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人騷客,極致浪漫。尤其喜歡做一些風雅之事,喝茶,繪畫,吟誦花朵來陶冶他們高雅的情操。古往今來,不少詩人、詞人愛寫花,願意發現每朵花之後的品質性格,轉化到自己的筆下,寄託自己的思想感情。
或是表達自己的志向情懷,再或是表達自己的感情情緒。中國人講究以物寄情,將此方法運用嫻熟,想必作品也定會是優秀的,今天我們賞析一首讚嘆桂花的詩詞。
一首《鷓鴣天 桂花》是北宋時期李清照所作,她所寫的詩詞以婉約著稱,詞風含蓄委婉卻又不失優雅,是中國古代史中不可多得的文學才女。
這首詩是其非常有名的作品,是她在經歷國破家亡之後所創作出來的一首詩詞,在生活給的重重打擊下,李清照的心情十分抑鬱。
因此借物抒情,本首詞裡,不光有桂花,也出現了其他的花作為陪襯,以此將桂花的品質品性,更加鮮明地表現出來。
詩詞裡少有寫桂花的,提到桂花,一般人聯想到的就是中秋,或者桂花酒,這裡作者獨出心裁,用另一種思路進行創作,賦予了桂花新含義。
今天讓我們認真解讀一下
《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這首詞開頭就直接寫出主要事物的品格特徵,與眾不同的性格,說這種花不夠鮮豔美麗,只是微微的黃色。
形容她溫順和諧,恬靜淡雅,會哭的孩子才有糖吃,撒嬌的人才會好命,這樣不爭不搶的,自然沒有人能注意到,自然也就沒有人喜歡。
但是桂花只在自己的世界裡發光發熱,服務人間,並不想讓過多的人關注到她,只要自己做的問心無愧就足夠了。
這短短的幾字,就已經淋漓盡致的塑造了桂花高尚的品質。不求回報,默默付出的性格特點。作者之所以如此讚美,就是自己尊敬如此的品質。
運用對比手法,誇讚桂花品質
作品上半部分後面的兩句,李清照其實就已經開始有一點借物喻人的意思了,她說,其實花不一定非得開得十分的豔麗,十分的雍容華貴才能夠算是好看。
牡丹花固然美麗,但只有像桂花這樣清新淡雅,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擁有自己十分獨特的地位,而桂花並沒有十分豔麗 的色彩用來給人觀賞。
李清照用桂花來比喻自己,讓自己整個作品的上半部分得到了非常典型的升華 ,同時表達出了自己不願意沾染世俗的意願。
借物喻人,表達自己清高於世間的意願
整個作品的的下半部分,李清照解釋了自己誇讚桂花的原因,為什麼梅花看見了桂花要嫉妒,菊花看見了桂花就要羞愧呢?其實完全是因為桂花與其他的花開放的時間不一樣。
梅花總要趕在其他花朵開放之前,自己開放,雖然看起來,梅花不喜歡爭奇鬥豔,但實際上,梅花還是擁有非常美麗的樣貌,像是一個想被人關注到的小女人,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開在了前邊。
而菊花開在深秋,雖然看起來沒有想要引人注意,但菊花的香氣是能夠飄散開來,給人一種過於濃鬱的豔麗之感。桂花則不同,它開放在夏天,既不想與其他花爭奇鬥豔,也不想引起他人的注意,只是發出淡淡的清香,用很舒服的語氣,包裹住了讀者的心情。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6年),號易安居士,出生於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
詩詞給人們帶來知識與進步,怎麼才能去了解古人的生活、心情、以及對事物的喜愛,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她寫下的作品。
喜歡李清照的堵讀者們,可以看看這套詞傳全集,其中還包含了《納蘭容若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讓我們一起走進詞人的內次你世界。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結語:簡單一點說,李清照的意思是,桂花的過人之處,其實是不會表現在表面的,因為它的內涵是非常重要的。李清照之所以會寫桂花,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她想表達自己要像桂花一樣不光要秀外,還要慧中。
而最後一句,李清照則批判了古代的一些人文人竟然不寫桂花,是因為那位文人說自己並沒有太多的感情。
這令李清照十分反感,對他人的反駁,也反映了李清照對自己悽慘後半生的愁思,為自己感到惋惜,頗有悽涼的感覺。所以這個作品對桂花大的描寫其實是非常細膩動人的,李清照表達了自己對桂花充滿了敬意,故而寫出了這篇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