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夏鹹柱: |
2020年消滅狂犬病任務艱巨 |
■本報記者 龍九尊
「狂犬病的防控,關鍵是要抓住源頭。」在近日舉行的2012年中國狂犬病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夏鹹柱如是說。
他認為,荷蘭、法國、義大利等國家的實踐有力表明,加強犬的狂犬病免疫,是從源頭上控制人類狂犬病的最有效措施。
任務艱巨
狂犬病(rabies)是一種古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狂犬病毒感染所致。這種疾病幾乎存在於所有的大陸,以幾近100%的病死率讓人聞之色變。
來自世衛組織的數據稱,目前全球每年有5.5萬人左右死於狂犬病。亞洲每15分鐘就有1人死於狂犬病。中國狂犬病死亡人數居世界第二位。
夏鹹柱在報告中援引的數據則顯示,2007年,我國因感染狂犬病死亡人數達到3300人,2011年,這一數據降至1879人。
但是近年來,我國狂犬病仍時有發生。2009年,狂犬病在陝西漢中暴發流行,全市被犬類咬傷抓傷人數累計達5523次,死亡十餘人。2010年,雲南江川縣77人遭惡犬咬傷,多犬只攜帶狂犬病毒。
中國狂犬病病例職業分布顯示,我國狂犬病病例大約70%發生在農民,還有11.6%為學生,且這些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一些農村學生上學隨身帶著「打狗棒」。
在國外,2011年,印度尼西亞度假勝地峇里島暴發狂犬病疫情,導致100餘人感染死亡。
基於這種形勢,世衛組織曾倡議,到2020年消除人間狂犬病。
「要實現世衛組織的目標,任務依然艱巨。現在距2020年只有8年時間。」夏鹹柱說。
可防可控
在指出任務艱巨的同時,夏鹹柱也表示,狂犬病是可防可控的,因為目前已經弄清楚了狂犬病的傳染來源、傳播途徑以及易感人畜。
在發達國家,通過實施政府部門引導、疫情監控、全面對犬進行免疫、暴露後免費治療等諸多措施,已經有了成功控制狂犬病的案例。
例如,歐美等發達國家通過對動物加強免疫,已經基本消除了人的狂犬病,目前這些國家的狂犬病病例主要集中於野生動物。
同時,狂犬病臨床治療也出現一絲曙光。2004年,一個美國小女孩在出現狂犬病臨床症狀後,通過使用誘導昏迷及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方法後存活。隨後以此方法又對25例狂犬病進行治療,最後共有2例存活。
夏鹹柱說,目前需要加強狂犬病病原學、診斷、免疫、救治的研究。
在病原學研究上,夏鹹柱所在的實驗室從全國各地犬、羊、豬、牛等動物病料中分離鑑定了十餘株狂犬病病毒街毒株,並對其全基因組序列進行了擴增分析。
在免疫研究方面,目前國內外正致力於滅活疫苗、弱毒疫苗、口服弱毒疫苗、聯合弱毒疫苗、基因工程新疫苗的研發。
源頭控制最有效
對於我國狂犬病的防控策略,夏鹹柱認為重在管理,應從源頭上防控狂犬病。關鍵在於「管、檢、免、滅」四個字。
「管」就是要由國家行政部門,結合各地養犬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城市和農村養犬管理辦法,如禁止散養、散放、禁止帶入公共場所,強制免疫和掛牌登記等。
「檢」就是要查明我國犬群的狂犬病免疫水平與有效免疫率。對犬群狂犬病的病原學、生態學、血清學和分子流行病學進行調查。
「免」即加強犬的狂犬病免疫,通過免疫降低動物對狂犬病的易感性。
「荷蘭、瑞士、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等國家堅持犬的狂犬病免疫,從而控制了該病在人和動物中的流行,這也有力說明加強犬的狂犬病免疫,是從源頭上控制人類狂犬病的最有效措施。」夏鹹柱說。
「滅」就是對檢出狂犬病的犬和帶毒犬,按照動物重大疫病防控辦法及時捕殺。
《中國科學報》 (2012-05-21 A1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