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為了提升湖北菜的知名度,將原來的「鄂菜」更名為「楚菜」,躋身為我國十大菜系。
楚,是春秋戰國時期南方最大的諸侯國,勢力範圍的核心在湖北和湖南兩省,比「鄂」這個小諸侯國強大太多了。而楚國最核心的區域,就在湖北荊州,故湖北又被稱為「荊楚」。
自古以來,荊楚大地就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正所謂"無魚不成席,無魚不成禮"。司馬遷在《史記》裡稱這裡為"飯稻羹魚"。
2020年12月,湖北公布了《楚菜標準》,首批有21道楚菜入圍。21道菜中,江漢平原地區的就佔到近半,有荊沙甲魚、潛江油燜大蝦、沔陽三蒸、鍾祥蟠龍菜、排骨藕湯、簰洲灣魚圓、洪湖鴨燜蓮藕、雞茸筆架魚肚等。
其中,荊沙甲魚值得大書特書。據說,戰國末年,荊沙甲魚就入選《楚辭大招》宴席單,至今已經幾千年歷史。所謂「鮮蠵甘雞,和楚酪只。"古代人注曰:"言取鮮潔大龜烹之作羹,調以飴蜜,復用肥雞之肉,和以楚國酢酪,其味清烈也。"
甲魚肉魅力十足,具有雞、鹿、牛、羊、豬5種肉的美味,故素有「五味肉」之稱。其做法有紅燒甲魚、清燉甲魚裙、冬瓜鱉裙羹、清燉甲魚、甲魚燒鱔魚、甲魚燒香菇、甲魚燒竹筍、甲魚蟲草湯、甲魚燉牛蛙……
一口下去,感受骨膠原滿滿的的柔軟與溫柔,包裹著濃鬱可口的醬汁,這就是甲魚菜餚的魅力。而加入配菜如千張、大白菜、茼蒿、豆芽兒、腐竹等,更讓這道菜成了一暖融融的火鍋。最神奇的還是甲魚撈飯,這是懂吃甲魚老饕客的秘方,將甲魚醬汁澆到米飯上頭,用勺子攪拌均勻,每一粒米都包含甲魚的醬香,這就是湖北一絕。
甲魚蛋?只有母甲魚才有,武漢也只有在漢口青島路的元銀狀元甲總店吃到。當漂亮的老闆娘將新鮮黃亮的甲魚蛋放入鍋中,跟甲魚一起燜,儀式感滿滿,幾分鐘過後,QQ的甲魚蛋就好了,讓女孩子不覺臉紅,而男生吃了後更加興奮,畢竟美味到令人心動。一見鍾情者也。
如今,武漢將甲魚做到出神入化的有很多家,而面積最大、做法最多,遍布武漢三鎮的當屬元銀甲。其漢陽四新大道歐亞達店,有800-900平方,是武漢市單品甲魚館最大面積這,堪稱一座「甲魚博物館」,其眼花繚亂的做法,要人盡享荊沙甲魚的美味,這源於其主理人、甲魚名廚楊元銀,行走餐飲江湖25年,融會貫通。
一鍋甲魚,就是這樣風靡了整個武漢,乃至湖北,繼而成了楚菜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