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霸氣側漏的詞作不少,這首為桂花討公道,14個字傳誦千古

2021-01-07 愛聊歷史吧

文人墨客毫不吝嗇為各種花花草草寫詞,有詩經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鮮豔,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有杜甫「短短桃花林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的溫柔,有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孤傲,有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美好……

每一詞,每一句都讓人在他們勾勒出來的美景中流連忘返,從古至今,所有詞人在各種花草上下的功夫絕對不亞於對於生平和歷史的解說,這些都變成了宛轉悠揚的故事,送給後世的人們。

對於李清照來說,海棠、梅花絕對是她人生當中寫得最多的兩種花,在她筆下,有海棠花「應是綠肥紅瘦」時候的失落,有梅花「笛裡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時候的傷感,都是她給世人留下的珍貴的財富。

縱觀歷史長河,有一種花在各位大佬的筆下卻很少出現,就是桂花,明明飄香十裡,卻沒人注意,或許是因為花朵太小,沒什麼特點,不容易被注意到。

其實我們細細琢磨,每一種花,都是在他們的詞作中被賦予了很多精神、品格,以至於後世對這些花也有不同尋常的偏愛,所以桂花成了墊底的那個。

至此,李清照看不過去了,寫了一首詞,為桂花打抱不平。這首詞叫《鷓鴣天·桂花》,藏在角落裡面的桂花終於有了出頭之日。

01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暗淡黃色的桂花,體態比較輕盈,不是很鮮豔。長在靜謐的地方,不是很容易發現,只留給人十裡之外都可以聞見的香氣。」這句話以議論入詞,先將桂花的樣子和花朵的模樣描寫出來。

一般情況下,很多寫景色的詩詞,很少有以議論入手的,都是借物抒情,但是李清照一反常態,形象地描寫出規劃的韻味,色香俱佳,絕對不輸其他的花。

表達出桂花雖然不鮮豔,但是性子溫和,樣式溫柔,動人心弦,盛開的地方,也不是在那種嬌養的花園或暖室之中,而是多半在高山之處,常常一片一片的盛開,非常好看。

02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它不需要有哪些名滿京城的紅顏碧色,不需要靠這些來爭寵,桂花顏色淡淡的,香味濃鬱悠長,應當是最好的。」這句話字面是寫出了桂花的樣子,實際上是寫出了詞人自己的一個品格,不圖人間的功名利祿,將美好留下之後,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何須」二字,將那些僅僅「外在美」的花一筆蕩開,進而推出色香俱全的桂花,後面一句「自是花中第一流」寫出了桂花的品性不用爭就是上等的。

前幾句從桂花的樣子、香味、盛開的地點、以及聯繫到的品格將桂花先託盤而出,在人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樣子。

03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梅花看到了桂花肯定會嫉妒,菊花也一定會害羞,在秋天的時候,桂花絕對是百花之首,這是不可爭論的事實。」

這一句話,是第二層議論,期初說李清照獨愛梅花,生平中也寫了很多關於梅花的詞句,但是在這首詞中也覺得梅花不如桂花,這也承接了上句「自是花中第一流」,表達出詞人對桂花的讚美和喜愛之情。

04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遺憾的是當年的屈原對於桂花可能也是不很了解,太沒有意思了。否則,他的詞作中寫了那麼多花,卻獨獨沒有提到桂花的隻言片語呢?」這句話是第三層議論。

據記載,屈原在當年不得意之時收錄了很多名花真卉,來形容君子的不屈和愛國,但是桂花不在列表中。所以,李清照為桂花打抱不平,明明可以飄香十裡,不嬌氣,但是怎麼不被關注呢?

李清照的這首詞獨具一格,字裡行間都是對桂花的讚美和喜愛,也道出了其他文人墨客不識貨,這在當時也是一個大膽的決定,畢竟前人每一個拿出來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李清照敢這麼說,足以看出桂花的喜愛。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愛聊歷史吧結語:其實這首詞表面是寫出了桂花,更深一層,就是詞人對自己的評價。將自己比作桂花,品性高貴,不會與各種人同流合汙的高尚,也說出自己低調美好,不願意展露太多,只顧散發自己的香氣的意向。縱觀李清照的生平,她也正是這樣的人。

相關焦點

  • 李清照這首詞寫桂花,別出心裁,句句霸氣,成為千古名篇
    今天介紹的這首詞是由著名詞人李清照所作。她在這首詞中歌頌桂花,詞中句句為桂花「鳴冤」,認為桂花這種植物應該被更多人所知曉、喜愛。李清照我們都很熟悉,她是宋朝極富盛名的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婉約派的重要代表詞人,在當時乃至今日的文壇上面影響力都特別大。今天這首詞中李清照描寫的主體是桂花。這是一種花朵很小,顏色又淡的花。因此很多人都常常注意不到。李清照注意到了,並讚嘆它高潔的品質,又以桂花自比,說明她是真的很喜歡這種花。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詞。
  • 李清照很「霸氣」的一首詞,句句為桂花鳴冤,中間14字成千古名句
    寫花的詩很多,如果以「花」字來接飛花令,大概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在數不勝數的關於花的詩歌當中,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菊花,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牡丹,有「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桃花,有「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的梅花。這些都是為大眾所熟知的花類,每一句詩,都深深地烙印在國人的腦海裡,是一幅畫,更是一個宛轉悠揚的故事。
  • 李清照這首寫桂花的詞,筆法巧妙,實乃千古名作,令人拍案叫絕
    李清照畫像「李清照這首寫桂花的詞,筆法巧妙,實乃千古名作,令人拍案叫絕!」這首詞一開頭短短十四個字,卻形神兼備,寫出了桂花的獨特風韻。在這裡,「暗」、「淡」、「輕」三字是形容桂花的顏色是暗黃、淡黃、輕黃。
  • 李清照的一首罕見「罵人」詩,她是在罵人,但通篇又不帶一個髒字
    李清照的詩詞,給人的感受要不溫婉細緻,要不是幽怨悽涼。但恰好是這樣一個溫婉含蓄的女人,卻寫出過一首獨特霸氣側漏的罵人詩,這首詩全篇不用一句髒話,卻罵的豪氣沖天。這類廣為流傳的經典之作,幾乎都是詞作,因此許多人總會覺得李清照擅長詞而疏於詩,其實並不是這樣。李清照向豪氣沖天的一面,霸氣側漏,不同尋常李清照也寫出過許多千古絕唱的詩,李清照的詩一樣是很有特色的。
  • 李清照的這首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為後世廣為傳誦
    除了寫詩之外,李清照也開始在詞壇嶄露頭角。還是一個少女的李清照,卻寫下了一首轟動了整個京師的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據明代《堯山堂外紀》記載: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如今我們來看這首詞,很顯然它成為了被後世廣為傳誦的著名詞作。那麼,李清照這首詞究竟有何魅力呢?
  • 兩首描寫寒食節的名作,千古傳誦,值得一讀
    寒食節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期就流傳了晉公子重耳與大臣介子推的故事,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這為忠臣,就在這一天禁止煙火。很多詩人都創作過寒食節的作品,比如唐代的孟雲卿就有,「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宋代的李清照就有「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嫋殘煙。」
  • 李清照最負盛名的這一首詞作,流傳千古膾炙人口
    梁啓超、俞平伯、唐圭璋幾人的選本中均為「曉來風急」,而且梁啓超在《藝蘅館詞選》中點評道:「這首詞寫從早到晚一天的實感,那種煢獨棲惶的景況,非本人不能領略,所以一字一淚,都是咬著牙根咽下。」這首《聲聲慢》確實寫了從早到晚的一天光景,但據此就推說「晚來風急」為「曉來風急」,怕也不完全正確。或者,「晚來風急」之「晚」,指的是昨日晚間之風勁急,也未可知。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詩,只是專門寫給夫君撒嬌,卻成了千古名作
    也許我國有「才女」之稱的女人不少,但是能擔得起一個千古才女之稱的,卻只有一個李清照。在她的詞中,有女子的細膩,也有不輸於男兒的霸氣和豪情,她給宋代詞壇帶來的驚喜不輸於任何一位男兒。李清照不僅才華甚高,而且容貌秀麗。她寫過很多首詩,是婉約派的代表作家。其中,有16歲時「知否,知否?
  • 李清照最美的五首詞,第二首大氣磅礴,最後一首被稱為千古絕唱
    此首寫桂花,筆者認為這是寫桂寫的最好的一首,借花喻人,尤其『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乃本詞點睛之筆,以花來比喻人高潔的品格,不需要虛化浮麗的外表,內心高潔,品德高尚,自然是花中極品,人中賢者。第三首:一剪梅原詞【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 李清照一氣寫下此詩,短短28字流傳千年,網友:才女當真不簡單
    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中,湧現出無數有名的詩人,他們個個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其中不乏傑出的女子。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一生寫過不少詞作,她的詞素以委婉、含蓄、清麗著稱。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一生最美的九首詩詞,你讀過幾首?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這首五言絕句詩是作者仰慕西楚霸王項羽的氣節而作。作者認為活著就應當做人中的英傑,死後也應當為鬼中的豪雄。人們到今天還懷念著項羽,那是因為他寧願死也不願苟且偷生地活著。讀來慷慨淋漓,李易安不愧為女中豪傑。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詩詞10首,字斟句酌間,是否聽到心碎的聲音?
    生命的歷程就像是寫在水上的字,順流而下,想回頭尋找時總是失了痕跡。但300餘年的宋朝歷史,卻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名字——李清照。如清月照拂大地,李清照,以一份才氣、一份詩情、一份清骨,裝點了文學的大觀園。下面為大家摘錄10首李清照的詩詞,在這位千古第一才女的字斟句酌間,是否聽到了心碎的聲音。
  • 李清照因愁緒而發牢騷,寫出了一篇千古名詞
    李清照一介女子,不僅成功在詞壇之中站穩了腳跟,在後世也被人譽贊為「千古第一才女」的美名,她獨有的「易安詞風」更是讓她成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正處妙齡待嫁閨中之時的詞作多為俏皮溫婉的風格,嫁為人婦之後的紀念創作了不少濃情蜜意的詞作,但李清照的後半生卻是非常的悲涼,這讓她的詞作風格「急轉直下」後半生多以寫愁緒為主要題材。
  • 李清照5首膾炙人口的寫花詞,一首改編成歌曲,一首被稱為千古絕調
    李清照,就是這屈指可數中少見的被公認為的大才女,李清照是生於北宋時期,詩詞文都有非凡的造詣,尤其是填詞獨成一絕,雖然她的詩作也非常的好,但詞名過盛,以致於將詩名蓋過。易安性情不羈,一生好寫詞,她現存的詞作有60餘首,其中多與花相關,今天筆者就給大家整理出來了李易安5首比較出名的寫花詞,一首被傳頌至今天,改編成為歌曲,一首更是被後世公認為千古絕調。1.鷓鴣天·桂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
  • 李清照這首千古名作,堪稱經典
    我想對於這個問題,在詩詞中應該能找到不少答案。但李清照的經典詞作《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或許最為合適。據李清照自己的《金石錄後序》所說,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給了有共同興趣愛好的趙明誠,婚後伉儷之情甚篤。然而婚後不久,其父李格非在黨爭中蒙冤,李清照受到株連,不得已與丈夫時有別離。
  • 國破家亡後,李清照惆悵寂寞,寫了一首傷感詞,成就了桂花的美名
    這首詩是其非常有名的作品,是她在經歷國破家亡之後所創作出來的一首詩詞,在生活給的重重打擊下,李清照的心情十分抑鬱。因此借物抒情,本首詞裡,不光有桂花,也出現了其他的花作為陪襯,以此將桂花的品質品性,更加鮮明地表現出來。
  • 李清照最大膽的一首詞,才女果然霸氣,排名宋詞榜第5實至名歸
    做為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之名可不是蓋的。曾經有人排了個宋代詞人排行榜,做為唯一上榜的女性,她力壓秦觀和晏殊,排名第五。前五分別是蘇軾,辛棄疾,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的詞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卻總是能於平淡中見濃烈,於細微處見真情,與男性詞人相比,別有一番味道。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寫向丈夫撒嬌,卻無意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我國的才女不少,但能被稱一句「千古才女」的卻只有李清照一人,李清照給宋代文壇帶來的驚喜不亞於任何一個男性文人。他的筆下,既有女性的婉約,也有男性的大氣,當16歲的她寫出「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世人驚豔於這位大家閨秀的頑皮;當婚後與丈夫分別時的她寫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時,世人和這位痴情女子一起傷懷;而當面對大是大非的她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時,世人無不讚嘆她的霸氣。
  • 柳永登樓遠眺,寫下一首詞,最後14個字堪稱千古第一情話!
    如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便是一首著力抒發相思之情的詞作。《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是柳永登樓遠眺,觸景生情,所寫下的一首千古名作。這首詞可以說是全文都在描寫登樓遠眺所引起的無限離愁,但是在詞的最後,柳永卻以健筆寫柔情,留下了14個字的動人情話。歷來為人所稱道,且至今仍然被有情人引用來表達愛情的堅貞不渝。
  • 巾幗何曾讓鬚眉:千古第一女詞人李清照詩詞中的男兒氣
    日子雖清貧,但高雅和諧,充滿趣味,這在她的一些詞作中都有體現。 再後來經歷離亂,李清照詞風轉變,愁成了其詞離不開的一個意念,但她創作的潛力也充分爆發出來,《聲聲慢》中一連七對疊詞,寫愁之深重,可謂詞壇絕唱。亂離之中,她對時事的關懷更為凸顯,不忘對政治進行諷喻,家國情懷,不只是男子才有,女流之輩亦可為國奉獻肝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