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愛好者們知道酒標「Reserve」的含義嗎?

2020-12-17 沙龍幫男性雜誌

經常喝葡萄酒的人不難發現,酒瓶上總是會有一個標識,寫著Reserve。那麼Reserve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要給葡萄酒加上Reserve標識呢?有Reserve標籤的葡萄酒和沒有Reserve標籤的葡萄酒又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就為大家具體的說一說。

首先,基本上標有「Reserve」的是給下面兩種情況的酒款:1.酒的質量比平常的酒款來得更好、2.在賣出這款酒之前,就經過陳年。在傳統工藝手法中,釀酒人會把質量好的,有潛力的酒Reserve(珍藏)起來,這樣等以後可以發酵出更好的風味,具有更完美的味道。所以,Reserve一般都代表質量更高的酒。很多酒廠甚至會把他們最高質量的傑作標上「Reserve」來銷售。

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標上了Reserve就一定代表是瓶好酒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有的國家對Reserve標籤的監管不嚴,並沒有嚴格的限定。只有部分國家對Reserve進行了嚴格標榜,對消費者來說,也是比較有說服力的。尤其是在西班牙、奧地利、葡萄牙和義大利,使用Reserve字樣是被嚴格規範的:

西班牙Reserve:在西班牙,如果你的酒瓶上有Reserve的字樣,那麼恭喜你,你眼前的這瓶酒至少在瓶子中陳年了2年,在橡木桶中陳年了1年。而如果你這瓶酒是白酒,那麼就代表他至少在瓶子中陳年了2年,以及在橡木桶中陳年了6個月。當然,如果看到了Gran Reserva的字樣,那麼這代表更高一級的酒。這一類的酒至少要在瓶中陳3年,在桶中陳2年。至於白酒,至少要在瓶中陳4年,在橡木桶中陳1年。

葡萄牙:葡萄牙的葡萄酒不用Reserva,而是以Garrafeira代替,代表紅酒經過至少2年桶中陳1年瓶中陳年,白酒經過至少6個月桶中陳年+6個月瓶中陳年。

義大利:義大利則用Riserva代表Reserva,一般來說,至少需要陳年2年以上才能使用。對於一些比較高級的酒款,Amarone需要至少4年,Barolo需要至少5年。

奧地利:奧地利的規定是酒精度13%以上的才可以加Reserve標籤。

除了上面提到的國家之外,其他的地區對Reserva沒有規定,所以說,在其他地區喝到標有Reserva的酒別有太大的驚喜,指不定人家就是隨便搞了個噱頭。

相關焦點

  • 美酒愛好者必知:如何識別義大利酒標
    美酒愛好者必知:如何識別義大利酒標 >   當一瓶來自義大利的葡萄酒放到你面前時,你最先面對的應該就是葡萄酒酒標了。
  • 如何讀懂葡萄酒的酒標?
    酒標就如同葡萄酒的「身份證」,通過閱讀酒標,我們可以了解一款酒的身世來歷,也能夠初步判斷其品質高低和風格特點。那麼酒標上一般會有哪些信息?這些信息的背後有什麼含義?
  • 酒標,葡萄酒的藝術長廊
    摘要:葡萄酒本身便是一門藝術,值得用天馬行空的想像、新穎別致的包裝和寓意深遠的故事為其裝點,使其藝術性的內涵被外在的藝術感直接詮釋。今天,紅酒世界網(微信號:wine-world)邀你共賞這些別具一格的藝術酒標。
  • 葡萄牙葡萄酒酒標術語大全
    葡萄牙葡萄酒酒標術語大全   葡萄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產酒國之一
  • 教你讀懂美國酒標術語背後的含義
    Decipher a Wine Label 摘要: 如何讀懂美國的葡萄酒酒標術語背後的含義呢
  • 「珍藏」葡萄酒的秘密
    「珍藏」(Reserve,Riserva或 Reserva)的葡萄酒很特別嗎? 對於葡萄酒營銷來說,「珍藏」(reserve)是酒標上經常出現的最「曖昧」的詞之一了。這主要是因為「珍藏」一詞的應用沒有嚴格的法律規定(義大利和西班牙除外),「珍藏」的意思主要取決於產區或酒莊的期望表達。
  • 看懂葡萄酒酒標從這裡開始,這幾點必須知道
    葡萄酒的灑標有點兒像護照。它告訴你酒的名稱、由誰釀造、用什麼釀造、何時釀造、來自何方。 提煉葡萄酒酒標上包含的信息比想要不動貼紙就把魔方擺弄回原狀還要麻煩,但酒標上包含的很多重要信息會幫助你更好地評估酒瓶裡的內容物。以下會按優先順序向你一一介紹,拿起一瓶葡萄酒時你需要考慮到的各個要點。
  • 葡萄酒愛好者常問的9個問題:什麼酒杯最合適?
    葡萄酒愛好者常問的9個問題:什麼酒杯最合適?  我們很高興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因為這意味著人們想要記住自己喝的葡萄酒的名字。你可以拍一張數碼照片。但如果想揭下實物的酒標,大部分酒標可以用「烘烤法」:將烤箱加熱至華氏350度(177℃),然後關掉烤箱,把空酒瓶放進去幾分鐘,直到它變得很熱,戴上烤箱手套小心取出瓶子,用指甲或小刀挑開酒標的一角,直接揭下即可。  3、需要換瓶嗎?
  • 法國葡萄酒怎麼通過酒標判斷價格
    其實像法國、西班牙、義大利這些舊世界國家,大多已經擁有完善的葡萄酒等級制度。也就是說,什麼葡萄品種什麼釀酒工藝什麼釀酒程序都是經過了嚴格的管制,要貼上某個等級標籤必須遵守這個等級標籤所對應的釀酒等級制度。越是高等級的制度對應的也是更精益求精的釀酒工藝,相應地,釀出的葡萄酒更加出色,價格也更加高昂。
  • 義大利葡萄酒酒標包含哪些信息?3分鐘帶你秒懂義大利酒標!
    只要你喝葡萄酒,那就必定繞不過義大利。作為全世界葡萄酒歷史最悠久的國家,義大利20個區都產葡萄酒,對於釀葡萄酒這件事,義大利人是認真的,全國上上下下沒有哪一個片區是沒有葡萄園的。現在義大利葡萄酒的產量已經超過了法國,難以相信吧,就這麼一個慵懶的國家,成為唯一媲美法國的葡萄酒大國。
  • 常在酒圈混,這些酒標你知道幾個?
    引言 酒標不僅僅是一個酒款的標籤,除了有介紹酒款的作用,也是酒瓶上畫龍點睛般的裝飾,成功的酒標能讓人過目不忘,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使其具有收藏價值,今天來聊一聊,那些年火過的酒標。 2019年11月19日,木桐酒莊發布了2017年份藝術酒標。
  • 那些酒標告訴你的事兒
    很少有食品或飲料生產商會像葡萄酒酒商那樣,在商品標籤上費盡心思。總的來看,葡萄酒酒標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一本正經,規規矩矩的舊世界酒標。這種酒標令人仿佛置身法國的城市博物館,還有畫外音向我們解說:「很久很久以前……」。另一類是走親民路線的新世界酒標。
  • 讀懂5個關鍵的酒標術語,瞬間提升你的識酒能力
    理解下面5個關鍵的酒標術語能夠瞬間提升你的識酒能力,從而幫你挑選品質更好、更適合你的葡萄酒。   調配(Cuvee)   「Cuvee」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出現在香檳酒標上,指用「第一道壓榨汁」特釀的香檳;另一種是出現在其它葡萄酒酒標上,僅僅意味著該酒是一種「特殊的」調配酒。如果你在酒標上看到「Cuvee」字樣,首先要明白這個詞並不是官方用詞,沒有正式規範。一些酒莊即使是最簡單的調配酒也會使用這個詞。
  • 葡萄酒愛好者又一打卡聖地!波爾多葡萄酒博物館即將在中國動工!
    我們被中國人的文化視野以及在發展葡萄酒方面的堅定意願所吸引。「毫無疑問,想要建造一個像Chambord城堡那樣的建築,並用三株葡萄藤做裝飾不是什麼大問題。Cazes和Massol兩人以及在北京的同行們在「分享技能和思想的框架內」走上了中國特色之路。Sylvie Cazes堅稱:「這已成為我們的一個重要的項目。」
  • 小酒標,大學問
    而隨著葡萄酒逐漸普及,進口葡萄酒出現在人們餐桌上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那麼,我們到底要怎樣才能選購到合適的酒呢?這個時候,酒瓶上小小的酒標就成了關鍵了。別看酒標雖小,它可是每一瓶葡萄酒的「身份證」,透露的信息可多著呢。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小小酒標裡到底有些什麼大學問吧!
  • 四度紅酒|《四度酒話》第二期:酒標,打開葡萄酒世界大門的鑰匙
    《四度酒話》第二期:酒標,打開葡萄酒世界大門的鑰匙05:32來自四度紅酒葡萄酒標難以掌握是因為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語言文字和葡萄酒法規。甚至同一個國家也會因為產區不同,而產生風格完全迥異的酒標。通過本期課程的學習,雖然不能讓大家掌握所有的酒標知識,但是你們可以從這裡開始了解酒標的基本信息,從而找到打開葡萄酒世界大門的鑰匙。酒標分為正標和背標。顧名思義,正標即酒瓶正面的標籤。
  • 「新葡萄酒」配菜三忌
    葡萄酒是一種天然的、複雜的卻又容易被人們所欣賞的飲品。葡萄酒與菜餚的適配原則是酒與菜的風格不要一個壓過或掩蓋了另一個,葡萄酒和食物不要吵吵打打的姻緣。  二忌有醋相伴  各種沙拉通常不會對葡萄酒的風格產生影響,但如果其中拌了醋,則會鈍化口腔的感受,使葡萄酒失去活力,口味變得呆滯平淡。檸檬水是好的選擇,這是因為其中的檸檬酸與葡萄酒的品格能夠協和一致。  奶酪和葡萄酒是天生的理想組合,只需注意不要將辛辣的奶酪與體量輕盈的葡萄酒相搭配,反之亦然。
  • 字母漢字化,木桐最新「腎虛」酒標到底是啥意思
    木桐從1924年開始使用名人字畫作為酒標,1945年至今幾乎沒有中斷過這一字畫營銷模式。70多年的積累,讓木桐酒莊的個性極度凸顯,1996和2008年份,木桐與中國書法家古幹和徐累合作推出了中國人設計的木桐酒標。但實際看來,東方特色並沒有那麼濃鬱,而就在2020年12月1日,木桐酒莊在INS上正式公布了2018年份藝術酒標。
  • 愛喝酒的朋友該如何解讀葡萄酒的酒標呢?品酒師帶你領略異地風情
    例如:葡萄酒,我們該如何解讀它的酒標呢?對於葡萄酒,我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逢年過節,同學聚會,結婚喜宴等等,都會喝上一兩杯,在這裡,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酒標,酒標,顧名思義,就是酒的標籤,酒的身世。它代表了這款酒的品質與價值!通常來講,葡萄酒包裝分為兩大類:一,按品質來說就是原裝與混裝。二,按貯藏方式就是瓶裝與罐裝。
  • 【酒標設計大賽】靠臉始終不如靠才華
    當學生們尚未走出國門之時,時常考慮的問題是如何準備優秀作品集,成功拿到名校offer。然而藝術留學者在國外也面臨一個問題,如何融入西方的日常生活和習俗中,如何做到入鄉隨俗。其中被西方人士乃至中方人士追捧的葡萄酒文化,就是一個出國留學者必須要學習的文化禮儀。  俗話說技多不壓身,尤其是對於將身處異鄉的留學者來說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