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婉約詞裡的「淚」與「酒」,是詞人們的憂患與超脫

2021-02-08 蕭硯歌

宋婉約詞裡多見「淚」與「酒」。「淚」源於痛苦憂患,「酒」超脫憂愁。

——題記

宋婉約詞貫穿著兩條情感線索,一為憂患感,一為超脫感。「淚」與「酒」分別呈現了這兩種情感。

「淚」是詞人們源於現實人生的痛苦憂患,「酒」則寄寓了他們對痛苦憂患的超脫。

01 「淚」的憂患,深沉而寬廣

宋婉約詞中的「淚」有寬廣的內涵:「淚」是一種憂患意識,詞人們憂人憂己憂國憂民憂人生。

憂人: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此詞為蘇軾悼念妻子寫的一首悼亡詞,全詞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情意纏綿,字字血淚,對亡妻的思念之於心而無以排宕。

全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在對亡妻的哀思中又糅進自己的身世感慨,使人讀後無不為之動情而感嘆哀惋。

憂己: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秦觀的《踏莎行·郴州旅舍》

此詞在描寫男女相思離別中,著力刻畫出詞人流放異鄉的孤獨和痛苦。尤其是最後兩句,用郴江反襯作者困於蠻荒之地而無以解脫,深沉地抒發了顛沛流離的痛苦。

全詞以委婉曲折的筆法,抒寫了失意人的悽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對現實政治的不滿。

憂國憂民:

「鬧花深處層樓,畫簾半卷東風軟。春歸翠陌,平莎茸嫩,垂楊金淺。遲日催花,淡雲閣雨,輕寒輕暖。恨芳菲世界,遊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寂寞憑高念遠。向南樓、一聲歸雁。金釵鬥草,青絲勒馬,風流雲散。羅綬分香,翠綃封淚,幾多幽怨。正銷魂,又是疏煙淡月,子規聲斷。」——陳亮《水龍吟·春恨》

詞人陳亮乃南宋氣節之士,被黃宗羲譽為「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的鐵錚錚漢子,他寫作目的性明確,每一首詞寫成後,「輒自嘆曰,平生經濟之懷略已陳矣」,而且其詞作多是豪放而絕少兒女情長。

因此,這首詞中的寫的閨怨之情可認為是「比興」:芳菲世界都付鶯燕,實際意思則是大好河山盡陷敵手。

全詞以柔婉的筆調,抒憤激之情。此種憤激之情是詞人平素鬱積的,而且與他反偏安、復故土的抗金思想相表裡。

詞人金戈鐵馬的報國之志、憂國憂民的悲憫之情,都融化在哀怨低徊的兒女情思中,百鍊鋼化為了繞指柔。

憂人生: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這首詞是公元1135年,李清照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

其時金兵進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盡,詞人孑然一身,在烽火連天中飄泊無依,歷盡世路崎嶇和人生坎坷,處境悽慘,內心極其悲痛。

李清照將個人的悲痛憂患融進了時代的悲哀裡,這種憂患感,已經超越了詞的特定內涵而上升為人生的觀照,她在現實人生的觀照中產生了深沉的痛苦感。

詞人們的憂患,深沉而寬廣。

02 「酒」的超脫,快意卻短暫

宋婉約詞中的「酒」是「淚」的補償和超越。

長久的強烈痛苦和憂患勢必使人的心理發生偏斜。作為補償,詞人在描寫「以淚洗面」的痛苦憂患時也寄寓了「以酒澆愁」的超脫期盼,以維持心靈的平衡,避免因人生憂患的困擾而造成內心世界的空虛消極頹廢。

宋婉約詞中的「酒」同樣有著寬廣的內涵,「酒」是一種超脫意識,是詞人渴求在及時行樂與隱逸生活中實現心靈的超脫。

在及時行樂的執著追求中超脫: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張先的《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詞人張先將人生長恨歡娛少的隱憂,融化在美麗動人的春色圖卷裡。

春花易落,春天易逝,與其在美好的春光中感嘆春天的來去匆匆,不如捨棄煩惱飽覽春色,極盡一時之歡。

讀張先的這首詞,仿佛聞到他壺中老酒的芬芳。那是他用落英釀的酒,飲一盞,便融化在了「雲破月來花弄影」的歡樂尋求中。

超然物外追求恬淡寧靜的「隱士」生活的超脫:

「園館青林翠樾,衣巾細葛輕紈。好風吹散霏微雨,沙路喜新幹。小燕雙飛水際,流鶯百囀林端。投壺聲斷彈棋罷,閒展道書看。」——陸遊《烏夜啼·八之六》

在陸遊這首詞中,宋婉約詞普遍存在的人生痛苦消失了,代之以一片平和與恬淡的心境,人生短暫的生命,似乎在美妙的田園山水中找到了皈依之處。

這位愛國詞人憂國憂民的悲憤思想,都化為了行酒令遊戲與琴棋書畫的消遣之情。

不過,宋婉約詞的「酒」,更多的還是與「淚」緊緊地交融在一起,體現出詞作者欲超脫而又不能的情感心緒: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詞人的春愁濃濃而無處傾訴,對酒當歌而又無以解愁,詞人陷於深深的痛苦之中。「對酒」幾句放入詞中,在行文上顯出跌宕起伏,在感情的抒發上則又曲折變化:

因痛苦而企求超脫,欲超脫而又不能,又加深了痛苦,而對美好生活的執著之情,在「淚」與「酒」交融的情感中愈益堅定。

「淚」和「酒」的交融,構成了宋婉約詞的情感範式,表現為悲哀、傷感、恬淡、平和,以及心靈上的痛苦、掙扎、超脫、矛盾。

人離不開現實社會,在當時的社會現實中想要徹底擺脫纏繞於心的痛苦,是不可能的。

是以,他們的超脫,雖快意卻短暫,甚至只是心靈的幻影;而憂患和痛苦卻是永恆的。

如此,宋婉約詞的「酒」往往只是一時的麻醉,短時間撫慰詞人心靈的創痛,而「酒」醒之後滿溢於心間的依然是「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午醉醒來愁未醒」,甚至重複感傷,加深痛苦。

或許,這只能是宋婉約詞人在社會現實和人生追求中,所能選擇的唯一途徑。

他們在「淚」與「酒」的交錯中,感傷著「離恨苦匆匆」,擔憂著「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又喟嘆著「浮名浮利,虛苦勞袖」。

他們在充滿人情味的婉約詞中,超脫於塵世之上而反觀現實,探尋著生命的真正價值,追求著人生真諦的頓悟。

相關焦點

  • 趣品幾首晏幾道的詞
    婉約詞採用的是現代語言文字,一看就懂。但因採用了委婉含蓄的藝術手法,所以現在的解釋往往五花八門。為了更深刻地理解「春愁」二字,我硬是將大多數婉約詞與傷春怨別扯到了一起。現分享幾首,宋詞人晏幾道的幾首詞:木蘭花 . (宋 .
  • 【詩詞天地】二十首讓人潸然淚下的婉約詞
    詞,是中華文化絢麗的瑰寶,她是一種介於詩和曲之間的文體。在茫茫的詞海中,有著數不盡的優秀詞人,寫出了無數優秀的詞作。一開始,詞是作為消遣之用,屬於音樂的附屬品——歌詞。後來經過一代代大詞人的改革,詞才成為一種正式的文學體裁。詞有很多流派,總體上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
  • 北宋婉約詞之集大成者,不是蘇軾,也不是柳永,乃是這樣一個詞人
    唐詩宋詞雖然,宋詞給我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以蘇軾的「大江東去」為代表的豪放詞,但其實,婉約詞才是宋詞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即便是以豪放詞名世的蘇軾,本身也是婉約詞的創作大家,寫出了「十年生死兩茫茫」等膾炙人口的婉約詞。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那麼,若要提及北宋婉約詞的集大成者,很多人都會想起柳永。
  • 宋詞中為何形成婉約詞這一風格流派?婉約詞形成的背景如何?
    當時隨著城市大都會經濟的日趨繁榮,人們對消遣娛樂的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而歌唱是主要的娛樂形式之一。這種需求的增加,有力地促進了歌唱形式的發展,曲子詞也就不知不覺地流行起來。當時的歌伎樂工們配合著音樂的節拍,唱出長短參差的歌詞。這樣,新的文學體裁詞,在民間這塊沃土上就生根發芽了。可見,詞是地地道道的民間產物。
  • 蘇軾最經典的九首婉約詞,每一首都堪稱詞壇絕唱,你最喜歡哪首?
    文|丁十二前面有讀者問:蘇軾作為豪放詞風的開拓者和代表人物,那他有寫過婉約風格的詩歌嗎?答案是顯然的。蘇軾不僅寫過婉約風格的詞,且數量巨大。這首詞是蘇軾悼念亡妻王弗而作,凝聚了詩人無限悽涼之情,最能代表其婉約風格。《蝶戀花·春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 周邦彥最著名的一首詞,全詞清麗婉約、朗朗上口
    作品內容主要是寫男女之情和離愁別恨之類,但他在藝術技巧方面對於北宋婉約派詞人說來,稱得上是集大成者。他的詞,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
  • 史上最經典的婉約詞之一,開頭14個字足以驚豔萬古
    詞大致分豪放、婉約兩種風格,說起來婉約詞更像是詞家正宗。一來婉約詞出現較早,唐代五代及北宋的詞作大多都屬婉約風格;二來詞本是音樂樂曲的唱詞,豪放詞的基礎是講究以詩為詞,而婉約則講究合音合律,審音度曲,與音樂緊密結合。也正因此,即便宋詞發展到南宋後豪放詞風靡詞壇,婉約詞也從來不落下風。
  • 詞入宋朝,才是巔峰,最美的宋詞,最牛的詞人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範仲淹曾積極推行「慶曆新政」,為人廉潔公正,奉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的做人準則。詞作僅存五首,描寫邊塞秋思,羈旅情懷,突破了宋初詞專寫兒女柔情的界限,風格明健豪放。《千秋歲》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
  • 朱崇才 詞學核心概念「婉約」之「約」的漢字美學譜系分析
    「約」與若干同義字、近義字、反義字或其他相關字組成詞或詞組,用之於詞學,於是乎該詞或詞組,則亦具有「么-玄-幽」所涵諸義。現即將「約」字用之於詞學情形,簡述如下:「約」字用於詞學,最常見者為「婉約」。據唐圭璋師《詞話叢編》[16]、拙纂《詞話叢編續編》[17]統計,「婉約」計120見,多用以形容、描述、評論具有「屈、曲、圓、轉、幽、深、悽、清」特徵的詞學對象。
  • 蘇軾很催淚的一首詞,儘管看過很多遍,也仍然會忍不住淚流
    歷來最深情的莫過於詩人,他們似乎從不吝嗇自己的才華,仿佛要把每滴淚都落入詩詞中。無論是「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還是「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與九州同」;亦或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它們總能以最真摯的肺腑之言,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 李清照的一首詞,婉約版的《致青春》,雖哀傷卻用語平靜柔和
    《武陵春》宋. 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白馬獨家譯詞: 風停了,花落滿地,泥土餘香。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我國宋朝著名的婉約派女詞人。婉約詞派裡的代表詞人很多,並且多是男性,如柳永、晏殊、晏幾道等。婉約詞的特點多具有哀怨、溫婉之感,筆觸細膩,用字含蓄。白馬認為婉約詞更適合女性來寫自己的真實感受,因此李清照的詞直陳自己的日常生活時,往往用了了數語就能盡顯所描事物和人物的鮮明特徵。
  • 柳永的婉約詞和蘇軾的豪放詞,各有哪些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
    由於家道中落,長期在仕途上又看不到什麼希望,因此,他索性得過且過,把人生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蹉跎在歌樓酒館裡,為歌女創作了許多朗朗上口的詞,這些詞經過歌女的傳唱,卻讓他留下了文學盛名。在柳永的影響下,婉約詞很快在宋代詞壇居於主流地位,誕生了許多婉約派著名詞人,如,晏殊、李清照、秦觀、周邦彥、吳文英、晏幾道、宋徽宗等,廣義上的婉約詞派成員也包括唐末的溫庭鈞,以及南唐的李煜。連豪放詞的代表人物蘇軾、歐陽修、陸遊等人,都忍不住寫了不少情意綿綿的婉約詞,可見,婉約詞在兩宋時非常盛行。
  • 夜深人寂寞,欲語對誰傾;五首婉約詞,我的心事說給你聽
    是誰在夢裡低聲吟唱: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情殤萬千,愛恨難留。日夜魂牽,唯你是念。醉紅塵,念紅塵,我的心事說給你聽。親愛的,你可懂?——皛玊題記
  • 清平樂|大宋的盛世繁華,都在「詞」裡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宋詞」,以及「太平宰相」晏殊——大宋的盛世繁華都在「詞」裡清平樂,是一種歌的曲調,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後也用作詞牌名。詞,最早產生於唐代,又叫做「曲子詞」,「詞」是簡約的稱呼。
  • 詞為何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這樣恰當嗎?
    這是最早開始將詞分為婉約、豪放兩派的觀點,並說明了婉約的詞作就是要將情感藏在文字內,不過於外露,而豪放的詞作則是要氣勢磅礴外放。這個觀點一出,後來的人就逐漸將詞分為這兩派了。但張綖為何要這麼說呢?其實,在蘇軾「以詩為詞」以後,確實使得詞有了很大的改變。
  • 宋詞:婉約宗師李清照的虎狼之詞
    眾所周知,宋詞分豪放、婉約兩派,不同於豪放派的氣勢雄偉,婉約派以委婉含蓄稱諸於世。李清照作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留下了無數經典,她的詞清新簡麗,賦物予情感,是古今公認的「千古第一才女」。然而作為婉約宗師,其實李清照一點也「不婉約」,今天就帶大家走近這位才女「不婉約」的一面,虎狼之詞的代表作《醜奴兒·晚來一陣風兼雨》。
  • 關於「詞」,你也許還有不知道的知識
    到了宋代,詞發展到極盛,達到頂峰,能與唐詩相媲美,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代表。宋初之時,詞還只是一種新興的詩體,有許多處女地等待著宋代文人們去開發。而且還逐漸湧現出了大批專業的詞人,有些詞人能作曲創調,有些歌伎也能自己創作新詞,於是詞的體例逐漸完善,由小令(篇幅短小的詞,字數通常在58字以內),發展到中調,乃至長調。
  • 婉約派為什麼是「宋詞正體」?
    如夢令明確提出詞分婉約、豪放者,一般認為是明人張綖。詞本為合樂而歌,娛賓遣興,內容不外離愁別緒,閨情綺怨。此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蝶戀花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間集》和李煜詞為代表的香軟詞風。故明人以婉約派來概括這一類型的詞風。
  • 宋詞宋畫,中國文化的兩大高峰
    他將詞從朝堂官家寫進市井巷陌以213首詞,133種詞調,一百多種首創詞牌為以後的詞人留下了一座詞調的高山和寶庫02《五馬圖》宋 李公麟《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08《博古圖》宋 劉松年《蘭陵王·柳》【宋代】周邦彥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婉約詞十首,唱出了誰的...
    婉約一詞,如老街角青石板上灑落的清泠月光;似巷陌古道偶爾傳來的輕輕絲語。楊柳岸,曉風殘月,旖旎深情、委婉柔膩的婉約詞,無疑是文化大觀園裡的一陣枯風、一縷思雨,極盡離別之緒。「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婉約詞十首,唱出了誰的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