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醫院皮膚科團隊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長篇論著研究成果

2020-12-16 騰訊網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中南大學湘雅個體化腫瘤免疫治療臨床研究中心黑素瘤研究團隊在國際頂尖刊物 Cancer Cell(影響因子 23.9)上發表題為 ADORA1 inhibition promotes tumor immune evasion by regulating the ATF3-PD-L1 axis 的研究論文。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單位均為湘雅醫院皮膚科。劉洪教授和匡欣薇博士後為共同第一作者;陳翔教授和劉洪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首次揭示了腺苷信號通路 ADORA1-ATF3 軸調控腫瘤 PD-L1 的分子機制;提出了 ADORA1 靶向拮抗劑聯合 PD-1 阻斷劑有效治療黑色素瘤的新策略;並鑑定出了預測 PD-1 阻斷劑治療效果的可靠篩選方法。據悉,這一原創性研究成果對於黑素瘤等腫瘤患者的診療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皮膚黑素瘤是由黑色素細胞異常增殖所導致的惡性腫瘤,居皮膚腫瘤致死原因的首位。其可獨立發生與皮膚、黏膜及葡萄膜,具有侵襲力強、易轉移、易復發等特點。在我國,最多見的皮膚黑素瘤臨床類型為肢端型及黏膜型,且以每年 3-5% 的發病速率快速增長,晚期皮膚黑素瘤 2 年生存率為 15%,5 年為 5%,惡性程度極高。

除了採用傳統手術、輔助性幹擾素,常規化療和靶向治療等治療手段之外,近年來以抗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 1 ( PD-1 ) 及其配體程序性死亡配體 1 ( PD-L1 ) 相互作用為主的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在黑素瘤治療方面有了革命性進展。2018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腫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且免疫治療正迅速廣泛應用於皮膚腫瘤、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多種實體瘤的臨床治療。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結果顯示該免疫療法總體響應率僅不足 40%,且有效篩選黑素瘤患者進行免疫治療的評估策略缺失是臨床上非常棘手的問題。因此,探究導致 PD-1 單抗治療無應答的免疫逃逸分子機制、開發篩選免疫治療有效患者的高效策略、研發提高患者應答率的新治療方法迫在眉睫。

腺苷是構成機體能量來源 ATP 的核心代謝物。作為一種重要的內源性信號分子,腺苷的水平受到胞外核苷酸酶(CD73)、腺苷脫氫酶(ADA)、腺苷轉運通道(ENT),以及調控上述分子的關鍵轉錄因子如缺氧誘導因子 ( Hif1a ) 等多種因素影響。腺苷可作為配體,通過結合 4 種 G 蛋白偶聯受體 ( ADORA1, ADORA2A,ADORA2B,ADORA3 ) 參與調控細胞凋亡、細胞增殖、血管舒張、心臟節律、炎症等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是當今研究的熱點。

在本項研究中,陳翔教授團隊通過採用基因編輯,靶向小分子化合物幹預,高通量測序結合生物信息分析的方法,率先揭示了抑制腺苷 ADORA1-cAMP 信號軸,可調控黑素瘤細胞中關鍵轉錄因子 ATF3 表達水平、上調黑素瘤細胞 PD-L1 的表達,促進殺傷性 CD8+T 細胞的耗竭,進而促進腫瘤免疫逃逸。在功能上,通過臨床前研究證明了 ADORA1 靶向拮抗劑可以增強 PD-1 單抗治療黑色素瘤等免疫健全小鼠模型的療效。通過回顧性分析接受抗 PD-1 單抗治療患者的治療前的腫瘤組織樣本,發現了腫瘤組織中 ADORA1 低,ATF3 高或 PD-L1 高的患者應答率更高,預後更好。

本文發表是湘雅黑素瘤研究團隊長期以來不斷積累和夯實科研實力的結果。由陳翔教授領銜的黑素瘤團隊長期致力於皮膚腫瘤的基礎研究與臨床診療,牽頭組建了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腫瘤研究中心和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腫瘤專業委員會。團隊每年定期召開湘雅皮膚腫瘤論壇,開展皮膚腫瘤科普宣傳教育、基層醫生的培訓等,並於 2019 年聯合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黑素瘤領域內頂尖學者成立湘雅皮膚黑素瘤國際研究聯盟。團隊將進一步致力於黑色素瘤等皮膚腫瘤的臨床與科研工作,擴大國際影響力,促進醫學一流學科建設發展。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羅聞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湘雅醫院皮膚科團隊連續取得皮膚黑素瘤發病機制研究新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皮膚腫瘤與銀屑病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皮膚健康與疾病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陳翔教授、彭聰教授團隊在皮膚科專業頂尖學術期刊《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和國際知名腫瘤學期刊《Oncogene》上連續發表 2 篇研究論文
  • 湘雅醫院皮膚科陳翔教授、劉洪教授團隊在《Cancer Cell》發表研究...
    湘雅醫院皮膚科黑素瘤團隊查房合影。紅網時刻3月17日訊(通訊員 羅聞)3月16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中南大學湘雅個體化腫瘤免疫治療臨床研究中心黑素瘤研究團隊在國際頂尖刊物《Cancer Cell》(影響因子23.9)上發表題為《ADORA1 inhibition promotes tumor immune evasion by regulating the ATF3-PD-L1 axis
  • 呂紅斌團隊連續在頂尖期刊《Biomaterials》發表促骨腱界面再生的...
    紅網時刻4月29日訊(通訊員 嚴麗)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運動醫學科、「器官損傷衰老與再生醫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運動與健康工程研究中心、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國際華人骨研學會(ICMRS)運動醫學聯合研究中心呂紅斌教授團隊在生物材料領域頂尖學術期刊《Biomaterials》(IF=10.273)上連續發表2篇原創性論文,分別介紹了兩種促進骨腱界面再生的新型組織工程治療策略
  • Science|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中外聯培項目學生發表重要成果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張衛茹教授科研團隊成員、2011級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田雨子作為共同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以原創論著形式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影響因子:41.845)在線發表,學術論文題為
  • 全球醫療機構科研實力100強榜更新,湘雅醫院2個月排名又上升11位
    目前,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共有醫學代謝組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湘雅)、抗癌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內鏡微創技術裝備與標準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4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實現科技成果重大突破,大項目、大成果頻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近年來實現了諸多科技成果的重大突破,以卓越的科學研究支撐「卓越湘雅」建設。
  • 國際頂尖數學期刊發表湖大教授合作研究成果
    國際頂尖數學期刊發表湖大教授合作研究成果   為67年來中國大陸學者在該期刊發表的第五篇論文   長沙晚報訊(記者 徐媛 通訊員 蔣晶麗 胡瓊)昨日,記者從湖南大學獲悉,國際頂尖數學期刊Acta Mathematica
  • 鄭大一附院滕軍放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通訊》發表科研成果
    當前位置 > 首頁 > 中新河南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鄭大一附院滕軍放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通訊》發表科研成果 2020年03月03日 16:46來源:鄭大一附院宣傳處
  • 名院周報 | 北醫三院:喬傑團隊發表孕產婦新冠肺炎患者最新研究
    4月18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傑、趙揚玉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 70.670)在線以correspondence形式發表了題為
  • 國際頂級期刊《GUT》發表華山感染肝病研究團隊聯合研究成果
    國際頂級期刊《GUT》發表華山感染肝病研究團隊聯合研究成果 2020-07-08 1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南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原創性論著 揭示腫瘤免疫治療新方案
    11月27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分子研究中心等研究團隊在Advanced 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The beneficial role of Sunitinib in tumor immune surveillance by regulating tumor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陳翔牽頭制定《皮膚病流行病學研究專家共識》
    紅網時刻12月7日訊(通訊員 嚴麗)近日,由醫療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南大學)、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腫瘤研究中心、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腫瘤亞專業委員會共同發起制定的《皮膚病流行病學研究專家共識》在《中華皮膚科雜誌》2020年第53卷第12期正式發布。
  • 湘雅醫院上榜全球醫療機構科研實力100強
    該排行榜顯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在國內醫療機構排名中列第4位。在全球百強排名中,湘雅醫院入列全球73位,為湖南唯一一家上榜醫院,其名次較2個月前上升11位。自然指數分析是基於最近12個月各科研機構在Nature、Science、Cell等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的,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
  • 我院李強、李洪森團隊和孫彬教授連續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子刊 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李強、李洪森研究團隊以共同一作兼共同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在線發表了題為「Extra storage capacity in transition metal oxide lithium-ion batteries revealed byin situmagnetometry」的原創研究成果。
  • 湘潭大學劉平樂教授團隊連續在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今年1月,劉平樂教授團隊在催化領域頂級期刊連續發表了2篇論文。今年4月,劉平樂教授團隊在化學類頂級期刊《綠色化學》(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為9.405 )上發表題為「萘一步催化胺化高收率製備萘胺(One-step catalytic amination of naphthalene to naphthylamine with exceptional yield)」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作者是郝芳副教授,通訊作者是劉平樂教授。
  •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又發表同濟論文
    3月12日0時,國際頂尖學術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了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李江濤副教授與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Recycling and metabolic flexibility dictate life in the lower oceanic crust」(《有機質的循環利用和新陳代謝的靈活性決定著下洋殼中的生命》。
  • 附屬仁濟醫院團隊發表金黃色葡萄球菌研究成果
    2018年1月29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檢驗科研究團隊在《Genome Medicine》(SCI IF=7.071)在線發表最新研究成果《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human-adapted sequence type 398 allows insight
  • 女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日前,中國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教授湯豔清和王菲團隊建立了基於深度學習的精神疾病診斷決策平臺,為精神分裂症臨床表現的異質性提供了生物學解釋,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及Schizophrenia Bulletin等發表。
  • 清華化工系魏飛團隊在《化學會評論》發表碳納米管研究長篇綜述論文
    清華化工系魏飛團隊在《化學會評論》發表碳納米管研究長篇綜述論文清華新聞網6月1日電  5月31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團隊在英國皇家化學會旗下的《化學會評論》(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期刊上發表長篇綜述論文《水平陣列狀碳納米管:生長機理、可控制備、表徵、性能及應用
  • 電子科技大學王志明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發表長篇綜述論文!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王志明教授團隊在國際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IF=42.8)發表題為「Organic-based inverters: basic concepts,materials, novel architectures and
  • 青島理工大學江波博士研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論文
    重/磅/新/聞近日,環境工程領域國際頂級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中科院一區,影響因子為11.698)發表了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江波博士領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