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如何正確做一碗老北京炸醬麵:菜譜在此

2020-12-20 北晚新視覺網

前幾天,英國廣播公司BBC爆出一條驚世駭俗的消息:中國人最常用的煮飯方式,居然砷殘留最多。天天吃米飯,相當於在吃「砒霜」?國人都不淡定了,紛紛表示:我吃了幾十年的大米,也沒有把我毒死呀!外公外婆吃了七八十年,都活得好好的呀!如果是北京人,可能會懟一句:姆們家吃炸醬麵啊,套吃~

南方人要是沒了大米飯就沒了命,北方人同樣也離不開麵食。

作為北方城市,北京人日常以麵食為主。饅頭、火燒都是基本標配,抻碗筋道的麵條兒更是家家兒必備。

北京人的一碗炸醬麵,能把一年四季給吃盡了。

七碟八碗的菜碼兒,有春天的香椿、夏天的黃瓜絲、秋天的萵筍片兒、冬天的心裡美,再淋上香噴噴的肉醬,天地精華都穩妥妥的下肚了。

舉國上下都知道北京人好這口兒,有人不遠萬裡來嘗嘗鮮,解解饞。

其實,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麵,都在北京人自己家裡,沒有人為吃這口兒下館子。早年間,正經八百的飯館子都不賣炸醬麵的,興許一些「二葷鋪」捎帶著賣幾碗。

不過,您可甭小瞧了這碗平民百姓的家常便飯。皇城根兒下的北京人,有著「食不厭精」的傳統,吃什麼都講究!

先說這面,廚藝精湛的主婦都會抻面。一團面經過拉、抻、摔、拽,最後變成粗細均勻的麵條,是她們當家的本事。

面下到鍋裡,「得吃鍋挑兒,不吃鍋撈」。鍋挑兒是不過冷水的面,勁道;過了水兒的,骨(二聲)力。老北京的炸醬麵不興過水的,吃到嘴裡有嚼頭。

五顏六色的菜碼兒,隨個人愛好而定,青豆、香椿、黃瓜絲兒拌到碗裡,就是平淡生活的味兒。

最講究的是炸醬,一家一個正宗,可家家兒都是用黃醬做炸醬。北城的人好用天源醬園的醬,南城的人喜歡用六必居的醬,回民用桂馨齋醬園的醬。

據老一輩人講,「天源的甜麵醬和京城甜醬菜,都是從皇宮裡傳出來的,很受北城人歡迎,這跟老年間北城旗人較多有關。」

六必居甜麵醬和醬菜,享譽京城內外。響噹噹的老字號,延續有幾百年歷史。

北京的老醬園有很多,其中歷史悠久、品種優良、名高譽重的是開在前門外糧食店街的六必居醬菜園。

前門外的六必居

有句老話說:「炒菜豐澤園,醬菜六必居,烤鴨全聚德,吃藥同仁堂。」

六必居的醬菜,在北京人的餐桌上,可是穩佔一角兒。除了炸醬麵必不可少的黃醬,醬蘿蔔絲兒、醬八寶菜,也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公私合營六必居

六必居的前身是一家小酒館,由山西臨汾趙存仁、趙存義、趙存禮三兄弟於明嘉靖九年(1530)創辦。

所謂「六必」,是釀酒技術的最高要求:黍稻必齊、曲櫱必實、湛熾必潔、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

明代臭名昭著的奸臣嚴嵩,未發跡之前是個好酒文人,書法著實了得。他常來這家酒館喝酒,就送給掌柜一副「六必居」的匾額,至今仍懸掛在店門上。

六必居的牌匾

但也有「六心居」的說法。最近熱播的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演繹了「六必居」原本叫「六心居」的往事。

劇中,嘉靖帝認為「六心居」的名字不好,下令六心居改名六必居,意思是六合一統,天下一心。

《大明王朝1566》截圖

然而,真正的起源,如今仍眾說不一。但它的地位,在北京人心中幾百年都不變。上至皇宮貴族的滿漢全席,下至老百姓的家常飯桌,都有一兩碟兒六必居的醬菜。

1935年,六必居的醬菜參加了在青島舉辦的鐵路沿線出產貨品展覽會,榮獲優等獎。其後,又去日本名古屋參展,贏得日本人好評。

六必居碼齊的醬菜

北平和平解放前,蔣介石在北京中南海設宴,點名要六必居的醬菜,吃後讚不絕口。

很多在北京居住過的人,凡是吃過六必居的醬菜,都念念不忘。作家沈從文,一次返湘西老家,路上不停念叨:「可惜我們忘了帶點豆腐乳,忘了帶點北京醬菜。」

提起沈從文,大家都會想到他的《邊城》和那個山清水秀的鳳凰古城。

其實,若不是他「北漂」的那些艱苦歲月,可能很難有後來的成就。

年輕時的沈從文

1923年,18歲的沈從文隻身來到北京。他幾乎身無分文,靠老鄉的資助住在前門外楊梅竹斜街61號的酉西會館。

他每天吃饅頭就鹹菜(可能正是六必居的醬菜),是一心掙稿費的文藝青年,但投稿基本都被退回來了。

他時常在北京大學旁聽,貧苦的生活,幾近絕望。他在日記裡寫:我到北京,當時連標點符號也不曉得,去那裡,是想擺脫原來那個環境,實際上打算很小,想賣賣報紙,讀讀書。一到這個地方,才曉得賣報紙沒有機會,賣報紙是區分股的,賣報不行。後來發現,連討飯也不行,北京討飯規定很嚴,一個街道是一個街道的,一點不能「造反!」

他依然堅持每天寫作,在作家鬱達夫的推薦下,最終於《晨報》、《晨報副刊》、《現代評論》上發表作品,開啟了文學創作之路。

受胡適的賞識,小學未畢業的沈從文還登上了北大講臺,做了中文教授。後來,又在歷史博物館工作,彌補了中國古代服飾歷史的空白。

沈從文與張兆和

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與張兆和的愛情。沈從文寫的情書,成為文藝青年們的絕唱: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無論是他坎坷的一生,還是優美的文筆、浪漫的愛情,都讓後輩們心生敬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他說。

如今,能用「沈從文式」的語言寫情書,就好比請客人吃炸醬麵,七碟八碗的菜碼兒都齊活了,那樣夠「拔份兒」

「份兒」一詞,源於就是戲劇行當、服務業和市井小民中。過去,戲班子是不發工資的,收入按份子計算。戲演得好了就加工資,叫「拔份兒」;要是演砸嘍,就是降薪降職,叫「跌份兒」。

後來,在北京話裡,凡是有頭有臉兒的事,那都是「拔份兒」。相反,就是「跌份兒」啦。

擇一城而居,攜芝麻君探尋。回見您吶!

 

來源:微信公眾號 芝麻匠通訊社

相關焦點

  • 如何做一碗正宗炸醬麵,其實很多老北京人也都忘了(附菜譜)
    老話講究頭伏餃子二伏面,而炸醬麵又是老北京人的看家吃食。時下京城,賣炸醬麵的館子可以說是遍地開花,打老遠就能見到大字招牌:「老北京炸醬麵」。經常是進得店門,操著南腔北調的夥計一聲怪叫:「來了您那,裡邊請!」先聲奪人,嚇你一跳,入得坐後,心神甫定。
  • 炸醬麵穩住!在家來碗自製炸醬麵,此刻我們都是北京人
    熱乾麵是武漢人的代表食物,如果要為北京人找那麼一種足夠有代表性的食材,那一定是炸醬麵,也難怪北京會用炸醬麵的作為漫畫形象。如果你問一個北京人哪兒的炸醬麵最好吃,那麼他/她一定會回答你:我媽做的!要不有句話怎麼說?我懷疑老北京人血管裡流的都是炸醬。
  • 老北京炸醬麵和韓國炸醬麵哪個好吃?老北京炸醬麵勝過韓國炸醬麵
    這眾多的麵食中有一種叫做是炸醬麵,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說到炸醬麵,小妖就想到了老北京的炸醬麵,大家是否有吃過呢?在國內的老北京炸醬麵比較出名,在國外也有炸醬麵小有名氣的。那就是韓國的炸醬麵,前兩天小妖在網上看到有網友把老北京炸醬麵和韓國的炸醬麵的味道進行比較,到底哪個更好吃呢?其實老北京的炸醬麵有的麵條都是純手工做的,而且食材下得也是非常的多。
  • 夏至:炸醬麵,才是北京人的「主心骨兒」
    01 老北京炸醬麵,其實很年輕說到炸醬麵,北京人能侃上一天。北京、天津,乃至全國各地,都有炸醬麵,但是唯有「北京炸醬麵」揚名立萬成了角兒。這大概和名字有關係。▲ 遊客型老北京炸醬麵館,有木有看著很面熟?
  • 夏至丨炸醬麵,才是北京人的「主心骨兒」
    攝影/chaoliu2002,圖/匯圖網北京炸醬麵,俗稱「老北京炸醬麵」,一個「老」字凸顯了歷史價值,暗示了文化底蘊。北京炸醬麵,到底有多講究?攝影/瀾瀾LAN, 圖/圖蟲·創意北京人,尤其是清末開始吃小碗幹炸的北京旗人,那是活得相當講究。吃皇糧,承爵位,不思進取,見天兒琢磨吃喝玩樂,最講究的就是個體面和排場。即便只吃一碗炸醬麵,那也是有態度的——必須得精緻。
  • 炸醬麵用黃豆醬還是甜麵醬?來學學最正宗北京炸醬麵,就知道了
    炸醬麵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的吧,它是北京的招牌,是北京最強的特色小吃,是來北京必須要吃的一種特色。說起炸醬麵的特點就是麵筋道爽滑、醬香濃鬱。面與醬香完完全全的融化在一起,在嘴唇之間,舌頭上每一個味蕾被香味所包裹永不褪去,觀之悅目,食之貼胃,我每次吃一碗都不夠。
  • 米其林推薦,王思聰舔碗,北京必吃炸醬麵入駐和平菓局啦!
    說起在北京人心中無可替代的老北京美食,當然要說炸醬麵了,這地位絕對是響噹噹大哥級的無可撼動。 八、九十年代的夏季,每逢傍晚,試問哪個北京的大老爺們兒沒光著膀子蹲在胡同口呼嚕呼嚕地埋頭吃著一碗家裡做的炸醬麵,絕對是賽過神仙的享受。
  • 這炸醬麵最近火了,用幾個香菇,1塊雞肉,味道不輸北京炸醬麵
    炸醬麵在北方頗為流行,北京炸醬麵更是地方的特色小吃,不過想吃到好吃的炸醬麵並不是那麼容易,尤其是初到北京旅遊的,景點旁邊的「老北京炸醬麵」最好別輕易嘗試,以免壞了你心中炸醬麵偌大的名頭。炸醬麵的做法一家一個味,炸醬、麵碼兒、甚至用的麵條都不盡相同,不過幸好最好吃的炸醬麵永遠是自己家的那一碗,千變萬化,炸醬麵也少不了家的味道。
  • 傳統京味美食:老北京炸醬麵人人都吃過,但很少有人真的「會吃」
    傳統京味美食:老北京炸醬麵人人都吃過,但很少有人真的「會吃」熱愛生活,熱愛美食,人生中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很高興小編又來為大家介紹美食了。今天要說到的這個事物,可以說是非常的接地氣了,對於一些地道的北京人,或者說熱愛老北京風味的朋友們,可以說是大家經常打交道的一道美食,它就是炸醬麵。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炸醬麵,過於稀鬆平常了,其實不要看只是簡單的一碗麵,這裡面確有很大的講究。炸醬麵是北京最有資格代表風味特點的食品。
  • 炸醬麵的家常做法,簡單易上手,天熱了來一碗,胃口大開
    天氣越來越熱了,已經進入三伏天了,簡單好吃的炸醬麵便成了很多家庭飯桌上最受歡迎的食物了。炸醬麵起源於北京,流行於全國,它是由特製的肉醬淋在剛煮熟的麵條上,加上各種自己喜歡的口味菜,就成了一道香味四溢的炸醬麵。
  • 做炸醬麵,用黃豆醬還是甜麵醬?大廚教你正確的做法,味道倍兒香
    大廚教你做老北京炸醬麵,正宗炸醬,香味濃鬱,大人孩子都愛吃!炸醬麵是咱們國家的傳統美食之一,最初起源於老北京,還被多次評選為「十大麵條」之一。現在全國各地很地方都有人愛吃炸醬麵,炸醬麵的做法比較簡單,關鍵就是熬好炸醬。
  • 嶽雲鵬開麵館,炸醬麵一碗106!網友評價成亮點……
    「炸醬麵」,老北京的經典美食之一,你吃過最貴的炸醬麵是多少錢?這不,最近因為嶽雲鵬,一家北京的老字號炸醬麵火了。嶽雲鵬開麵館,炸醬麵一碗106!網友評價成亮點……記得前段時間,嶽雲鵬還在賣辣椒醬,這會兒就直接賣炸醬麵了,也是變化蠻大的。
  • 海碗居入駐藍色港灣 老北京炸醬麵等傳統美食受青睞
    初衷很簡單,就是想做一碗好吃的炸醬麵。老北京人都管吃麵用的大碗叫做「海碗」,北京人的性格中都帶著一種灑脫和豪爽,吃麵時都喜歡用大碗,老北京人習慣把它稱為「海碗」,這就是海碗居名字的由來。經過了近20年的風風雨雨,初心不改,所有的付出只為一碗地地道道的炸醬麵。
  • 用黃醬做的炸醬麵,勁道彈牙,好吃到舔盤子,家人都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用黃醬做的炸醬麵,勁道彈牙,好吃到舔盤子,家人都愛吃!媳婦說她多年前獨居,租的是一居室的小房子,但廚房設施還算齊備。在一個人的日子裡,她開始愛上做飯,喜歡在有陽光的周末,照著菜譜一步步的做,最後不管好吃難吃都一口口吃掉,感受食物充盈的滿足。從某種程度上說,美食和寵物是一樣的存在,都是用來治癒人心的。因美食結緣朋友,因美食愛上攝影,她的拿手絕活就是炸醬麵,勁道的手工面,配上吸足醬汁的肉醬,最後再夾一筷子黃瓜絲,解膩又脆爽,好吃到顫抖!
  • 怎麼做炸醬麵簡單好吃 炸醬麵應該這樣做
    怎麼做炸醬麵簡單好吃大家在感到飢餓時,想吃的不是大餐,而是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小編就是這樣,而在這類食物裡面, 炸醬麵就絕對是最佳選擇。尤其在炎熱的夏天,一碗炸醬麵下肚,只能用「滿足」來形容。以前做炸醬麵的方法需要的時間很長,現在大家大都沒有時間與耐心等這種炸醬麵做好,小編平時常做的這種味道美味,而且時間相對很短,味道槓槓的,太完美啦有沒有?食材主料:麵條500克甜麵醬2袋。
  • 老北京炸醬麵是誰發明的? 炸醬麵產生於哪一年代?
    如今,一涉及老北京飲食風俗,勢必會出現「炸醬麵」的字樣,「炸醬麵」、「大碗茶」、「烤鴨」一起構成頗具特色的老北京傳統飲食文化,炸醬麵做法不太難,首先將麵條煮熟,放入涼水中「冷淘」,再將肉末(或是雞蛋)、豆醬炒香,把青豆或是大豆經過焯、煮做熟,再加上幾類蔬菜絲,拌在一起即可,很是美味。
  • 炸醬麵的炸醬到底怎樣做的?原來做法這麼簡單,在家也能輕鬆製作
    炸醬麵的炸醬到底怎樣做的?原來做法這麼簡單,在家也能輕鬆製作。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妍妍媽媽的美食屋,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說到炸醬麵,那麼最出名的當然是老北京炸醬麵了。老北京的炸醬麵帶有濃厚的醬汁然後再加上筋道的麵條吃起來別提有多帶勁了。一碗好吃的炸醬麵,要想試試好不好吃關鍵還是在於炸醬?一碗好吃的炸醬麵,炸醬就是炸醬麵的靈魂所在。那麼看炸醬做得好不好就是看它的味道鮮不鮮、嫩不嫩、滑不滑。炸醬麵吃起來醬汁味道醇厚,麵條吃起來有勁道。那麼這款好吃的醬汁到底是怎樣做的呢?
  • 加油炸醬麵!北京小區又封閉管理?正宗老北京炸醬麵,餐館歇業在家也...
    作為一個北漂過的人,總有一些事物是值得帶回家鄉留念的,這裡當然包括地地道道的——老北京炸醬麵。最近我跟很多網友一樣,很為北京的朋友們擔心。一面改不了當吃貨的我,想著啥時候還能吃到心心念念的炸醬麵;另一面,也在為同是吃貨的北京朋友們擔憂。少出門、不聚會、戴口罩、勤洗手!
  • 北京美食下集,老北京炸醬麵和北方餃子
    美味誘人的炸醬麵   從電視劇《家有兒女》到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我對炸醬麵慕名已久,於是它變成了我的第一道食物。   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炸醬麵與一大碗醬都上來了。我聞了一聞,麵條那淡淡的奶香味就配合著蔥花的辛辣味,瞬間進入了我的鼻腔,使我陶醉。
  • 做老北京炸醬麵,關鍵是菜碼和炸醬,跟著菜譜做,醬香濃鬱特好吃
    老北京炸醬麵是一道傳統的中式麵食,炸醬麵,醬香濃鬱,勁道爽口,深受外地食客的歡迎。老北京炸醬麵的做法看似複雜,實際上很簡單,它關鍵就在於菜碼、炸醬。今天就跟著菜譜做上一次,你也能學會老北京炸醬麵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