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否黏稠直接影響到整個身體健康狀況,如果血液黏稠,血液循環速度就會減慢,會增加血管的壓力,血液難以及時供給到各個器官,就容易缺血缺氧,還會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容易誘發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
血液為什麼會變黏稠?很多人都覺得是肥肉吃多了,體內脂肪太多,影響到的正常的血液流通,高脂肪高油膩的飲食習慣確實是血液黏稠的一個誘發因素,但不是唯一的。有位女子從不碰肥肉,血液卻黏稠如粥,醫生提醒:炒菜用的油是禍根,她吃的是哪種油?希望你別長期大量地吃。
這種油就是豬油!
可能很多人難以理解,在以前,豬油是家家戶戶常吃的油,那是也沒有現在多種多樣的食用油,到了現代,為啥吃豬油卻不好了呢?豬油雖然可以吃,但從健康的角度上來說,經常吃豬油是不太健康的。
因為豬油中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酸,吃多了,會使血液變得黏稠,增加血管負擔,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容易升高,不利於血管健康,還容易肥胖。
即便用豬油炒菜很香,建議大家也要管住嘴,最好少吃,健康的人偶爾吃幾頓沒什麼問題,但對於血液黏稠、血脂過高,或者已經患有三高的人來說,最好別吃,還是吃植物油為好。而且也不要長期只吃一種植物油,橄欖油、玉米油等可以輪換著吃。
除了吃油的種類,吃多少量也需要注意,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薦,每天食用的烹調油在25-30克為宜,少吃油炸食品。
除了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導致血液黏稠如粥的還有其他的不良習慣,對照看看,若你經常做,趁早改掉:
第一,久坐不動。血液黏稠在中青年身上開始多見的因素,或就跟久坐不動有關,很多人從早上上班起,一坐基本就是一整天。但久坐不動,會阻礙正常的血液循環,減慢新陳代謝,多餘的脂肪、毒素等物質不能及時被分解代謝,血液會變黏稠,血管易堵塞,甚至長期下去,還有長血栓的風險。
第二,不愛喝水。喝水不是要等到渴了不行了才喝,很多人每天的飲水量連800毫升可能都達不到,遠達不到1500-1700毫升的飲水量,尤其是中老年人更需注意。喝水可以稀釋血液,促進代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血壓升高。
如果這些習慣你都有,要多注意了,注意觀察身體出現的異常表現,若經常出現下面這幾個不適症狀,十有八九是血液過於黏稠了,早點重視,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①經常頭暈頭疼,特別是早起後表現更明顯。②沒爬幾層樓梯就喘個不停,呼吸還會變得急促。③視線模糊,在蹲下站起時表現更明顯,感覺要摔倒一樣。④在睡眠充足的情況下,還是很想睡,吃完飯後睡意更明顯。⑤手腳經常容易發涼發麻,活動不是很順利。
綜上所述,經常吃肥肉確實容易導致血液黏稠,但每天都吃的油也可能是罪魁禍首,如果你也像這位女子一樣,經常吃豬油,要警惕了,建議及時改掉,學會正確合理的吃油,也要多留意身體出現的上述幾個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