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這個地名可以追溯到漢代,它到底是什麼含義?

2020-12-14 騰訊網

在膠東半島的縣市區當中,不乏千年甚至兩千年古邑。青島的平度,就是一個歷史很悠久的地方。

平度這個名字,始於西漢時期設立的平度縣。不過當時的平度縣,跟現在的平度市,範圍並不相同。

(配圖均為平度市博物館場景)

根據史料記載,現在平度市的區域,在當時分屬五個縣的地界,分別為即墨縣、鬱秩縣、盧鄉縣、平度縣和下密縣。其中,平度縣主要位於如今的新河、灰埠以及鄰近的掖南等地,反倒是鬱秩縣的故城在如今的平度市區。

王莽篡漢之後,大量更改地名,平度縣也改為利盧縣。此後,從東漢至隋朝,這一區域的郡縣名稱多次調整,但始終沒有恢復平度這一稱謂。

到了隋唐之際,朝廷又將這裡更名為「膠水縣」,這個名稱從隋朝仁壽元年,一直沿用到了明朝洪武二十二年,歷時近八百年,這段時期,平度舊稱雖然也沒恢復,但至少地域範圍大致穩定了下來。

明朝初年,朱元璋對膠東半島行政區劃做出很多調整,奠定了後世所謂「膠東」(登萊)文化圈的基礎。他將萊州和登州從州升為府,將萊陽縣和招遠縣從萊州劃入登州轄下,又將膠水縣從縣升為州,更名為平度。平度從此又作為一個區劃名稱,出現在膠東歷史舞臺上,延續至今。

明代將「膠水」更名為「平度」,顯然是採用古代名稱。那麼,古代的「平度」,又是什麼含義呢?

通常來說,地名多採用大山大河等地理標誌為參照物,比如與平度相鄰的掖縣和即墨,都是與河有關(掖縣因掖水得名,即墨與墨水河有關),但顯然「平度」不是這樣的模式。

在膠東範圍內,平度這個地名與招遠有些類似,都屬於非實指的寓意地名。但關於「招遠」一詞的含義,人們的觀點比較統一,認為是取自「招攜懷遠」的典故;而關於「平度」一詞的指代,就有些眾說紛紜,未有定論。

實際上,就連清代官修的《山東通志》對「平度」地名的解釋也有些拿不準。志稱:「平度州,閭丘先生告齊宣王曰,選良吏,平法度,臣得壽矣。平度之名,義蓋取此。」

按照上面的解釋,平度是「平法度」(法治公平)的意思,但修志人也不敢肯定,因此用了「蓋」這個字眼。顯然,在明清時期,「平度」最初的含義,就已經莫衷一是了。

到了現代,隨著人們接觸信息的增多(包括地圖概念的增強),關於「平度」的解釋,說法也越來越多。有的說法還認為,「平」是「瓶」的通假字,「平度」其實是「瓶肚」的諧音。從今天的視角來看,平度的輪廓的確跟「瓶肚」有些接近,但在漢代,一來人們的地圖概念不是太強,二來當時平度縣的範圍跟現在不同,因此這種解釋的可信度並不高。「平度」一詞,應該還要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

那麼,除了「平法度」的解釋之外,平度還有什麼含義呢?按照現代漢語的理解,平度可以理解為「平安度過」、「平穩度過」。其實在古代漢語中,「平度」的含義也大致如此。

有個可以佐證的例子是,晉朝時晉武帝有個兒子被封為吳王,他的名叫司馬晏,字「平度」。

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當時人的字,通常是對名的解釋,比如諸葛亮字「孔明」,趙雲字「子龍」,同理可以推斷,「平度」就是對「晏」這個字的解釋。而晏(海清河晏)的一個含義就是「平穩、安定」。漢代在西北設立的「安定郡」,其實也是這個含義。

「平安度過」(晏)和「平法度」相比,感覺前者的解釋更為通俗,更容易被人接受;而「平法度」雖然有典故,但含義稍偏。因此,「平度」前一種解釋的可能性較大一些。

相關焦點

  • 中國有很多地名都帶有「州」字,這個字有啥含義?為何非用不可?
    熟悉中國地理的人一定知道,在中國劃分的各省市中常常會出現帶有「州」字的地名。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杭州、蘇州等地。在中國古代的成語中也經常出現這個字,比如大意失荊州等等,那麼這個字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為什麼地名非用它不可呢?
  • 青島平度有個禚家村,村民基本都姓禚,這個字讀什麼?
    一些很冷僻的漢字,也用作姓氏,比如說「禚」這個字。不查字典的話,很多朋友可能讀不對「禚」字的發音。這個字讀作「zhuo」,在字典裡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地名,一個是姓氏。而實際上,作為姓氏的「禚」正是因為從地名「禚」而來。根據史料記載,姜太公受封齊國之後,其有一支子孫食採於禚地。
  • 地名故事丨千年難解的「武陵」
    這個故事如是說: 晉朝時,蜀人趙厥來荊州赴任武陵郡太守。初來乍到,趙厥突然向時任郡主簿(相當於今天的秘書長)的當地人潘京提出一個頗有些棘手的問題:「貴郡何以名武陵?」 潘京雖是武陵郡人,但壓根就不知道武陵是什麼意思。不過,潘京畢竟是讀書人出身,於是急中生智,回答說:「鄙郡本名義陵,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為所攻破。光武時移東出,遂得見全,共議易號。
  • 「武」字開頭的地名有多少?它們有什麼含義?記得收藏!
    到了東漢光武帝時期,還封王梁為武強候。於是便有了後來的武強縣。像山東的武城區,春秋戰國時期為抵禦外敵入侵築了這座城,從這個地名我們也可以深刻感受到這座城的含義。比如像焦作的修武縣,當年就是因為武王伐紂時在這個地方練兵,所以就把這個地名取名修武!在封建王朝裡,展示武力可以對敵方產生震懾作用,而地名就是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平臺。
  • 地名學有什麼用——牛汝辰《中國地名掌故詞典》序
    原創牛汝辰地名,是人們用以區別個體地物的語言符號。它是由音、形、義(包括字面義、指位義和指類義)三要素構成的。地名學是研究地名的起源、語詞構成、含義、演變、分布規律、讀寫標準化,以及與自然和社會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一門科學。因此,產生了一些邊緣學科,如語言地名學、社會地名學等。
  • 湛江為什麼有一些「麻」字開頭的地名?是什麼含義呢?
    由於古文倒置的詞序,「那什麼」就是「什麼樣的田地」的意思。農耕時代,田地,稻田,關係著一家人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受冼夫人一族的俚人統治。由於民族大融合,俚族已消失,融入壯族或其他少數民族,所以這個「那」字最早的來歷很難說得清楚,只能說現在屬於壯語。同樣,湛江還有一種以「麻」字開頭的村莊,也是源自南越族。
  • 廣西地名的前世今生
    廣西地名的前世今生玉林並不生產玉,柳州也不是因為柳樹而得名,北海在中國的南方為什麼叫北海?百色是因為有好多種顏色嗎?河池和金城江又是什麼關係?桂林原來是在哪裡?廣西地名的前世今生,現在開解。南寧篇南寧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 膠東鄉村遊記:平度東北角的大山裡,「藏著」一個澗裡村
    尤其是「澗裡」這個名字,一聽就讓人聯想到高山深谷。興趣所致,我們臨時改變方向,沿著這條山路向「澗裡」奔去。山路蜿蜒,先是上坡,再是下坡。所幸是柏油路面,沒有什麼岔路,一直前行就可以。大約走四五裡路,在下坡的途中,遠遠看到山坳中有一片紅瓦,再往前走一段,路牌上的字就會提醒來者,這裡就是澗裡村。
  • 無錫地名的由來是什麼?
    無錫,一個謎一般的地名,總在「無錫」與「有錫」之間徘徊。無錫的地名最早出現在戰國。據有關史料記載,無錫地名最早來源於楚國春申君黃歇所說「立無錫塘,治無錫湖」。關於無錫地名的由來,現在能見的最為清晰的記載來自唐朝茶聖陸羽的《惠山寺記》。據《惠山寺記》記載,惠山東峰,即錫山,曾在西周至先秦時期大產鉛錫,到漢代才採盡,故在此建立無錫縣,隸屬於會稽郡。東漢孝順時期,因聽聞有一樵夫在錫山下看見一碑文寫道: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所以順帝遂再次將有錫改名為無錫縣,隸屬於吳郡。
  • 奎屯、伊犁、阿勒泰,新疆地名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很多地名都是音譯為漢字,聽起來很有感覺。作為一個新疆人,你知道新疆地名到底是什麼含義?今兒就帶各位一起漲漲知識聊聊關於新疆那些地名的故事!烏魯木齊前身「迪化」,是清朝乾隆爺御賜得名。在這裡一定要提一下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因為老城區幾乎就是圍繞它建設的。和田地區,古稱「于闐」,意思為「產玉石的地方」,來源於藏語!清初才改為「和闐」。到了1959年,「和闐」又改成現在的「和田」。如今的和田玉早已名滿天下,作為新疆的一個代名詞被世人熟知。和田河孕育了無數的和田兒女,同時也孕育了無數聞名世界的和田玉。
  • 國外的地名有多好玩?粗口單詞竟也能做地名,甚至沿用了800年
    這個社區最早可以追溯到1806年,而在1919年因為曾經當地有一個油罐車品牌名叫「O.k. Trucks」,受其影響它的名字逐漸簡寫成Okay。另外佛羅裡達州還有一個地方叫做兩個雞蛋(Two Egg)....而密西根州還有一個地獄(Hell),當地人:我家在地獄?
  • 全是生活用品 這是座漢代城?
    (記者 王嘉 攝影朱大勇)成都平原出土了不少漢代器物,卻沒找到過大型漢代遺址。令人振奮的是,昨日成都市考古隊考古人員向記者透露,在青白江區城廂鎮發現了一處保存較好的漢代遺址,它有望在成都改寫只見器物不見遺址的遺憾。目前,考古發掘正在進行,該處漢代遺址有多大規模?能不能找到一座漢城?考古學家希望發掘完畢後能夠揭開其謎底。
  • 廣州越秀公園附近,有個好玩的地方,它是嶺南唯一漢代彩繪石室墓
    廣州越秀公園附近,有個好玩的地方,它是嶺南唯一漢代彩繪石室墓廣州,又叫羊城。對於這個稱呼的由來,它跟今天的廣州越秀公園有關。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原因是因為,傳說廣州最早的地名為「楚庭」(或「楚亭」)。然而,位於廣州的越秀山公園,那裡不僅是廣州這座城市歷史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而且它附近還散落和分布著一些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其中,有這麼一個好玩的地方,那裡還是嶺南唯一漢代彩繪石室墓。而大家現在看到的這些獨特的建築,就是它的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的一部分。可能好奇的朋友就會問了,這個地方到底是在廣州哪裡呢?那裡又有著哪些不一樣的風景呢?
  • ...因「巴黎」地名不得註冊?二審改判:多年使用已產生區別於地名含義
    其中,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主要上訴理由是:雖然訴爭商標中的「PARIS」可譯為「巴黎」,但訴爭商標尚有其他要素組成,相關公眾可以在整體上將其與地名相區分。此外,訴爭商標並非帶有欺騙性的標誌,且考慮到訴爭商標註冊和使用多年,通過宣傳使用業已形成相對穩定的市場格局,目前尚無證據證明訴爭商標的註冊和使用易造成相關公眾對商品的質量、產地等特點產生誤認。
  • 高大上秀口語:原來No可以追溯到古英語
    事實上,英文中還有很多詞可以用來表達否定的意思,讓你say 「no」不再重複。  1。 No 不  Let’s start with the easy one。 No dates to Old English。  讓我們從簡單的開始。No可以追溯到古英語。  2。
  • 滿洲語地名翻譯中的幾個問題
    如興凱湖,在文字語言上的興凱湖很難找到,於是便猜想這個湖是在1900年淸軍同俄軍戰鬥凱旋勝利而得名。這種錯誤是人為造成的。其實興凱的文字語言是singgeri(鼠)。而口語為singai(鼠)。地名的出現與地名的環境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由於興凱湖湖水產豐富,在它的周圍水老鼠很多,所以這個湖的命名有它自己獨具的特點。
  • 什麼意思?一個字背後的文化與歷史
    「藁城」這個名字很多人都讀不出來,這並不奇怪,因為「藁」是一個很特殊的字,「藁城」也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地名。今天,就來說一說「藁」字背後的故事。 「藁」字讀為ɡǎo,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緊跟在「稿」字後頭,而它所組成的詞只有一個,就是現在的地名「藁城」。為什麼這個字只用在一個地名上?要追溯「藁」字的身世,還得回到古漢語中,從它的兄弟們說起。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漢字發展過程中,因為缺乏統一的書寫規範,經常有漢字長得很像、意義也差不多的情況,這就是「異體字」。
  • 博物館:我們該如何理解「封建」這個詞的豐富含義?
    沒有人知道我在這些展品中看出了什麼,連我自己也不知道。也許是一種理解,更可能是一種誤解,因為古代的那個中國文化世界,現在怎麼想也只是一些「記憶」,當過去的成為歷史的,而歷史的又變成文獻的,我們僅僅靠著文獻來喚起歷史記憶的時候,這個世界的面貌就有些模糊不清了。
  • 廣東和廣西:「廣」到底是什麼?它來自哪裡?
    這幾對CP中,你會發現廣東與廣西十分特殊:其他幾組地名,是以山、河、湖等自然地理事物為參照,這個「廣」顯然不屬此類。現實中我們熟悉的名山大川,沒有叫「廣河」或「廣山」的。它,跟今天我們熟悉的廣州、廣府文化等又有什麼關係呢?1、廣信中原文化未大規模進入之前,先秦文獻將我國東南沿海區域或族群稱為「百越」,今天的南嶺以南,包括廣東、廣西、海南,以及越南地區,泛稱為「南越」——越,也通粵語的「粵」。
  • 這3個地名,外地人經常念錯,最後1個地名的讀法更是出乎意料
    接下來,就讓我們讓我們來看看江西省那些最容易被人讀錯了的地名吧!看看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是這樣,被這些地名弄得暈頭轉向呢?婺源看到這個地名的首字,你是不是會讀成「mao(第四聲)」呢?其實,它的正確讀法是「wu(第四聲)」。看到這裡,也許大家習以為常的「漢字拆分讀音法」早已失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