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我們該如何理解「封建」這個詞的豐富含義?

2020-12-14 木子家田

很早以前就明白「任何的概括都是以犧牲生動性和豐富性為代價的」這個道理,可是當我站在四川省博物館的展廳時,內心還是湧起了表達的欲望。

我就這麼靜靜地站著,看著,感受著文字的蒼白和無力。

沒有人知道我在這些展品中看出了什麼,連我自己也不知道。

也許是一種理解,更可能是一種誤解,因為古代的那個中國文化世界,現在怎麼想也只是一些「記憶」,當過去的成為歷史的,而歷史的又變成文獻的,我們僅僅靠著文獻來喚起歷史記憶的時候,這個世界的面貌就有些模糊不清了。

現在我們的文化傳統很可能只是想像的傳統,變異了的傳統。

所以博物館對那些歷史見證物的珍藏和保護彌足珍貴,它和它們給了我們最大的可能去真實地感受歷史的脈搏和一個民族強健的生命力。

四川省博物館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其內展示中心分為三層,建築形式為環形。

展廳分布在一至三樓,每一層樓廊都是鏤空的,中間隔有青銅雕花柱,樓裙邊上是漢代浮雕,質感很好。

抬頭仰望,高高的玻璃頂穹透出明媚的陽光,照得人心裡暖暖的。

展示中心共計15個陳列館,有四個作為臨時展館(用於與其他博物館進行交流的短期展出),其餘為主題性陳列館。

由於時間有限,不能一一詳看,於是我便把博物館展廳的分布圖拍了下來,以便整體上了解博物館的陳列設計。

第一層的兩個展館是四川漢代陶石藝術館。

第二層的四個角順時針分布著張大千藝術館,書畫館,陶瓷藝術館,青銅器館。

第三層則順時針分布著四川民族文物館,工藝美術館,百年四川館,萬佛寺石刻館,藏傳佛教文物館。

由於一直以來都對中國的民俗很感興趣,所以我試圖在這些古老的、靜謐的藏品中尋找到延續著歷代中國人呼吸的一些東西,比如生的意義,比如死的含義,以及支撐著生和死的形式。

從前一直被自己想像中的中國傳統文化誤導著(現在也可能還是被誤導著),覺得古代的中國是一個被冰封在時間裡的神秘世界,它被貼上「封建」的標籤,可是我又到底能理解「封建」這個詞豐富含義裡的多少呢?

話說回來,當我走在博物館裡時,那些常常不被用到的身體官能突然之間慢慢甦醒了過來,眼睛除了黑白的文字還能感受到熱烈的色彩所帶來的衝擊,耳朵除了自己的心跳聲再聽不見其他嘈雜的聲響,嘴巴不自覺地就緊緊閉上不再輕易長篇大論。

也許這樣的形容很矯情,可是我覺得在心理意義上它就是事實。

相關焦點

  • 「封建」一詞以後別再亂用了
    01引言封建是我們對古代歷史性質的稱呼,普遍認為是中國古代落後、封閉的意思。還有人將其與古代西方的 feudal society 相聯繫起來,認為是中國從秦朝到清朝這一時間段的統稱,那麼這個詞到底應該怎麼理解呢。
  • 「中國」一詞的含義,比你想像中豐富得多
    當然,周武王口中的「中國」含義肯定不同於現在代表我們祖國的「中國」。在整個先秦時期,「中國」一詞的內涵,都在隨著語境的不同而不斷變化,遠不像今天這樣,有一個大家公認的含義。它可能指的是首都,天子居住的城池。《詩經·大雅·民勞》載「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惠此京師,以綏四國」。以中國和京師互稱,正好說明它們倆含義相同。
  • "中國"一詞的含義,比你想像中豐富得多!
    當然,周武王口中的「中國」含義肯定不同於現在代表我們祖國的「中國」。在整個先秦時期,「中國」一詞的內涵,都在隨著語境的不同而不斷變化,遠不像今天這樣,有一個大家公認的含義。它可能指的是首都,天子居住的城池。《詩經·大雅·民勞》載「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惠此京師,以綏四國」。以中國和京師互稱,正好說明它們倆含義相同。
  • 隨筆當我們談論「封建」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需要注意的是,從「feudalismus」翻譯成「封建」那一刻開始,「封建」一詞,就不只是一個中國傳統的探討政治權力分配的概念,而被賦予了指向社會制度、生產關係等內容的引申含義。由於「封建」一詞出現的這種多義性,我們在考察這個詞彙的具體含義的時候,就必須聯繫上下文的語境才能決定。
  • 總說「封建、封建」,「封建」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講「廴」部的另兩個漢字:(正+廴)、建。「(正+廴)」字在GBK字庫已經沒有,現代漢語已經不用,「建」字卻是現代漢語的常用漢字,因此,今天的重點漢字,就是這個建字。我們經常會提到「封建」,通常會當成一個詞理解,但實際上,封和建是兩個動詞,封的意思許慎解釋為「爵諸侯之土」,就是在分封諸侯的時候,要給他一片領土,並且要劃分出明確的疆界。封完了,並不算完事,還要「建」,就是要立法,給給這片土地制訂規矩。合在一起就是最原始的「封建」。「建」的用法複雜,今天會講到。
  • 中考語文複習之「理解句子含義」類試題解答
    理解,是閱讀文章的第一步,理解句子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理解句子是現代文閱讀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中考現代文閱讀題中的必考題型。如何準確理解句子,正確解答這類試題呢?下面分別從試題題型和解答方法兩方面作以探析。     理解句子類題型     一、理解句子含義。
  • 智慧財產權高質量發展,如何理解質量一詞在智慧財產權中的含義?
    本文授權轉載自:戲說IP公眾號 原標題:如何理解質量一詞在智慧財產權中的含義-解讀國知辦函運字〔2020〕953號 「高質量專利」,「高質量貫標」,「高質量的智慧財產權」,這些越來越流行的用語是否讓第一偶然聽到你起初不知所云,再聽到恍惚有理應如此的錯覺,當持續聽到後也就再無觸動
  • 什麼是「封建」?到底怎麼封的?我國的封建制度啥時候結束的
    我們經常說封建制度,封建社會,批評人的時候也會說「你這個人真封建!」那"封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國際博物館日是什麼意思 臨沂人知道今年的主題含義嗎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很多人對於這個節日的含義並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眾多博物館會舉辦文化活動,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國際博物館日的含義   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
  • 十五年,讓我理解了人生中這個詞的含義
    十五年,讓我理解了人生中這個詞的含義 2019-08-20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該如何正確理解「彳亍」這個詞?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講540部中的「彳」部部首漢字:彳。今天文章不長,衝著標題中的問題來的同學,請耐心讀完。 部首漢字相當重要,所以要講字形,甲骨文和金文中並沒有彳字,但顯然「彳」是由「行」字分化而來,所以從「行」字的字形來說,看圖:
  • 「暴走」一詞該如何翻譯?
    「暴走」一詞該如何翻譯?[ 2010-05-19 15:45 ]世博開園這麼些天,問及參觀者的感受,大多數都說,就算一天下來又熱又累,但是也相當於做了一次微型環遊世界之旅,還是很值得的,就當成是鍛鍊身體也行啊。沒錯,參觀世博拼的可是體力,也許習慣了逛街的女生們是可以花一整天在園內暴走的。
  • 基督徒,我們該不該用「破碎」這個詞?
    每隔一段時間,社交媒體上就有一些東西會吸引你的注意力,並讓你去思考一下:「嗯,這個我得想想。」今天,吸引我的是「破碎」這個詞。 我不確定它是否比平時更頻繁地的被使用,但我偶爾用谷歌搜了一下它。
  • 弟子一詞有什麼深層的含義
    弟子這個詞是「弟」字和「子」字的組合。弟子的含義我們都知道,與學徒,徒弟,學生差不多,但是也有細微的差別,差別那些方面,需要從弟和子兩個字的具體含義來說明。弟和子組成弟子一詞有兩種不同的解讀。第一種解釋。「弟」是次序,次第意思。(次就是順序中靠後的意思)。
  • 中考語文資源:如何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
    所謂「詞語的含義」,不是指一般的詞典義,而是這個詞語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的臨時的、具體的、附加的、動態的、不同於詞典義又與詞典義有著某種內在聯繫的新的含義。 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是閱讀的基礎,能在上下文語境中迅速地領悟詞語的含義,是高水平閱讀的一項重要標誌,也是 現代文閱讀考查的一項重要內容。
  • 這個屬於博物館的周末,該如何度過?
    如何解釋這一命題?國際博物館協會認為,博物館在社會中的角色不斷轉變,當下的博物館正變得更具互動性,更以觀眾為中心,以社區為導向,更靈活、更有適應性和移動性。換言之,博物館正成為文化的樞紐和平臺;在原來的收藏、研究、展示等功能之外,博物館正被賦予新的使命——連接其所在的社區和整個世界。
  • 英語考試中,我們該如何做閱讀理解題
    如何做英語閱讀理解題英語閱讀理解題在任何英語考試中都佔比比較重,而且我們平時學習英語,也需要大量看英語文章,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那麼我們在考試中如何去做閱讀理解題呢?我們需要知道它的大概題型和考察點,接著去了解各種題型的注意事項,了解這些技巧之後,我們需要大量的閱讀和做題,提高我們的解題能力和閱讀能力。當然前提是你有大量的英語詞彙作為基石,如果你單詞量有限,那麼你應該先去背背單詞了。一.英語閱讀理解有哪些題型和考察點呢?
  • 清王朝是正統的中國封建王朝麼?
    如果按照歷史走向來看,清朝是距離現代最近的一個封建統治王朝,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清朝作為少數民族統治下的大統一王朝,它到底算不算是歷史概念上中國的正統封建王朝?Hello大家好,我是大白,歡迎來到大白的文化課。
  • 那些吐槽周深沒有原創的人,或許並沒有理解歌手這個詞的含義
    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個人原創歌手容易走進單一風格的死胡同,或許不該稱為死胡同,而應該稱作是一種特性。早期的純歌手專輯都是怎麼做的呢?邀請詞曲創作者為自己量身定做一張專輯,這樣的專輯由於創作者大都不是同一人,所以曲風眾多,並不存在單一的情況。
  • 中學歷史課上的「封建」是哪裡來的?
    feudalism中文「封建」的英文對譯詞是「feudalism」。這個單詞在西方的語言中,含義也很不確定。大體說,它本意和莊園制度有關,後來被引申為指中世紀歐洲,尤其是查理曼的帝國解體後的一種社會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