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貝因美、美贊臣、雅培、雀巢4家企業的6款產品拿到首批「特醫」註冊之後,我國特殊醫學配方食品註冊名單中再添新軍,醫藥大咖孫飄揚旗下公司恆瑞健康獲得2個特殊醫學配方食品註冊,而恆瑞健康也是首個非全營養品公司入圍的企業。
孫飄揚加碼特醫食品
7月24日,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公布配方註冊名單,美贊臣、雀巢、蘇州恆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業獲得4個配方戶註冊,其中,恆瑞健康拿到2個配方註冊,引發業內關注。
根據披露的內容顯示,美贊臣荷蘭公司拿下安兒寶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粉無乳糖配方,雀巢荷蘭有限公司拿下早瑞能恩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而蘇州恆瑞健康拿下舒樂加特殊醫學用途非全營養配方食品電解質配方、樂棠特殊醫學用途非全營養配方食品電解質配方等2個配方註冊。
值得一提的是,彼時,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規定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稱「特醫配」)及嬰幼兒配方乳粉(以下稱「嬰配」)實施註冊管理。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先後於2016年3月、6月頒布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管理辦法》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並陸續發布相關配套文件,2017年4月份,總局成立了特殊食品註冊管理司,兩大類特殊食品的註冊管理制正式拉開帷幕。
然而,在註冊過程中,獲得「特醫」註冊的品牌少之又少。而獲得註冊的特醫配方食品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看點和亮點。
查閱上述獲得特醫配方註冊的企業,貝因美、美贊臣、雅培、雀巢均為食品企業,並且擁有自己的奶粉品牌,且除了貝因美外,其它3家均為外資。而此次獲得註冊的蘇州恆瑞健康,首次出現在公眾面前,其背後到底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呢?
為此,《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天眼查查閱蘇州恆瑞健康發現,該公司主大股東為江蘇恆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也就是說,恆瑞健康與恆瑞醫藥擁有同一個大股東。
天眼查顯示,恆瑞健康公司成立於2016年6月17日,法定代表人孫飄揚,註冊資金5000萬元。該企業的經營範圍為:在健康科技專業領域內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研發、生產、銷售:食品;加工食品接觸用包裝材料及包裝製品;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定企業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
不過,《證券日報》記者試圖通過工商資料顯示的電話進行採訪時發現,恆瑞健康公司的電話自動語音播放為江蘇恆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但是電話無法接通。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江蘇恆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時,預留電話與恆瑞健康公司相同,法人代表相同,只是經營範圍不盡相同。
記者無法通過公開電話獲得恆瑞健康公司對於獲得特醫配方註冊後的具體動作和規劃,但是,作為醫藥界的領軍人物,孫飄揚在資本市場上並不陌生。
據報導,今年3月份,蘇州恆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蘇州市首家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接受了國家食藥監總局註冊現場審查。江蘇省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參加了現場審查。為其4天的註冊審查現場,國家食藥監總局審查組對企業生產環境、車間布局、生產流程、產品配方等內容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核實查驗。
也就是說,在未來的特殊醫學配方食品領域,孫飄揚決定與外資掰手腕,開闢特殊醫學配方食品新路徑。
據了解,恆瑞健康此次申請的舒樂加和樂棠兩款產品均屬於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其中舒樂加主要用於兒科預防腹瀉脫水,樂棠用於加速康復。
對此,中國保健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之前獲得特醫配方註冊的企業在嬰幼兒領域有產品基礎,因此,它們在申請註冊時走的比較順暢,而恆瑞健康此次獲得的「特醫」配方食品則屬於非全營養、成人的特醫產品,是中國醫藥公司首次參與,展示了中國製藥企業在特醫配方食品領域的一個起點,意義重大。
「特醫」配方食品為藍海
在業內人士看來,2018年,我國將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進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在這兩大戰略的指引下,中國特殊食品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將成為健康產業的大藍海。
而據《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國內一些早產兒,由於腸胃功能較弱,這些孩子在一定的時期需要進食特醫配方奶粉,然而,由於特醫食品均為進口產品,國內沒有相關的標準。另外,國內對特醫食品的認知度較低,因此,造成一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及時的通過特殊醫學配方食品進行幹預,造成成長緩慢。
雀巢健康科學大中華區總裁顧欣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特醫食品在國外已經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有數千種產品,但在中國只有數十種產品,此前還只是作為藥品來使用,去年特醫食品在國內正式啟動註冊將大大促進行業發展,因為市場需求旺盛,所以這個行業是巨大藍海。」
根據尼爾森統計數據預測,近年,中國特配產品市場銷售持續增長,其中牛奶蛋白過敏市場從2015年到2021年預計增長125%,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0%。2016年,全球牛奶蛋白過敏市場的調查數據顯示安敏健LGG的市場份額達到了45.4%,居歐美牛奶蛋白過敏市場領先位置。
對此,劉學聰表示,「在特殊醫學配方食品領域,國內企業沒有太好的基礎,都是被國外營養品公司霸佔,恆瑞健康的參與,可以與外資競爭。不過,我國特醫食品市場基礎薄弱,研發水平處於初級階段,因此,建議有更多的擁有資本實力和研發技術能力的企業加入到特殊醫學配方食品領域。」
不過,特殊醫學配方食品行業屬於待開發的藍海,目前,拿到配方註冊的企業目前還不能量產,因為國家針對「特醫配」的相關細則的制定工作尚未完成。「沒有拿到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是不能夠生產特醫食品的,預計明年會實現量產。」劉學聰如此表示。