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據說土地公公和城隍老爺同住在一座大廟裡,城隍老爺喜歡管"閒事"。遇到百姓有難,他總是樂意相助,所以大家都很敬重城隍老爺,特地做了一塊"有求必應"的大匾送給他,高高懸掛在廟裡大殿上。老百姓除敬香外,還齋供大魚大肉,全是葷菜。土地公公不喜歡管"閒事",他喜歡清靜,成天總是冷冷清清地坐在一旁,有時乾脆躲在牆角裡睡大覺。所以很少有人來朝供她,就是有,也不過是些豆腐、菜乾類的素菜。土地公公眼看著城隍老爺吃葷,心裡漸漸有點眼饞。他想,城隍老弟究竟有啥本事,百姓為何如此敬重他呢?
有一天晚上,等到人散廟靜,城隍老爺正在喝酒,吃魚吃肉,土地公公實在忍不住了;就從牆角裡走出來,對城隍老爺說:「城隍老弟,經常有人來請教你,還送大魚大肉給你吃,請你說說,你到底有啥神方妙計?」城隍老爺笑著對土地公公說:「我是沒有本事的,但只要人們有難事求我幫忙,我就動腦子想辦法,幫助他們解難排憂。」土地公公聽後,心想,我天天見他紅光滿面,高坐大堂,從來未見他皺過眉頭動過腦子,這是騙騙我的。他那個位子哪個坐不來呢?於是就對城隍老爺說:「城隍老弟,你的位置是否可以讓我坐坐,我也來動動腦子,做點好事,弄點魚肉葷菜吃吃。」城隍老爺滿口答應:「可以,可以,我明天有事外出,就請你坐在我的位置上。」
第二天清早,城隍老爺有事去了,土地公公整過衣冠,笑嘻嘻地坐在城隍老爺的位置上,等老百姓來求教。過了不多時,有位農民進來,走到城隍大殿前磕了三個頭,又拜了兩拜,然後低聲求告:
天高久旱沒有雨,河水乾枯溝見底。
我家菜苗快要死,求求老天降喜雨。
城隍有靈來助我,日後定獻肉和魚。
農民走了,土地公公好不開心,心想他要天下雨澆菜,這有啥難。只要我通知海龍王出陣,龍尾巴動幾下,雨就落下來了。
不一會,有位漁民急匆匆進了廟門,在城陛大殿前磕了三個頭又拜了兩拜,然後低聲求告:
出海捉魚多辛苦,千網張來萬網捕,
捉到鮮魚沒人要,只好曬魚賣乾貨。
求求太陽曬一曬,曬罷魚乾再遮幕,
城隍有靈來助我,日後魚肉獻得多。
這下可難住了土地公公,明天一個要下雨,一個不要下雨,越想越為難,就是想不出好辦法。
過了一會,又有位種果園的農民進了廟門,走到城隍老爺大殿前磕了三個頭,又拜了兩拜,然後低聲求告:
我家一片大桃園,新開桃花滿園紅,
花開季節樹要靜,求求老天別颳風。
城隍有靈來助我,日後魚肉來齋供。
等到果農走後,土地公公自言自語地說:"這次和雨無關,他不要風,好辦,只要請風神休息一下就好了。」
又過不多時,有位船夫進了廟門,在城陛大殿前磕了三個頭,又拜了兩拜,然後低聲求告:
江南客人收魚乾,今朝船滿要扯篷,
明天一早船要開,求求老天送順風。
城隍有靈來助我,日後魚肉來齋供。
船夫剛走,土地從座位上跳了起來,嘆氣說:"今天真倒黴,來了四個人,一個要下雨,一個不要下雨;一個要起風,一個不要風。這叫我怎麼幫忙?"土地公公越想越著急,急得在大殿裡團團轉。到了晚上,城隍老爺回來了,看見土地公公在大殿裡轉,就問:"土地公公,為何好好座位不坐,卻在大殿裡兜圈子嚴土地公公只是搖頭,急得連話也說不出來。城隍見他急成這個樣子,就勸他說:"不要著急。有事慢慢說來,我來幫你解決。"土地公公就把菜農要雨來澆菜,漁民要太陽曬魚乾,船夫送客來求風,果農桃樹就怕風,一一告訴城隍老爺。還說:"我還是把座位還給你,一切由你來決定吧。「城隍老爺聽後點點頭,眉頭一皺,便計上心來。他對土地公公說:」你看這樣處理如何夜裡落雨白天晴,曬得魚乾菜又青,
春風不在桃園裡,風到江邊送客人。
土地公公聽後心裡佩服,甘心吃素不吃葷。
從此以後,土地公公怕動腦筋,就和城隍老爺分居,把"廟"和"堂"分開了,把又高又大的廟讓給城惶老爺,取名為"城隍廟",自己搬到偏僻小巷,取名為"土地堂"。這"土地堂"小得連人也迸不去,所以敬香的人們只能在土地堂門前地上用豆腐、茶幹、素菜齋供土地公公。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