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脫垂,是一種概率罕見的產婦病症。一旦發生,胎兒因臍帶受壓供血供氧被阻斷,最短7分鐘即會胎死腹中。
近日出自荊州市中心醫院的一段短視頻,展示該病例發生時的緊張氣氛,而發現病症的女醫生劉榮,危急時刻全身跪趴到病床上,託住孕婦產道內胎兒頭部,21分鐘保持跪姿為手術贏得寶貴時間。
今(11月18日)日,經過剖婦產的產婦何女士,攜新生兒平安出院,感慨醫生「拉著我與死神賽跑」。跪趴病床上搶救的女醫生劉榮則告訴記者,短短21分鐘,是產房、產科、麻醉手術室、新生兒科醫護團隊合作,「才贏得了這場與死神賽跑的戰鬥」。
發現險情 醫生跪趴產床託胎兒劉榮是荊州市中心醫院一名副主任。她向楚天都市報記者回憶10日早上發現的這一病例時稱,「當時不容多想就趴到產床上,為手術贏得時間」。
10月10日上午8點47分,醫院的產科二樓像往常一樣忙而有序。劉榮例行查房,準備隨後參加一臺例行手術。輪到為待產的何女士指檢時,發現其宮口已開,產道內有一段條索狀物,能觸摸到搏動。她頓時心裡一緊:臍帶脫垂!
正常情況下,胎兒分娩頭部先露,如果是臍帶脫垂,情況就陷入危險。
臍帶是胎兒的生命線,也是唯一的能量供給。產婦臍帶先露,胎兒分娩過程中就有可能會擠壓到臍帶,導致臍帶起折直接影響胎兒供血和供氧。
臍帶循環一旦阻斷,7分鐘就會導致胎死腹中。
劉榮當機立斷用手在產道內上託胎頭,以減少臍帶受壓,並通過護士緊急報告產科主任王首玉。王首玉主任立刻趕到產房內,再次確診病情為「臍帶脫垂」,必須進行急症剖宮產來結束分娩,讓胎兒離開危險環境。
「監聽胎心音,搖高床尾,給氧,通知麻醉科!快快!」產科內迅即啟動臍帶脫垂應急預案,手術室、備皮、導尿、抽血,告知家屬......一切都在迅速而有條不紊地進行。
為避免或減輕臍帶受壓,護士人員幫助產婦墊高臀部,多人協助立刻將孕婦抬至平車上。而一直託住胎頭的劉榮,為保證手部的力量,只能蜷曲身體半跪趴在產床上,隨著手術車被推移。
劉榮醫生對記者說,「正常時從產房進手術室,約八九分鐘,但那天緊急手術一路綠燈,僅用一兩分鐘就從二樓上到了5樓手術室」。
跪託22分鐘 緊急手術「搶回」女嬰9點整,手術室已做好萬全準備,全麻緊急剖宮產手術立即開始。
無影燈下,醫護人員展開了分秒必爭的搶救,麻醉師嚴密檢測術中產婦生命體徵,護士配合默契,新生兒科醫生嚴陣以待。
主刀醫生王仙榮主任醫師從容應對,用嫻熟的手術技藝,快速取出胎兒。隨著「哇」的一聲啼哭,打破了手術室緊張的氣氛,醫護人員在嗓子眼的心也終於落了下來。手術中,劉榮一直保持著跪姿託住胎兒,不讓臍帶受擠壓。
從發現臍帶脫垂到胎兒落地,總共21分鐘。這個時間段裡,無論是在病床上還是在手術臺上,劉榮醫生一直屈著膝託舉胎頭,到手術結束時,她的手和腿已經不由自主地顫抖,麻木到近乎失去知覺。「聽到嬰兒哭聲那一刻,才鬆了一口氣。」她這麼說。
手術室外,產婦家人聞訊母女平安後喜極而泣,感謝所有在場醫護們的救命之恩。從進手術室至胎兒順利娩出,雖然只有短短的9分鐘,卻足以完美地詮釋醫院婦產科團隊的快速反應,以及多個學科默契的配合。
產婦感慨:醫生拉我跑贏死神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術後的何女士身體穩定,寶寶活潑如常,已於昨日順利出院。
談到此次經歷,何女士仍心有餘悸:「當時得知臍帶脫垂後,我非常害怕,身體不聽使喚地抽搐。是醫生護士一直在鼓勵我,看著他們裡裡外外地為我奔忙,我當時心裡只有兩個字:就是'相信'」。
何女士尤其為劉榮醫生託舉寶寶感動,「她就那麼跪在我身旁,堅持那麼久都沒有鬆手」。她說這次搶救寶寶的過程,讓自己真正體會到醫者仁心,體會到醫生就是在跟死神賽跑,「是拉著我們、背著我們與死神賽跑,他們真的是天使」。
荊州市中心醫院產科主任王首玉告訴主者:「產科有很多突發疾病必須做緊急處理,根本就容不得半點猶豫或遲疑,幾分鐘內產婦或者胎兒就可能沒了呼吸。我們的工作就是與死神搏鬥,與時間賽跑,守護母嬰安全!」
據介紹,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和高齡孕產婦的增多,產科併發症也在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作為鄂中南區域醫療中心,荊州市中心醫院積極採取多項舉措,加強危急重症孕產婦的管理和救治,保障母嬰安全。此次成功搶救,體現了醫院對危急重症孕產婦的果斷處置和高效救治能力,凸顯了多學科聯合診治、團隊協作在危急病症治療中的強大力量。
(原標題《 【視頻】萬分緊急!女醫生跪趴病床上,託胎頭21分鐘與死神賽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