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2020年第三屆楚菜美食博覽會在武漢舉辦。在楚菜產業發展大會現場,首批21項《楚菜標準》正式發布。
據了解,湖北於2018年啟動了《楚菜標準》的編制工作。《楚菜標準》由湖北省商務廳提出,華中農業大學、盧永良技能大師工作室與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協會等單位共同編制,由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協會批准發布實施。
本次發布的《楚菜標準》選擇了具有湖北地方特色,得到消費者廣泛認同和歡迎的經典菜品,包括清蒸武昌魚、荊沙甲魚、潛江油燜小龍蝦、沔陽三蒸、鍾祥蟠龍菜、黃州東坡肉、紅燒鮰魚、排骨藕湯、臘肉炒菜薹、油燜小香菇、簰洲灣魚圓、洪湖鴨燜蓮藕、黃燜圓子、香煎翹嘴鮊、白花菜扣肉、雞茸筆架魚肚、紅燒魚橋、羅田板慄燒仔雞、襄陽纏蹄、瓦罐雞湯、恩施炕土豆。這些菜品大多為湖北人民耳熟能詳的招牌菜品,從食材選擇、烹飪技藝到口味都透著濃濃的楚色楚香。
《楚菜標準》規定了21道楚菜的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術語定義、要求、試驗方法以及檢驗規則,規定了21道楚菜的主要原輔料、製作工藝、感官、衛生、出品溫度與時間等方面的要求,並將原料配方、呈味成分、營養成分、菜品圖片等作為資料性附錄供生產者、消費者參考。對楚菜從選料、加工到成品質量各個環節的關鍵點做了相應的規範,注重了菜品的感官質量、衛生安全關鍵控制點。
"這21項標準介於日常烹飪和工業化生產之間,受眾面最廣,老百姓平常在家都可以參照製作,享受美味。"湖北省商務廳服貿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標準的制定和發布對楚菜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老百姓享受楚菜發展成果的生動體現。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傅龍成說:"去年,在湖北省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楚菜專家、大師的辛勤努力下,《中國楚菜大典》編撰出版。今年,二十一道楚菜標準制定發布,這對推動楚菜創新發展,擴大楚菜在全國乃至於全世界的影響,具有裡程碑的意義,為全國各地打造地方菜系品牌及產業發展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
湖北之聲記者 沈雅潔
通訊員 沈商軒
【來源:湖北之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