下細胞或分子水平的變化,有助於理解這些特定分子的生物學行為和特徵。
  • 第八屆中國微流控高端學術論壇暨首屆國際微流控產業論壇圓滿落幕...
    微流控高端論壇旨在增強微流控晶片工作者間的合作交流,進一步推進微流控晶片學科及產業化發展。論壇特別邀請到國內微流控晶片領域頂尖專家和企業家60餘位,吸引近400位微流控晶片研究學者、生物醫學領域微流控應用專家、微流控產業界人士參會交流。
  • 微流控高端「雙論壇」在我市舉辦
    11月27至28日,第八屆中國微流控高端學術論壇暨首屆國際微流控產業論壇在嘉興成功舉辦。本次「雙論壇」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生物檢測監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主辦。
  • 奧丞生物:專注子癇前期精準診斷,拓寬微流控技術空間
    因此,除了推出核心產品胎盤生長因子檢測試劑外,奧丞生物目前已建成了基於螢光免疫層析、微流控晶片、磁微粒吖碇酯全自動化學發光、抗體原料的免疫診斷技術平臺,形成了圍繞婦幼健康、心血管、感染、腎病等學科開發的系列產品。並已獲2個螢光檢測儀註冊證、1個180速磁微粒吖碇酯全自動化學發光檢測儀、14個螢光免疫檢測產品註冊證。
  • 基於微流控技術的機體/器官晶片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
    2019年8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器官晶片,作為一種基於微加工技術的的微流體器件,近年來在體外器官模型得到了廣泛的研究。由於它可能在物理和化學方面採用微流體裝置技術模擬體外環境,因此維持可以通器官晶片來維持細胞功能和形態,並複製器官間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