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請拿走,兒童口腔護理知識

2020-12-22 騰訊網

隨著社會的進步,兒童口腔醫學已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可見兒童口腔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重視。

其實愛牙這件事十分划算每天也就花幾分鐘的時間卻可以受益一生,一般的兒童從6歲開始恆牙才不斷萌出,乳牙依次脫落,形成乳牙恆牙混合牙列階段,直到15歲左右,恆牙全部萌出為止,這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活躍最關鍵的階段,也是兒童頜骨發育成長的重要時期,此階段也是齲病、牙齦炎患病的高峰時期。

而且此期間是兒童大腦發育和性格形成的主要時期,顏面形象的美與醜常常會影響兒童的性格及心理健康成長。(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兒童時代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早期心理的健全對一個人未來發展很重要」)因此,應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向廣大的父母和兒童進行宣傳,讓他們了解口腔保健基本知識,通過醫生患者一家長的配合,共同做好兒童口腔的健康保健和牙頜畸形的早期防治工作。

首先,我們先看看牙齒萌出順序,一般兒童6個月開始長牙齒,2歲半左右全部長齊。

1

兒童為什麼容易患齲齒?

小兒易患齲齒是因為小兒愛吃細軟的食物,比如餅乾、糖果、果汁等。這些食物含糖多,又易粘在牙上不容易清除。對細菌的繁殖有利。再加上小兒剛萌出的牙齒並不完善,鈣化程度低,耐酸性差,自然更容易被腐蝕。另外小兒乳牙硬組織厚度只有2毫米,齲洞很容易穿透牙齒表層進入深層,進展很快。

(少吃糖啊,牙齒健康康啊)

2

乳牙齲齒要治嗎?

很多家長會有誤區,認為乳牙遲早要換掉,患了齲齒不治也沒關係,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兒童6月至6歲時的牙列叫乳牙列,乳牙列的缺失,小則影響咀嚼功能、影響恆牙的發育萌出;大則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和發音,面型等。小兒乳牙齲發展快,破壞廣,不僅造成牙齒組織損害,還可帶來其它一些局部及全身性的危害,因為齲洞只要一形成就不可能自愈。乳牙一旦出現齲壞,要進行充填治療。如果齲壞過深,或患牙曾出現疼痛,應儘早進行牙根治療等,防止恆牙胚受損害。

3

怎樣擁有健康牙齒?

1.要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飯後用溫開水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時間不少於2-3分鐘。牙刷和牙膏要選用兒童專用的產品,牙刷要2-3個月後更換一次。刷牙順序為:由前向後,由外向裡。刷上牙時由上向下刷,刷下牙時由下往上刷,刷咬合面時先來回橫刷幾遍,刷去牙齒表面的汙垢,再上下來回豎刷,清除牙縫裡殘留物。

(媽媽可以用指套牙刷幫小朋友刷牙)

(要教會小朋友如何正確刷牙)

2.平時要注意牙齒衛生,保護好牙齒:平時要少吃糖果,不喝碳酸飲料,尤其是臨睡前不要吃糖,預防齲齒。此外,要注意平時的衛生習慣,不咬手指頭,不咬鉛筆頭等異物,不用舌頭舐牙齒。

(遇到以上兩種現象,家長要及時給小朋友改掉這些不良習慣)

3.提倡學齡前兒童每6個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3~6歲是幼兒患齲的高峰期。該階段牙弓開始發生變化,出現牙間隙,為換牙做準備,但易造成食物嵌塞,引發鄰面齲。齲病早期治療時間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費少。所以提倡學齡前兒童每6個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

4.早期矯治前牙「地包天」(前牙反咬合)畸形 :上頜骨發育不足和遺傳等先天因素是前牙反咬合的病因,不良的餵奶姿勢和兒童的不良習慣也可造成前牙反咬合。前牙反咬合可限制上頜骨發育,導致下頜過度前伸,明顯影響面貌,早期矯治可糾正或減輕面貌改變,取得相對好的治療效果。乳前牙反咬合的最佳矯治時間為3~4歲。

5.局部用氟預防乳牙齲病 :含氟牙膏具有肯定的預防齲病的作用。學齡前兒童一般都會漱口,並把口腔內的異物吐出,故可用兒童含氟牙膏刷牙,但每次用量為豌豆粒大小,並在家長或老師的監督指導下應用,以防誤吞。不要給孩子使用成人牙膏。

6.乳牙齲病應及時治療 :齲病影響幼兒口腔和全身健康。齲病可以引起孩子牙痛,牙齦、面部腫脹,甚至高熱等全身症狀。齲病長期得不到治療可造成兒童偏側咀嚼,雙側面部發育不對稱;還可影響恆牙的正常發育和萌出。如果沒有健康的牙齒,孩子就不願吃含纖維多的蔬菜和肉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影響全身正常生長發育。

7.及時治療乳牙外傷 :乳牙外傷常發生於2歲以後的幼兒,多為前牙,一般是由跌倒引起,外傷可能會把牙齒碰松、碰折、碰掉等,乳牙外傷可能會影響以後恆牙的發育和正常萌出,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4

兒童齲病的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齲齒:窩溝封閉 這是一種主要以預防為主的治療齲齒方法,但是,對於一定程度上的齲齒還是有治療效果的。因為,窩溝封閉技術就是將高分子樹脂材料填充在牙齒的齲壞窩溝處,讓樹脂滲入齲洞中,然後凝固封閉。這樣就可以斷絕了齲齒中細菌的營養物質來源,直到細菌死亡;而且,窩溝封閉方法還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了細菌的再次侵蝕。

2.補牙治療齲齒:玻璃離子或是樹脂補牙 這種方法也能夠較好的治療兒童齲齒,玻璃離子與樹脂材料粘性好,對牙髓刺激小,不溶於唾液,色澤近似天然牙。只需去除齲壞組織,將玻璃離子或是樹脂填充進清理好的齲洞內,光固化後修形拋光即可。尤其是樹脂具有可塑性,有充裕的時間進行充填、重建牙體的外形。

3.根管治療齲齒:根管治療方法就是醫生通過根管治療器械通過徹底去除感染的牙髓以及感染的牙本質和毒性分解產物,經過根管衝洗、消毒,最後再進行填充空洞,隔絕細菌進入根管和空洞內再感染,有效的治療了齲齒感染,並且還可以減少根尖周炎等炎症的發病率。

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僅作分享

如有侵權,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相關焦點

  • 養成刷牙習慣,孩子口腔自然好?沒有那麼簡單,寶媽們要牢記這7個護理知識,很有用
    兒童口腔黏膜薄弱,乳牙並不是很堅固,在兒童發育過程中易出現多種口腔問題,尤其是齲齒,家長要多了解一些寶寶口腔護理知識,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關於寶寶口腔護理的知識有哪些1、牙齒萌出知識一般小寶寶4~6個月開始長第1顆乳牙,一直到3歲左右20顆乳牙全部長齊。6歲恆牙會逐漸長出,12到14歲左右所有的恆牙都替換完成且萌出,28顆牙齒全部長出。
  • 兒童口腔護理你還不重視起來?
    要知道孩子在成長發育階段一定要重視口腔護理,否則長大之後就會出現各種牙齒問題。做家長的除了要每天督促他認真刷牙之外,也要選擇適合孩子的口腔護理物品,今天我就來分享一款不錯的電動牙刷。這款牙刷刷頭圓弧形的設計適合2~12歲的兒童來用,360度咬合型全覆蓋刷牙包裹性特別好,每次用它督促寶寶刷牙感覺清潔力棒棒噠。
  • 寶媽奶爸們如何做好寶寶的冬季口腔防護
    寶寶的身體健康,是寶媽奶爸關注的問題。其實,兒童的牙齒問題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兒童患病率高的蛀牙,對兒童的健康發育有著十分大的影響。
  • 寶寶的日常皮膚護理,還沒掌握這些知識的寶媽們,來惡補一下吧
    (請原諒小姨這麼說)但是沒想到過了一個月後,再看到小傢伙兒的時候他已經「長開了」,皮膚越來越白,越來越有彈性了!尤其當他吐舌頭的時候看起來真是可愛至極!看到這神奇的變化,出於好奇,也出於自己是一位準媽媽,我就向姐姐請教,問她一些關於怎麼護理寶寶皮膚方面的問題。由於自己是一個「門外漢」,所以問的都是一些「小白」問題。例如說:用不用經常給新生兒洗澡?
  • 牙齒護理從第一顆乳牙開始,粗心的寶媽很容易忽視
    很多粗心的寶媽認為,寶寶乳牙有齲壞是很正常的事,反正總歸是要換牙的,等換了恆牙再去好好護理也不遲。錯錯錯!乳牙對恆牙的影響就像是地基上造高樓,地基沒打好,高樓質量也十分堪憂!(選用刷頭小,刷毛柔軟,牙刷柄短以及刷頭長度適中的兒童保健牙刷。)
  • 預防寶寶齲齒,寶媽們都忽略了這一點嗎?
    這就要給各位寶媽們科普一下了,為什麼寶寶會蛀牙、齲齒,其實這主要是由於覆蓋在牙齒表面的生物膜內的微生物生態失衡引起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會引起蛀牙、齲齒。(相信寶媽們也用了很多方法儘量讓自己的寶寶不吃糖吧,反正我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 馬牙與鵝口瘡的鑑別與護理辦法
    針對圈子裡寶媽的疑惑,結合自己照顧小麵包兒的經驗,下面總結一下馬牙和鵝口瘡的區別和護理辦法。僅供大家參考。如果有遺漏之處,歡迎各位寶媽補充指出,育兒的路上有你們的陪伴,不孤單。馬牙的護理:小麵包兒當時長了兩顆,什麼時候長的我都沒有get到,得知是馬牙以後就沒有太在意了,正確的護理辦法也正是如此,馬牙不疼不癢,不用太過護理,千萬不要用手和紗布去擦和摳。等寶寶出牙的時候會自行消失的!不會影響到寶寶的成長和發育。寶媽們不必過分緊張。
  • 在廊坊,沒長牙的寶寶也需要口腔護理嗎?
    就算小潔沒有寶寶,也懂得嬰兒也是需要口腔護理的,絕對不要小瞧了這個重要性,寶媽們,如果不及時進行及時的清理,容易導致寶寶們的口腔發炎,所以清潔嬰兒口腔刻不容緩!  但是我們知道因為寶寶沒有牙齒,或者未完全長出來,如何進行清洗呢?  當然,成人或者兒童的口腔清潔方式對於寶寶們是不適用的,不然容易損害寶寶的口腔,那如何正確有效的進行口腔清潔?
  • 7個新生兒護理方法,讓寶媽的育兒觀更新一下
    臍帶護理要持續到何時?什麼是臍息肉?新生兒脫皮是正常現象嗎?如何預防鵝口瘡?可以讓寶寶趴睡嗎?本文請新生兒醫生講解照顧新生兒常遇到的問題、並指出新手爸媽常有的錯誤觀念,讓您更加了解如何照顧小寶貝。臍帶護理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肚臍潮溼、滋生病菌與感染,每天洗澡後必須護理一次臍帶;萬一臍帶的分泌物較多、不易乾燥,一天可以護理兩、三次臍帶。另外,所謂的臍息肉是指肚臍有肉芽組織形成(肚臍根部有灰白凸起又泛紅的息肉,會持續流出組織液),好發於新生兒,由於臍息肉會使肚臍有較多分泌物,一天可以護理臍帶兩、三次,並且最好就醫,醫生一般會局部使用藥劑使臍息肉乾燥萎縮,大多治療一到兩次即可。
  • 寶寶口腔健康護理,家長們一定不要忽視了!
    據了解,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 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 也就是說10個五歲小孩,就有7個長蛀牙
  • 如何護理?寶媽應該掌握的餵奶知識
    如果遇到類似問題,首先不要慌,吐奶的原因有很多,寶媽們一定要分辨是生理原因、病理原因還是自己餵養失誤的原因,然後再決定如何解決寶寶吐奶的煩惱。一、餵養護理不當有的寶媽讓寶寶喝了奶後馬上平臥,這種方式是不對的,這樣做很容易造成寶寶吐奶。其次就是乳量過多、餵奶過快、2餐間隔過短、奶嘴的開口部過大,乳汁的流出過快,吞咽不及等餵養方式都會造成寶寶吐奶。很多時候寶媽用奶瓶餵奶時,奶汁沒有完全充滿奶嘴,使得寶寶吸進部分空氣,也會造成寶寶吐奶。
  • 如何護理?寶媽應該掌握的餵奶知識
    如果遇到類似問題,首先不要慌,吐奶的原因有很多,寶媽們一定要分辨是生理原因、病理原因還是自己餵養失誤的原因,然後再決定如何解決寶寶吐奶的煩惱。寶寶吐奶的原因有哪些?一、餵養護理不當有的寶媽讓寶寶喝了奶後馬上平臥,這種方式是不對的,這樣做很容易造成寶寶吐奶。
  • 榮文笙:守護兒童口腔健康 從日常護理開始
    嬰幼兒的口腔護理是每位家長的責任,也是寶媽寶爸們非常關心的問題之一。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預防科主任醫師榮文笙接受新華網採訪,教你正確守護嬰幼兒口腔健康。榮文笙建議,女性在懷孕之前先做一次口腔檢查,將口腔的問題、隱患在懷孕之前處理好,不帶著牙病懷孕。
  • 兒童口腔護理產品 你選對了嗎?
    據記者了解,目前兒童口腔產品市場已細分化,舒客、獅王、高露潔等品牌均紛紛推出分年齡段的口腔護理產品。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預防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李剛教授指出,口腔保健要從兒童時期開始,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護理方式。
  • 不同月齡的寶寶如何進行口腔護理?一看文章讓你明白
    生活中,有些新手媽媽們會覺得寶寶的年齡小,還沒有長出牙齒,所以不用怎麼進行口腔護理,長大了慢慢再給他們護理牙齒不遲。但是事實上,無論是母乳餵養的寶寶還是奶粉餵養的寶寶,他們的口腔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針對不同月齡的寶寶進行口腔護理一說要對寶寶的口腔護理,不少新手爸媽們就很迷惘,「怎樣做啊?」
  • 春季新生兒易發鵝口瘡 寶媽需正確護理
    郭醫生介紹說,所謂「鵝口瘡」,也叫雪口病,實際上是口腔黏膜受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炎症,以新生兒最為多見,寶寶感染鵝口瘡後會表現得非常煩躁不安,偶爾會因疼痛而拒絕吃奶。郭燕華說,有鵝口瘡的寶寶常表現為有很多像奶斑一樣的東西粘在口腔壁上,寶媽們可以用棉籤檢查,如果用棉籤能擦掉則為奶斑,擦不掉則為鵝口瘡了。  家庭護理對於鵝口瘡的預防和治療都非常重要。
  • 老人無知娃娃傷牙,口腔護理需要從小做,健康牙齒從小保護
    很多的寶媽寶爸,從小牙齒不好,又費錢,又遭罪,還影響美觀。所以對下一代的牙齒問題都非常的關心。牙齒護理該提上日程了麗程的寶寶長牙了,寶媽對寶寶的牙齒護理很重視,也提上了日程,上網搜了很多資料,也問了朋友,還諮詢了牙醫,準備給寶寶點潔牙用品。選了某個國外知名品牌,兒童專門款。
  • 口腔護理|寶寶沒長牙,需要清潔嗎?
    想必許多看到這裡的寶爸寶媽也會由此疑惑吧,那麼今天晨晨媽就和大家來叨一叨這個:沒長牙的孩子要做口腔清潔嗎?有的家長認為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到了六七歲的時候,乳牙是要被換掉的,護理不護理的吧,怎麼都是要被換下來的,沒關係的,事實上,從寶寶出生開始,口腔清潔,便是一項值得重視的大工程,需要父母多加呵護。
  • 寶媽們要知道的新生兒護理技巧
    對於很多第一次當媽媽的人來說,都不知道該如何護理寶寶。接下來,蓓兒悅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寶寶護理的技巧。寶媽們要知道的新生兒護理技巧,蓓兒悅帶媽媽們一起來了解下。新生兒洗澡,在剛出生的時候,一般醫院會給洗一到兩次,在月子中心的話,是由專業的護理人員每天帶寶寶洗澡,給寶寶做撫觸等等,手法會比較嫻熟。在家裡坐月子,有條件的可以每天洗,但是必須注意方法,在保證手控把握住寶寶的同時,用另一支手與軟毛巾配合的方式來進行簡單的清洗,不必過度搓,用軟布划水拭乾即可。
  • 寶寶還沒出牙,還需要做口腔清潔嗎?身為寶媽了解一下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口腔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很多寶媽就會有這樣的疑惑,沒長牙寶寶該怎樣護理口腔呢?是要刷牙床和牙齦嗎?寶寶的舌頭需不需要清潔?下面就來了解一下。而且從寶寶出生開始口腔清潔,在給寶寶清潔的同時也在給寶寶做牙齦按摩,會讓寶寶慢慢習慣口腔護理,對將來寶寶用牙刷時的牴觸情緒,也會越小,所以儘早給寶寶清潔口腔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