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表姐聊天,小侄女今年小升初,為了孩子的學業和未來,表姐和姐夫這一年來基本是多方面考察各個學校,好的學校孩子成績不夠格,想進又怕孩子壓力太大;一般的學校又擔心孩子更不會上進......為孩子擇校這件事情,絕對是重中之重,於是更是疑慮重重。
後來和寇先生隨口說起孩子的教育問題,關於學區房、關於教育資源等等這些,討論到最後,卻發現,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所謂育人先育己,孩子的未來,最終拼的都是爸媽。
前一段時間,高考成績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
看了各地狀元的各種報導,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這個因便是家庭,便是他們的父母。
重慶的理科高考狀元,謝欣穎,理科726分,傳說中的「三元及第」。
被問到學習秘訣時,女孩的班主任說,「她的學習習慣特別好,讓我都感覺很佩服。」
比如,她不刷題,不上輔導班,上課時保證100%專注力。
比如,非常注重細節。她寫學習經驗分享,不僅邏輯嚴謹,還會逐一校正錯別字。
這樣的孩子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一切都源於家長的未雨綢繆:一周多帶著孩子開始親子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五歲起為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帶孩子日復一日的學鋼琴,並通過鋼琴十級考試......
當然,學霸的養成是方方面面的,邏輯能力、鑽研能力、認真細緻的習慣......這些好習慣,如果父母從小都逐一幫孩子去鍛鍊、刻意培養,即使天賦上達不到狀元的程度,相信未來也一定不會差到哪兒去。
天才不可複製,但優秀一定有跡可循。從小幫孩子培養好習慣,就是最快最好的路。而這一點,拼的就是家長的格局,家長的用心。
可是,搬遷到市場附近後,孟子又玩鬧著學商人買賣的事情。孟母又覺得此處也不適合孟子居住,於是又搬遷到書院旁邊住下來。
此時,孟子便模仿儒生學作禮儀之事。孟母認為,這才是孟子所適宜居住的地方,於是就定居下來了。
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母為了孟子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不惜搬了三次家,最終孟子成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成功是與孟母卓識的遠見和開闊的視野分不開的,甚至可以說,孟母的遠見卓識是孟子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孟母深知: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玩心很重,很容易去模仿同伴的行為。因此,為了孩子的成長,必須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
父母的遠見和視野,決定孩子發展的廣度。
古人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就是這個道理,一個原生家庭的價值觀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宿命。
黃磊曾經寫給女兒的那封信裡所說:幸福就是選擇一種你們喜歡的方式活著,要學會誠實,因為你們一生恐怕要註定聽到太多謊言,同樣你們也會有說出違心的話的時刻,但我希望你們能忠實於自己的心,忠實於內心的簡單與輕鬆,有時候,誠實也是一種勇敢的品格。
白巖松寫給他兒子的那些話。學會寬容,寬容能安撫別人,也能令你學會善待自己。它會讓你把愛放在首位,寬容會使你隨和,讓你把一些人很看重的事情看得很輕,寬容還會使你不至於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衝突,都不會在寬容的心靈裡過夜。每個清晨,你才會從希望中醒來。
而格局太小的父母,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限制。他們無法給孩子展示世界的廣闊,只將孩子局限在自己的精神高度裡。
一個在很狹隘的家庭裡成長出來的人,人格必定不高貴,俞敏洪說「一個在斤斤計較的家庭裡走出來的孩子很難胸懷博大,也很難在一個世俗的家庭裡發現一個清純的孩子。」而真誠善良,開朗豁達,勇敢承擔才是一個人的人性光彩,只有光彩的人性才能照亮人生之路,在充滿荊棘的路途上開出鮮豔的花蕾。
作家路金波說「不要給你的孩子只塑造一個世俗的、眼下的、渺小的世界,要從小給她看星空、海洋、恐龍、神話、聖賢。這樣,等他長大的時候,他就有足夠的胸懷容忍各種無趣的生活。」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
這是一個拼爹媽的時代。但拼的並不是父母的物質財富,而是父母的學識、能力、遠見等,而這些因素都影響著孩子性格的養成,影響著孩子一生的發展。
作為父母,只有不斷提升自己,不斷充實自己,你的視野和格局才能無限擴大。當你自身的視野和格局提升了,你自己真正的用心了,你才能給孩子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始終要記住:你,才是決定孩子未來的關鍵因素。
想讓孩子走的更高走的更遠,先從充實自己做起!
與君共勉!
這篇分享對你有幫助嗎?有用的話,記得點個在看哦~
對於孩子的未來,你有什麼想法呢?寫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