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毫不吝嗇為各種花花草草寫詞,有詩經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鮮豔,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有杜甫「短短桃花林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的溫柔,有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孤傲,有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美好……
每一詞,每一句都讓人在他們勾勒出來的美景中流連忘返,從古至今,所有詞人在各種花草上下的功夫絕對不亞於對於生平和歷史的解說,這些都變成了宛轉悠揚的故事,送給後世的人們。
對於李清照來說,海棠、梅花絕對是她人生當中寫得最多的兩種花,在她筆下,有海棠花「應是綠肥紅瘦」時候的失落,有梅花「笛裡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時候的傷感,都是她給世人留下的珍貴的財富。
縱觀歷史長河,有一種花在各位大佬的筆下卻很少出現,就是桂花,明明飄香十裡,卻沒人注意,或許是因為花朵太小,沒什麼特點,不容易被注意到。
其實我們細細琢磨,每一種花,都是在他們的詞作中被賦予了很多精神、品格,以至於後世對這些花也有不同尋常的偏愛,所以桂花成了墊底的那個。
至此,李清照看不過去了,寫了一首詞,為桂花打抱不平。這首詞叫《鷓鴣天·桂花》,藏在角落裡面的桂花終於有了出頭之日。
01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暗淡黃色的桂花,體態比較輕盈,不是很鮮豔。長在靜謐的地方,不是很容易發現,只留給人十裡之外都可以聞見的香氣。」這句話以議論入詞,先將桂花的樣子和花朵的模樣描寫出來。
一般情況下,很多寫景色的詩詞,很少有以議論入手的,都是借物抒情,但是李清照一反常態,形象地描寫出規劃的韻味,色香俱佳,絕對不輸其他的花。
表達出桂花雖然不鮮豔,但是性子溫和,樣式溫柔,動人心弦,盛開的地方,也不是在那種嬌養的花園或暖室之中,而是多半在高山之處,常常一片一片的盛開,非常好看。
02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它不需要有哪些名滿京城的紅顏碧色,不需要靠這些來爭寵,桂花顏色淡淡的,香味濃鬱悠長,應當是最好的。」這句話字面是寫出了桂花的樣子,實際上是寫出了詞人自己的一個品格,不圖人間的功名利祿,將美好留下之後,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何須」二字,將那些僅僅「外在美」的花一筆蕩開,進而推出色香俱全的桂花,後面一句「自是花中第一流」寫出了桂花的品性不用爭就是上等的。
前幾句從桂花的樣子、香味、盛開的地點、以及聯繫到的品格將桂花先託盤而出,在人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樣子。
03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梅花看到了桂花肯定會嫉妒,菊花也一定會害羞,在秋天的時候,桂花絕對是百花之首,這是不可爭論的事實。」
這一句話,是第二層議論,期初說李清照獨愛梅花,生平中也寫了很多關於梅花的詞句,但是在這首詞中也覺得梅花不如桂花,這也承接了上句「自是花中第一流」,表達出詞人對桂花的讚美和喜愛之情。
04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遺憾的是當年的屈原對於桂花可能也是不很了解,太沒有意思了。否則,他的詞作中寫了那麼多花,卻獨獨沒有提到桂花的隻言片語呢?」這句話是第三層議論。
據記載,屈原在當年不得意之時收錄了很多名花真卉,來形容君子的不屈和愛國,但是桂花不在列表中。所以,李清照為桂花打抱不平,明明可以飄香十裡,不嬌氣,但是怎麼不被關注呢?
李清照的這首詞獨具一格,字裡行間都是對桂花的讚美和喜愛,也道出了其他文人墨客不識貨,這在當時也是一個大膽的決定,畢竟前人每一個拿出來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李清照敢這麼說,足以看出桂花的喜愛。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愛聊歷史吧結語:其實這首詞表面是寫出了桂花,更深一層,就是詞人對自己的評價。將自己比作桂花,品性高貴,不會與各種人同流合汙的高尚,也說出自己低調美好,不願意展露太多,只顧散發自己的香氣的意向。縱觀李清照的生平,她也正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