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付費用戶大增,周杰倫們立功了,但關鍵還是得靠直播

2020-12-17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郭靜的網際網路圈

中國數位音樂行業正迎來曙光。

騰訊音樂(TME)公布的2019年Q3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騰訊音樂總營收65.1億元,營業利潤11.9億元,歸屬於公司股東淨利潤10.3億元,營收、淨利潤均創新高,騰訊音樂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

網易雲音樂在用戶數突破8億人後,也再次獲得了融資輸血。9月6日,網易雲音樂宣布獲得阿里巴巴、雲鋒基金等共計7億美元融資。

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的表現,讓中國數位音樂行業的信心大增,也讓藝人和歌手多了一條生財之道。中國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6.08億,網民使用率達71.1%,在眾多網際網路娛樂應用中,網民規模和使用率僅次於長視頻和短視頻。然而,如此龐大的用戶規模下,在線音樂平臺卻並未挖掘出音樂業務的潛力,這也是外界對它詬病的要點。如今,這種情況正在逐漸改善。

周杰倫、林俊傑、黴黴立功

財報顯示,2019年Q3季度TME在線音樂移動MAU的月活用戶數為6.61億人,同比增長僅0.9%。與BAT等網際網路巨頭相比,或者是中國網民增速相比,TME在線音樂業務的MAU都遠遠低於網際網路行業平均水平。這從側面也反映出TME在線音樂用戶量已經觸及天花板,TME要想再進一步,估計只有國際化一條路。

對於TME來說,該季度最大的亮點當屬在線音樂付費用戶。財報顯示,該季度騰訊音樂付費用戶達3540萬,同比增長42.2%,遠遠高於TME的社交娛樂業務增速(23.2%)。在線音樂服務的月度ARPPU(平均每付費用戶收入)也出現新高,Q3季度達到了8.9元,系最近4個季度新高。

受在線音樂付費用戶規模以及月度ARPPU增長刺激,TME在線音樂服務總收入也創新高,達18.5億元。

TME在線音樂營收之所以創下新高的原因,跟周杰倫、林俊傑、Taylor Swift(黴黴)推出新專輯有很大關係。

8月23日,曾經拿過10座葛萊美獎的流行唱作天后Taylor Swift推出了全新音樂專輯《Lover》,該專輯在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網易雲音樂上同步發售。

儘管並非獨家發售,但《Lover》專輯在TME的銷量最好,截至目前,《Lover》專輯僅在QQ音樂上的銷量就達633693張,累計銷售額超過1267萬元,酷我音樂上《Lover》專輯的銷量達112萬首歌,酷狗音樂已售出277萬首歌。網易雲音樂上面,《Lover》目前的銷量為575634張。

繼黴黴之後,TME拉來了「無與倫比」的周杰倫來助陣。9月16日,TME獨家了發售周杰倫全新數字單曲《說好不哭》,僅一小時,售價為3元/張的數字專輯銷量便突破300萬張,不到24小時,《說好不哭》數字專輯銷量突破2000萬元,截至目前,《說好不哭》在QQ音樂上的銷量為近900萬張,周杰倫成為真正的吸金王,TME亦成為最大贏家。

與周杰倫同屬「新四大天王」的林俊傑也不甘寂寞,他在9月20日也推出了自全新單曲《將故事寫成我們》,形式跟《說好不哭》一樣,也是3元/首。林俊傑的人氣和影響力確實不如周杰倫,但林俊傑數字專輯的銷量同樣很好。

僅僅用了12小時25分鐘,《將故事寫成我們》在QQ音樂上的銷售額就突破了200萬元,目前該專輯的銷量近200萬張。

除周杰倫、林俊傑、黴黴三位老牌歌手外,TME還拉來了新興藝人助陣。7月26日,蔡徐坤的全新EP《YOUNG》數字專輯在TME上線,僅僅上線15天,《YOUNG》數字專輯在QQ音樂上的銷售額就突破3000萬元。

顯然,正是因為有周杰倫、林俊傑、黴黴、蔡徐坤這些頭部藝人的助力,TME在線音樂付費用戶規模以及月度ARPPU才會雙雙大漲。

頭部歌手所帶來的虹吸效應會更明顯,促進平臺營收效果更好。據郭靜的網際網路圈觀察,QQ音樂上也上線了威神V、泫雅、WINNER等歌手們的數字專輯,但銷量明顯不如周杰倫、林俊傑、黴黴、蔡徐坤新專輯的效果。頭部才是最大的生產力,因此,TME才能有付費用戶規模同比增長1050萬。

頭部歌手除了帶動付費用戶規模外,對月度ARPPU也有提升作用。比如,同一張專輯,會員用戶的價格就比非會員用戶的購買價格更低,會員用戶還能免費收聽一定數量的優質歌曲,普通用戶就沒這個權利,兩相比較之下,用戶會更希望成為會員用戶,而不是單張數字專輯付費。

騰訊音樂財務長胡敏財報會議中提到:「新專輯的發行使騰訊音樂本季度的數字專輯收入,同比去年的第三季度增長了一倍。」頭部藝人的作用可見一斑。

直播依賴症短期內難以擺脫

從TME 2019年Q3財報來看,在線音樂業務更受明星和內容驅動,知名歌手+新作能夠大大刺激購買力,反之亦然。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持續性問題,周杰倫、林俊傑、黴黴、蔡徐坤們不可能每個季度都發新專輯,這種情況下,TME又該怎麼解決在線音樂業務的增長率問題呢?

當然,得益於多年來用戶習慣的養成以及用戶基數的鋪墊,TME在線音樂業務出現暴跌的機率也很低,但要想達到本季度1050萬增速水平,難度會非常大。

TME另一條業務線是社交娛樂。說到社交娛樂,TME頻頻遭到外界質疑。2019年Q3季度,社交娛樂業務佔TME總營收的71.6%,最近4個季度社交娛樂在TME總營收佔比均超過70%。

外界一直將TME的對標對象定為Spotify,2019年Q3季度,Spotify的訂閱收入為15.61億歐元,佔Spotify總收入的90%。

Spotify的主要盈利點是訂閱付費,而TME卻要靠社交娛樂來賺錢,這跟中國最大的數位音樂平臺形象明顯不符。

就本季度來看,TME社交娛樂業務營收佔比略有下降,但仍然要比在線音樂業務高得多。

TME的社交娛樂業務,又分為在線K歌和直播業務,其中,最賺錢的還是直播,酷我K歌、酷狗K歌以及全民K歌都是主要靠直播賺錢。

財報顯示,該季度TME社交娛樂的移動MAU為2.42億人,付費用戶數1220萬,月度ARPPU為127.2元。移動MAU和付費用戶數都比在線音樂要低,但社交娛樂的月度ARPPU卻是在線音樂月度ARPPU的14倍。因此,短期內TME的直播依賴症仍然難以擺脫。

與TME的情況類似,網易雲音樂也在大力推動直播業務。

丁磊曾提到稱:「如何能夠盈利,總體來說,一是會員,會員數量一直在持續發展,第二個是廣告,第三是我們的音頻直播,是一個新的UGC(用戶原創內容)的平臺模式,第四個,我們會挖掘雲音樂更深層次的社交功能,社區會有社交。我們對這四個方面的盈利是比較有信心和把握的。」

網易雲音樂不僅在App的主要區域增加了直播頻道,其「視頻」頻道中也增加了LOOK直播頁面。去年10月份,網易雲音樂還專門推出了獨立的直播App——LOOK直播。

顯然,中國數位音樂平臺在借鑑Spotify的同時,並未直接全面複製Spotify模式,而是一邊學習一邊活出自我。

網絡直播在中國早已有之,比如YY、9158等,酷狗K歌、酷我K歌直播業務也非常早。最近幾年,直播更是成為一股風潮,電商、知識付費等領域都在加入直播元素。

中國目前已經有多家網絡直播上市公司,比如虎牙、鬥魚、映客,以及歡聚時代、天鴿互動、陌陌等。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4.33億。無論是行業規模還是用戶規模,網絡直播都足以成為一個大的產業。

因此,數位音樂平臺依靠直播來賺錢並無不妥,沒必要糾結於它靠什麼賺錢。在目前數位音樂市場逐漸規範化的情況下,整個產業鏈都會被重新梳理一遍,藝人、歌手、唱片公司等也都有機會靠音樂來賺錢,內容貢獻者賺錢了,才會有更多好的作品湧現出來。

相關焦點

  • 別罵周杰倫,他是在線音樂的「破壁人」
    對於Spotify和Apple Music而言,因為用戶越來越不認可單張專輯/歌曲付費下載的模式,平臺開始拒絕單張專輯付費,而是主推會員服務,付費即可暢聽所有曲庫。 而直到現在為止,在中國的各大音樂平臺聽歌,大部分還是免費的,只有需要下載和收聽歌手的新專輯時要付費,也就是會員和數字專輯付費。
  • 驅動用戶付費轉化,騰訊音樂走上增長超車道
    因此,破局的關鍵是全面提高用戶付費意識。如此便引出兩大問題:第一:如何留住用戶,為付費打好用戶基礎?第二,如何在保障用戶體驗的前提下,使其心甘情願的付費?兩者都並不僅僅停留於爭奪已有盤子層面,而是開拓出新的商業與運營模式,驅動付費向上。在「內容增量」方面,優質內容是提高付費率的關鍵。通觀騰訊音樂上市以來的財報,不難發現,騰訊音樂始終不斷對曲庫進行擴充以及對內容產品進行多樣化拓展,同時,還與全球頂尖合作夥伴展開深度的內容共創。
  • 周杰倫新歌4天賣出2691萬元 數位音樂付費市場崛起
    對於周杰倫新歌的大火,有人將其視為粉絲懷舊引發的偶然現象,也有人認為這是數位音樂崛起的象徵。音樂視頻社交App菠蘿BOLO執行長郝舫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周杰倫的付費數據有一個小小的意義,就是老粉們逐步認同為內容付費。隨著版權意識和付費產品體驗的大幅度改進,音樂付費的黃金時代一定會到來。」
  • 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周杰倫版權糾紛案暫時「落幕」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審判決顯示,11月1日,法院判決網易雲音樂、杭州樂讀公司、網易公司三被告賠償原告騰訊音樂經濟損失及制止侵權的合理開支共計85萬元,並承擔案件受理費46720元。近兩年時間過去,在線音樂行業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不久前周杰倫一首歌3元錢能很快突破3000萬證明了用戶願意為好內容付費,在多重作用下,平臺之間也開放了轉授權。
  • 你們都還在關注周杰倫,騰訊音樂已經悄悄move on
    作者 | 範志輝最近音樂圈最熱門的新聞,非華語樂壇真正頂流周杰倫莫屬。新單曲《說好不哭》剛上線不但在朋友圈現象級刷屏,更是靠一首單曲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大平臺拿下了超過850萬張的銷量。這個數字再次刷新紀錄。
  • 騰訊音樂重金砸來的版權,卻只能讓聽歌的用戶付出9塊錢
    這便是騰訊音樂在財報中劃分的在線音樂業務和社交娛樂業務。騰訊音樂的商業策略很清晰,一方面靠不斷收購音樂版權儘可能吸引用戶並保持在線音樂業務的壟斷地位,另一方面則是靠社交娛樂業務即各色直播來真正實現變現。
  • QQ音樂插廣告,用戶想「白嫖」,騰訊音樂想賺錢
    從社交網絡上的反饋來看,所謂「音樂插播廣告」系小範圍出現,並非所有人都出現該現象,但「廣告」還是刺激了網友們的敏感神經,有網友直接罵它「吃相難看」。QQ音樂方面表示:這是此前為一些歌手的新歌宣發,在非綠鑽會員用戶中進行的個性化語音推介的小批量測試。
  • 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開戰,原因是周杰倫
    11月,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騰訊音樂娛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與杭州網易雲音樂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樂讀科技有限公司錄音錄像製作者權權屬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案件核心是周杰倫音樂版權。騰訊其他請求,包括判令被告網易雲公司、樂讀公司在其開發、經營的網易雲音樂官方網站主頁(××/)及該網站各大客戶端上發表聲明向原告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期限不低於30天等。
  • 周杰倫新歌發售,3元一首歌賺了1500萬,QQ音樂為何還在虧錢?
    歌神化身操盤之神,騰訊音樂真該叩謝周董。但如果近看騰訊音樂目前的處境,一個周杰倫仍然難以將其拖出泥沼。01不靠音樂業務賺錢的騰訊音樂在給大伙兒分享音樂這塊,騰訊音樂前路坎坷。數據顯示,QQ音樂的付費購曲、在線音樂訂閱,對騰訊音樂總營收的貢獻比例較弱。在2019Q2,在線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分別佔總營收的26.4%和73.6%。去年同期比例為28%和72%。73%的營收靠直播打賞,這一比例仍在逐年上升。騰訊音樂的商業模式是通過音樂內容吸引用戶、通過在線K歌等模式導流到它的社交娛樂平臺。
  • 騰訊音樂賺錢真相:你以為它是做音樂的,實際它是一家直播公司
    直播K歌業務,Q2月活達到2.28億;付費用戶達950萬,付費率為4.2%,付費用戶人均月消費高達118.5元。無論如何,目前來說,靠直播與K歌來變現,效率及效果都高於在線音樂付費。「做得好的話,音樂直播還是很賺錢的。」話社娛樂酷狗公會會長波波告訴今日網紅,在酷狗上,頭部的公會月流水可以達到兩千多萬。
  • TME音樂付費大漲60%再戰有聲書,未來是Spotify+映客+喜馬拉雅?
    這樣的運營方式,無疑是正處於「變現期」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的一個縮影。在前天剛剛公布的財報中,最為亮眼的,是新增付費用戶人數。TME在Q4一個季度就新增了450萬的付費用戶,創下全年4個季度新增付費用戶數的新高。目前,已有3990萬人在騰訊音樂的平臺上付費收聽音樂。
  • 騰訊音樂付費用戶增速看齊Spotify 從這些數據看懂國際化的中國音樂
    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下,流媒體的興起為全球的音樂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全新的音樂付費形態、多元化的音樂體驗,付費流媒體這個核心引擎正驅動著音樂產業重回正軌。在全世界範圍內,流媒體付費用戶比例不斷增長,在此基礎上,持續上漲的流媒體收入更直接帶動音樂產業規模連年攀升。而中國作為音樂消費新興市場,更以嶄新的姿態與國際接軌、與世界對話。
  • 在線音樂付費時代到來
    此外,報告還指出,隨著5G商用落地,5G技術賦能在線音樂演出行業可期,畫質清晰、速度流暢的演出逐步實現。同時,5G技術催熟沉浸式、實時交互的直播模式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加逼真的現場體驗。未來,VR/AR等技術的應用將成為平臺留存用戶、提高收益的關鍵。
  •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2020Q1財報亮眼,在線音樂付費用戶規模達4270萬
    北京時間2020年5月1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騰訊音樂」,「TME」或「公司」)(NYSE:TME)發布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2020年第一季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整體業績在疫情逆勢中的表現持續穩健,在線音樂訂閱收入與付費用戶持續創紀錄增長,多管齊下支持音樂人創作更多原創內容,且持續發力長音頻和TME live等市場新藍海,為用戶提供了更完整的音頻娛樂體驗,進一步加強了其在線音樂和社交娛樂服務之間價值創造的良性循環。「得益於在線音樂訂閱收入的強勁增長,我們在第一季度取得了健康的業績表現。
  • 競品分析 | QQ音樂 & 網易雲音樂,付費用戶的運營探索
    3.1.1 內容資源類用戶在產品內的主要訴求是消費數位音樂內容,因此專屬曲庫是會員權益的核心,也是刺激用戶付費、彌補版權投入的關鍵。豪華綠鑽和黑膠VIP均囊括了大量熱門和小眾歌曲,會員可以免費收聽,並且每月有300首的免費下載額度。背靠騰訊音樂集團的QQ音樂有著較大的內容資源優勢。
  •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雖然 Spotify 還是全球最大音樂的流媒體平臺,但騰訊音樂卻更能代表流媒體音樂的未來。騰訊音樂上市了,但付費音樂不賺錢根據騰訊音樂上周更新的招股書,騰訊音樂 2018 年前三季度營收為 135.88 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為 27.07 億元人民幣。營收已經超過 2017 年全年,而淨利潤也翻了一番。
  • 因為周杰倫,網易雲音樂被騰訊音樂告了
    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之間因為周杰倫作品產生的版權糾紛,終於有了判決結果。同時,數據也顯示,周杰倫版權費用飆升,三年間授權費870萬飆至1818.41萬。11月6日,歷時一年半,騰訊音樂起訴網易雲音樂侵害錄音錄像製作者權糾紛一案已審理終結。
  • 音樂社交娛樂打開營收想像力,騰訊音樂建構商業城堡
    從2005年開始,國家版權局就開始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行動,其中2015年針對網絡音樂盜版問題的「最嚴版權令」,為中國音樂付費提供了加速奔跑的土壤。而作為第一個成功探索數位音樂付費的平臺,騰訊音樂也終於10月初提交赴美上市招股書,成為了中國第一個上市的在線音樂娛樂平臺。
  • 周杰倫音樂版權案一審宣判:網易雲音樂被判賠償騰訊音樂85萬元
    中國網科技11月5日訊 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公布騰訊音樂訴網易雲音樂侵權一案宣判結果。法院判決被告網易雲音樂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樂讀科技有限公司、廣州網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在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賠償原告騰訊音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及制止侵權的合理開支共計85萬元,另外,案件受理費46720元也由三被告承擔。
  • 網易雲下架周杰倫!版權「擱淺」,與騰訊「說好的幸福呢」?
    網易方面承認,他們確實也存在這樣的認知,認為作為一種商業談判技巧,對方會在之後提出付費加碼的要求,於是,直到3月31日當天,他們收到對方通知說要立刻下架。「因為事發突然,團隊內部確實有些慌亂,希望能儘可能地讓用戶繼續聽到這些音樂,所以採取了一個不恰當的方式來讓用戶快速下載。」王詩沐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