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這首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為後世廣為傳誦

2020-12-22 慶餘說詩詞

宋神宗元豐七年,也就是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是文壇領袖蘇軾的學生。母親王氏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亦善於寫文章。在這樣一個文學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裡,李清照耳濡目染,加之聰慧穎悟,自小就才華出眾。王灼《碧雞漫志》: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

除了寫詩之外,李清照也開始在詞壇嶄露頭角。還是一個少女的李清照,卻寫下了一首轟動了整個京師的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據明代《堯山堂外紀》記載: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如今我們來看這首詞,很顯然它成為了被後世廣為傳誦的著名詞作。那麼,李清照這首詞究竟有何魅力呢?

根據陳祖美編的《李清照簡明年表》,我們可以得知這首詞作於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後,也就是李清照17歲左右。這首詞的內容,主要描寫了李清照借宿酒醒後詢問侍女花事的情景,委婉地表達了她憐花、惜花的心情,體現出她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從藝術造詣上看,李清照這首詞對人物心理情緒的刻畫,最為傳神,也最為人所激賞,尤其是最後「綠肥紅瘦」一句。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詞的開篇兩句「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意思是說,昨天夜裡雨下得稀疏,風卻很急猛,我沉沉地睡了一夜,還是有未消散的醉意。若是單獨看這兩句,你很有可能會認為李清照是因為「雨疏風驟」而醉飲。但結合整首詞,我們便可以得知,她是因為擔心海棠花被風雨所摧殘,不忍心明天看到海棠花謝而醉飲。所流露出來的是李清照的惜花之情。

緊接著的兩句「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便更能說明李清照是因為惜花而醉飲了。你看李清照一醒來,就急忙詢問正在捲簾的侍女,我院子裡的海棠花現在怎麼樣了?有沒有被昨夜的風雨所摧殘而凋落?值得推敲的是,這裡侍女回答海棠花還是同昨夜一樣的前面,有一個「卻」字。這就說明侍女的回答是讓李清照意外的。

所以便自然而然地有了結尾「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即你知道嗎?你知道嗎?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啊。詞到了這裡,李清照惜花、愛花的心理情緒便被傳神地表達了出來。從她與侍女的對話,到最後既像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我們可以知道李清照一方面不忍心海棠花被風雨摧殘,另一方面她又十分清楚到了海棠花凋謝的時節。所以這裡的口吻和神情是複雜和矛盾的。

另外,「綠肥紅瘦」,是這首詞的絕妙之筆。我們說「綠」代替葉,「紅」代替花,自然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而「肥」是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是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這是兩種狀態的對比。同時綠葉繁茂象徵著夏天的來臨,紅花凋謝象徵著春天的流逝,可見這短短4字,極具概括性,難怪歷來為世人所稱道。

綜觀李清照的這首詞,篇幅其實不長,僅有6句33字,但是它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從開始因為惜花而醉飲,到醒來的試問,從得到了回答後的不相信,到再次反問或自言自語,就這樣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一個少女的惜花之情描繪的搖曳多姿。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但我想李清照這首詞的魅力,只一遍就足矣。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千古詞帝」李煜的這首詞,僅憑最後兩句,千年來便廣為傳誦
    「千古詞帝」李煜的這首詞,僅憑最後兩句,千年來便廣為傳誦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具有憂患意識的民族,早在《詩經》中就有關於愁情憂思的吟唱。正如梁啓超所說:「千餘年中國文學,都帶悲觀消極氣象」。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詞上千年來便廣泛傳頌。那麼李煜在詞中到底表達了什麼樣愁情呢?最先,大家先從它的主題思想討論一下。據宋王軹《墨記》載:「後主在次第,因七夕命故姬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並坐之,遂被禍雲」。由此可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作於李煜亡國歸宋後被毒死以前,也就是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
  • 李清照轟動京師的詞,短短28個字豪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李清照轟動京師的詞,短短28個字豪氣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李清照對於這個攻擊她的言語什麼都沒有說,只是繼續按照自己的風格寫詩詞,從不模仿其他人。時間來到李清照丈夫去世之後,國破家亡之際,此時她無家可歸,寄居在親戚家,登上高樓寫下這首絕唱。
  • 看起來簡單,讀懂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李清照曾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丈夫趙明誠,這可愁壞了趙大公子,他閉門謝客,三天三夜廢寢忘食,一共寫了50首詞作,目的就是為了能超越妻子這一首而已。其次,她讓範仲淹的真愛粉服氣。範仲淹寫了首《御街行·秋日懷舊》,李清照仿了一首《一剪梅》,最後兩句大家應該聽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才女李清照,十六歲的驚豔之作,後世人讚不絕口,果然文採超群
    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非常有名的才女。對於李清照,她雖然是一個女詞人,但是她的作品卻是非常清新典雅的,並且非常有自己的特色。從她的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古代才女的讓人佩服的才情,後世人對於李清照的詞更是讚不絕口。
  • 李清照霸氣側漏的詞作不少,這首為桂花討公道,14個字傳誦千古
    ,這些都變成了宛轉悠揚的故事,送給後世的人們。其實我們細細琢磨,每一種花,都是在他們的詞作中被賦予了很多精神、品格,以至於後世對這些花也有不同尋常的偏愛,所以桂花成了墊底的那個。至此,李清照看不過去了,寫了一首詞,為桂花打抱不平。這首詞叫《鷓鴣天·桂花》,藏在角落裡面的桂花終於有了出頭之日。
  • 李清照最有趣的一首詞,全篇33個字一氣呵成,最後一句更是調皮
    但這些都是她晚年的作品,其實李清照家學深厚,自幼飽讀詩書,18歲時已嶄露頭角,今天與打擊分享的這首詞,就是她的早期作品,很有趣的一首詞。一起來看《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李清照最好的10首詞,《如夢令》竟然無法上榜
    此詞是李清照後期的作品,之所以突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詞中充滿了豪邁之氣,是李清照的詞中唯一的豪放風格詞作。1130年,李清照在海上航行 ,歷盡風濤之險,如夢似幻。於是李清照將海上風光與傳說結合,描繪了船搖帆舞,星河欲轉,虛虛實實的場景,隱約體現自己流落南方後的艱苦之路,最後又以灑脫的態度回應了世界。黃蘇評此詞:「渾成大雅,無一毫釵粉氣。」
  • 李清照:你們都以為我溫柔婉約,其實我是個恣肆的性情中人!
    於是我就把花插在發間,讓他比一比我和花兒誰更漂亮。這著詞是李清照與趙明誠新婚燕爾之時所作。嬌羞的新娘借花喻人,卻直白地將內心呈現,幸福甜蜜又忐忑不安的細膩之中沒有一絲矯揉造作。中年後: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 王羲之真跡在遼寧出現,此作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書法界
    直到近年,遼寧省博物館展出了一件號稱「王羲之家族真跡」的法帖,此作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整個書法界! 關於這件法帖,歷史上有明確的記載。 傳說從梁武帝時期,皇帝便開始搜集民間的王羲之法帖,有時候用重金求購,有時候則是用鬼蜮伎倆騙來(蕭翼賺蘭亭),總而言之,到了盛唐時期,從民間各地呈上來的王羲之法帖極多。
  • 這首詞是李清照最為傷情之作,點點滴滴,斜映千古
    這一連串打擊使得李清照的詞風大變,不復原來的溫柔以待歲月,而是如今的沉悶低吟,令人感到壓抑窒息。這一天,她想起了丈夫,流淚滿面地寫下一首詞。這首詞被後世奉為經典,也是李清照風格轉折的代表作,它就是《聲聲慢》。《聲聲慢》宋-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 十幾歲的李清照信手拈來之作,連犯寫詞「兩大忌」,卻驚豔了詞壇
    世人都說「男中李後主,女子李易安」,這李後主說的是南唐後主李煜,李易安指的是千古才女李清照。李煜是一代君王,他的詞極盡本色,言淺情深,讓我們知道原來帝王也能如此有文採,後世送他一個「詞中之帝」的美稱;李清照是一介女流,她的詞清新雅致,別具一格,讓我們見識了古代女子也有這般才情,後世送她一個「詞中之後」的美譽。二人雖為詞壇一帝一後,但在小編眼中,李清照卻有略勝一籌之處,勝就勝在她早期的作品。
  • 千古第一女詞人「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中,黃花指什麼花?
    這首詞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是李清照前期的懷人之作。公元1101年,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太學生趙明誠,婚後不久,丈夫便「負笈遠遊」,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這首詞的背景是李清照初嫁趙明誠,還是新婚燕爾,蜜月期還沒過,丈夫就遠遊了。
  • 李清照悽美之作,很多人只記「物是人非事事休」,卻忽略全詞之美
    不過這「文無第一」的「定律」卻在一位女子這裡被打破,她就是李清照,被世人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的傳奇人物。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年間生活十分優渥,父親是蘇軾的學生李格非,母親又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同樣有著極高的文學修養。有著這樣的家庭氛圍,在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也是早早便顯露出了自己的文學才華。
  • 李清照經典的一首詞,開篇七字,便驚豔世人,讚不絕口
    才女李清照,她號稱易安居士,相信她的詞大家都略知一二。關於她的詞,相信很多人都拜讀過,後世人都稱李清照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風格清新素雅,一般用白描的方式來寫詞。通過李清照的詞,大家可以從中了解到李清照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子,並且喜歡傷春悲秋。李清照這一生寫的詞有很多,經典和流傳甚廣的詞也是不少的。可以說李清照留下的詞在宋代詞壇可謂是舉足輕重的,從古到今,說到她的詞,後世人無不驚嘆不已。要說李清照的代表作,或者說她所創作的經典的作品更是數不勝數。
  • 李清照有多牛?一首詞讓丈夫3天不出門,詩詞大會蒙曼兩字評價她
    於是便有人稱其「清代李清照」,接著甚至有人說她是清代第一女詞手。筆者倒不是說賀雙卿的作品沒水平,只是若是放在兩宋當真只能算是一般,可見對於一個普通才女,能與李清照沾上點邊是有多重要。除了清代李清照,民間還有元代、明代李清照的說法,然而大家渴望出現第二個李清照的夢想終究也只有是想想,因為千年來論筆力和精神境界,除李易安外,才女中再無第二人。
  • 李清照的這首詞,清新自然,充滿歲月靜好,還成為網絡金句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則是她的一首《如夢令》寫得清新自然,充滿著歲月靜好,末尾一句還成為網絡金句,在網上廣為流傳。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裡寫李清照少女時代非常貪玩,出去到很晚不回家。其實在古代女子是不能隨便出去的,或許是因為李清照父親對她的寵愛吧,小小年紀就讓她讀書識字,而李清照又非常好學,以至於成為一代才女,千古流傳。李清照擁有滿腹才華,和她父親是分不開的。她的父親李格非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而且可以說是蘇東坡的徒孫,是名門望族,書香門第造就了千古第一才女。
  • 李清照最清新的小詞,有人歪解出很多信息,真是白瞎了一顆少女心
    在她的一首清新唯美小令中,還是天真少女的李清照心思敏感,細膩多情,做了一個愛花惜花人。這首詞曲折巧妙,清新靈動,語淺言深,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汴京,令很多文士擊節嘆賞。然而,卻有人歪解出了很多信息,認為這首詞其實是李清照在描寫她和趙明誠過夫妻生活的美妙感受。這簡直是白瞎了易安居士的一顆少女心!
  • 李清照這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到讓人心碎!
    李清照這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到讓人心碎!李清照是宋代有名的女詞人,她的每一個作品都是讓世人心醉,因為父親精通經史,善於散文的編著,母親飽讀詩書,因此在雙親的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的文學造詣可非一般,她的很多佳作都非常的具有代表性,讓人們不禁在她的詞調中追憶屬於她的往事,她的詞每一首都很美,但是只有這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到讓人心碎!它便是《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讓人忍不住細細品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