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批楚菜標準21道入圍,江漢平原佔了近半,為何無荊州魚糕

2020-12-18 談楚論荊州

鄂菜更名楚菜,躋身全國十大菜系

我國共有八大菜系,分別為魯、川、粵、蘇、閩、浙、湘、徽。湖北擁有豐富的水系和平原,物產極為豐富,為何卻沒能入選八大菜系呢?

縱觀這八大菜系,基本每一種都有著極為突出的特點,讓人舌尖回味。比如川菜以麻辣著稱,而湘菜是香辣,徽菜是鮮辣。

正是由於湖北地處我國的中部,對東西南北各菜的風格兼容並蓄,形成了湖北菜的家常風味,缺乏獨樹一幟的亮點。

為了提升湖北菜的知名度,將湖北菜的簡稱從「鄂菜」更名為「楚菜」。楚,是春秋戰國時期南方最大的諸侯國,勢力範圍的核心在湖北和湖南兩省。而最核心的都城,長期在湖北荊州,因此湖北又稱「荊楚」。

楚菜如今已經躋身全國十大菜系。

楚菜標準發布,第一批21道

2020年12月,湖北公布了《楚菜標準》,首批有21道楚菜入圍。

所謂的楚菜標準,就是對楚菜的名稱、用料、製作工藝等制定標準,以保證楚菜的可複製性,便於發揚和傳承。

在這21道楚菜中,代表著湖北菜數千年歷史的精華所在。21道菜中,江漢平原地區的就佔到近半,有荊沙甲魚、潛江油燜大蝦、沔陽三蒸、鍾祥蟠龍菜、排骨藕湯、簰洲灣魚圓、洪湖鴨燜蓮藕、雞茸筆架魚肚等。

楚國在荊州定都長達400年,楚菜中的荊州菜自然更是靈魂。荊州共有4道菜入選,分別是荊沙甲魚(荊州)、排骨藕湯(洪湖等地)、洪湖鴨燜蓮藕(洪湖)、雞茸筆架魚肚(石首)。

在2019年底,湖北發布了十大楚菜名菜。分別為:蔥燒武昌魚、紅燒鮰魚、珊瑚桂魚、荊沙甲魚、砂鍋魚糕魚圓、沔陽三蒸、黃州東坡肉、潛江油燜小龍蝦、臘肉炒菜薹、蓮藕排骨湯。

楚菜十大名菜基本都入選了首批21道楚菜標準,但有兩個例外,其中一個就是砂鍋魚糕魚圓。魚圓,在楚菜標準裡選了簰洲灣魚圓,魚糕卻遺憾落選。

魚圓在江漢平原地區很常見,大多數地方都會做,甚至在全國也較為普遍。但是魚糕,絕對是荊州的招牌菜,在江漢平原以外應該很難看到。

為何魚圓入選,而缺了荊州魚糕呢?

個人認為,原因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既然是作為楚菜標準,是為了打響楚菜名聲,利於全國推廣。因此在菜餚選擇上,偏向大眾熟知度高的。

第二、鍾祥蟠龍菜其實跟荊州魚糕是大同小異,無非是豬肉和魚肉的比例略微不同。但蟠龍菜的歷史更清晰,更為人熟知。

雖然荊州魚糕未入選第一批楚菜標準,但絲毫不妨礙荊州菜是楚菜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楚菜以水產品為主,而荊州就是我國淡水產品第一大市。

其實除了荊州魚糕之外,荊州還有水煮財魚、皮條鱔魚、杜家雞、公安牛三鮮火鍋等名菜。

相信隨著第二批、第三批楚菜標準的制定,荊州將會有更多的菜會入選。

楚菜的名氣打出來之後,將對整個湖北的知名度起到提升作用。更重要的是,一旦楚菜名聲興旺後,荊州作為楚菜原材料的主要供應地,也能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相關焦點

  • 湖北楚菜標準發布!為什麼這道荊沙甲魚最為耀眼?
    這兩年,為了提升湖北菜的知名度,將原來的「鄂菜」更名為「楚菜」,躋身為我國十大菜系。楚,是春秋戰國時期南方最大的諸侯國,勢力範圍的核心在湖北和湖南兩省,比「鄂」這個小諸侯國強大太多了。而楚國最核心的區域,就在湖北荊州,故湖北又被稱為「荊楚」。自古以來,荊楚大地就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正所謂"無魚不成席,無魚不成禮"。司馬遷在《史記》裡稱這裡為"飯稻羹魚"。2020年12月,湖北公布了《楚菜標準》,首批有21道楚菜入圍。
  • 湖北這個縣年產魚糕魚糜 31251噸 總產值2.5個億 魚糕好吃麼?
    標籤:湖北旅遊美食、鄂菜楚菜荊州魚糕、荊州搞魚糕節、湖北荊州公安、湖北地方小吃特產、魚肉美食雜談隨筆湖北是魚米之鄉,湖北的鄂東南、江漢平原都是湖泊縱橫、江湖密布的區域。盛產淡水魚類類,長江中下遊平原腹地,都喜歡吃魚,也會做魚,弄魚。
  • 湖北發布首批21項《楚菜標準》
    中新網武漢12月3日電 (記者 梁婷)第三屆楚菜美食博覽會3日在武漢舉行,當天的楚菜產業發展大會上,湖北首批21項《楚菜標準》正式發布。湖北省於2018年啟動楚菜《標準》的編制工作。《楚菜標準》由湖北省商務廳提出並歸口,華中農業大學、盧永良技能大師工作室與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協會等單位共同編制,由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協會批准發布實施。此次發布的首批《楚菜標準》選擇具有湖北地方特色,深受民眾歡迎的經典菜品,兼顧不同地域、不同類型菜品,體現不同風味流派的楚菜文化。
  • 湖北首批21項《楚菜標準》正式發布
    央廣網武漢12月4日消息(記者左艾甫)3日,第三屆楚菜美食博覽會在武漢舉行,當天的楚菜產業發展大會上,湖北首批21項《楚菜標準》正式發布。湖北菜古稱楚菜,又稱「鄂菜」,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湖北於2017年建成並對外開放首家楚菜博物館。
  • 首批楚菜標準發布,十堰兩道名菜入選
    還特別為楚菜食材、調味品企業設置了產銷對接會,為楚菜地標品牌搭建了推介會平臺,鞏固脫貧成果。楚菜產業發展大會現場,湖北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秦軍,省商務廳黨組成員、省口岸辦專職副主任楊青松出席並致辭。大會為楚菜研究院揭牌,同時首批21道《楚菜標準》正式發布。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第六屆九次協會理事會也同期舉行。
  • 今天,首批21項《楚菜標準》正式...
    12月3日,2020年第三屆楚菜美食博覽會在武漢舉辦。在楚菜產業發展大會現場,首批21項《楚菜標準》正式發布。據了解,湖北於2018年啟動了《楚菜標準》的編制工作。《楚菜標準》由湖北省商務廳提出,華中農業大學、盧永良技能大師工作室與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協會等單位共同編制,由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協會批准發布實施。
  • 這21道楚菜,真香!簰洲灣魚圓必須擁有姓名!
    現在,製作標準來了12月3日,2020年第三屆楚菜美食博覽會(以下簡稱「楚菜博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同步舉辦的楚菜產業發展大會上,《楚菜標準》正式發布,首批21道菜入選。業內人士認為,該標準的發布和推廣,有利於規範楚菜製作與經營,使楚菜製作有章可循、楚菜質量與安全更能得到保障;有利於引領楚菜發揚光大,弘揚荊楚文化;有利於推動楚菜品牌化、產業化及國際化發展。據了解,湖北於2018年啟動了《楚菜標準》的編制工作。
  • 湖北「十大楚菜名菜」正式公布,荊州多道美食...
    前期火熱評選的湖北「十大楚菜名菜」昨天,終於有結果啦!咱們荊州有這些名菜上榜了,快看是你愛吃的那道菜嗎?創建楚菜品牌,弘揚飲食文化,建設美食強省。楚文化是荊楚大地的根,楚菜是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
  • 湖北武漢屬於鄂東 為何武漢很少提這事?
    湖北武漢屬於鄂東 為何武漢很少提這事?武漢屬於鄂東地區 為啥總愛自稱江漢、江漢平原?從湖北版圖、地圖上看,武漢顯然屬於湖北東部,即鄂東地區。但是武漢似乎很少提自己屬於鄂東,武漢喜歡說大武漢、武漢城市圈,或者江漢、江漢平原。江漢,當然就是長江、漢江,江漢平原,當然就是長江中下遊平原一部分,江漢平原包括了湖北中部、南部、東部大面積的富庶地區,也是工業、農業、商業、貿易、交通、文化地區,武漢位於漢江入長江口,名字有個漢,還有個漢口、漢陽,所以也就以江漢平原代言人自居了。
  • 牛肉火鍋香辣十足PK什錦魚糕嫩滑味鮮,你pick哪道荊州味?
    (央視財經《回家吃飯》)一提起湖北荊州,喜歡看《三國演義》的朋友馬上就能侃侃而談,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故事信手拈來。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座城市不僅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美食也是異彩繽紛,有不少特色名菜,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 《中國楚菜大典》描述魚米之鄉的舌尖記憶
    川菜「辣」,淮揚菜「甜」,粵菜「淡」,魯菜「厚」,正宗的荊楚家鄉味究竟是什麼味? 楚菜領軍人物、湖北經濟學院教授盧永良擔任《大典》主編,他介紹,楚菜的烹飪技法以蒸、煨、燒、炸、炒為代表,口味以原汁、味濃、鹹鮮、微辣為常見。其中「鹹鮮」,是楚菜基本味型的根,是湖北人千百年味覺記憶的基調,如果用一個字提煉,就是「鮮」。
  • 湖北 荊州十大名菜
    而湖北菜餚並沒有躋身於這八大菜系之列,但也有自己鮮明的特點,真正對湖北飲食有體會的人都有這樣的共識:湖北菜餚是有其實而無其名,其味道鮮美、特色鮮明、種類豐富並不比這八大菜系中的任何一家遜色。荊州菜以烹製淡水魚鮮見長,更以各種蒸菜(如「沔陽三蒸」)最具特色,用芡薄、味清純,保持原味。黃州菜擅長燒、炒,用油稍寬,火功恰當,汁濃口重,味道偏鹹,富有鄉村風味。
  • 從前有個人想把湖北菜系一筆寫完,後來他累死了
    在湖北,同樣有名的,還有湖北仙桃的「黃鱔」。湖北仙桃:仙桃黃鱔仙桃被譽為「中國黃鱔之都」,黃鱔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近一半,暢銷全國多個城市。湖北荊州:荊州魚糕荊州自古盛產魚,魚糕作為荊州的八大名餚,其歷史源遠流長,在荊楚一帶廣為流傳。春秋戰國時,荊州魚糕開始成為楚國的宮廷菜,直到清朝,仍為御膳之首選。
  • 荊州一帶的紅白喜事宴席上的頭道菜,食魚不見魚,可人百合糕
    魚糕,發源地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地區,今湖北省宜昌至荊州一帶,俗稱楚夷花糕。它是採用魚糜、雞蛋及豬肉為主要原料加工蒸製而成的食品。入口鮮香嫩滑,清香可口,營養豐富,老少皆宜,乃民間宴席待客之上品。魚糕,屬於魚糜類產品。
  • 留住家鄉味——楚菜三代傳承人的故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了解到,湖北經濟學院教授盧永良、鄒志平,青年教師沈思靜三代師徒,40多年接力傳承、創新推動楚菜發展,他們的故事在業界傳為佳話。楚菜領軍人物盧永良擅長「做魚」「一輩子專注於研究楚菜。」今年1月15日是盧永良67歲生日。坐在工作室暖陽下,他對記者打開了話匣子。「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 天南地北美食薈萃,品味舌尖上的湖北
    湖北菜也稱鄂菜,古代稱作出彩或者荊菜,是我國最古老的菜系之一。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地,經過漢唐數代,於明清時逐漸成熟。在屈原的《楚辭》中就有記載楚王宮中設宴的二十多道楚地名菜,是我國有文字記錄的最早的宮廷菜。湖北由於位於我國中部,南來北往的人數眾多,湖北菜也就逐漸吸收各地菜系特色,集四方美味的特點,全國各地的人都在在湖北菜裡找到自己喜歡的味道。
  • 湖北媽媽最愛做的8道菜,每一道都大有來頭,你喜歡哪道?
    最懷念的是「媽媽的味道」,做的每道菜都讓我久久難以忘懷。作為湖北人是愛吃一族,湖北的美食更是遍布各地。再說湖北媽媽的十道菜前,先透漏給大家咱湖北最具特色的十條美食街,旅遊的話一定要去哦。它們分別是:武漢的戶部巷、武漢的雪松路美食街、武漢的糧道街、襄陽的風華路美食街、宜昌的陶珠路美食街、荊州的大賽巷、荊門的車溝巷小吃街、恩施的女兒城美食街、潛江的龍蝦街、天門的蒸菜美食街。這十條美食街,吃過五條以上的才算正宗吃貨哦!哈哈,快來誇誇我。大家去湖北大有地方可去嘍。接下來聊一聊湖北媽媽的家常味道,每一道都大有來頭,每一道都色香味俱全。
  • 荊州副市長鄧應軍抖音直播帶貨 熱銷小龍蝦、洪湖農家藕 800萬元
    【來源:北國網】4月18日晚,在抖音和新華社聯合舉辦的助力湖北專場直播中,荊州市副市長鄧應軍第一次走進抖音直播間,向網友介紹荊州經濟重啟和復工復產情況,並推介小龍蝦、洪湖蓮藕、公安牛肉、魚糕、小胡鴨等江漢平原孕育出的特色荊州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