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 多雲
羅斯福在哪啊?
竇婉茹 I 文
一
大學同學在微信群裡說她被隔離了,「為了小孩出了趟國,就趕上了」。現在她正在深圳一家酒店裡,「感覺身心疲憊」。酒店條件簡陋,每天被蚊子咬,「想自己掏錢改善都不允許」,「即使已經幾次檢測是陰性,回到國內想回自己的家都被各種嫌棄」,「和當初對湖北人的情況幾乎一樣」。
同學受到驚嚇,說起一入境就被拉去醫院檢查的經歷,「小孩和我都快得抑鬱症了」。她對我善意地感嘆一句,「你習慣國外的生態後,確實是回不去了。」
我心上感動,裝死皮賴臉:「我等著美國給我家每個人都發2000刀災民補助呢,我正催白宮快點兒搞呢。」
我打算就老實在家呆著了,可有人是真得回國,比如家裡有急事的,比如有些留學生。留學的孩子們現在可憐,回去不受待見,得隔離;機票不好買,還貴;飛機上封閉環境,誰不害怕呢?可是學校放假了,孩子自己留在美國,川普Chinese Virus的話一放出來,對華人的仇視就是乾柴烈火,留學生更難了。而北京疾控中心在這個時候勸留學生們「如非十分必須,應暫停回國」,讓人心裡不是滋味。對比新加坡建議他們的留學生儘快回家,說因為家裡環境更安全……堵心。
「哪有母親勸孩子遇到危險別回家的。」我看到老同事張恩超說。
「對於這一種(善意對待海外華人華僑的)網絡民意,僑務部門、統戰部門、駐外機構本來就應該及時出面說話的」,楊錦麟在朋友圈裡就這個事說,「但都一聲不吭!」
二
老同事魏寒楓的女兒就讀NYU(註:紐約大學),今天他在朋友圈憤憤地留言說:NYU校長突然發信,下令學生兩天內搬離宿舍,「所有留學生措手不及」,「校長洋洋幾千字的信,都是學校怎麼做都合理都沒有問題的意思。」 「扯幾千字就為說行李最好搬走不搬走也行但是你最好搬走不然出什麼問題不負責。」
我對美國人寫公文的本領是領教過的,客氣,上檔次,光滑漂亮得讓人絕望,滴水不漏,看得讓人心瓦涼,瞳孔都縮小。
but,我琢磨:就寫幾個大字,比如「48小時內所有學生務必攜行李搬離宿舍,違者後果自負」,家長心裡就好受了嗎?
我家另一個朋友的孩子也在NYU讀書。他說跟學校溝通後,搬出宿舍的時間可以再緩兩天。
就是應該寬限幾天嘛,曼哈頓租房子哪那麼快?
魏寒楓還是非常氣憤,說:「從標榜自由派的NYU,以讓學生猝不及防的方式關閉寢室這件小事上,再次讓我深切體會到,永遠不要輕易相信民主黨共和黨一切黨派,永遠不要輕易相信拜登川普一切官僚,永遠不要輕易相信《紐約時報》FOX一切媒體,永遠不要輕易相信自由派保守派一切理念,歸根結底,永遠不要輕易相信一切權力。」 因為,「任何世界,官僚一定趨向懶惰,而權力一定拼命異化,相信的只有你自己,相信的只有抗爭,相信的只有制衡。」
我非常欣賞魏寒楓「硬頸」的態度。都像我一樣對自己的權利不關心,這世界就完了。對NYU搬宿舍的事,我也老樂意從校方角度著想,覺得其實早早關閉學校對校方也是省心之舉,還不用擔責任落埋怨,哈佛都關了,同在曼哈頓島上的哥大也早關了,NYU這麼遲才做決定,也有事態進展太快、「今日不知明日事」的為難之處,校方是想讓學生在安全的前提下,多享受學校的設施,能多享受一天是一天,也許也有這番苦心吧。
我覺得我就是個典型的豬隊友。
不過,在基本的態度上,我覺得老魏挺對的,「如果說真要多相信一點誰,」,他寫道,「我寧可更警惕那些冠冕堂皇、道貌岸然、滿嘴公義的掌權者。」
三
美國最後一個沒有冠狀病毒案例的州,西維吉尼亞,今天也出現了第一例。
美國江山一片紅,形勢可喜啊。
可喜到什麼程度呢?昨天,我家老公頂風作案去了法拉盛,想去「朱記」買幾個包子,發現空蕩蕩的,只有凍餃子賣。原來這是營業的最後一天。在法拉盛開了20多年之後,老闆說這是朱記第一次關門,因為瘟疫。
紐約的餐飲旅遊業,可能損失50萬個職位;放到全美國,這個數字估計要到300萬。因為瘟疫。
看來亞馬遜或成最大贏家 。(這麼說亞馬遜會嚇瘋了吧:最大贏家不永遠都是中國嗎?咋可能輪到我?)大家現在都貓家裡出不去,只能在網上買東西,導致訂單激增,亞馬遜急招10萬員工,時薪還提高2刀。
連川普都可能因為這場瘟疫丟工作,看來大家打工都得找貝索斯。
全世界八卦的人,想起貝索斯,就想起他去年4月那場乾脆利索的離婚,就想起前貝索斯夫人,也是貝索斯普林斯頓的校友、小說家麥肯齊。兩人離婚的時候,麥肯齊發了一篇堪稱教科書一般大方得體的93字經典推文,從此以「最優雅前妻」聞名於世,成為「不念過往不懼未來教」教主。
瘟疫一來,那場離婚簡直就像上輩子的事了。吃瓜群眾記性都不好。
麥肯齊2019年4月的離婚推特,措辭精準,耐人尋味,堪稱離婚公告範本。
三
麥加空了,梵蒂岡空了,紐約爭論封城。真是見鬼了。
這是昨晚八點的曼哈頓時報廣場,曾經的「宇宙中心」,如今幾無一人。也許是因為宵禁令剛剛發出,或者是被紐約州長庫莫的話嚇的吧,州長說下周紐約確診人數將從800漲到1萬。
唉,要是股票這麼漲就好了。
庫莫還說,接下來的經濟混亂,只有大蕭條時期可以比擬。
還是我英明,早幾天我家就開始圍爐夜話了。
可是,富蘭克林-羅斯福在哪兒啊?
完無一人的麥加
空無一人的梵蒂岡
晚上八點的紐約時報廣場。攝影:Garry
P.S.
10歲的女兒強烈推薦給我聽一首歌,叫《We』ll Meet Again 》。她說這首歌是她喜歡的一部叫《Gravity Falls》動畫片裡的。我本來假裝聽一下的,結果發現出乎意料地好,曲好詞好唱的好,高級。年輕人都這麼成熟了嗎?
下午,孩子們在playground玩,我一個人戴耳機跑步,邊跑邊聽這首歌。心情平靜許多。建議大家到網上搜搜聽,利小宇宙。我錄一段歌詞一起高興一下。
We』ll Meet Again
—-Vera Lynn
We'll meet again
Don't know where
Don't know when
But I know we'll meet again some sunny day
Keep smiling through
Just like you always do
'Till the blue skies drive the dark clouds far away
So will you please say hello
To the folks that I know
Tell them It won't be long
They'll be happy to know
That as you saw me go
I was singing this song
We'll meet again
Don't know where
Don't know when
But I know we'll meet again some sunny day
「我們會重逢 /不知道在哪裡/或者會在哪天/但我知道會在某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帶著微笑度過這一段吧/就像平常那樣/直到藍天把烏雲驅散了。」
一切都會過去。我們會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meet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